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
“食在广州”再造新动能!昨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筑梦现代化·广州‘进’行时”——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商务局、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通报广州市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工作情况及发展规划。记者获悉,从今年初开始,广州市集中资源优先培育建设越秀北京路美食区、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衔接城市发展规划,沿珠江前航道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构建餐饮消费地标。
三大集聚区汇聚全市近1/3精致餐饮
近年来,广州围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建设国际美食中心作为重点打造的城市名片之一。今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餐饮供给格局,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广州市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正是响应国家部委要求,把美食“串珠成链”,将餐饮进一步打造为城市消费名片的重要举措。
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小华介绍,市商务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区里相应成立工作组,邀请专业机构,对美食集聚区进行整体规划,市、区有关单位按照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梳理3个集聚区首批19个重点载体招商信息及招商需求,市工作专班先后赴上海、北京对接福布斯、黑珍珠等机构,推动一批餐饮品牌、首店落户集聚区。目前,广州3个集聚区共有餐饮门店2230家,其中国际餐饮超500家,汇聚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米其林、黑珍珠等精致餐饮,形成以餐饮为特色,集美食、购物、旅游、文化、商务、夜间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为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我们在软件和硬件同步发力。硬件方面,越秀区正推动北京路陈李济物业、书坊街等项目进行优化提升,海珠区联动城投集团筹备黄埔涌步行桥、广州塔二楼平台、海心桥广场空间等提升工程,天河区推动珠江道、一里兴盛等商业载体改造升级。”王小华说,在软件方面,市工作专班全面推动停车及交通便利、中英双语标识更新、景观美化等环境提升项目,对接广东银联和商业银行,在3个集聚区内重点餐饮门店布放超2600台外卡刷卡机。组织集聚区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不断活跃餐饮消费氛围。
3个首批集聚区极具区域特色
为什么这3个区域能脱颖而出进入首批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王小华说,对首批培育建设的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的选择,主要是衔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5+2+4”商圈体系需求,同时考虑了区位分布、现有产业特色、交通状况等。
他进一步分析了3个美食集聚区的各自优势与定位:越秀北京路美食区依托千年商街,突出粤菜特色,成为广州触摸历史、品位生活的典范;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发挥城央和滨水优势,突出国际、现代、年轻特色,形成水、陆、空(广州塔)立体特色美食集聚;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发挥外国使领馆汇集的国际优势,优先发展国际菜系和高端餐饮,提升国际消费中心核心承载区功能。据悉,广州后续还会根据其他区域特色,差异化打造更多的美食集聚区。
“海珠区将依托‘水—陆—空’三大空间特征,打造立体餐饮消费场景。”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局长陈宇介绍,一是结合珠江沿线滨水景观,打造“水岸赏味”体验;二是活化利用绿地广场及公共空间,延伸“陆上寻味”空间。释放广州塔广场、国际媒体港、广报中心及珠江琶醍四大载体物理空间,推动重点点位错位发展;三是聚焦广州塔地标景观及高层建筑,构建“云端叹味”场景。结合琶洲西区高空景观优势,打造商务楼宇天际餐吧,构建时尚商务国际美食社区。
