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暑秋班公益学位已开放申请
面向南海常住
	
且符合条件的直系子女
	
(3-12周岁适龄儿童)
	
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
	
将提供300个暑秋班公益学位
	
补贴标准每年为500元/人
	
符合条件的桂城街坊
	
即日起至6月4日
	
快来线上登记预约名额
	
01、公益学位数量
	
为助力佛山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优化青少年文化环境,提升南海区青少年服务水平,根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佛山市南海区推进青少宫建设的工作意见的通知》(南府办函〔2021〕8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佛山市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实际,2022年暑秋面向南海区常住且符合条件的直系子女(3-12周岁适龄儿童),提供公益学位300个,其中暑期100个和秋季200个。
	
02、补贴标准及适用对象
	
补贴标准每年:500元/人。
	
适用对象:仅限南海区户籍或居住人员【以监护人(或学生)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居住证为凭证】。
	
03、申请条件
	
公益学位申请人应该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之一:
	
1、优抚对象
	
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符合《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决定》修订)的优抚对象本人,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2、南海人才
	
依照《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人才认定评定办法的通知》,经认定持有人才卡一类至六类的对象本人,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3、残疾人士
	
依照《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规定,持有残疾人证一级至三级的对象本人,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4、低保及临界低保家庭成员
	
依照《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规定,持有低保证的低保及临界低保家庭,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5、星级志愿者
	
依照《广东省星级志愿者资质认证管理办法》规定,持有佛山市或南海区三星级至五星级志愿者证的对象本人,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6、国家对口支援地区援派干部
	
依照《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援派干部人才的意见〉的通知》(粤组通〔2019〕1号)规定,符合条件的援派干部本人,其直系子女可提交公益学位申请。
	
04、申请流程
	
申请人通过线上预约名额后,通过提交电子版资料至青少宫邮箱或前往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提交纸质资料,等待资料审核与名单公布,审核通过后方可入读。具体流程如下:
	
(一)线上登记预约公益学位名额
	
1.预约办法:扫码填写基本信息(文末附件)
	
2.预约时间:5月25日-6月4日
	
(二)提交审核资料方式(二选一)
	
1.线上提交:成功在线上预约的申请人,需于6月5日17:00前,将相关证明资料打包,以邮件名“2022年度公益学位申请(XXX学生)”发送至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邮箱fsngsng@163.com。
	
2.现场提交:成功在线上预约的申请人,需于6月5日17:00前,携带纸质版相关证明资料,到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桂城街道越秀悦汇天地B区负一层)前台提交纸质资料,所有资料一式三份。
	
(三)需提交的证明资料包括:
	
1.《公益学位申请表》(文末附件)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户籍(南海区)或南海区居住证复印件、子女关系证明复印件(户口簿或出生证)
	
3.申请人所属类别相关证明复印件:
	
①优抚对象提供《优待证》或者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②南海人才提供人才认定卡、以及“优粤佛山卡”个人中心人才分类截图。
	
③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
	
④低保及临界低保家庭出示低保证或其他认定材料。
	
⑤星级志愿者(三级及以上)提供佛山市或南海区星级志愿者证书,及系统内志愿时数等截图。
	
⑥国家对口支援地区的援派干部(南海区)出示援派文件或其他工作证明材料。
	
(四)资料审核流程
	
由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进行初审后,由共青团南海区桂城街道工作委员会或相关区直部门复审,审核结果预计6月中旬于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公众号进行公示,公示日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即可享受公益学位报读资格。
	
(五)办理入读
	
收到审核通过通知后,7月1日-7月10日凭学生身份证和户口本到南海区青少年宫南桂宫前台办理入读,或通过招生办微信工作号报读。
	
(六)补录
	
如有资料审核不过关或放弃公益学位的,以时间先后为排序进行补录。如有补录,将另行通知,反之则不通知。
	
05、公益学位使用说明
	
1、直接在报读学费中减免,每人(指学生)每年享受不超过1次减免。例:原价1300元/学期,公益学位可减免500元,即实际交费800元/学期,享受公益学位后在同一自然年度内续费不再减免,如报名暑期假班享受了500元减免,则同一家长的子女在秋季班等班次中不再享受二次减免。
	
2、公益学位申请人获得学位资格后,需由申请的学员本人完成青少宫课程,不得转售、出让或由他人代替。发现上述情况将取消公益学位,并在3年内不可继续申请。
	
3、申请人如有弄虚作假获得公益学位的情形,青少宫有权追回所产生的费用。
	
4、公益学位申请人应遵守青少宫选课、出勤、退费等管理制度,珍惜课程资源。
	
5、如退费,该补贴不贴现返还,年内不得再次使用,也不累加到次年使用。
	
6、只能一次性用于一门课程,不可分期使用,不可分课使用。
	
7、先审核资质再选课程。原则上课程由家长自选,如无学位,再协商更换课程;如无合适课程,该公益学位在年内保留,跨年无效。
	
06、咨询方式
	
· 南桂宫咨询电话: 18011913552
	
· 南桂宫咨询时间: 周一至周日下午14:00至20:00
	
· 南桂宫地址: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越秀悦汇天地B区负一层
	
· 区青少年宫咨询电话: (0757)86328731
	
· 区青少年宫咨询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11:30下午14:30至17:00
	
· 区青少年宫地址: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天佑北路1号
	
07、线上预约请扫以下二维码
	
	 
扫码获取
预约表、申请表、课程表
 
近日,广东各地雨水频繁,
	
天气高温潮湿,
	
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
	
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
	
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
	
在高温潮湿天气下,
	
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
	
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储存,
	
或而被食用后,
	
会增大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
	
01
	
消费者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
	
要选择正规渠道
	
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时,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根据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现场查看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明晰所购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要素。湿米粉应低温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食用完。
	
02
	
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食品销售者、批发商、餐饮服务单位等食品经营者在购进湿米粉、木耳、银耳等食品时,要严格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湿米粉应按照标签标示的储存条件进行冷藏或在阴凉处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销售食用完毕。储存销售散装的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应当在储存容器外或货架、货柜等显著位置上用公示牌或标示牌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事项。对于过期未销售或未加工食用的湿米粉,要及时销毁处置,做好销毁记录(包括图片和文字等),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过期湿米粉不回流经营。
	
03
	
食用前应重点检查
	
湿米粉的保质期
	
虽然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但由于现在的湿米粉生产工艺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
	
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
	
同时,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04
	
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如果怀疑发生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对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5月27日上午,荷城街道举办雏虎培养工程之青年政务摄影摄像能力提升班。荷城街道的中青年干部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摄影摄像职场能力的专项提升。
	
本次培训邀请到了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的两名宣传业务骨干潘梓奇、汪佳授课,两位老师从具体案例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摄制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学员讲授了照片与短视频的制作窍门,收获了学员们一致好评。
	
此次“雏虎培训”工程是街道党校今年为提升培训实效所推出的三大工程之一,不断增强中青年干部硬核本领,着力加强年轻干部政治素养培训和实践锻炼,使得年轻干部不仅具有“猛虎下山”的精气神,同时掌握“猛虎扑食”的方法论,从而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执行力强的年轻“铁军”队伍。
- 微信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QQ好友 
- 豆瓣 
- Facebook 
-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