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条防癌饮食建议,收藏!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
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关于癌症
你该知道这些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新发病例数约为406.4万,死亡例数约为241.4万。
研究表明,在人类癌症的病因中,除遗传、环境等因素外,不良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癌症与膳食直接相关。
热搜:爱吃烟熏、腌制、油炸食品和高盐饮食等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也就是说
有些癌症
甚至是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为避免“癌从口入”
日常饮食这样做
9条防癌饮食建议请收好
1、多吃水果和蔬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吃多种蔬菜,深色蔬菜至少占一半;每天应摄入水果200-400克,吃水果的时候要尽量完整进食而不要榨成果汁。
2、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适当多吃粗粮杂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应适量,不能过多摄入。
3、控制脂肪摄入
总脂肪和油类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5%-30%,限制脂肪含量较多(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较多)的食物,植物油也应适量(成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为25-30克)。
4、限制红肉摄入
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摄入过多可能是导致结直肠癌的重要元凶。食用肉类最好选择鱼、禽等肉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禽畜肉摄入量40-75克。
5、限制食盐摄入
成人每天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不应超过5克,其中包括食物中的隐形盐(请看→《少盐 ≠ 少放盐!这些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
6、限制酒精摄入
大量饮酒可增加肝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建议最好不要饮酒,如不能做到,应限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成年男性不超过25克,儿童和孕妇禁止饮酒。
7、注意食品贮藏
食品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储存。谷类、豆类等的储存要防潮防霉,注意防霉菌污染,发霉的花生、谷类和豆类中的黄曲霉素是肝癌的致病因素。
8、注意食物的制备和烹调
烹调时油温不能太高,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焯等方式。不要吃烧焦的食物,尽量少吃烤肉、熏肉。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如咸鱼、腌菜、腌肉、酸菜等。
9、少吃过热或粗糙的饮料/食物
有些人喜欢滚烫的茶水、火锅等饮料/食物,还有些人喜欢粗糙干爽的食物口感。其实我们的食管粘膜非常娇嫩,过热或粗糙的食物都容易划伤食管粘膜,长期如此,会导致食管上皮粘膜的增生或癌变。
然而,致癌因素十分复杂
除了饮食
还有遗传、环境等因素
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及早
发现癌症的“苗头”
∨
警惕11个癌症危险信号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降低癌症风险并不难
只要你早早行动起来!
“清淤固基、进排水、尾水处理系统……我们1000多亩的鱼塘,1年时间就改造完成了!”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青龙路旁,一眼望去,何氏美丽渔场里无数个方格化鱼塘排列有序。
不同于以往零星的改造,这样成规模、系统性的改造鱼塘,即将在佛山全面铺开。
近年来,佛山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已成为本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人们对优质、安全的水产品需求日益强烈。为了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改造提升52万亩鱼塘,推行高质量零排放养殖模式。
近日,《佛山市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6年)》出炉,明确提出要以重建岭南特色现代桑基鱼塘、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为目标,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分片指导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大力推行高质量零排放养殖模式,建设美丽渔场。到2026年底,佛山将实现52万亩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
佛山千年桑基鱼塘,如今迎来了新变化。
亩产提升3000斤,便于养殖高端品种
养殖池塘,是指进行水产经济动物养殖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生产型池塘,不包括环境美化、休闲垂钓、应急消防等非生产用途的池塘及水库。简单来说,这里的养殖池塘可泛指鱼塘。
然而,养鱼先养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水产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早在2020年底,何氏水产的千亩养殖池塘就已改造完毕,并于2021年投产。
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经理陈贺介绍,何氏水产在西樵608亩的鱼塘是由当地村居自行从村民处集约而来,另外200多亩基地在高明,是自行招投标拿到的项目。
“西樵的鱼塘是由政府改造完后交给我们承租运营的,高明的基地则是由我们自己先出资,再由政府补贴。”他说。
鱼塘改造的工程不难,但工程量不小。在改造前,由第三方专业团队对鱼塘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队进场后,清淤固基、方格化的工作就开始了。“10亩一个鱼塘,水深大约3-3.5米,改造后的鱼塘看起来整齐划一。”陈贺说,以往的鱼塘大多是村民自己挖的,深浅、大小都不一样。
固定好鱼塘的形状后,就要安装进排水分离排灌系统,让河涌的水能够引进每个鱼塘,再利用塘基里铺排好的管道将废水排出,集中到污水处理池统一处理。以往从河涌进水后,污水再排到河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污水处理池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按照“三池两坝” 的尾水处理模式,何氏水产每口池塘约10亩左右,建立了2套尾水治理系统,配套面积为31亩,包括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物净化池等养殖尾水处理设施,通过水生植物、碎石、细沙、陶粒、棕片等多种介质和曝气增氧技术等净化养殖水质,达到鱼塘用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改善养殖水域环境,提升水产品质。
