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最大二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萧岗农贸市场将“焕新”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云城街萧岗经济联社与金海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对萧岗农贸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作为白云区最大的二级农贸市场,萧岗农贸市场已陪伴街坊、村民37个年头。提档升级后,萧岗农贸市场将既有“颜值”更有“智慧”,为大家提供便利、安心、舒心的农贸市场购物体验。
萧岗农贸市场位于机场路东侧,新市商圈核心位置,创建于1987年,总占地面积28500平方米,是白云区最大的二级农贸市场,菜品种类繁多,价格便宜。不仅萧岗居民,江夏村、陈田村等周边居民群众每天也会来这里采买最新鲜的食材。隐藏在其间的各类民间美食小摊常登老广美食榜单,吸引不少吃货来“揾食”。
记者造访萧岗农贸市场,只见蔬菜、水果、水产、禽畜和肉类等种类丰富,琳琅满目,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采买食材的居民群众络绎不绝。这个陪伴了大家37年的农贸市场,烟火气十足,也承载了白云人的市墟记忆。“以前在白云山脚下,萧岗家家户户都有耕地,小时候每天早上跟着妈妈摘了菜心,就去萧岗市场卖。”今年50多岁的萧岗村民惠姐说,“萧岗菜心很有名,清甜、细长,很抢手。”
据介绍,今年7月,将正式启动对萧岗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一方面,重新规划区域、统一设施,引进智慧农贸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数字化运营;同时引进多个产地直供蔬果基地战略合作,提供线上线下销售配送服务;引进海鲜批发市场经验,建设二层加工餐厅、特色餐吧等场所;配备立体停车场、观光电梯等,带给居民群众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的全新农贸市场购物体验。此外,市场食品检测结果与监管部门连线连网,做到随传随查。
据了解,萧岗市场将分五个区域陆续进行改造,不会对居民日常买菜造成太大影响。
3月15日下午,佛山市举行2024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为即将踏入军旅的700余名新兵壮行。市长、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涛,市委常委、佛山军分区大校政治委员、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星会,佛山军分区大校司令员、市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黄海龙等出席会议。
欢送大会在雄壮激昂的《人民军队忠于党》的歌声中拉开序幕。大会现场,全市入伍新兵整齐列队,戎装整肃、肩披绶带,军姿挺拔、精神抖擞,充分展现了佛山青年的良好形象。随后,参会领导逐一为入伍新兵代表佩戴象征荣光的大红花。新兵代表作了发言,表达了矢志军营、建功立业、为佛山争光的决心。接兵部队干部代表也在发言中表达了履行接兵职责的坚定信心和欢迎新战友的真挚热情。
白涛代表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向新兵们表示热烈祝贺,称赞他们不愧是新时代佛山青年的好榜样,并希望他们立志报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将入伍之时的远大抱负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实际行动;立志成才,在刻苦训练中强健体魄,在强军实践中提升能力,使自己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立志为民,坚定扎根军营、矢志强军、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努力为家人争光、为家乡添彩、为军旗增辉。
黄海龙表示,即将踏入军旅的新兵,赶上了改革强军的伟大时代,接过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历史重任。希望新兵们牢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尽快适应部队环境,刻苦锤炼军事技能,争当“四有”革命军人,为自己和家乡多争荣誉,为祖国和人民多立新功。
据了解,佛山市上半年入伍新兵经过层层选拔考核,严格教育训练,从3月16日开始,将陆续奔赴祖国各地军营,开启军旅生涯。
地铁客流强度、道路拥堵情况、绿色低碳出行……这些交通数据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近日,2023年度广州市交通运行数据公布,其中显示:对外交通方面,超级航空枢纽快速恢复、广州港货物运输保持“双增长”,区域交通中心地位显著,与湾区其他城市间联系强度增强;城市交通方面,轨道拉开城市发展和支撑城市沿廊道集聚,绿色出行居全国前列;交通拥堵重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交通运行总体良好。
广州从1997年开始建立交通量化监测、评价和决策的“交通年报”机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研院结合年度专项交通调查研究和手机信令等大数据挖掘分析广州市交通运行情况,已成为畅通城市血脉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市交通日均出行总量4653万人次 较2019年增长5.7%
提到一座城市的交通,市民最关心的是通勤,每日上下班需要多少时间,成为一座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标。
从城市圈层流动方面观察,研究将全市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指环城高速以内围合区域;第二圈层指中心城区外围,不含环城高速以内的中心城区区域;第三圈层指中心城区以外的市域。
轨道拉开城市发展,广州进出第二圈层通勤人口反超第一圈层。地铁7号线二期和5号线东延段开通运营,轨道交通持续助力城市“东进”和支撑城市沿廊道集约型发展,轨道站点周边人口与就业岗位集聚明显,沿轨道轴线人口岗位密度明显更高,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36.5%,中心城区为54.8%,在引导城市集约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是城市产业链高效协作的重要依托。
广州2023年进出第一圈层流动性有所减少,第二圈层逐步成为市域新交通空间组织支撑点,进出第二圈层通勤人口112万,相比2019年增长13%,反超进出第一圈层通勤人口108万。在出行距离和时间方面,全市通勤平均出行距离8.8公里、平均通勤时间38.6分钟,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0.2公里和减少0.9分钟,反映交通空间组织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占比79%,维持在较高水平;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人口占比13%,需警惕极端通勤发展。
广州地铁客流强度国内第一,绿色出行全国前列。城市交通日均出行总量4653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5.7%。地铁通车里程达到653公里,日均客运量为857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95%,客流总量居全国第三,客流强度1.38万人次/公里·日,居国内第一。广州地铁在市民认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服务于工作日通勤出行,也是休闲文旅的重要交通工具,休息日客流总量全国第一,已形成浓厚“地铁出行文化”。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75%,稳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城市交通模式追求更快速、更高效和更个性化,步行和骑行快速回归,占全方式比例54.4%。
广州道路运行状态已反弹至2019年“拥堵水平”。全市小客车(含巡租车、网约车)日均出行车辆377万辆,相比2019年增长21%。核心区晚高峰干道平均车速22.8公里/小时,基本回落至2019年的22.5公里/小时水平,节假日广州塔等景点周边道路拥堵严重和“停车难”,部分地铁站点持续限流。新能源车使用发展迅速,核心区道路系统上行驶的新能源车占比39%,选择绿色化交通工具出行逐渐成为新时尚。
与此同时,广州区域中心地位显著,与湾区其他城市间联系强度超过2019年。
广州与周边城市的衔接通道已建87条,与全省20市间日均出行量344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4%,占全省各城市间出行总量的37%,在全省的交通中心地位显著。广州与湾区城市间日均出行307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6%,占湾区城市间出行比例的44%。
对外交通快速恢复支撑供应链安全
在对外交通方面,2023年广州的客货运量都得到快速恢复。
客货并举的超级航空枢纽快速恢复,国内旅客吞吐量超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为6317万人次,单一机场全国排名第1,恢复至2019年的86.1%;承担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817万人次国内领先,恢复至2019年的43.7%;国内旅客吞吐量为5500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0.6%。
广州港货物运输保持“双增长”,运输规模居全球前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541万TEU,近五年均位居全国第五(近两年全球第六),同比增长2.2%。广州港充分发挥货物运输种类齐全的综合性优势,有力支撑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