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五一”假期市民踊跃接种新冠疫苗
“五一”假期市民踊跃接种新冠疫苗
祖庙街道(丰收街演播厅)新冠疫苗大型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正在给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五一”假期期间,禅城区多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正常提供服务,疫苗充足。虽是节假日,市民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依然很高。
“请按照正确的格式填好个人信息表。”“打完疫苗后要注意休息,别太劳累。”5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禅城区祖庙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丰收街演播厅),不少市民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行接种。
“放假有时间,就过来接种了。”家住在朝安的宋女士当日接种疫苗第二针,她说,在家附近就能接种新冠疫苗,而且环境和服务都很好,整个接种过程她感到很轻松。刚接种完的市民陈先生说,打完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近段时间以来,禅城区委、区政府广泛发动各镇街、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疫苗接种宣传服务工作,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到疫苗接种一线。在此过程中,禅城区调配了足够的医护人员,为符合条件且没有禁忌症的人员免费接种疫苗,努力构建禅城区人群免疫屏障,为新冠疫情防控奠定坚实的人群免疫基础。
禅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禅城区目前启用了35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4个大型接种点,12个固定接种点,10个小型临时接种点,9个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能力约3万剂次/天。截至5月4日,禅城区累计接种440112剂次(其中第一针为346494剂)。
目前,全区实施个人网上预约+集体电话预约相结合的预约接种方式进行。对人数规模达100人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体预约疫苗接种服务,按照单位人数规模就近安排专门接种门诊进行接种(享受免排队、集中接种服务等)。
禅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呼吁,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马上行动起来,登录“佛山卫生健康”公众号进行疫苗接种预约,接种新冠疫苗,支持抗疫工作。
禅城文艺精品频出助力“精品之城”建设
近日,第六届广东省中老年舞蹈展演在深圳市南山区文体中心大剧院圆满落幕。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由禅城区文化馆、佛山市舞蹈家协会选送,禅城区群众艺术协会、祖庙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参演的舞蹈作品《再跳洗衣歌》,在49个参赛舞蹈中脱颖而出,获得创作作品组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
历经打磨提升 终成文艺精品
舞蹈作品《再跳洗衣歌》获得“双金”的好成绩并非偶然。2020年,该作品首次登上“佛山韵律·幸福小康”佛山全民综艺大舞台暨“舞动全城”第四届广场舞展演禅城赛区的舞台,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再跳洗衣歌》改编自创作于1964年的藏舞《洗衣歌》,吸收了锅庄、弦子和现代踢踏舞等元素,结合藏族同胞的洗衣样貌,创造出泼水、踩衣、荡衣、搓衣等舞蹈形象,充分表现了藏族姑娘活泼热情的性格,以及解放军和藏族人民的鱼水情深。
为了进一步打磨这个作品,使之由“优秀作品”向“文艺精品”迈进,舞蹈主创团队借助各种大赛等舞台演出机会将作品进行雕琢修改。同时,邀请国家、省、市级专家对舞蹈进行反复打磨提升。
禅城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再跳洗衣歌》能够从禅城区优秀原创作品跃升成为全省的文艺精品,关键在于无数次的打磨。编导马亚东在认真梳理专家、观众意见的基础上,调动生活积累、艺术灵感、创作激情去讲好故事、立好人物,重点对音乐、动作、舞台呈现等进行了调整,队形层次变化更具视觉美感,进一步提升艺术魅力,使舞蹈更具激情和表现力,饱含时代新意与民族特色,呈现出“军民鱼水情,藏汉一家亲”的动人篇章,让现场评委和观众在婉转动听的歌曲、感染力十足的舞蹈中感受到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幸福感。
加大扶持力度 原创佳作涌现
值得一提的是,禅城区文艺创作精品频频获得市级、省级荣誉,在2020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音乐舞蹈)上,禅城区的舞蹈节目《妈妈的凉茶》荣获舞蹈类金奖。由禅城区选送的文艺作品在2020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奖的数量居全市之首。