改造后的鱼塘变得规范,水也变深了,意味着养殖的密度和品种都可以增加。“我们可以养殖一些高端的鱼类,整个池塘的产值也比以往高。”陈贺说,以鲈鱼为例,以往亩产大概只有4000-5000斤,改造后的产量能够提升至7000-8000斤。
调整养殖结构,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大部分的鱼塘是由零散的农户承包,统一改造不仅能够提升产量,也能减少不规范养鱼带来的污染。”佛山市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专班成员余家纯说。
佛山市淡水资源丰富、养殖渔业技术背景雄厚,拥有珠三角最大的大气候调节兼水资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池塘面积,历来是省内外重要的淡水鱼类供苗、养殖基地和集散中心。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南海、顺德为代表的万亩池塘改造工程使佛山一跃成为全国淡水渔业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佛山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已成为本地农业支柱产业。2021年,佛山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占全省11%,总产量占全省18%,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43.3%。
佛山的水产养殖大区如南海、顺德等地也获得不少荣誉。例如,南海区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主产区都已获得省级示范区称号。
然而,水产养殖想要进一步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水产品优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粗放式养殖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而行业散户平均年龄偏大,专业化水平不够。同时,池塘承包期短、设施渔业用地短缺,农地政策服务也有待调整。
在佛山,冬春季节出鱼后尾水集中外排,部分高密度养殖品种没有做好相应尾水处理,短期内会对江河水生态造成不小的环境压力。
去年,珠三角百万亩池塘升级改造暨全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现场会在佛山召开。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佛山任务为20万亩,并列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全面改造提升52万亩池塘,推行高质量零排放养殖模式”。
此次佛山出台养殖池塘改造方案,直指佛山养殖池塘改造升级痛点和难点,对如何改造、改造内容、资金补贴都进行了详细部署和规定。
事实上,佛山市实施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是在2016年以来开展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探索的基础上,按照“池塘规整、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建设要求,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分片指导,实施以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为目标的池塘生态化改造。
“实施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不仅能够推动养殖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效益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可实现尾水全面减排、减少病害用药、提高养殖密度,同步提升水产品和水环境质量,推进渔业提质、增效、稳产、减排、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余家纯说。
4月18日,佛山驻肇庆帮扶指挥部出台《党建引领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7个驻县(市、区)工作组、32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佛山市场(企业)、行业(民间)力量以及帮扶组团单位资源优势,增强帮扶镇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
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
《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
2022年底,佛山帮扶肇庆32个重点镇(455个行政村)7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到2023年底,32个帮扶镇(455个行政村)全部村级集体经济达到收入10万元以上,打造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明星村、100万元以上的模范村。
《行动方案》提出7项措施:
一是“一村一策”加强谋划,通过“四看”(看资产物业、看农村土地、党员干部、看区域产业情况),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帮扶重点。
二是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历史文化,一村一品,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三是发挥市场(企业)、行业(民间)力量,“百企结百村、壮大村集体”,确保455个行政村企业帮扶全覆盖,引导村企合作。
四是发挥“一镇一金融助理”作用,为村集体推出适合发展的“产业贷”“惠农贷”等惠农金融产品。
五是发挥“法治护航、所队共建”作用,发挥律师作用,积极参与帮助梳理规范合同,强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六是支持村级组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直播带货”等新经济新业态,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七是开展“乡村振兴百名新农人”培育计划,通过培训、拓展市场等方式,培育100名肇庆当地“新农人”。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重要抓手。指挥部推出7项措施,就是要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发展年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切实让村集体与村民钱袋“鼓起来”,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