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明年将进行中考体育改革 游泳长跑二选一该怎么选?
佛山明年将进行中考体育改革,考生需在中长跑和游泳中选择一项作为必考科目。同时,选考项目将增加引体向上。对此,佛山初中学校的体育老师普遍认为,明年中考体育改革是个利好消息,对于中长跑存在短板的同学而言,选择游泳作为必考科目是个不错的选项,或将进一步提高中考体育满分率。
必考增加游泳,或将利好长跑“短板”学生
明年的中考体育中,考生可以在中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和游泳中选择一项作为必考科目,游泳选考科目原则上保留不变,但考生选考和必考科目不得同时兼报游泳。此外,明年佛山中考体育探索将《国标》测试成绩等级由“及格、不及格”调整为“良好以上、及格、不及格”,中考体育选考项目将增加引体向上,相关标准另行通知。
“佛山中考体育明年必考项目增加了游泳,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佛山市惠景中学体育老师李青认为,中考体育拿不到满分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中长跑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丢分点。对于中长跑短板的学生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项,早点规划早点着手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考体育满分率。
“不过,游泳、长跑二选一对于整体格局估计没有太大变化,一方面,游泳进入必考项目应该会有较高评分标准,此外,游泳比较容易受训练场地、教学条件、天气、身体等影响,而且相比长跑,教师对于学生游泳达标情况也相对不易准确掌握,估计报考长跑还是未来主流。”李青表示,目前学校在各年级都有开设游泳课,接下来学校的安排也会进行微调,比如筛选游泳特长生,同时大范围摸排初一初二学生在长跑方面的情况,针对长跑“困难生”及早规划,鼓励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参加游泳学习以及训练,让学生可以择优选择。
对于明年中考体育政策调整,佛山部分学校开始未雨绸缪,把游泳作为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抓手来落实。顺德养正学校初三副主任吴先进老师表示,养正学校从小学部就已开设游泳课,倡导学生尽早掌握游泳技能,因此大部分学生游泳基础比较好。“目前我们也正对初一初二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适当引导部分孩子在游泳方面进行尝试,并且初步考虑在初二增设游泳课,两条腿走路,看学生适合哪个方面,从而加以引导。”
选考增加引体向上,预测报名人数不会多
针对明年中考体育将增加引体向上作为选考项目,李青表示,根据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尤其男生的上肢力量素质偏差,引体向上达标率较低。未来,将引体向上纳入中考体育项目,也将有利于整体提高青少年的上肢力量素质。
“引体向上是一项需要全身协调配合完成的项目,不只是完全靠手臂力量来完成,可能报考的学生并不多,但有兴趣的学生确实多了一个有保障的选择。”李青说。据介绍,惠景中学针对中考体育实施“三年一盘棋”计划,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争取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健体特长。通过每日跑操、课外大课间和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比赛,将运动渗透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中考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明年中考体育改革,教育部门提醒,学生和家长可在学校指引下,主动了解掌握中考体育考试政策,有序开展体育锻炼;我市实施知情确认制度,考前须由学生和家长签署确认书,由各学校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加强宣传引导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科学锻炼意识、准确掌握考试方法。
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发展模式,到“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格局,再到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
当前,佛山站在GDP超万亿元起点再出发,锚定“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塑造佛山发展新形态,奋力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更迫切需要各种创新载体、创新资源、创新力量,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吸引各类高端创新要素,为佛山加快成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领头羊、产业结构协同发展领头羊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年资助95个项目 为产业发展补链强链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21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达12156.5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6.95亿元,占比超56%,制造业规模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佛山缺乏优质高校和大院大所,科技资源缺乏,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技术受限、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成为佛山打造制造业强市的制约。
为打破行业发展的限制,2017年,佛山成功创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城市,逐步打通对接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科技资源的通道,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科技资源,为传统产业补链强链,为新兴产业建链扩链。
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柏克”)副总经理何万里对此深有体会。2021年,该公司的绿色储能应用系统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入选2021年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获得了100万元扶持资金。
