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梁园重塑四大名园之首风采
佛山梁园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月19日上午,禅城区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在佛山梁园举办。接下来,禅城区文广旅体局将持续深挖梁园文化底蕴,开展专业研究、文化宣传;打造专属活动品牌、研发“梁园有礼”文创品牌等来塑造梁园品牌形象;强化资源整合,营造全景梁园,建设“岭南非遗天地”,丰富旅游业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发挥梁园的文化资源优势,优化梁园景区的服务供给,重塑梁园粤中四大名园之首风采。
挖掘文化底蕴
在禅城打造的岭南文脉轴线上,梁园是重要节点。梁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佛山松桂里梁氏家族私家园林的总称,主要包括梁蔼如的“无怠懈斋”、梁九章的“寒香馆”、梁九华的“群星草堂”及梁九图的“十二石山斋”和“汾江草庐”等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鼎盛时期梁园面积曾达200多亩。其中,秀水、奇石、名帖堪称梁园三宝。
2016年,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去年5月18日,佛山梁园新园七大景观正式对公众开放。扩建后,梁园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9亩扩大到68亩。梁园新园区包括了复建的十二石斋、寒香馆、无怠懈斋、汾江草庐等建筑。
区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梁园作为禅城区重要旅游景区之一,始终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不断加强旅游资源保护,较好地保存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旅游景观的丰富性、文物古迹的原真性和文化脉络的延续性。在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过程中,梁园景区优化了参观环境,完善了便民设施,让游客在欣赏园林美景、感受建筑古韵的同时体验到贴心服务和人文关怀。
接下来,梁园将在常设展览的基础上,以“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为特点,多维度打造特色展览。特展主题更加注重启发性,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以此为观众打开更为广阔与多元的视野,提升展览吸引力。增强特展的体验感,在展厅设置体验区,如广绣展进行广绣织作、书法展进行泼墨体验等,让市民群众观赏展览的同时能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展览趣味性。此外,还将利用园区内景观,采用造景、借景、在梁园内打造雾化项目等模式,创造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
塑造品牌形象
文化IP是一种以“文”承载用户情感意义并接受市场检验的符号、形象、元素、故事和载体,文以化人,文以载道。
作为禅城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园从昔日的私家园林成为禅城内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四方的市民游客,到此均能一睹梁园内的秀丽湖景与精致园林。新园部分景观开放后,梁园与此前已经开放的适安里古民居群非遗展示区和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形成动静结合、互为一体、各有侧重的文化综合体,向市民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梁园有打造文化IP的潜力。”区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将在特定时节在梁园开展“旗袍日”“汉服日”“唐装日”等活动,并对参与者实行免费入园优惠,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打造梁园剧本杀品牌活动,利用场馆资源和文化优势,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打造梁园婚纱摄影基地。以“来梁园得良缘”为活动总主题,策划系列活动,如“执子之手游梁园”。充分利用梁园内的岭南特色园林空间,邀请区内金婚、银婚、钻石婚夫妻在梁园内拍摄婚纱照,全方位展示梁园之美;研发“梁园有礼”文创品牌,充分利用建筑特色、馆藏文物、非遗项目等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如以梁园“奇石”为主IP进行拟人化的形象设计,并由此衍生系列文创产品(项链吊坠、手链等饰品,艺术小摆件、烟灰缸、笔筒等实用的小物件等)。
同时,梁园还将策划高端主题展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深化馆际合作和交流,持续引进高质量的展览。并联动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打造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丰富旅游业态
