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去年3438起!警惕高层住宅火灾风险
高层居民楼中的火灾隐患
据统计,近十年,我国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万多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居住场所中的高层居民住宅楼都存在哪些火灾危险性。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接报高层建筑火灾4057起、造成168人死亡,死亡人数比上年增加了22.6%,且主要集中于居住场所,其中,发生高层住宅火灾3438起、死亡155人,分占高层建筑火灾的84.7%和92.3%。
常闭式防火门长期开启现象 在多小区存在
防烟和排烟一直是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而高层建筑内部的常闭式防火门则是阻止有毒烟气向疏散通道蔓延和扩散的屏障,一旦常闭式防火门敞开,其后果可想而知。
消防监督员在进行检查时发现,常闭式防火门长期开启的现象在一些高层居民住宅小区尤为突出。
湖北鄂州消防监督员在对一小区高层住宅楼防火门进行测试时,发现即使手动将防火门关闭,也不能将门完全关紧,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防火门便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容易给人员逃生疏散带来危险。
多重因素构成火灾防控难题
高层建筑除了常闭式防火门敞开现象比较突出以外,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车通道被占用、消防设施损坏和楼道阳台堆放可燃物、用火用电不规范等火灾隐患也不同程度存在。人员密集、危险源多、火灾荷载大等多重因素给这类建筑的火灾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消防监督员在云南大理、湖北黄石的多个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看到,一些住户将晾衣架延伸到阳台窗户外面晾晒衣物、被褥。消防监督员表示,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一是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增大了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消防监督员在福建莆田的一处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检查时,发现消防车通道被违规占用、用装修材料直接将室内消火栓遮挡、住宅楼的室内消火栓箱缺乏消防器材、消防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等问题。
居“高”思危 让居民不再恐“高”
各地消防部门对高层居民住宅楼进行排查时,发现诸多高层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在四川乐山,消防部门联合技术机构在当地高层居民住宅小区推广安装独立家庭烟雾感应和燃气泄漏报警系统。
在家庭发生火灾或者燃气泄漏后,系统可迅速向业主发送警报,同时安装在消防部门内部的终端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确保在灾情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烟雾感应系统还可以和燃气泄漏报警系统进行自动联动,一旦检测到有火灾发生,燃气泄漏报警系统将自动关闭家里燃气阀门。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吃穿住行直接一“网”搞定
但若是遭遇网络诈骗后
发这样的帖子进行网络求助
那么你大概率会遇上
下面这几种“妖魔鬼怪”
让你遭到连番“暴击”
别不信!南海有人搜了之后
后悔至今......
第 一 怪
01.“网警”来啦
很多受害者在搜索过程中,往往会被网页中弹出的“网警”吸引,认为这是网上办案的警察。这众多的受害者里就包括南海松岗的胡女士(化名)。
近日,胡女士不慎陷入刷单骗局,被骗走近19万元。次日晚上,心急如焚的她上网查询追回方式。期间,一个网址吸引了她的注意。该网站声称自己是公安机关专门的“网上挽损”平台,并引导胡女士在网站内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随后,一名昵称为“追回办理”的“网警”添加胡女士为QQ好友,并通过语音通话的方式向胡女士“咨询案情”。
“网警”向胡女士表示,其被骗资金已由公安机关拦截,但因网站属于第三方所有,对接公安系统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为了不引起胡女士的怀疑,对方并未直接提供转账账号,而是让胡女士自行在网站查询汇款方式。当晚,急于追回损失的胡女士再次受骗,累计损失6万多元。
记住了!真正的网警只是从事网安工作的警察,他们并不会在网络上受理诈骗案件,也不会帮你追回被骗的钱。骗子们看起来都有模有样,不管是名字、头像,还是空间都营造出“我是真警察”的气氛,其实图片都是网上找的。
流程看起来很规范也相较专业,大约等个一天半天,对方就说有结果了,已经将骗子的账户冻结住,但要把钱从骗子账户转回来就需要“带动资金”,这“带动资金”可就没底了。
更有人自认为对网络诈骗有些许了解,不搜寻“网警”,直接搜索“国家反诈中心”,添加所谓的“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结果还是要将钱转入“安全账号”。
第 二 怪
02.“黑客”来啦
你会收到热心群众的各种回复
网友的热心不止于此,他们还会给你一个联系方式,说是这位“黑客”帮他追回的。
如果受害者轻信了“黑客”的身份,那么其接下来所说的话也不会让人起疑心。仗着普通人对黑客技术知之甚少,装成“黑客”的骗子瞎编起来也肆无忌惮。这位名叫“黑科技”的“黑客”表示,追回方式是“技术破解”,并且承诺100%追回。
第 三 怪
03.“追回中心”来啦
个人不可靠
那有组织的神秘机构可靠吗?
