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广东四大园林之清晖园,历古色古韵岭南文化
来佛山,清晖园是不可绕过的一个景点。
每到周末,园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旦入了园内,一切的凡尘浮躁霎时消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清晖园为始建于明代,位于广东省顺德大良镇清晖路。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清晖园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就有描写:清晖园全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
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移步易景,兼具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的特色。
清晖园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后黄家衰落,庭园荒废。至清乾隆年间,当地龙氏碧鉴海支系二十一世龙应时得中进士,将该园购入,由龙应时传与其子龙廷槐和龙廷梓。
岭南园林是中国三大园林派别之一,而清晖园则是岭南园林的精品,浓缩山水、移步换景,清晖园灵巧而精致。
清晖园内,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门既是一景,又是从一处景点通往下一处景点的通道,可谓匠心独具。
欣赏清晖园,园内的套色玻璃门窗是千万不可错过的内容,这是清晖园最大的特色,最美丽的景致。
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是岭南园林的一大特色,在其他三大名园和一些现代园林中都可以看到,但品种最丰富,外观最美丽的非清晖园莫属。
最不可错过的就是这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这是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套色雕刻玻璃珍品。
除了别致的门窗和精美的套色玻璃,清晖园的亭台楼阁也是亮点,巧妙而随意的散落在园内,成就了诸多美景。
园内绿树成荫,古树众多,树龄百年以上的银杏、水松、龙眼、玉堂春、紫藤、沙柳等,点缀其中,掩映着生机与诗意。
坐在庭院里,观看着葱葱郁郁的树木,感受着徐徐微风拂面,偷得浮生半日闲,别有一番悠闲的滋味。
游玩指引
顺德清晖园
日常门票:15元/人。
电话:0757-22226196。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清晖路23号。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性地标。它们是城市独有的人文地貌,也是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象征。时代在飞速前行,佛山这座岭南历史文化名城,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回顾这座城市特有的风景线。
中山公园
对于老佛山人来说,中山公园一定是他们绕不过的回忆。这座公园始建于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建园初期,面积仅有0.5公顷。
50年代的中山公园牌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公园先后经历多次扩建和改建,现总占地28.07公顷,公园内有南门广场区、历史文化区、老年活动区、草坪区、湖区、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观赏休憩区等九大景区。
现今中山公园的大门
历经数次“升级改造”,至2000年,中山公园大门改建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模样。而当年初建的中山公园牌坊,作为文物被完好地保存在园内,见证了近一个世纪佛山的城市发展。
牌坊已经成为老佛山最熟悉的城市符号
火车站
在交通出行尚不算发达的年代,火车是通往梦和远方的专列,连接着佛山与佛山以外更远的地方。在每一个老佛山人的记忆里,位于文昌路的佛山老火车站都有着一席之地。
那时候的佛山人,每到节假日,就会买上一张3毛钱的火车票,搭火车去广州。当时的火车站人头涌动,搭乘火车的人甚至挤满了载货的车厢。
民国时期的佛山铁路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与贸易来往增多,佛山火车站于1992年开始扩建。1993年,新火车站投入使用。而佛山人去广州,也有了公交、地铁等更多元的选择。乘火车到广州,已成为老佛山人津津乐道的“当年今日”故事。
佛山火车站正门(佛山日报王澍摄于2016年3月)
随着高铁的建成以及高铁线路网的不断完善,2018年,位于佛山南海的佛山西站建成启用。从这里,佛山市民可以直达全国19个城市,从平原到高原,领略祖国各地的风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佛山西站日益成为珠三角最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2018年的佛山西站
珠三角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佛山西站(佛山新闻网李仁生摄)
体育场馆
建成于1985年的佛山体育馆,是佛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明星地标,是一个星光熠熠的地方,有着许多让老佛山人如数家珍的城市记忆。它曾经承办了不少国内外的大型赛事,如1985年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第六届(555)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等。
80年代的佛山体育馆
说到体育场所,佛山新广场称得上是广东足球爱好者的根据地。在当时,每到晚上,就会有许多市民前来踢球、健身。
1991年,新广场改建完毕,承办了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当时前来买票的市民,要排队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的需要,2007年启动新广场拆迁工作。这个承载着佛山人集体记忆的体育馆,成为了回忆。
80年代的佛山新广场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提到佛山的体育场所,相信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岭南明珠体育馆与世纪莲体育中心。
2006年,岭南明珠体育馆与世纪莲体育中心相继落成开放,成为佛山新地标。
岭南明珠体育馆(梁斌摄)
岭南明珠体育馆由主体育馆、训练馆、大众馆、户外全民健身广场组成。通过三个穹顶连成一体,优美的圆弧外形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新闻网张斯特摄)
座落于佛山新城的世纪莲体育中心,总面积42公顷,是佛山新城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佛山承接大型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座城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在这些城市地标中,您是否找到了属于您的年代记忆呢?
