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交出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成绩单”
据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消息,2023年全市546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05.89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3.8%,68个预计可开工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助力实施北向战略行动、布局西进计划,塑造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形态。
重大产业项目成为拉动投资“主引擎”
2023年,佛山以“产业工程”挺起“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脊梁。全年共安排重点产业工程项目352个,完成投资964.18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43.6%,项目数量和完成投资额度在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中占比均达到三分之二,是拉动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主要力量。
其中,百亿级项目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落地南海,填补佛山锂电池隔膜制造“空白”;在位于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起步区之一的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广东医谷·云东海生命科学园一期项目21栋建筑载体目前已全部封顶,未来有望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佛山市建投城发总部集聚基地项目也于2023年内成功封顶,建成后将成为禅城城市中心、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又一新地标;2023佛北战新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体动工仪式在大塘新材料产业园举行,广东邦普全链条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助力北向战略行动实施。
基建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3年,佛山以基建工程支撑“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外联内通协同发展。全年共安排基础设施工程项目132个,完成投资493.7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29.6%,其中不乏城际、高铁、公路等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
如广佛环城际铁路项目中,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广佛西环)顺利进入全线桥梁架设施工阶段,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广佛南环)“热滑”试验顺利收官,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大环线,真正实现广佛乃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广湛高铁佛山段建设推进大会举行,全线预计2025年完工,将打破佛山中心城区零高铁的局面,加速实现“高铁进城”。
民生工程提升市民获得感
2023年,佛山以“民生工程”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市民获得感。全年共安排民生保障工程项目62个,其中教育项目19个,医疗卫生项目17个,合计占比超半数。完成投资147.99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27.7%。
和祐国际医院、佛山市二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初具规模,以新医院、新院区建设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佛山市第九小学新校区、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等教育项目建设进展突出,于2023年9月开学迎来首批新同学;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冷链物流园区、佛山市禅城区粮食产业园等一批物资保供项目也已投入使用,补齐全市物资储备短板,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
创新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过去一年,五区“比学赶超”,纷纷拿出扎实举措,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超预期。2023年,五区均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任务。其中顺德区项目完成投资体量最大,达388.7亿元,约占全市完成投资四分之一;南海区进度最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44%。省属项目与市属项目也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08.7%与124.1%。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开花结果,生动体现了佛山践行“项目为王”理念。过去一年,佛山持续发挥全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并联审批专班、临时党支部全覆盖等统筹协调机制作用,优化红黑榜项目及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考核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
接下来,佛山将持续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稳经济的压舱石,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蓝天白云下、清风徐徐,翩跹起舞的白鹭与碧水清流、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一幅生机勃勃、大气秀美、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绿美画卷,正在佛山大地上徐徐展开。
2023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美佛山生态建设,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彰显了新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了新作为、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上取得了新进步、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了新突破,为佛山这座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不断厚植生态底色、增添城市绿色、提升发展成色,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去年,全市水质为“十四五”以来最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14个国考、省考断面连续三年全部达标,水质优良比例92.9%,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85.7%);空气质量稳中有进,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PM2.5浓度连续四年达标,二氧化硫浓度连续五年维持在个位数;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这份成绩单凝聚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汗水与智慧,也证明了佛山通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去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实施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以重点行业废水整治提升、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集中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推动工业废水退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为“组合拳”,深入推进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年共完成150家铝型材企业废水治理提升,建成14个镇级工业园、40个村级工业园“污水零直排区”,从源头改善水环境质量,同时推动企业、园区提升治污水平,服务制造业当家和高质量发展。
为了守护“佛山蓝”,佛山深化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尤其重点向影响大气优良率最突出的臭氧污染问题“亮剑”——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黑烟车、超标车、闯禁货车违法上路的执法工作;对六个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开展整治提升,共完成410家涉VOCs低效治理设施淘汰、188家凹版印刷企业整治,引导集聚发展;铁腕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持续打击成品油走私等犯罪行为。
同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的“两区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有序开展,为市民牢牢守住了“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两条底线。
以“加减乘除”法强化环境管理
去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以“项目落地选得准,环境指标有得用,环保审批办得快,环境底线守得住,治理设施用得起”为主线,充分发挥环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做好环境管理的“加减乘除”法,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绿色转型上做“加法”——扩绿,为项目提供环境要素保障;
在污染物排放上做“减法”——减污,腾出环境指标,增强企业投资及增资扩产信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乘法”——倍增,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扎根佛山,实现乘数效应;
在推进降碳减污上做“除法”——锐减,降低“含碳量”,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
同时,佛山把环评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将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控制、事前预防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宏观方面,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分区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科学优化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中观方面,2023年全覆盖推动28个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引导产业集聚、完善配套设施、促进集中治污、落实区域削减;微观方面,采取改革创新保障、过程服务保障、环境指标保障、标准审批保障、规范市场保障等五项举措,让环评办得好、办得快。
去年,全市25个区域实施环评改革,服务企业(项目)136家,环评审批整体时限缩短60%以上。环评改革经验做法获评“佛山市服务企业竞标争先十佳案例”、佛山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最佳创新案例”。
向全国公开征集凹版印刷先进治理企业和治理技术,组织企业面对面直联对接会,帮扶企业提升治污水平;分行业制定废酸、活性炭、VOCs喷淋水更换、在线监控等治污设施运行作业指导书,规范企业定量化运行治污设施;推动2座凹印集中治理专业主题园建设,降低企业治污成本;构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第三方治理模式,2023年为1万多家企业解决了危废管理难题……
去年,佛山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办事不求人”企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流程强化对企业的指导和帮扶,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有效破解企业不懂治理技术、治污成本高以及环保服务市场混乱等问题,护航高质量发展。
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生态环境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之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全力守护“天空蓝”“河湖清”“土壤净”“生态美”,奋力开创佛山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以优美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增绿添蓝。
对此,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围绕“四个聚焦”,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化环境要素保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守牢绿色底线;聚焦“百千万工程”和绿美佛山生态建设,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城乡区域绿色协调发展;聚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持续为企业提升环境守法意识和治污能力提供服务,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