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体育考试4月9日开考 今年共12.9万考生参加考试
超六成考生选考“足球+跳绳”
2024年广州中考体育考试
考试时间:
4月9日至21日,缓考时间为5月7日至8日。
考生人数:
全市共12.9万考生参加体育考试,其中普通考生12.3万人,择考、免考、特殊考生以及申请缓考的考生合计5000多人。
主要变化:
新增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项目,引体向上(男)和平行梯悬垂攀移(女)项目。
考试项目:
普通考生须从一、二、三类考试项目的各类中选一个项目参加考试,其中:一类考试项目为中长跑(女800米、男1000米)、100米游泳;二类考试项目为立定跳远、三级连续蛙跳、一分钟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引体向上(男)、平行梯悬垂攀移(女);三类考试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
热门项目:
同时选择足球和一分钟跳绳项目的考生近8万人,占比超过六成。
4月9日,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开考。据介绍,今年广州中考体育考试各项目报名人数占比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一类项目中游泳人数占比呈现较大幅度增长,首次突破4000人;二是原热点项目依然保持热度,特别是同时选择足球和一分钟跳绳项目的考生近8万人,占比超过六成;三是新增项目报名人数较少,合计不足3000人。
考点安排方面,全市在11个区共设置24个考点,其中16个普通考点、4个游泳考点、1个网球考点、3个特殊考点。
“今年体育考试对考生来说最主要的调整可以概述为‘五增两调综评不变’:‘五增’即二三类项目中增加引体向上(男)、平行梯悬垂攀移(女)、羽毛球、乒乓球、网球;‘两调’即篮球、排球满分标准在原标准上各增加4秒;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的计分方法与去年保持一致。”市招考办主任赵立宇介绍。
考务组织方面,市招考办加强联动保障,专函市卫健委、市气象局、市公安局、市供电局等单位协助做好考试期间医疗救护、气象预报、交通疏导、社情安保及电力供应等保障工作,加强考点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广州市还组织市、区卫健部门为每个考点按照‘五个一’的标准配足专业医护力量,即一名医师、一名护士、一队担架员、一套急救用品、一辆救护车,并在临近项目场地设立医疗救护站,挂钩邻近医院,配备必要的药品、器械、设备,做好现场医疗保障及第一时间的紧急救治。”赵立宇说。
直击现场:部分考生因紧张失误
记者留意到,部分考生在正式考试时容易因紧张而出现失误,特别是在篮球、排球等球类项目中,考生容易出现运球或发球失误、绕杆路线错误等问题。现场一位巡考老师介绍,紧张情绪可能源于考生准备不足,他建议初一、初二学生跟随体育老师学习不同项目,找到契合自身优势的项目,相信通过系统训练并保持积极心态,考生都可以考出好成绩。
多位来自体校的考生选择了引体向上(男)、平行梯悬垂攀移(女)项目。一位考生表示,自己平时最多能做32个引体向上动作。巡考老师介绍:“今年新增的两个上肢力量相关项目,有利于学生的形体塑造,包括锻炼出三角肌、背阔肌等。我们建议有兴趣报考的考生,居家常用室内单杠等器材进行练习,以做到从容应考。”
热点问答
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有哪些“变”与“不变”?
答:一是增加“三小球”、引体向上(男)和平行梯悬垂攀移(女)等五个项目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二是排球和篮球考试规则不变,满分标准在原标准上各增加4秒。三是特殊类听障考生50米项目考试规则不变,满分标准降低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版)》标准。四是其他项目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不变。
体育考试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保证考试公平?
