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名特优新”认定入库名单公布 顺德1022家个体工商户获认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了全国首批“名特优新”认定入库名单,其中,顺德共有1022家个体工商户成功入库,占全市认定总量的32.94%。
据悉,“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提升个体工商户长期整体发展质量而推出的品牌,将产品和服务质量较为突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传统技艺,参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的个体工商户,分为“名、特、优、新”四类。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符合高质量发展趋势,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顺德本次获“名特优新”认定的市场主体共1022家,其中“知名”类193户、“特色”类383户、“优质”类380户、“新兴”类66户,占全市认定总量的32.94%,认定数量全市第二。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为更好发挥个体工商户在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1月以来,顺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名特优新”个体认定工作,力争采取个性化措施进行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助力顺德区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吃透认定标准,科学构建“名特优新”培育库。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骨干力量认真研究“名特优新”入库标准,并积极发挥顺德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整合全区个体工商户相关数据。通过各部门间的共享信息,从税收、社保、知识产权等方面,筛选一批有潜力入库的个体工商户名单,实行重点指导和跟踪服务。
发挥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系点优势,开通申报专窗。依托全市首个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系点,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经营状态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精准宣传发动,累计召开6场“名特优新”宣传活动。
此外,依托各镇街行政服务中心,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开通了“名特优新”申报专窗,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名特优新”政策咨询和申报辅导。据统计,顺德共发动1720家个体工商户申报首批“名特优新”认定,申报数量全市第二。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6月18日,广东省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月”活动推进会暨佛山市水务专项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顺德容桂水质净化厂举行,旨在提高全员对有限空间险情的预警响应能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
顺德容桂水质净化厂项目于去年动工,由中建八局华南公司承建,是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水美城、以水兴城”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建成后将助力顺德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中建八局华南分局副局长戚肇刚表示,项目开工以来,企业始终坚持“敬畏生命、守护安全、监管并重、落实责任”的理念,保障项目平稳有序建设。接下来,将突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线,提高全员安全管理意识和救援能力,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安全标准化水平,打造平安工程、精品工程,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后,容桂水质净化厂项目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活动举行。本次演练模拟了提升泵站进水管封堵作业中,因水管破裂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致使人员昏迷被困的情景。现场设置了安全警戒组、物资保障组等六个小组,联动了项目定点医院和消防站,通过实战演练为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打好基础。
演练开始后,各小组迅速响应,按照预案展开救援行动。现场负责人安排对作业现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后安全员采用手持式四合一检测仪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救援人员佩戴专业防护装备,利用有限空间救援设备,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检验了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
佛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黄礼泉表示,本次演练增强了与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明确了各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他强调,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广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普法”等活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生产安全工作,确保佛山水务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
广东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何志坚表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要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受“龙舟雨”和高温天气影响,全市安全生产面临挑战。为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佛山将在全市范围内上线多项创新性活动,以提升全市安全发展意识,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全省市政行业的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连日来,在高明区荷城街道三洲孔堂村,一项道路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和砂石运输车辆忙碌运作,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道路焕然一新,平整通畅,极大地便利了周边村民和厂企员工出行。
孔堂村党委书记罗文勇介绍,孔堂村属于典型的“园中村”,孔堂村一、二组常住人口约2500人,除本村村民外,还有不少是租住在村里的厂企职工。由于多方面原因,村内道路一直未进行硬底化处理,路面坑洼不平,村民及周边厂企职工出行时,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同时,道路的问题也长期制约着孔堂村乡村振兴及周边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西江产业新城管委会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由于孔堂村周边厂企众多,且许多村道与工业园区紧密相连,为了办好这一“民心事”,西江产业新城管委会联合荷城街道、区交通运输局等区内相关政府部门,多次深入孔堂村进行实地调研勘察。
经过初步估算,要将孔堂村村道及周边道路修好,按照正常造价需要耗资约1500万元。经过深入讨论和规划,利用珠肇高铁茶山隧道的洞渣(原石)进行道路铺设,这一创新性的方法既能解决燃眉之急,又能最大限度节省修路成本,得到了周边厂企及村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根据该方法,由中铁七局珠肇高铁江机六标项目部提供珠肇高铁茶山隧道挖掘出来的洞渣(原石)作为项目施工原材料,同时还发动佛山市锦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热心企业对挖掘出来的洞渣(原石)进行运输、破碎及搅拌,并提供机械设备、人力等支撑。这批洞渣碎石硬度坚固耐用,对道路亲和力较好,可满足道路承重等需求,又体现了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理念。而且,在后续实施市政道路改造时,该批洞渣碎石还可重新挖开作为材料回填,再次实现资源重复利用。
在施工现场,工人对旧路面机械挖出16~18厘米深,清理平整后摊铺洞渣碎石,然后喷洒沥青油封层。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6条道路铺设,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投入的隧道洞渣(原石)约3万吨。此外,这些洞渣碎石还被用于橙色非机动车道的地基铺设工作。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改善了村民和周边厂企职工的出行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商务洽谈环境,助力园区整体环境品质提升。
西江产业新城管委会城市建设部副部长李光虹介绍,项目通过政企联动,充分整合资源,巧妙利用隧道洞渣(原石)开展道路铺设,同时借助企业工程机械进行路面清理铺筑,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实现政府财政支出为零。接下来,项目还计划继续采取该模式对工业园区另外4条道路及1个停车场进行修整。这种政企联动的创新模式具有可推广性,未来还可探索在全区范围进行推广,解决工业园区干线支路及村道改造成本资金问题。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