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这条路,11月8日起围蔽施工
事关佛山地铁四号线施工
11月8日起
途经以下路段的绿岛湖街坊
要注意了!
由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绿岛湖中站至莲塘站区间加固工程施工需要,从11月8日0时起,季华北路往季华西路北侧辅道(季华大桥底辅道)需分两期进行局部调整围蔽施工。
一期施工阶段时间
及具体交通管制措施
↓ ↓ ↓
01、一期围蔽施工时间
11月8日0时至12月31日
02、围蔽范围及交通管制措施
一期施工时,季华北路至季华大桥底上桥辅道封闭,去往绿岛湖的车辆,可在季华北路掉头车道掉头,绕行至同济路大桥后经禅港路汇入季华西路;也可绕行至季华一路华宝路隧道处,掉头后汇入季华大桥往西通行。
绿岛湖中站至莲塘站区间
加固一期交通疏解示意图👇
绿岛湖中站至莲塘站区间
加固一期车辆绕行示意图👇
注:一期施工时不影响公交车、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可按照原路线通行。
温馨提示
二期围蔽调整计划
将另外发布公告
近期有出行途径安排的市民
记得留意并做好绕行准备!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亟须一批能扛事、懂专业、善管理的“领头雁”!
你是不是也在琢磨:
怎么在复杂多变环境里带领团队稳稳向前?
如何打破常规,开拓乡村产业新赛道?
怎样凝聚人心,让团队越干越有劲儿?
如何提升自我,成为行业标杆?
别愁!广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来了。
寻找这样的“头雁”
(一)人员范围: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包括市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及种养大户等。
2.乡村运营与治理骨干:包括村“两委”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或运营团队负责人等。
3.乡村新业态从业者:包括从事农文旅融合、乡村电商、农产品直播带货、数字农业领域经营者等。
4.返乡入乡人员:包括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民工等返乡入乡创业群体。
已参与过“头雁”培育的经营主体不再重复选派;本项目主要面向县域成长型经营主体,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型企业管理人员不纳入本次培育范围。
(二)政治素养: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三)基础条件:身体健康,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备高中(中专)以上学历。
(四)实践经验: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产业经营实绩:从事当地农业主导、优势或特色产业3年以上,有稳定经营模式和经营规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热心联农带农,近3年累计带动30户或100名以上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2.乡村服务与创新潜力:对于乡村运营骨干、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及乡村新业态从业者,需在本领域工作或创业3年以上,展现出强烈的发展意愿、创新能力和服务精神,并在技术推广、模式创新或带动乡村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带动增收、解决就业、改善治理等)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值得期待的收获
(一)获得官方认证“头雁”培育证书。
(二)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人才库。
(三)对接广东省乡村工匠协会等专业平台。
(四)建立省级农业政策直通服务。
(五)享受跟踪辅导与资源对接。
(六)获得高层级人才研修机会。
(七)入选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库。
(八)获得省级主流媒体专题宣传。
(九)对接专项金融支持渠道。
报名参与方式
(一)扫码报名。扫描所关注培训专题班的报名二维码(详见附件1),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填报申请信息。根据培育规则,每位申请人只录取一个培育专题,请结合自身主业选择申报意向。若申报多个专题,将由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培育计划统筹安排。
(二)审核备案。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初审后,请根据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通知,按要求提交纸质备案材料(详见附件2),并配合完成农业农村部“头雁”培育管理系统信息录入(操作说明见附件3),用于建立学籍档案、证书发放和后续资源对接。所有申请人资料将纳入学员储备库,未入选的将作为候选对象优先递补,或在后续培育中优先获得推荐资格。
佛山市各区联系电话:
禅城区82723426;
南海区86321873;
顺德区22833282;
高明区88822121;
三水区87732156。
(三)通知参训。最终录取学员将由承办高校直接发放《录取通知书》,并告知具体的入学安排与参训事宜。
培育模式和安排
本次培育采取“4个一”培育模式,即: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指导帮扶,为培育学员提供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化、孵化型培育。集中授课不少于120学时(约15天,可一次性集中完成,也可分阶段完成,具体以高校课程安排为准)。线上学习不少于60学时。线下集中培育时间拟定11月中上旬实施。
培训期间的食宿、培训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由承办单位统一保障;学员仅需自理往返交通费用。
热忱欢迎有志于
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头人、
新农人积极参加
在乡村振兴赛道上
干出一番新天地!
近日,广东洛梵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旋转锁止机构及其应用的车锁和锁止控制方法”专利技术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企业在两轮出行核心安全部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实力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据悉,洛梵狄Anti-lock防抱死智能锁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全球共享出行领导者——Lime共享平台,该平台覆盖北美、欧洲、亚太等数百个城市。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颁发,是我国唯一专门针对授权专利设定的国家级奖项,代表中国专利评定的最高荣誉。该奖项主要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出制造业“大国重器”和“卡脖子”技术突破,代表行业的最高科技水平。洛梵狄此次获奖的专利正是针对两轮智能出行领域长期存在的骑行安全隐患,从底层机械结构出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在两轮出行安全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与全球竞争力。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变长,电控系统、传感器等故障率增加,Anti-lock仍可在任何电子元件失效的情况下提供机械保护。Lime车辆需长时间运行、频繁启停,对锁具稳定性要求极高。目前,搭载洛梵狄Anti-lock防抱死技术的Lime车辆已在全球市场投放运行,实现零误锁、零伤人的优异成绩,充分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洛梵狄多款智能车锁产品,包括涨闸锁、花鼓锁、电机轮毂锁等,覆盖E-bike、共享单车、电动车、滑板车等多个智能短出行场景。

两轮出行的关键环节除智能车锁外,洛梵狄还自主研发出应用在E-bike、电摩等高端两轮车上的智能内变速器,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已与安乃达、VanMoof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建立了深入的业务合作关系。

专利与认证铸就行业标杆。截止目前,洛梵狄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370件,其中发明类授权专利超140件,先后斩获国内外近10项发明类金奖,覆盖中国、欧美、日韩、巴西、越南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今年10月,洛梵狄凭借其智能变速器与智能车锁领域的技术突破成功荣获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迈向国家级重点培育企业的行列,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更具竞争力的出行解决方案。(黄志海)2025年11月6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