扬州的王女士因遭遇投资诈骗损失14万余元,被骗后的王女士并未拨打110,而是进行网上搜索,网页跳转到法律咨询页面,王女士将被骗经历告诉对方,对方让其加“追回中心”QQ号。王女士将转账截图等证据发给对方,没多久对方就发回一张截图,称被骗的14万余元已经到了王女士卡里,但钱暂时被冻结需要充值成公司VIP才能解冻。王女士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结果又被骗走1万元。
南海警方提醒
不要相信网上陌生人
遇到骗局
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那可以网上报警吗
当然可以!
赶紧来看网上报警的正确姿势
你必须要知道的微信报警流程:
1、点击微信上方搜索栏,搜索“广东110”,点击进入“广东110”微信报警小程序。
2、仔细阅读“报警须知”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
3、进入微信报警小程序首页,点击“自助报警”。
4、点击“诈骗”并根据系统指引,如实输入相关信息,便可顺利完成报警。
什么样的骗局
最常出现,且容易让人上当?
据佛山市反诈骗中心南海分中心反馈
近期,“冒充公检法”诈骗这种骗局
需要所有市民提高警惕
南海有街坊被骗过百万
4月9日上午,大沥的小惠(化名)接到一自称是某公安局的电话,对方表示,他们正在调查一起洗黑钱诈骗案,其中有一张涉案银行卡是小惠名下的,显然小惠成了案件嫌疑人。
小惠一听急忙辩解,称那张银行卡绝不是自己的。此时对方称,只要小惠配合调查,他们就会给她开具“清白证明书”。随后,对方就以需要清查小惠账号内所有资金为由,要求小惠说出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卡号和卡内资金,并让小惠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瞩x”app,在app上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同时警告小惠注意保密,不能告诉身边的任何人。
下一步,对方让小惠将帐号内的钱都转到他们提供的指定“安全帐号”上。内心十分慌乱的小惠一一照做,将卡内30多万元分4次转给对方。后由于银行卡限额的原因,小惠无法继续转账,对方便让小惠次日再留意QQ信息。
4月10日早上,对方在QQ上联系小惠,让小惠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开x宝”app进行通话,还给小惠发来了一张“逮捕令”,要求小惠凑足100万元转到“安全账户”,之后便会开具“清白证明书”。
看到“逮捕令”的那一刻,小惠的内心越发恐慌,于是急忙向亲戚借来60万元,钱不够还去了网上贷款,之后将资金悉数转到了“安全账户”上。当对方再次催促小惠尽快凑钱时,小惠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报警求助,告诉民警已经给对方共转账106万元。目前,案件正在侦查中。
同时,根据警方公布的
最新一份电信诈骗警情态势来看
罗村、桂城、里水
这三个片区最为高发
4月4日至4月10日,南海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环比下降8.96%,同比下降11.59%。
【警情高发的片区】
4月4日至4月10日,南海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较为高发的片区是:罗村、桂城、里水。
2021年4月,老王前往街道居委会开具居住证明,该居委会位于小区内。由于不熟悉路线,老王在小区保安带领下由地下车库前往居委会。事情办完后,老王自行由地下车库返回地面时,为了抄近道,在沿绿化带上人为踩踏出的小路前行时,不慎掉入小区景观河道。原来,老王沿着被踩踏的小路往前走时,误以为前方看到的小区景观河上漂浮的绿色浮萍是小路尽头的草坪,不加防范一直走过去,掉入景观河,导致随身携带的皮包、照相机、手机和U盘等物品进水损坏。事发两天后,老王找到该小区物业公司要求赔偿损失,物业却推卸责任。
普法:老王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释法】物业公司对小区环境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物业公司虽对景观河道设置了绿化隔离带,但采取的管理和防护措施尚不到位,对绿化带缺损的植被及被踩踏的小路均未及时进行补植、补栽,河道水面漂浮物未及时清除,也未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未在合理限度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故对老王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过错责任。 老王在进入陌生小区处理完事情后,按原路返回,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老王为了抄近道未从正常道路通行,穿越绿化带,最终掉入河道。
故:综合双方的过错程度,老王自身对事故的发生存在明显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物业公司对老王的合理损失承担部分的赔偿责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