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广州航空及相关产业总产值明年预计突破1000亿元
详细内容

广州航空及相关产业总产值明年预计突破1000亿元

时间:2024-06-20     人气:168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2024年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酒店举行。本次大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从枢纽流量到枢纽经济


  6月17日至18日,2024年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白云机场铂尔曼酒店举行。本次大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机场集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方航空”)承办,大会的主题为“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枢纽”。


  演讲沙龙,成果发布,商务会谈……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行业盛会,也是一次合作共赢的全新启航,尽显广州这座枢纽之城的流量魅力。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齐聚广州,思维彼此碰撞,加速资源整合,搭建合作新平台,解码发展新赛道,探索行业新机遇,加快推进白云机场打造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强化广州全球产供链中心地位,提升广州市作为“枢纽城市”在全球的竞争力,走好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之路。


  向空而强 织密通达全球的空中网络


  放牧当逐水草丰盛之地,开航应去流量巨大之城。


  市场大、区位优、航司强、运行顺、服务好,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工业大省、常住人口大省、创新大省,拥有巨大的客货市场和空前的产业机遇,这是底气所在。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优势所在。作为主基地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连续44年客运量居全国之首,九元航空蓬勃发展,国航、东航、海航、深航等基地航司深耕壮大,这是力量所在。白云机场有超80家航司常态运营,连接国内外近100个目的地,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这是信心所在。


  白云机场持续新开、恢复、加密航线,构建全球航线网络,激活航空市场动力。2023年至今,白云机场新增、恢复、加密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100多条。截至目前,白云机场有客运通航点230余个,每周往返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约1500架次。


  据悉,白云机场今年下半年有望开通多达17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其中,新开广州至伦敦盖特威克、澳大利亚珀斯等航线,还将由南航及塞尔维亚航空分别开通每周两班和一班广州至贝尔格莱德航班,复航广州至阿德莱德、富国岛等航线。


  依托广东和广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白云机场正朝着通达全国、联通洲际、辐射世界的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全速迈进。如今,广州上空的“空中之路”越织越密、越飞越远,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链”上发力 助力打造全球产供链中心


  白云机场是国内重要的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随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步伐加速,白云机场货运航空枢纽优势日益显现,为广州畅通供应链产业链,打造全球产供链中心创造了条件。


  目前,白云机场拥有多家重要地面服务综合集成商以及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和顺丰速运华南(广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拥有超50万平方米货站,年处理能力超400万吨。


  其中,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拥有完善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在珠三角地区布局20多家异地城市货站;设有年处理能力可达15万吨的专属跨境电商处理中心;拥有超60条货运航线,与70多家中外客货运航司和联邦快递、DHL、顺丰、菜鸟、希音、华为、拼多多等90多家企业客户开展合作。2023年,白云机场创下国际货运航线“三天三线”“三天五线”连开的行业新纪录,货邮量再次突破200万吨,国际及地区货邮量占比近七成,连续4年稳居全国第二。


  目前,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全速推进,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后,白云机场将成为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枢纽机场,包括东西两个货运区,白云机场的货站面积将由目前的超50万平方米扩展到超100万平方米规模,终端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以上。


  广东机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广州、广东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广州加快建设“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中心,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本土货,运全球;全球货,聚广州”。


  逐“新”而行 千亿航空引聚新质生产力


  在更广阔的舞台,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


  业界专家指出,空港不仅仅是旅客上下飞机的地方,更是全球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是引领推动全球经济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源。空港投入越大,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大;空港的竞争力越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动能就越强。


  随着白云机场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不断跃升为枢纽经济发展优势,空港地区成为城市的热点发展地区。近年来,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聚焦智造产业高地,厚植临空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做大做强广州临空经济体量,推动“临空经济+低空经济”双向赋能、双翼齐飞。


  例如,广州空港经济区的飞机维修及客改货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广州飞机维修基地实现年度营业收入44.95亿元,同比增长超30%。与此同时,广州抢先入局低空经济,出台《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带动无人机龙头企业落户羊城,加快推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其中,广东机场集团积极谋划“公务机飞行+低空客运”立体化商务出行平台,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广州商务航空展,展现“中国展,中国造”品牌魅力。


  依托白云机场这一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客流、货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商贸流、人才流等高能级生产要素,在广州这座开放的城市快速集聚、交换流通,城和港的叠加效应呈几何倍放大。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座“城市枢纽”正在成为全球高能级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创新产业发展的高地以及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和策源地。


  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运营设施设备和数字技术,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布局正在加快推进及优化,推动半导体、集成电路、特高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制造、新媒体、生物医药、服务贸易、总部经济、低空经济等类型产业在白云机场周边集聚发展的条件优越、空间广阔,有望加快形成大产业、大集群、大循环,吸引更多的现代工业企业落户集聚,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地。


  预计到2025年,广州的航空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实现从“枢纽流量”到“枢纽经济”的迭代,与空港体量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空港产业体系将加速崛起,推动“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型,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助力“再造一个新广州”走出一条广州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之路。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