今年3月,梁园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景区。昨日的活动上,禅城提出要强化资源整合,营造全景梁园,丰富旅游业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如何打造全景梁园?接下来,禅城区将营造梁园、适安里、历史风貌馆、梁园南侧片区的参观动线,把梁园景区的人流从梁园北门(岭南第一园)引导到适安里、历史风貌馆,使得大景区形成闭环,把参观人流更好地留在景区范围内消费体验。以“民宿+非遗体验”为主线,集游览、住宿、体验、餐饮、购物于一体。同时,为更好地营造梁园片区的商业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景区的人气,对适安里及周边的先锋古道等沿线路段进一步提升改造。设置佛山文化特色的户外声光电场景装置,采用现代化技术等打造可供市民游览打卡的小景观,通过增加适安里片区户外路灯、商业氛围灯饰布置等硬件的提升,带动整个片区的夜间经济。梁园南侧片区争取在今年内完成一期改造提升工作,2024年全面完成改造,并引进不少于10个(含10个)民宿品牌企业进驻经营。
为增加游客黏性,禅城区将在适安里古民居群视情况增加可控的“轻饮食”休闲服务,引进知名茶饮品牌等,提供游玩新体验;将汾江草庐建设成古琴文化角,架设古琴设备,提供体验古琴弹奏的设施,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长。在梁园东广场及适安里古民居群小广场开设文创小集市,进一步吸引人流。
项目编号:GHNCZC2022045
高明区更合镇吉受经济联合社定于2022年6月2日11时00分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公共资源交易所对高明区更合镇吉受经济联合社7号商铺发包项目进行招投标,本项目采取明标方式进行,价高者得,欢迎有意参加单位或个人前来竞价。
一、招标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地址:位于更楼工业大道40号综合楼7号商铺
2、资产规模:约40平方米
3、发包年限:3年
4、土地用途:依法依规用于经营。
5、交易底价:人民币750元/月(每月柒佰伍拾元)。
6、付款方式:每月付,合同签订之日即交第一个月的承包款给甲方,以后每月的承包款乙方要按照合同规定日期前缴纳承包款给甲方。
7、投标保证金:人民币1000元(壹仟元)
8、合同履约保证金:3000元,乙方在签订合同之日交付。该保证金在承包期满后,房产无损坏的情况下退还给乙方(不计利息)。
9、承包期内,乙方所需自来水及用电设施的费用、一切税费等由乙方负责,并且按时向水、电、税务管理部门缴交。
10、合同期内,乙方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乙方如需更改房屋结构等,经甲方同意方可更改,合同期满时必须恢复原状,如属饮食业的,一律有烟窗和排气管到楼顶上,否则按违约处理,门前雨蓬按市政建设规定安装,费用由乙方负责。
11、特别提醒事项:
该项目进行投标时,如果参与投标的单位少于三人或有效投标文件少于三份时,该投标结果仍然有效。
二、投标单位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单独申请投标。本项目不允许联合体参加投标。
三、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5月27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2:30至5:00(节假日除外,逾期不再受理);(报名时索取相关资料)
2、报名地点:高明区更合镇公共资源交易所
3、报名需提交资料:
(1)自然人的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凡企业法人投标,须持有有效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人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以上资料需加盖公章);
(3)法人、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办理的,应同时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上资料需加盖公章);
(4)投标人/单位电话,联系方式。
4、本项目如以个人名义报名,须本人亲自到现场报名,不接受委托代办。
四、开标时间、地点
1、开标时间:2022年6月2日11时00分
2、开标地点: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公共资源交易所开标室(更合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西副楼一楼)
五、竞投注意事项
(1)本次竞标为现场明标报价;
(2)当第一个竞标人举牌填写报价即视为对人民币750元/月为最低竞标价的接受;
(3)每次报价的增幅不少于人民币50元/月(含50元/月);
(4)竞标人可连续报价,当报价连续停顿30秒,竞标主持人宣布“第一次”,当报价连续停顿至第60秒,竞标主持人宣布“第二次”,当报价连续停顿至第90秒,竞标主持人宣布“成交”,并宣布中标人。每次停顿时间间隔均为30秒。