越秀区则利用区域、文化等优势打造具有岭南风情的北京路美食区。越秀区委常委、副区长陈烯说,越秀区通过发布美食区总体规划,制订美食地图;按照“保留一批、提升一批、引入一批”业态升级策略,荟萃美食老字号、星级酒店、钻级酒家、米其林、黑珍珠品牌;结合江景、夜景、街景,提升招牌和街区形象,打造不同主题的美食场景,设计美食漫游线路;开展“美食+”文商旅体美食体验活动,举办特色美食集市,开展美食线上直播带货,美食打卡;打造沿江路24小时国际美食品鉴带,结合珠江夜游,创新推出更多游船美食、江畔美食体验。让北京路美食区成为触摸历史、演绎繁荣、品位生活的典范。同时,集中资源力量打造老字号美食集聚区、品质岭南韵味区、国际夜叹融合区。
“为加快推进核心区打造工作,当前天河区区重点围绕推动核心区业态布局优化,进一步提升餐饮消费能级,制定了《天河区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工作方案》,梳理形成了六大方面共32项重点工作事项和任务清单,力争将该区域打造为具有国际水准、天河特色、功能完备、资源集聚的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为擦亮‘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助力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天河力量。”天河区副区长袁笑一说。其中,在强化业态服务提质方面,天河区将用好广州首个线下集聚区直播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区品牌商户引流及线上营销赋能;加强政企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及米其林、黑珍珠、国家级酒家等一线高端餐饮品牌落户核心区,今年4~5月,引进华南首店轻餐店Miracle coffee等8家餐饮品牌;指导核心区内重要文商旅体等经营场所优化提升,支持片区创建申报国家级、省级夜间经济和旅游文化集聚区,大力发展美食旅游。
集聚区与羊城夜市先行区将相互赋能
王小华表示,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与羊城夜市先行区将相互赋能。餐饮作为一个接触性消费行业,需要丰富且有特色的场景作为支撑,广州有超15万家餐饮商家夜间营业,有关部门在选点培育建设美食集聚区时,有兼顾夜间消费特色进行统筹考虑,3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正是体现了广州餐饮活力和魅力的夜间商圈,因此也纳入了首批羊城夜市先行区范围内。在政策方面,美食集聚区可以获得载体建设、监管优化和活动组织等18条羊城夜市先行区政策措施的支持。此外,在资源方面,广州市商务局将引导融合金融机构、平台企业、商圈载体、商贸企业、媒体机构等众多市场主体的夜间经济发展资源向3个美食集聚区倾斜,为餐饮消费增添更多夜间精彩。
“我们将持续推动‘食在广州’与‘Young城Yeah市’两个城市消费品牌相互赋能,引导市场共建共促,打造出更具广州城市辨识度,更具记忆点的消费地标。”王小华说。
在发布会上,陈宇透露,广报中心新增约1.4万㎡美食空间,打造常态化品牌美食市集。
陈宇详解建设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打造立体餐饮消费场景的思路和措施。他介绍,串联打造广州客厅、过海茶楼、望江驿站、黄埔涌步行桥、猎德桥底及珠江琶醍夜市等六大点位,形成慢行滨水消费轴。以轴带面,连通国际媒体港—广州塔、广报中心—琶醍两大美食街区。其中优化调整广报中心功能动线,新增约1.4万㎡美食空间,打造常态化品牌美食市集;同时丰富珠江琶醍特色餐饮及业态提升,加快二期项目建设,争取明年投入使用,增加美食空间1万㎡以上。
三大集聚区
各有啥特色
海珠广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区:北至阅江路,南至双塔路,东至华快干线,西至广州大桥。集聚区坐拥珠江南岸全滨水动线,涵盖广州塔景区及珠江琶醍2大夜间消费集聚区,毗邻广交会展馆和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拥有巨大的商流、客流。
天河珠江新城东南核心区:位于珠江新城商圈,东至马场路、西至冼村路、北至金穗路、南至珠江,占地面积约2.24平方公里,是集美食、购物、文旅、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汇聚了众多中外特色美食,拥有餐饮经营主体917家,占珠江新城商圈的45.1%,2023年营业总额近50亿元,约占全区的20%。
