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家调解协会!在海珠成立!
3月6日,广州市海珠区调解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海珠区司法局召开,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海珠区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巍当选为首届会长,标志着广州市首家调解协会成立。这是海珠区探索以群众力量解决群众矛盾、以社会力量推动多元共治新路径的创新实践,将进一步提升海珠法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形成具有海珠调解特色的“枫桥经验”。
以协会为纽带 搭建调解“同心桥”
海珠区调解协会是由海珠区从事调解事业的调解组织、调解员和从事调解指导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以“党委和政府指导、社会组织领办、资源全面整合、志愿公益奉献”为原则,统筹各类解纷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普惠均等的调解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海珠区不断深化“调解+部门”联动,健全访调、警调、交调、诉调、援调、裁调、专业性与地域性调解联动等衔接制度,依托党建阵地党员调解岗,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的“五联”工作机制。
不断构建“调解+网格”格局,推进调解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以触角广泛、嗅觉灵敏的信息收集网络,动态摸排化解网格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不断推动“调解+媒体”融合,将人民调解工作延伸拓展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和事佬》栏目、广州广播电视台《说法》栏目以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阵地,提供优质纠纷调解、在线答疑、案例解析等服务。
不断创新“调解+普法”路径,创办全省首批“法治夜校”,立足城中村街道因地制宜设置“法治夜校”学堂场所29个,组建50人资深讲师团,汇总首批备选普法课程57个,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海珠区调解协会将持续发挥其纽带作用,继续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力量,搭建调解与各类资源之间的“同心桥”,叠加呈现调解多元效应。
以协会为中枢 构筑调解“大矩阵”
如何统筹城区协调发展,是海珠区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创先”区面临的课题。为了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海珠区以“一区一谷一圈”建设为引擎,聚焦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断发力。
围绕区“头号工程”和重点任务,海珠区司法局建立适应“一区一谷一圈”总体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配套调解体系。
在东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中央法务区海珠云上片区资源,布局数字调解体系,发挥互联网经济纠纷调委会、琶洲国际会展区域调委会、人才公寓和谐租赁调委会以及琶洲商事调解室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功能,2023年化解“数字”纠纷1267件。
在中部,建立以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调委会为核心的多元调解网络,推广成立9个较大规模市场专业调委会,联动马师傅调解工作室、念禹人民调解室、行业商会、平安促进联合会等区域特色调解力量,2023年化解纠纷763件。
在西部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建强专业调解矩阵,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裁调中心,以廖琼灵、何国瑜律师调解室为主阵地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为历史街区保护和老社区更新改造等基层治理难题提供法治保障,2023年化解劳资纠纷3048件。
作为汇聚海珠区各类解纷资源的中心,海珠区调解协会成立后将立足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地实际需求,进一步科学规划、统筹调配全区调解资源,为“一区一谷一圈”发展提供差异化调解服务,构筑紧密服务区中心工作、切实满足群众需求、调度配置合理的调解“大矩阵”。
以协会为温床 孵化调解“新生命”
近年来,海珠区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13个,选优配强1451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纠纷化解自治格局。
近期,为了强化调解专业效应,海珠区创新打造三个中心,提升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调解水平。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珠湿地成立全省首个生态保护纠纷化解中心,吸纳公检法、行政部门、行业团体、专业机构、基层调解组织等多方参与,推动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赋能。
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全国首个新业态用工保障行业自治组织——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在海珠区首创成立调解中心,搭建“1+N+E”用工争议调解服务网络,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联盟成员与新业态从业者之间搭建平等协商、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的平台。
针对社保争议事项,成立全市中心城区首个全域覆盖的社会保险费争议处置中心,实现社保争议事项“一扇门”“一站式”处理,构建社保费协同共治新模式。
海珠区调解协会成立后,将制定更加科学的调解组织发展规划,在各行各业、各地域各领域孵化培育更多的调解组织,延伸调解触角至社会“最后一公里”,推动调解组织健康有序运行,以调解组织的内生活力促进海珠调解事业的蓬勃发展。
以协会为规范 树立调解“风向标”
海珠区不断创建新时代调解典范,讲好海珠调解故事。例如,打造“马师傅调解工作室”和“念禹人民调解室”。
马胜佼作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代表,独创“马师傅九步调解法”,享誉各地。
“布料老板”夏念禹热心调解事业,成为海珠人民调解和群防共治的一面旗帜。
打造“廖琼灵律师调解工作室”和“何国瑜律师调解工作室”。廖琼灵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的江南中街青凤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何国瑜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的沙园街广重社区成为广州加装电梯示范点,加装电梯覆盖率超九成。
调解协会成立后,海珠区将不断提升调解规范化水平,建立常态化分级分类培训机制,组织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组建调解专家、金牌调解员、调解能手等尖端调解队伍,对调解员进行表彰、奖励,选树典型加大宣传,进一步示范引领调解高质量发展。
来源 | 海珠区司法局、广州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3月11日上午,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以下简称“增芯项目”)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光刻机搬入活动,这标志着项目顺利进入调试投产准备阶段。据悉,增芯项目预计今年6月通线,12月底完成第一批有良率产品下线,交付客户。