(5)当竞标人报价(填写报价表)为当前最高报价时,不得宣布弃权,否则没收投标保证金。
六、免责声明
本项目标的物若出现权属等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一切纠纷,由发包方负责解释,我中心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联系方式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吉受经济联合社
联系人:谢先生 联系电话:13728559090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公共资源交易所
联系地址: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主楼1楼电梯房左侧。
联系人:麦小姐 联系电话:0757-88849326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公共资源交易所
2022年5月20日
南狮,发源于佛山,盛行于广东。相传,佛山曾出现一只年兽,残害畜禽,破坏作物,弄得鸡犬不宁。当时百姓商议之后,制作“狮子”,把“年兽”吓走,从此舞狮传了下来,成为祛邪辟秽、祈求瑞福的民间风俗活动。
传说的真假已无可考究,但如今三水人的舞狮情结却无比真切。作为三水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逢年过节或者每有喜庆活动,人们必然请出南狮助兴。遍地开花的南狮团队,还有三水各镇各村举办的南狮赛事,引得群狮齐聚,角逐王座,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活力。随着时代发展,南狮已经超越了民俗活动的范畴,成为三水人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
重在写意 喜怒哀乐各有情态
“广东南狮讲究意头。天灵盖点睛是预示吉星高照、鸿运当头,眼睛是表示眼观六路、志在千里,口是象征笑口常开、大吉大利,鼻是寄意币通财通、路路相通,狮身意味着身体健康、身强体壮……”3月22日下午,在三水区西南街道西布村训练基地,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汉庭兴致勃勃地介绍南狮各部位的寓意。
“狮头借鉴戏曲面谱,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嘴都可动。”刘汉庭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狮头还有一只角,传闻以前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舞狮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朱砂涂在狮的眼睛上,象征给予生命。
在舞狮技艺中,南狮重写意。所以,南狮有喜、怒、哀、乐、动、静、惊、疑这八种形态。其中,喜的形态,配轻、快、欢乐的鼓点,狮头轻摆头或轻跳转身,配弓步、马步、上膝或独立步等。怒的形态,配重、急、快鼓点,狮头用力抖动,配马步、弓步、站立步等。这些形态把狮子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除了八种形态,南狮还有蛇青、水青、蟹青、桥底青等“采青”套路。“采青”指舞狮过程中猎取悬挂于高处或置于盆中的“利是”,刘汉庭对此有颇为传神的演绎:以采蛇青为例,即模拟狮子吃蛇的情形,首先要从蛇尾开始对它挑衅,让它盘跳起来。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狮子要突然扑上前,踩住蛇头,咬住蛇尾,甩到它无力抵抗;再踩住蛇头,慢慢从蛇尾开始将整条蛇吞进狮口,最后把青含住,将蛇吐出,这样才算“采青”成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传统南狮的人认为狮子舞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刘汉庭则认为,每一个鼓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形态都有规定的套路与不一样的意义。例如,如常见的采蛇青,既要展现狮子的威风孔武,又要兼顾它的憨态和淘气,这就需要鼓点快、重,然后突停鼓点才能凸显,其中的奥妙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学习舞狮有何秘诀?刘汉庭认为,南狮的步法完全采用南拳武功之四平马、子午马、麒麟步、跳步等。这些动作都是硬桥硬马,刚劲有力,有了南拳的功夫作为基础,舞出的南狮才能威风凛凛、神采奕奕。因此,练习舞狮时要注重练习下盘,扎好马步。而要想深得传统舞狮文化的精髓,还得研习传统鼓乐,同时步法、步形也很重要。“一般人学习舞狮,大多是从传统‘地狮’开始。如果有天赋,肯努力,大概一年到两年就能学会。”刘汉庭说。
源自佛山 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关于南狮的起源,有许多故事版本,而被研究者广为援引的是:古时,佛山出现过一头年兽,每年岁末就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乡民为避其害,用竹蔑扎架,彩绘成多头假狮子。年兽出现时,乡民锣鼓齐鸣,舞动假狮,使年兽惊恐而遁。从此,乡民相信狮子有驱邪镇恶之功,便于每年春节敲锣打鼓地舞狮,并挨家挨户拜年,以求消灾,祝贺吉祥。
