城市站点
> 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号称“岭南第一村”
详细内容

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号称“岭南第一村”

时间:2020-09-22     人气:3219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作者:admin
概述:在南海,有这样一条村,经历八百年风云变换,号称“岭南第一村”。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出生于此。让我们一起走进依山傍水,溪水长流,环境优美的南海区丹灶镇苏村。相传,大文豪苏东坡曾游此地,留下了“苏海银河秀,岭南第一村”的美誉。......

  在南海,有这样一条村,经历八百年风云变换,号称“岭南第一村”。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出生于此。让我们一起走进依山傍水,溪水长流,环境优美的南海区丹灶镇苏村。相传,大文豪苏东坡曾游此地,留下了“苏海银河秀,岭南第一村”的美誉。

  

    俯瞰苏村村貌(图片来源:南海发布)

  走进苏村,在众多民居中,有一座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那就是康有为故居,是康有为出生地及幼年生活和读书处。

  

  康有为故居(丹灶镇普查办提供,摄于2009年)

  康有为(1858-1927),世称“南海先生”,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清末维新变法领袖;曾向光绪帝上七书请求变法,其中,甲午战败后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史称“公车上书”。

  

    康有为铜像(魏建科摄于2016年)

  他曾设立万木草堂、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大力宣传西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推动戊戌变法。生平著述甚丰,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尤擅书法,人称“康体”。

  

    康有为书法(魏建科摄于2016年)

  村落链接

  苏村,位于丹灶镇西南部。据《苏氏族谱》记载,南宋时苏姓先祖苏怀远南迁至银河涌两岸居住,逐步发展形成村落。曾用名银塘乡,岭南民俗以水为财,“银塘”象征钱包,寓意风生水起、添丁发财。

  

    苏村村貌(崔永开摄于2017年)

  苏村不仅走出了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还保留众多传统建筑和历史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位于该村敦仁里,原名“延香老屋”,建于清代中期。1987年,南海县拨专款在“延香老屋”旁的“惟卿康公祠”原址兴建“康有为纪念馆”,馆内设有《康有为史迹展览》,陈列了有关康有为一生的照片及手稿复印件。

  

    康有为纪念馆(丹灶镇普查办提供,摄于2015年)

  

    康有为纪念馆展示的康有为书稿(魏建科摄于2016年)

  1998年,康有为后人捐资在村中重建康乐楼、澹如楼、七松轩、观鱼亭、九曲桥、康氏宗祠等仿古建筑群。

  

    康氏宗祠、澹如楼仿古建筑群(劳铭元摄于2018年)

  除康有为故居以外,村中还有苏氏大宗祠、徐氏宗祠、朝柱徐公祠、康氏宗祠、陈氏祖祠、广开陈公祠、细荣陈公祠、潘氏大宗祠、黄氏大宗祠共9座祠堂。位于广开陈公祠右侧,为聚星里门楼,清道光年间重建。纬卿家塾,建于清代,至今保存完好。

  

    银塘社学(天后庙)(劳铭元摄于2018年)

  苏村村中还有一座天后庙,据传开村时修建,清光绪元年(1875年)、1980年重修,曾是丹灶香火最旺的庙宇。现在村中还有在天后庙“拜斗”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远近乡民一早到天后庙上香,正午时分,大家都聚集在庙前广场,每人各持三枝香火绕神坛转三圈来祈福转运,然后共进斋宴。

  除此习俗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村中还有“天后诞”,远近乡民都会备香烛果品前来拜祭祈福,近年还举办“天后诞”文化节活动。

  该村曾有“苏村八景”,为银河晚钓、古庙敲钟、金鱼喉窦、窦接银涌、横塘夜雨、水顶松风、蚬岗成埠、鹤归三榕。而银河之名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一说因苏村开道路,建码头,每天数十只米艇来往粤港澳地区,每日清点银两,点银声传遍四方,日夜不停,故称银河;另一种说法,河两岸山青水秀,沙滩蚬壳遍地,日光照下,整条河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亮。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