“2011年,航天柏克就已经研发出第一代储能系统,但作为新兴产业,迫切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何万里说,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支持下,目前公司的储能系统已纳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与佛山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航天柏克将以佛山为中心,建设首批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航天柏克只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三年来,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支持市陶瓷学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开发节能、耐腐蚀、高性能系列化的陶瓷辊棒产品;支持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研究耐高温透明易清洁材料和高附着液态陶瓷材料在厨房电器上的应用;支持季华实验室联合中国真空学会等单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交流与贸易平台,推动佛山泛半导体零部件集聚区快速建立……其间,佛山共资助项目95个。仅2019年~2020年,佛山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等就达118项,引进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156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80项,服务企业4463家次,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培训等活动2469场次。
连续5年举办发明展 汇聚创新澎湃活力
用眼睛就能控制移动方向的电动轮椅、实现国产替代的种植体系统、碳排放接近于零的生物质高效转化项目……2021年12月12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佛山落下帷幕,10个前沿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合作路演,国防知识产权局等参展单位意向交易达1.96亿元。
这是佛山连续第五年举办全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表示:“佛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创新创业创造最活跃的地区。经过五年成长,落地佛山的全国和国际发明展会,越来越成熟,越办越好。每年都有新高度,每年都有新面貌。”
诚如余华荣所言,佛山正以发明展览会为窗口,推动发明成果转化应用,大力组建科技服务专家队伍,成立科技成果孵化载体,不断为佛山制造注入创新基因,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佛山中发院”)正是2017年佛山首次承办发明展览会时,与中国发明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成果。
“佛山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工业经济主导、民营经济活跃,经济运行呈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这是佛山中发院最终选择落地佛山的根本原因。”佛山中发院院长钱为强说。目前,佛山中发院已引进及孵化超30项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引进超20名高层次人才落户佛山,参与联合组建6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为了进一步帮助佛山制造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市科协的组织下,佛山还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建了一支涵盖学会、协会、科研院所与高校、重点企业等单位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服务团队,帮助佛山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5项,提供技术服务20次。
随着全市科技创新氛围的不断提升,全市人才流量池不断扩充:2019年~2020年,佛山扶持的50个项目引进博士、高工等人才226人,培养博士、高工等人才216人;邀请省级以上专家786人次;组织学会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74项。
科创氛围再升级 推动试点城市变示范城市
“未来15年,佛山要建设成为‘科创中国’示范城市,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强市!”2021年9月17日,给佛山授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后,“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给佛山定下了一个崭新的目标——建设成为“科创中国”示范城市,打一场制造业创新升级的战略决战。
事实上,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全力提升佛山科创氛围,为佛山建设成为“科创中国”示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9月,佛山正式印发《佛山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明晰了佛山从“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迈向“科创中国”示范城市的路径:
——“十四五”期间,争取100个以上的国家级学会和国际学术技术机构与佛山达成合作,并与佛山500家以上单位建立稳固的技术支持体系、自主创新体系;
——争取建立1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辐射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
——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以上,引导佛山重点科技型企业与相关院士团队进行有效对接;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100项以上;
——打造有全国性或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或展示平台10个以上,逐步在佛山主要产业领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力量和支持体系……
“在佛山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领导下,佛山各区、各部门,佛山高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将对接更多国家级学会。”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郑伟雄表示,还将组织有意向的国家级学会到佛山调研、对接,并到全市重点园区和企业开展宣传,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团队加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项目,推动佛山从“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成为“科创中国”示范城市。
45个项目获资助 激发全市创新动能