每个地方,都会有几个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佛山档案的《方言讲古》专题,将从佛山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自然村落普查资料中,选取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用当地方言讲故事,与大家共赏。
第三期,就带你走进顺德乐从,听听顺德乐从小布的 “古仔”吧!
乐从小布
在小布村,“金手印御史”何沾的故事广为流传。何沾,是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南京监察御史。
相传正德初年,何沾出使安南,顺利归化安南国王,前来朝贡;在面圣受嘉奖时,正德皇帝问他为什么不下跪谢恩,才发现何沾跪下后跟平常人站立一样高。于是亲切地用手按在他右肩之上,称赞说“卿家真是好汉相”。
退朝后,太师梁储建议何沾在衣肩绣上金手掌印用来纪念,然后梁储又以何沾肩膊上有恩赐龙掌为由,要得恩赐黄罗伞一把,以护遮龙掌之用。
从此,人们便尊称何沾为“金手印御史”,因其出行均有黄罗伞随同,便有“小布黄罗伞”之称。
“何沾御史的故事”手稿其中一页
小布:科第之乡
小布村,位于乐从镇东北面。南宋中期,有欧氏、刘氏等姓族人到此地开村,原名“桂圃”。后有何氏迁入,分为“大圃”和“小圃”,何氏居住小圃,随着欧氏、刘氏向外搬迁,何氏族人将桂圃更名为“小圃”,后因音相似而称为小布。
据《桂圃何氏族谱》记载,何氏发源于韶关南雄珠玑巷,因躲避战乱而南迁。何氏祖辈初迁到现广州市郊杏花村定村,后开枝散叶分布在珠三角各地,而六世何文达移居顺德乐从现址开村,距今约650年。
图为明嘉靖年间小布筑有的“累朝恩宠”牌坊。牌坊为明朝知县何汴和何右之所立,表示皇朝封赠的恩典,是顺德罕有的明代牌坊。
说到小布,你知道吗,他还是远近闻名的科第之乡!仅明朝,小布村就出了9名进士;明清两朝,进士、举人、五贡、文武任官一共有40人。
小布村内现存的何氏大宗祠、大夫祠、时庵家塾、元夫祠、新南祠,这些宗祠,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留存了数百年前小布的科甲鼎盛的辉煌。
何氏大宗祠
在何氏大宗祠前的小广场上,树立着六对旗杆夹,村里人习惯将这里叫做“举人台”。
竖举人旗杆夹挂旗帜,是清代珠三角的民间风俗。当时,谁家子弟若是中举,都要到家族的祠堂前竖旗杆夹挂旗帜,旗帜上面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中举名次等。举人旗杆夹就是举人旗帜的底座,上面也会刻上有关中举人的信息。
功名旗杆夹
在其中一对旗杆夹的侧面,还能看到“戊子科中式顺天乡试二十七名何成浩”的字样,其他的旗杆夹上“咸丰”“光绪”“道光”等清代的年号仍然可见。
投稿征集:
欢迎广大佛山土著居民向佛山市地方志办“投稿”您的佛山本土乡音:故事文本由市地方志办提前遴选并撰写好,之后联系与本期故事所在的村或镇的佛山市民进行线上录音。有兴趣的市民可将姓名、所属村镇,以及联系方式留言至佛山市地方志办邮箱foshanfzb@163.com。音频稿酬50元/期。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