传说的真假已无可考究,但南狮的来历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据佛山市非遗学博士谢中元考证,早在汉代,西域狮舞就传入中土;至宋代,民间出现了与武术结合的“狮豹蛮牌”狮舞。宋金时期,狮舞随移民南迁,而有了南狮、北狮之分。南狮又在南传过程中与岭南诸多习俗混合,形成了一些风承中原、俗承广府的特征。如南狮狮头扎有一角,以粤剧中的三国英雄人物脸谱为造型基础,黄底花面,有五色彩纹的刘备狮、红底黑纹的关羽狮、黑色虎纹的赵云狮等,舞时动作威猛,鼓乐激昂,令人振奋。
明代,南狮承袭狮舞蕴武的传统,融入南拳功架。至明末,呈现出岭南地域鲜明的特点。因清政府禁教抑武,习武者以“寓武于舞”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融南派武术于舞狮身法之中,促成“狮武合一”。晚清至民国时期,广东拳师既习拳又舞狮的现象尤为普遍,每间武馆都设有狮会。
南狮具有求吉辟邪的功用,曾被称为“瑞狮”。“瑞狮”在粤语中与“睡狮”谐音,随着1900年后“中国先睡后醒论”的广泛传播,又逐渐改称为“醒狮”,被赋予唤醒中国、唤起同胞的使命。自此,“醒狮”之名沿用至今。
对于三水而言,南狮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而且人数多,队伍一拉出来都有几十人。”刘汉庭回忆,过年时醒狮队就会出来表演,为节日添喜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三水越来越多的醒狮队伍参与到商业活动中。《三水县志》载,改革开放后,武术和醒狮被列为重要传统体育项目。1984年春节,三水县举办首届狮队进县城贺岁活动,有28队狮队参加,以后成为每年一次盛会。
时至今日,在三水依然处处可见醒狮的身影:平时商场、酒店剪彩、开业或者举办活动,都有醒狮助兴;逢年过节又或是喜庆的时候,三水人就用红狮子和金狮子,寓意红红火火;但凡国际龙狮赛事少不了南狮……几百年来,经过岭南大地的孕育,南狮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武术、戏剧、杂技、音乐等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在三水文化中源远流长,成为三水人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
发扬光大 书写南狮传奇
2009年,南狮入选佛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拥有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南狮依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传统非遗文化一样,面临传承的困境和消失的危机。
刘汉庭感慨,如今三水农村的醒狮队数量和规模都在缩小,“不少村还保留着醒狮队,但人数只有十来人。”刘汉庭说,有舞狮技能的人已经老了,而年轻人不太愿意学。平时,因为训练声太大,他们也没少受到周边居民的埋怨,陆续搬了几个场地。加上由于练习舞狮所需的房租、服饰等费用的支出较多,很多老成员离开了醒狮队。
看到学舞狮的人逐渐变少,刘汉庭决心让更多人了解醒狮文化艺术,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于是,他在1986年组建成立了三水工人醒狮队,2014年更名为三水区武术龙狮运动协会。队伍组建后,他去三水一些工矿企业、学校、村镇做推广与教学。在刘汉庭的不懈努力下,三水学习舞狮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近年来,协会的经费来源有了一定的保障。一方面有企业赞助,另外政府也很重视传统文化,给予了我们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基地一定的补助。”刘汉庭告诉记者,这些年,三水区武术龙狮运动协会的人数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年龄跨度极大,下至6岁的孩子,上至70岁的老人。他们的表演足迹遍布三水7个镇街,还去过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比赛,将中华民族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让刘汉庭欣慰的是,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孩子想学习醒狮,很多家长也慕名前来。“很多来学舞狮的孩子,刚开始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了意外收获,引得家长也纷纷加入。”这种现象让刘汉庭有了信心,也鼓舞他不断提升舞狮技艺,将舞狮精神传承下去。现在的他,除了教孩子们醒狮,还经常研究醒狮技艺,一眨眼、一伸舌、一举高、一步伐,每一个细节,他都希望能更精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目前,三水区武术龙狮运动协会已多次代表三水参加省市的各项比赛,积极推广醒狮文化。协会还培养了多个国家级裁判员和教练员,到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醒狮的培训工作。
从一个自发的、纯粹的传统民俗活动,到全民皆知的非遗文化,南狮在三水这座城市演绎的传奇,依然未完待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