越秀北京路美食区:片区历史氛围浓厚、云集业态多元、商业配套成熟、特色美食集聚、岭南风情独特。未来,越秀区将依托书坊街、陈李济旧址、大佛寺、同庆坊等重要点位,引进高品质餐饮品牌,展示岭南饮食特色。食客将可在文人汇聚的书坊街品尝广州酒家的文昌鸡,可在400多年的陈李济体验药食盛宴,可在千年古刹大佛寺享用文化素斋等。
专家、业界声音
餐饮分析师林岳:
餐饮是一个讲究氛围的行业,集聚区可以最大限度将氛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花城本来就有美食的基础,城市形象也因餐饮而加分,通过集聚区的带动,可以将过往大受欢迎的美食节等活动固定下来,创建出一个有特色、有个性、有代表性的美食消费氛围,形成一个餐饮商圈。从打造美食集聚区的角度来看,需要和城市文化、传统内容、当下热门话题融入进去,以美食为依托,以文化为牵引,让各个年龄圈层的消费者愿意去打卡,甚至成为一个地域标志就更容易出圈。
广东烹饪协会副会长魏旭翔:
三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各有特点,体现了差异化,更体现了“食在广州”的丰富多元以及与时俱进。广州饮食不仅有外地朋友熟悉的“平靓正”大众美味,也有融汇中西方的精致餐饮,近年来,广州的精致餐饮更得到快速发展,可以为来穗游客提供多样选择。三大美食集聚区或将对区内的餐饮主体带来引流效果,从而促进餐饮消费。
在中澳实验学校大操场,状如盛放桃花的巨大舞台上,一个超大LED彩幕展开一幅幅宏大而瑰丽的画卷,艺术在音乐节奏与灵动灯光下展现了千变万化,以爱国、爱校、爱家为基调,以炫酷的视听,以大气磅礴的演出,构筑了一个多元、立体、震撼的全新艺术空间……这就是中澳学子的舞台!
2024年5月12日晚上,一场将科技、体育、艺术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以“母亲,我爱您”为主题,有1500余名师生参加演出的文艺盛宴——中澳实验学校2024年嘉年华系列活动开幕式精彩上演。
这场盛大、绚丽、别致、诗情画意的开幕式,展示了中澳实验学校“智慧学校,生命教育”办学理念下素质教育结出的丰硕成果,彰显了学校“以人为本,以爱化魂”的教育氛围,亦充分展现了中澳学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鼓乐队、管乐队
每一次有力的敲击,都传递着他们的朝气与活力;每一段动人的旋律,都饱含着他们的热情与力量。这支用智慧和汗水、用激情与梦想打造的管乐队将用精彩的表演告诉我们: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正茁壮成长,中澳的学子将是祖国明天的栋梁!
国旗队
他们气宇轩昂、精神抖擞,象征了中澳人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们矫健的身姿、飒爽的风采,伴随着庄严的国旗,正预示着中澳人拼搏进取,阳光向上!
公办部小学方阵队
“生如夏花向朝阳,不负韶华斩锋芒”是他们生动的写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们乐观的模样。在这最美的年岁里,在这缤纷的校园中,他们将如正在绽放的朵朵樱花,光彩熠熠,惊艳四方!
桃李书院部小学方阵队
桃李书院部小学秉承“树立劳动观念、锻炼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发扬劳动精神”的教育理念,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劳动课程实践,并收获了累累硕果。愿同学们争做知行少年,简静耕耘,挥洒汗水,静待五谷丰登。
桃李小学部方阵队
48位芭蕾小仙子以轻盈的舞步、优美的身姿,展现着芭蕾艺术的精致与高雅。在艺术的殿堂里,芭蕾艺术是生命对唯美的执着追求,她犹如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睿智女孩对美的向往和奋进,照亮了生命对艺术的唯美追求。
公办部初中方阵队
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我们走来了。浪花在大海中翻腾欢唱,谱写着一曲曲感恩的乐章,那是浪花对哺育她的大海的颂扬;让家校和谐联动,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共创中澳美好未来!
国际部初中方阵队
他们身着活力装束,步伐坚定,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他们在创客教育中享受创造的乐趣,用科技点亮未来,将创新之种深植于校园,让中澳之花灿烂绽放!
桃李书院部初中方阵队
目光灼灼,彰显出他们的睿智;衣袂飘飘,洋溢着他们的优雅;方步冉冉,传递出他们的自信。这就是厚德存真的桃李书院部初中方阵队!近年来,桃李书院部初中坚持“以初心育人,以匠心教学”,弘扬中华文化,汲取古今智慧,以书香修心,以国学启智,为桃李学子赋能,为中澳腾飞助力!