另外,在2021年1月3日“佛山韵律·幸福小康”佛山全民综艺大舞台总决赛的舞台,由禅城区选送的文艺精品节目喜获佳绩。其中,致敬抗疫一线最美逆行者的禅城本土原创舞蹈作品《归来》夺得冠军。而重现舞剧经典、凭借蒲扇和板凳体现东方女子柔美的舞蹈作品《晨光曲》、夫妻组合演绎的感人小品《接受》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目前,禅城区以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为引领,高水平建设“岭南文脉·精品之城”。为了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近年来,禅城区通过强化政策导向,优化文艺发展环境,狠抓文艺精品创作,积极修编、实施《禅城区文艺精品资助办法(修订)》《禅城区文艺社团(队)扶持办法(修订)》,激发文艺作者、文艺社团的创作热情,也让各类社会文艺团队在数量、专业系统提升、正规化发展、活跃度提高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禅城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禅城区文化馆通过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公益文化培训助力文艺精品创作的发展。
近年来,禅城区文化馆以普及文化艺术知识为主线,开展禅城区“十百千万”公益文化培训计划,面向全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各镇街文体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各中小学老师、禅城区重点文艺骨干等基层文化队伍,有针对性地开设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群众文化机制创新、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免费开放模式以及各艺术门类创作、鉴赏等培训课程。同时通过名师授课、线上线下结合、社会化参与等多种创新模式,让广大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提高创作水平,也培育了更多文艺爱好者,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艺团队。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区文化馆的组织下,禅城区建立了文艺作品“创编—巡演—提升”的长效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对文艺团队的培育和原创文艺精品的扶持力度。禅城区的文艺团队队伍规模逐渐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作出一个又一个贴近生活、富有岭南特色的原创精品,并且积极走近基层、走向群众,成为百姓舞台的“主力军”,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汛期已至,为更好地完成防汛抢险救灾任务,4月29日,狮山镇2021年人工打桩培训汇报演练在佛山大堤(罗村段)举行,4支人工打桩队伍实地演练并比赛,小塘打桩队夺得冠军。
“听口令,开始!”现场,演练指令一出,官窑打桩队、小塘打桩队、罗村打桩队、大圃打桩队4支队伍队员身着不同颜色的队服,赤脚上阵。大家反应迅速,配合有序,迅速分工取桩尖、落锤。
经过多次培训,大家早已熟悉如何配合才能做到最快。不到一分钟,已有队伍开始建桩架。“一二三,嘿;一二三,嘿。”随着口令的再次响起,队员纷纷攀上桩架,4到5人一组拿起桩锤,再次打桩,声起锤落,默契十足。经过激烈角逐,小塘打桩队率先在桩架上将3条木桩打入地下2.5米,完成本次演练。
“加油,加油,快点,再快点!”精彩的演练引来大堤上围观居民不断鼓劲加油。“每年这里都会有演练,每次都很精彩。”居民梁小姐表示,住在附近的她每年都会过来观看演练,一起为打桩队员加油打气。“看到他们演练过程这么快速,我们也更有安全感。”梁小姐说。
人工打桩是防汛抢险的一项传统技能,一般用于处置堤防发生横向裂缝的险情。当道路泥泞不堪,堤坡湿滑,机械抢险条件不具备时,人工打桩就能发挥其特有的护堤抢险作用。根据狮山水利所的部署,狮山镇各人工打桩队很早开始集训,为防汛抢险做准备。
狮山水利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值主汛期,开展防汛打桩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基层防汛抢险队伍综合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在汛期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演练结束后,狮山水利所将总结演练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需要,继续组织各类防汛抢险应急队伍进行演练,熟练掌握各类抢险技术、调度方式和组织程序,保持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随时做好防汛抢险的准备,确保狮山平安度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