答: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坚持不断提高“智慧招考”水平以确保实现“阳光中考”,从一体化、可视化与智能化角度出发,在考试编排、身份核验、临场变更、测量校验、成绩发布、监控管理、申诉仲裁以及数据管理等考务流程中,持续优化考试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一是近年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体育考试技术服务商,全市考点统一配备考试设备,所有考生成绩均使用现场考试电子设备在视频监控范围内自动判定产生。中长跑项目采用芯片感应自动计时设备,游泳项目采用赛事级电子触板感应自动计时,两个跳远项目采用影像测距,跳绳项目采用电磁感应自动计数,投掷项目采用红外及激光测距仪,三大球项目采用红外激光感应计时。新增项目中,三小球项目统一配备发球机,自动判定考生挥拍动作并启动计时,力量类项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捕捉考生动作并进行成绩判定。
二是在市的层面可远程实时监控现场考试情况,联网实时收集汇总考试各项数据,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加密存储,考试数据可多级核查,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校验,确保考试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三是考生无需携带身份证赴考,各项目场地现场刷脸安排考试,随到随考,凭打印的成绩单离开考点。各项目考试全程录像,考生成绩绑定录像和图片,考试全程留痕可查。
2024年春节,五彩烟花时隔12年后再次在广州珠江上空绚丽绽放,“知识城元宵烟花汇演”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精彩上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区划定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看烟花、行花街、过大年”的浓郁广府年味,深深吸引了广大市民和八方游客,广州高居春节期间全国到达目的地城市前列,文旅收入再创新高。市民游客反映,增加了烟花表演等元素,广府年味增加了烟火气,“花城看花”更有看头、“广州过年”更有内涵了。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听民声、顺民意,纠正烟花爆竹全禁规定,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治理能力提升,走在全国前列。
倾听民众呼声,深入调查研究
烟花爆竹“禁燃”多年,民间常有“过年不让放炮,总感觉少点啥”的遗憾声音,是“禁”是“放”,也常引起网上热议;2023年1月,广州市人大代表又带来关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适度放开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广州传统“年味”的人民呼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开展“传承历史文化、增加广州年味、做强春节经济”专题调研,先后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俗专家及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10余次,回收调查问卷9200余份,75.32%的受访者认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春节文化风味有影响,79.3%的受访者提出春节期间应“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支持“适度放开燃放烟花爆竹”“恢复春节期间烟火表演”的分别达70.86%和67.6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未对燃放烟花爆竹作出“一刀切”的禁止性规定,而是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划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的时段和区域。《广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也没有对燃放烟花爆竹作出“一刀切”的禁止性规定,授权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根据本区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的范围,但花都、番禺、南沙三区实行“一刀切”全域“禁燃”,群众“解禁”意愿比较强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系统梳理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和各地公布的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咨询会等方式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公众意见,并与市公安局、司法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深入研究,探讨解绑“禁燃令”的必要性、可行性,为从法律上回应民声奠定坚实基础。
顺应民意期待,纠正“一禁了之”
民众有期盼,人大有行动。花都、番禺、南沙三区“禁燃”烟花爆竹的文件,是依据法律、法规授权,由区人民政府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属于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范围。为了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快速维护法制统一,实现备案审查目标,市人大常委会将备案审查工作与法规实施监督相结合,迅即部署开展专项审查,主要领导挂帅督办、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指导对全市燃放烟花爆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大体检”“大清理”“大纠正”。
2023年3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详细解读《广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及立法原意,全面论证全域“禁燃”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研究认为,从化、增城两区人民政府公布的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范性文件符合本地实际,符合上位法规定、精神和原则,合法合理;花都、番禺、南沙三区的规范性文件没有考虑立法原意,没有为群众在春节等传统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的诉求提供分类处置方案,没有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与历史传承和个人权益间的平衡,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精神和原则,也不符合行政管理手段、措施与目的相匹配的比例原则,应当通过政策优化与调整,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综合平衡控制环境污染、安全隐患与尊重传统文化,适度放开燃放烟花爆竹。
审而不纠等于不审,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属于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范围,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时将审查意见移送花都、番禺、南沙区人大常委会。2023年5月,广州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再次部署强调做好有关督促纠正工作。“禁燃”现象在全国多地普遍存在,区人大常委会督促纠正、落实审查意见成效不明显。2023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专题听取纠正进展情况汇报,要求法工委加强“法律上的监督、业务上的指导、工作上的联系”,坚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动态掌握进展,强化全程督促,狠抓末端问效。法工委与相关各区密切沟通协调,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帮助,反复分析上位法规定、精神,严密论证合法性、合理性,统一市、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认识,及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推动制定机关按程序修改。2023年11月29日,番禺区率先公布《关于划定番禺区禁止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的通告》。