普高方阵队
灿烂的微笑,体现了他们舍我其谁的实力;嘹亮的口号,展现了他们充满胜利的激情;整齐的步伐,衬托出他们坚持不懈的信念。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一个舞台,我会还给你一个精彩;给我一个场地,我会创造新的奇迹。中澳我爱你,骄傲在普高。
国际高中方阵队
步伐坚定,笑容灿烂,他们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勇担中外交流使命,从这里走向世界,中澳国际高中开设“牛剑名校计划”和“中国C9名校工程”,超强教师天团保驾护航,为国高学子冲刺中外顶尖名校创造更多可能,中澳国际高中将继续秉承“智慧学校,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放眼世界,握手名校,走向未来!
文艺汇演分《聚微光,颂母恩》《揽星河,铭校情》《续华章,爱祖国》三个篇章。
中澳实验学校高中部社团课程建设尤具特色,课程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现有体育、艺术、学科素养、理论实践等四大类别20多个社团,如都市田园劳技课、女子素养服装设计、花艺、T台、EPS公益社、心理社、音乐社、人工智能机器人社团、模拟法庭社团、攀岩、游泳、健身社等,是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本届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跆拳道、武术、棒球、足球等“校长杯”体育类赛事,六一公益跳蚤市场和美食节活动,“感恩父母”主题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艺术家故事演讲大赛,校园墙面画作品征集比赛,第三届“班级合唱”决赛以及各学部毕业典礼等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素质的综合呈现,也是对优秀中澳学子的综合表彰,更是对学校素质教育校本课程落地情况的检验。
“进得中澳来,人人要成才”“进到中澳都是宝,中高考一个不能少”,中澳实验学校以“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亮点,将其培养成人生最闪光的价值”为使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差异,关注学生的体格健康、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以实现“阳刚男儿,自信人生”“睿智女孩,幸福人生”的学生素养培养目标。
5月13日下午,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推广宣传(第三场)“惠企日”活动在番禺创新科技园举行。广州大学城管委会有关领导,广州大学城创新创业促进中心、石楼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广州大学城相关重点平台和石楼镇有关产业园区及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共同探讨催生新质生产力有效路径。
活动以“促进设备共享和科技惠企”为主题,坚持“实”的导向,发挥高校实验室资源协同创新效应,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政策资源助企惠企,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为番禺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平台推介
活动中,广州大学城管委会介绍共享平台在促进校企信息、设备、项目和人才互通共享的特色亮点功能;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作为科创服务平台代表,介绍了中心全链条全过程科技服务体系和工作成效。
据介绍,番禺区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赋能高质量发展,辖内园区、企业潜力持续释放,科研创新需求强烈。广州大学城管委会深挖高校创新人才云集、科创实验资源丰富的“智核”优势,共享平台自3月20日试运行以来,已“链接”4所高校共约400台设备,总价值近5亿元,超200个用户注册使用,多家企业率先享受平台功能服务。6月,将全面开放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实验室资源,正式对外运行。
情况介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动力源”,广州大学城紧扣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建设从科研创新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先后培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4个、港澳创新创业平台2个以及高校创新创业基地12个,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畅顺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番禺创新科技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莲花湾片区、番禺东北部和高新技术产业带,被列为广东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初步形成智能制造、大健康、生产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效应。
广州市科技局专家、番禺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园区入驻企业广州纳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彦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的研发需要用到实验室里面的很多仪器,作为中小企业不可能全部采购齐全,尤其“高精尖”仪器设备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操作员的培养成本高,共享平台的推出为中小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让企业可以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其他环节上。
广州大学城管委会有关领导表示,大学城管委会正积极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的成果转化体系。依托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广州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等平台,以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整合高校科创人才资源为支撑,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落脚点,加速番禺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全面建设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未来,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企地服务,促进番禺“智造+智核”深度融合,快马加鞭,以新提质,为番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