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金银箔粉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
金箔牛排
金箔巧克力
金箔冰淇淋……
近年来
一些含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
(以下简称金银箔粉)
食品在市场上出现
成为消费噱头
但金银箔粉在我国
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既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还影响社会风气!
金箔、银箔到底能不能吃?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金银箔粉不在我国规定的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内,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都是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的行为。
为什么金银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呢?
首先,每种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用途及规定的安全限值,不可以随意添加。金银目前尚无专业的科学研究证明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同时也无数据证明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其次,金银作为贵金属,价格昂贵,添加到食品中增加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价格,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而且日常金银箔粉的制作过程也不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金银箔粉食用之后并不会被人体吸收,本身也没有味道,除了让食品看起来多点“土豪金”色之外,连带着一起吃下去并不会更好吃!不少商家宣称的“可食用金箔”,还可能是其他重金属和色素结合的“假金箔”,安全性难以验证。
其实除了好看之外,比起金针菇,金银箔粉可能更是名副其实的“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选手。它食用之后并不会被人体吸收,只是在人体内做了一次旅行而已,怎么进去还怎么出来。而且金银箔粉本身没有味道,除了让食品看起来多点“土豪金”色之外,连带着一起吃下去并不会更好吃!
不少商家宣称的“可食用金箔”,还可能是其他重金属和色素结合的“假金箔”,安全性难以验证。不信的话你搜搜现在的金价,1克黄金已经达到了400多元,一份百来块的“黄金美食”到底能有多少“金”,真是细思恐极……
金银箔粉虽然好看,但食品安全比仪式感更为重要!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吃!
本身没有味道,不好吃!
还可能对人体有害,不要吃!
更何况以添加金银箔粉为噱头,
宣扬奢靡享乐、拜金主义的不正之风,
更是我们应该去抵制的。
所以,
下次大家如果发现有商家生产、
出售含金银箔粉的食品,
记得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哦~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明确提出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推进“文教合作”机制等要求。
01
如何创新利用阵地服务资源?
建设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
积极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剧场、红色旅游景区等打造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优先保证青少年校外实践需要。
公共图书馆优化少儿文献馆藏,少儿阅览室开辟“四史”教育、传统文化专架,组织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
文化馆(站)、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剧场等面向青少年策划组织书法、国画、戏曲、民乐、非遗等传统文化展览展示和公益演出。
博物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红色旅游景区等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综合运用专题讲座、文艺演出、解说导览、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有效服务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为青少年就近参加文化活动提供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便利。
具备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设置未成年人专属活动空间和固定服务时段,组织适合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文化机构在保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的基础上,可适当引入具备资质的艺术院校、文艺社团、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服务内容、时间、收费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
加强艺术创作选题引导,推出一批能够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文艺精品。
广泛开展青少年艺术交流展示活动,办好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推动爱国歌曲传唱。
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普法教育等主题公益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
鼓励文化文物单位、艺术院校、旅游院校等面向青少年开发设计寓教于乐的文创产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
02
如何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
开展文化进校园系列服务
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文艺院团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继续做好“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博物馆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素养培育。
结合中小学课程教材和地方特色,遴选推荐一批适合进校园、进教材的戏曲曲目、非遗项目和艺术培训项目等。
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开展文艺辅导,推动优质资源向边疆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
支持学校课后服务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一批思想品质过硬、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文化工作者,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由义务教育学校根据需要自主选聘为文化辅导员。文化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设文化艺术类活动课程,指导学生文化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对到校参与课后服务的文化辅导员可给予一定补助,补助经费纳入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遴选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形成服务项目和培训机构名单,按照公益性原则,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调整机制,课后服务代收费标准要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名单内的服务项目和培训机构。
推动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
结合青少年特点,遴选适合进入校园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组织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红色旅游金牌讲解员进校园开展党史故事宣讲,继续举办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创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载体。
组织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展演展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跟着书本去旅行》红色旅游短片。
03
如何推进“文教合作”机制?
搭建“文教合作”平台
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公共文化机构、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红色旅游景区等通过签订文教共建协议、举办文教互动活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共文化机构、剧场、红色旅游景区参观学习。
建立青少年活动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的生产供给与学校的教育需求相匹配。
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加强专业人员交流合作,建立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长效机制。
优秀典型示范引领
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加强联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精神素养培养优秀案例”推介活动。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红色旅游景区,在联合开展中小学生校内外活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2月22日,中央援建香港的四处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方舱医院)分别在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开工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14000—17000个隔离单位。其中青衣方舱医院将于开工后约一周率先交付使用。
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隔离检疫设施建设组成员谢晖表示,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专门设置隔离检疫设施建设组,落实中央援建香港临时隔离治疗设施建设相关工作。专班正在全国各地调集物资,紧急组织相关材料生产备货,调动各种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保护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帮助香港尽快渡过难关。”
此次建设的四处方舱医院均为临时性隔离中心。建设方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颜建国表示,在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最紧要的关头,中国建筑全力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结合建设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深圳国际防疫酒店的经验,充分考虑香港的实际需求,全力以赴完成建设任务。“这几天,香港一直在下大雨,道路受阻,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保障物料顺利进场,建设工作快速有序开展。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坚决将中央对香港同胞的关心和关爱落到实处。”
此前,已有两处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设计建造的中央援建社区隔离治疗设施于19日开工建设,均为永久性设施,分别位于香港竹篙湾和启德码头,两处隔离设施均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约9500个隔离单位。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