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表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合法”,并呼吁修改地方性全面禁放规定,对烟花爆竹的“禁”“放”之争一锤定音,这给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更大的底气和信心,市人大常委会加快步伐、加力督导,花都区、南沙区相继发布公告。历时将近1年,广州番禺、花都、南沙等区全部划定禁止和限制燃放区域,明确燃放时间、地点和种类,实现分级分类管理,“一禁了之”得到彻底纠正,确保了公共安全和民俗民情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彰显了广州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刚性和力度。
坚持以民为本,助力社会治理
民心所向,政之所行。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涉及燃放安全,还涉及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燃点低、爆点多,必须高度重视、精细管控。“禁”是出于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考虑,“放”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营造浓浓年味。燃放烟花爆竹,固然不能“一禁了之”,也绝不能“一放任之”,科学合理地“限”方能体现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寻找到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与传统民俗的最佳平衡点,群众意愿与政府政策的最佳契合点,认真研判,科学决策,着力提升城市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
2020年重新制定的《广州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综合考量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安排,避免“一刀切”式的生硬政策。一方面,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因素,明确人口密度较大的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范围内及白云国际机场附近花都区的部分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他区域由各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时间、地点和种类范围;另一方面,兼顾文化传承和民众意愿,规定因重大节日、庆祝、庆典以及其他重要活动的需要,主办单位可以申请在禁止燃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平衡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燃放需求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了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023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挖掘和弘扬广州优秀春节文化,综合运用联合审查、移送审查等多种方式,准确把握合法性标准和比例原则,科学审慎得出审查结论,指导、督促相关区落实审查意见,坚决纠正“一刀切”施行“禁燃令”。同时,为了有效防范烟花爆竹领域安全事故发生,指导和督促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加强烟花爆竹行政许可及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燃放活动的安全和有序,保证了人民群众在安全祥和气氛中乐享“年味”回归。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备案审查纠正烟花爆竹全禁规定,有效保障了宪法、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正确实施,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备案审查的民生温度和刚性力度,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生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商旅代表聚首,为祖庙街道打造高质量佛山古镇文化中心建言献策
春日相聚,共话发展。近日,在佛山古镇新华悦读空间,祖庙街道组织召开打造高质量佛山古镇文化中心座谈会。
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仕亨以及辖区内重点商业体、文化企业、文化艺术团体、民俗专家、媒体以及街区主理人等30余人参加座谈会。
探索出文化融合产业新路径
座谈会上,祖庙街道相关负责人回顾了佛山古镇一年多来的建设成效。自佛山古镇启动建设以来,祖庙街道围绕“一轴、一核、六片区”,积极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路径,举办古镇灯会、祖庙庙会、塔坡庙会等民俗活动,成功打造“永不落幕的庙会”和贯穿四季的民俗盛宴,串联起全年的特色文化活动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其中塔坡庙会期间带动市场营收500万元。
同时,祖庙街道还推动公资力量深度参与佛山古镇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与经营管理,积极探索传统民俗的商业发展模式,营造鉴古向新文商旅场景。古镇婚礼活动期间,岭南天地街区销售额环比提升38%,客流量提升18%,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融合产业的新路径。
此外,祖庙街道在地文化事业多点开花,莲升片区、东华里古建筑群更新活化,垂虹、莺岗、任围等特色街区蝶变为网红打卡地,佛山古镇新华悦读空间启用,实现了文旅产业与社区文化共融共生。
片区联动错位发展
形成集聚效应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围绕岭南文化传承、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重塑、发展、未来规划的建议和构思等方面,为祖庙街道打造高质量佛山古镇文化中心建言献策。
有业内人士提出,佛山古镇建设如火如荼,文商旅项目多点开花,但仍未形成串珠成链的聚集效应,缺乏现象级的文商旅融合“爆款”。田心里片区主理人唐毅峰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他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点与点之间的公有房,引入企业力量,营造文化商业氛围,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片区串珠成链。
梁园南片区主理人陈美妍介绍,梁园南片区是佛山难得的依然保留浓厚岭南传统建筑风貌的历史民居建筑群,她希望将“梁园”与“良缘”谐音相结合,乘近年来祖庙街道着力打造甜蜜产业之势,让佛山古镇的嫁娶文化焕发光彩。同时,她也希望梁园南片区跟岭南天地等佛山古镇其他片区联动和错位发展,着力发展夜间经济和体验式文化表演,打造佛山古镇又一个文商旅融合的热门地。
本次座谈会的举办地佛山古镇新华悦读空间,是祖庙街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配建文化用房运营管理的成功案例。佛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艳在会上分享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在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家全国首个古镇里的新华悦读空间的经验。
引领市场力量助推“三大变现”
“党委政府在文化工作中承担什么工作?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李仕亨认为,党委政府要为社会力量提供更多空间,给予更丰富的平台,让企业以活跃的运营思维和灵活的创新模式,撬动引领文化市场,形成文化集聚,提升文化生产力。并用创新的思维、现代的手法,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赋予新的生命。
接下来,祖庙街道将发挥岭南文脉扶持政策、文投基金、公有资产作用,引领市场力量,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文商旅合作共赢搭建平台,着力推进“三大变现”,奋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双创”新样本。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