广东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万淑萍、省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赵志磊,广州市发改委总经济师谭虹、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增城海关关长刘荣水、市工信局一级调研员宋彦敏、白云机场海关副关长郑曼莹,增城区领导曾鸿斌,广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团董事长、上海兴橙投资董事长、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飞,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等参加活动。
最核心设备到位 通线和量产指日可待
活动现场,一段视频见证了增芯项目光刻机的到来之路。该台光刻机由一架货机将装有该机器的集装箱从产地运送到广州白云机场,再由卡车运至增芯项目工厂。随着光刻机推进清洁室,增芯项目的工程师们正忙着给其再造第二层清洁区域。
“光刻机是全球最精密的科学仪器之一,在整个芯片制造当中是最关键的核心装备。”张亮解释道,光刻机的原理类似于晶圆制造的一个照相机,它将光罩上设计好的芯片图形通过光线曝光的方式印到光感材料上,形成图形,引导后续芯片的定位和刻蚀。光刻机的搬入,意味着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的快车道。“可以说,只要光刻机进场了,离我们正式通线和产品量产指日可待。”
根据发展计划,今年增芯项目围绕“3月光刻机进场、6月通线、9月产品下线、12月交付客户”的阶段性目标,同步推进竣工验收、产能通线、工厂运营、良率提升和产品交付等工作。同时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客户和市场。
项目建设“加速度” 加快凝聚“芯”动力
增芯项目一期总投资70亿元,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4万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物联网、类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是相关领域产品性能表现的决定因素之一。
项目自2022年底动工起,仅用9个月零6天完成自桩基启动至主厂房封顶建设,实现“开工一年装机”;封顶至今仅5个月多月便迎来生产线最核心的装备——光刻机,并步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充分展现了敢为人先的“增城速度”“增芯速度”,切实为广州东部中心成形起势提供强支撑和“芯”动力。
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一核两极多点”产业格局中重要两极之一,近年来,增城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中心,加快构建以“芯显车”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尤其在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已相继布局增芯、越海等一批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覆盖集成电路“四梁八柱”中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和平台等关键环节。当前正加快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加速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着力推动全产业链条完整集聚,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半导体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高地,助力广州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助力广东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
下阶段,增城将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高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力支持增芯项目建设,做好全链条要素保障,保障顺利投产。同时,抢抓发展机遇,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育,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科技深度融合、互促双强,以增芯项目等新兴产业为抓手,发挥行业和技术优势,吸引更多产业链优质资源落户,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在“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中展现增城作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增城贡献。
3月8日,由广东省商务厅主办的2024广东县域汽车消费节在梅州市梅江区启动,启动仪式由广东省商务厅和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鲲等出席启动活动并致辞,各地级以上市商务局分管负责同志、梅江区负责同志、有关行业商协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约13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孙斌表示,作为汽车产业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汽车消费,2023年全省汽车消费延续积极向上的势头。全省汽车保有量3069.1万辆,同比增长6.0%;二手车交易量达276.2万辆,同比增长5.2%,汽车梯度消费潜力较大。孙斌表示,顺应当前汽车消费新特点,抓住汽车消费新趋势,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热情,对促进县域汽车消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举办县域汽车消费节正是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促进消费复苏,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孙斌说。
作为本次县域汽车消费节的启动城市,梅州市积极响应号召,组织汽车经销企业、二手车企业、县域卖场等集中参与“县域汽车销售服务平台”线上活动,同时,组织21家车企共40多个品牌参加线下促消费活动,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丰俭由人的选择,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蒋鲲表示,梅州将发挥汽车在消费市场“顶梁柱”作用,持续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展特色、聚人气、树形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实惠的产品,进一步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县域消费提质扩容,助力“百千万工程”。
本次县域汽车消费节以“发展县域消费 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省市协同,国家、省级县域商业行动示范县发力,百余县(区)参与,行业商协会牵头、头部企业响应,聚合各地县域二手车经销企业、4S店、汽车卖场等汽车经营实体,协力促进汽车消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进一步促进县域汽车消费,完善县域汽车流通体系建设,整合县域线下消费场景和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设多县域联动的汽车消费服务网络,由省商务厅指导、广东唯普汽车打造的“县域汽车销售服务平台”也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发布。该平台面向县域消费者,打通从汽车市场到经销商再到消费者的服务链条,为汽车完整交易各方参与者提供对应服务。
县域汽车消费节全省各市统一行动,将集中在3月至4月线上线下同步举办活动。借助汽车消费节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广东省将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营造消费氛围,激发县域居民消费潜力,创新线上消费模式,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