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请法律服务采购项目需求公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广州市政府部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办法》文件规定和要求,我局聘请法律服务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工作,开展聘请法律服务采购项目,服务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共12个月)。欢迎符合要求、有履约能力的单位按本公告的有关要求报送方案。
一、项目名称
广州市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请法律服务项目
二、项目限价
本采购项目最高限价30万元,投标单位需符合项目要求。
三、项目要求
本法律服务采购项目采取询价方式进行采购。
(一)法律服务单位须具备以下条件。1.法律服务单位法人要忠于宪法、遵守法律,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法律服务单位需具备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没有受过刑事处罚,近3年内没有受到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3.法律服务单位需有3名律师组成律师团队为我局提供服务,其中派驻1名律师在我局办公;4.为我局服务的律师团队的律师需全日制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法律执业资格证,具有五年以上执业资格,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人社领域的法律法规;没有受过刑事处罚,近3年内没受过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者律师协会的行业处分;有处理工伤认定纠纷、社保纠纷、劳动争议等涉及人社领域纠纷案件工作经验。
(二)服务时间及要求
1.服务期限: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共12个月)。
2.派驻律师工作地点及服务时间。在合同服务期限内,派驻律师驻点工作,地点: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增城区挂绿路23号);派驻律师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按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上下班;如遇重大矛盾、纠纷需律师参与的,派驻律师需在接到通知后1个小时内赶到现场提供服务。特殊情况,法律服务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增派服务团队。
(三)法律顾问单位服务内容。(1)参与重大事项、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论证,并提供法律意见;(2)协助拟定立法项目、制定规范性文件,并提供法律意见;(3)参与处理涉及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仲裁、非诉讼纠纷等法律事务;(4)审查签署或者协助起草合同、协议以及其他法律文书,参与磋商、谈判,提供咨询服务,审核或准备谈判所需要的各类法律文件;(5)协助开展法治宣传、普法等工作,以及对我局工作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或其他专项法律培训;(6)参与处理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并提供法律意见;(7)参与信访接待和信访法律咨询,对重大、复杂信访案件提出法律意见或处理建议;(8)受委托对我局起草或者拟发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规范性文件,从法律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9)受委托对我局职权管辖范围内发生的违反国家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以及特定事项,进行调查、协调,并提出依法处理的法律咨询意见;(10)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事项为准。被聘为我局法律服务单位期间,不得在增城区范围内代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
四、公告时限
本公告时间为2024年4月25日至4月30日(共5个工作日)
五、材料要求
报价单位需提供以下材料:1.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如无需委托则不需要提供);2.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机构代码证或三证合一的证明文件的复印件、企业的征信信息;3.企业相关资质证明(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律师执业证);4.服务工作方案及报价;5.律师团队简介(包括律所中派驻我局服务律师的个人简历)。以上材料请提供三份,并做好密封处理。
受理材料截止时间至5月11日18时00分。逾期送达、未送达指定地点或不按密封要求的报价材料将不予受理。
六、其他事项
收到报价材料后,通过资格审查的,我局将通知其参加询价开标会,若资格审查过程中,发现缺少报价材料的,我局将通知报价单位补充材料,未能及时补充的,视为放弃投标。
联 系 人:钟小姐
联系电话:020-82756033
受理时间:上午9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8时
联系地址: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挂绿路23号307室
附件:报价材料模板.doc
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广州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广州加快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2024年起,广州将正式开展综合高中、中高企协同长学制人才培养等试点。
鼓励“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经各区教育局申请、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审核等环节,最终确定在越秀、海珠、天河、花都、番禺等5个区的区属公办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分别是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共计招生1100人。
据悉,5所试点校办学水平较高、试点建设基础较好,将依托不同专业实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其中,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聚焦电子商务、艺术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方向,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聚焦绘画、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方向,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聚焦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事务等专业方向,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聚焦工艺美术、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方向,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聚焦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等专业方向。
探索职普课程融合、学分互认
综合高中试点校安排在第四批次面向本区招生,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视作同一招生区域。综合高中招收学生的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补录办法与普通高中一致。综合高中学籍纳入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范畴。
综合高中班统筹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和专业课程,探索职普课程融合、学分互认。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开设“基础文化课程模块+职业认知课程模块”。综合高中的基础文化课程模块管理纳入普通高中课程管理范畴同步管理,鼓励综合高中和优质普通高中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综合高中的学生可按意愿以及学籍管理规定,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学籍并撤销综合高中学籍,同时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可参加“3+证书”考试。通过广州市中招录取到试点校的中职学生,达到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如综合高中学籍有空余,可提出申请,经测试后择优转入综合高中班。
与普通高中紧密结对发展
目前,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与广州市南武中学,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形成两两结对,为综合高中的师资培训、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文化共建、活动开设、教研交流等提供有力支持。
中高企协同长学制班首年招生230人
广州中职教育还在着力推进另一项重大改革:中高企协同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2024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在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在药剂、中药、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开展中高企协同的长学制班招生,招生计划分别为50人、60人、60人、60人,共计230人。
广州市考生可通过中考平台填报志愿,选择对应的试点中职学校——三二分段——试点专业——对口高职院校,试点专业备注一栏中有“中高企长学制试点班”等信息。
据介绍,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卫生等产业领域技能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长学制培养有利于形成“预科”加“专科”连贯衔接,相关中高职学校办学实力、专业优势突出,引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市属大型国企以实现“校企双主体”联合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
区别于普通的中职3年+高职3年或中职3年+高职2年(三二分段)学制,中高企协同推进长学制人才培养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职、高职、企业三方协同深度参与育人全过程,根据需要安排三方教学场地及师资,深度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标准,实习、就业有保障,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中、高职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或企业认证;二是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切合需求,课程安排衔接紧密,实习就业统筹安排。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于1959年,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址陈家祠(匾额题陈氏书院)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清代广东各地陈姓宗族在广州合资建造的合族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集岭南地区多种建筑装饰工艺于一体,包括有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和彩绘,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2002年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现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除了做好保护和管理利用馆址陈家祠的工作外,还积极承担起工艺博物馆的职责。建馆六十多年来,在杨铨、商承祚、容庚、冼玉清、谭畅、李知非等一大批关心我馆藏品建设的爱国人士、著名学者和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无私捐赠,以及几代工艺馆人多方努力征集下,我馆已收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套),是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我馆的藏品多达几十个种类,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它们是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綉、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近年来,我馆加强了对馆藏的整理和研究以及对各工艺门类的田野调查,同时改进展览布局并提升展览设施,策划举办了多个专题展览、论坛和教育活动,使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成为省内联络工艺大师、做好工艺整理、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平台。
近年来,博物馆创新性地引入数字技术,对陈家祠文物建筑安全以及消防、安防实施监控;建设数字体验馆和恒温恒湿库房弥补展览空间和库房条件的不足;建设票务监控系统,建设第三卫生间、游客中心;充分利用藏品资源和观众资源加强文创产品的委托授权开发,不断提升公众服务质量,促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