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人数达221万人次!佛山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清明祭扫秩序!
在这个广大市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节日里,佛山各殡葬场所迎来祭扫高峰。据佛山市民政局消息,4月4日-4月6日,佛山全市41个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约221.08万人次。其中,佛山市殡仪馆接待现场祭扫群众约11.44万人次、南海区约79.49万人次、顺德区约91.73万人次、高明区约24.36万人次、三水区约14.06万人次。
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推出多项惠民、便民举措,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全力以赴保障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安全文明、和谐有序,共度平安清明。
文明祭扫蔚然成风,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清明期间,为倡导绿色祭扫,佛山各大祭扫场所纷纷推出特色殡葬服务活动。佛山市殡仪馆联合社工组织、市慈善会及市精神病治疗所,在馆内烈士亭广场开展为期4天的“绿色清明·文明追思”主题系列活动,设有“纸钱换鲜花”“生命树寄语”“天堂信箱”“慈善义卖”等多项暖心服务及活动。
南海区殡仪馆在纪念楼拜祭区内开展“心祭明礼・生态共融游园会”,开设了“春日万事屋”政策宣传、“种子盲盒研究所”香烛换种子、“春绿印爱乐捐坊”等5个摊位。这些活动不仅倡导了环保理念,还为市民提供了新颖的祭扫体验。
在西樵福荫园,鲜花义卖摊位吸引往来的祭扫群众驻足询价,带着孩子出游的王先生在了解到鲜花的货款将直接汇入慈善账户后,爽快地买了两束。“我觉得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寄托了心意,还能给孩子很强的教育意义。”王先生说。
鲜花义卖、纸钱换鲜花……这个清明假期,全市多个殡葬服务单位推出活动倡导绿色祭扫、文明祭扫,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放弃焚烧纸钱等旧俗,文明祭扫如春风化雨,悄然成为了佛山市民祭扫的新风尚。
强化举措优服务,保障祭扫安全有序
清明节期间,全市墓园及祭扫场所迎来祭扫高峰。为了保障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交警部门对全市墓园及祭扫场所周边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清明节当天上午9点左右,佛山市殡仪馆门前车水马龙,众多车辆排起了长龙等候进入。现场实施了人车分流措施,安保人员从早上6点就开始上岗维持秩序,使得整个现场秩序井然。
为了保障市民祭扫过程平安顺利,佛山各部门提前制定服务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各殡葬服务场所也设置医疗救护点、长者休息区和便民服务点等设施。“我们8点多到的市殡仪馆,车辆依次排队进场,人虽多但秩序井然,现场安排得很不错!”市民罗阿姨对此称赞有加。
为切实保障清明期间的服务质量与安全秩序,佛山市民政局启用了佛山市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平台,通过接入全市五区殡葬服务重点场所如殡仪馆、墓园等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实时监控查询与分级管理,通过人流车流智能识别,实现超额预警与自动提醒,协助工作人员管理现场情况,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殡葬服务可视化监管,有力推动了佛山殡葬服务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英雄事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市民在完成对先人的祭扫后,也自发来到市殡仪馆内的佛山市革命烈士纪念亭祭扫,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佛山市革命烈士纪念亭于1986年由佛山市政府修建,旨在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和国家、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佛山英烈。亭内安放着69名烈士的骨灰,其中17名为无名烈士。“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学生黄思睿在敬献鲜花后表示。
这个清明,佛山市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先人的追思、对文明的践行以及对英烈的敬仰,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了温情与力量,文明祭扫的理念也将在这座城市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

由政府主导规划建设
建面50-100㎡
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定价和配售
满5年可转让
保障对象为住房困难的
户籍居民、人才等群体
佛山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来了
近日
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佛山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自2025年3月31日起实施
《佛山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一图读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