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以来,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会企科研基地、学术交流和会展活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科技服务站、决策咨询、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推广七大类项目的开展。
2021年,随着佛山正式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市上下科技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45个项目获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项资金扶持,资助总金额2700万元。
作为2021年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资助的项目代表,季华实验室和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在市科协的支持下,分别服务佛山芯片产业发展、推动全市泛家居产业转型升级。
季华实验室:
建联盟助力半导体产业扎根大湾区
2021年5月,季华实验室在市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国家级及省级学会,组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及华南理工大学等22家大湾区相关单位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大湾区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产业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佛山泛半导体零部件集聚区快速建立。
截至2021年12月,联盟成员达到197家,成员类别从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企业,发展到高校科研院所及省外龙头企业,辐射力不断增强。
联盟组建前后开展了多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季华实验室与众元半导体、深圳恒运昌、江苏神州、中山凯旋真空等单位合作承担了科技部项目“14nm集成电路生产装备用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研发”、广东省“远程等离子源研发及产业化”等;促成了季华实验室与佛山市佛欣真空等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先后促成佛山市相关企业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院大所开展微波管、金刚石、氧化镓、磁性材料微波退火、射频器件等技术合作对接。
联盟还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截至目前,联盟已申请标准5项、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先后联合培养出超10位研究生,开展3场技术培训班。
美的厨房电器:
攻关芯片“卡脖子”技术
打造泛家居产业转型样本
2021年,美的厨房电器与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成立定制芯片及其产业化科研基地,为家电行业探索按需求定制集成芯片的路径,使产品在满足共性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加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模块,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功能和客户个性化需求。
该科研基地针对芯片高集成化、高性能、多功能等技术领域进行核心技术研究,在基地平台完成定制某型号芯片技术的转化落地,搭建软硬件开发平台,形成定制芯片设计技术,对家电功能芯片定制化进行战略层面的技术规划。通过以上突破,布局一批核心专利,占领专利地图核心位置,形成技术优势。
在佛山市、顺德区科协的帮助下,美的厨房电器已连续3年参与到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中,为企业导入了更多专业领域的院校、科研机构、学会资源。
下一步,美的厨房电器将继续以产出为导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继续积极参与“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建设,通过“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平台,打通科技、人才与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对接渠道,打造“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示范项目,成为佛山泛家居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3月2日下午4时,高明大桥下游1.6公里处的西江边停满候泊作业的货船,阳光给江面镀上了一层金色,远望像一幅油画。高荷港码头建设现场,抓斗船、挖掘机、水泥搅拌桩机等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共同奏响了一首火热的开工曲。
去年6月底,高荷港码头项目正式动工。春节过后,高荷港码头项目工作人员陆续返岗、工程设备相继到位,2月中旬即全面复工。记者了解到,高荷港码头项目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30%,今年底将基本完成码头主体工程,计划2023年年中顺利建成并投产运营。
忙碌有序 施工热火朝天已完成总进度30%
高荷港码头位于西江与高明河交汇处,背靠高明城区,面向西江,对望南海九江。沿着高明区沿江路向南一直走到底,高荷港码头建设工地就在正前方。
据了解,高荷港码头规划建设4个2000吨级泊位,可满足2艘3000吨级船舶靠泊,整体结构按靠泊5000吨级集装箱船预留设计;陆域面积17万平方米,设计年集装箱吞吐能力为52万TEU(标准箱)。
记者看到,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到处都是正在作业的工程机械。“往左一点,从这边开始挖。”码头前沿水域一艘红色抓斗船正在水上挖泥,岸上有3台挖掘机同步挖土,多名施工人员从旁指挥。挖掘机附近的陆域已竖起了200多根施打完成的PHC管桩,上半年还将在水上施打完成剩余的近300根PHC管桩,未来这些管桩将成为码头前沿结构的支撑。后方场地上,成排的水泥搅拌桩机正在进行地基加固作业。
据高荷港码头总经理何方介绍,2月7日起,外地工作人员陆续返岗,项目部一边对作业机械、电气线路、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一边对外地返岗人员提前做好登记排查并组织全员核酸检测。春节期间,各参建单位均有管理人员留守工地,为节后开工作准备。
记者了解到,高荷港码头项目100多名工人已于元宵节后全部到岗,2月中旬全面复工。项目目前的施工内容主要有码头前沿港池疏浚、护岸建设、后方陆域形成与软基处理。截至目前,项目施工总进度已完成约30%,顺利完成了节点目标。
紧抓进度 为码头投产做好人才储备
据了解,高荷港码头项目计划工期为两年,预计2023年年中建成投产。开工以来,建设单位持续跟进施工进度、狠抓落实,今年底将完成码头主体建设,工程总进度将完成80%。明年主要进行投产前准备及工程收尾工作,力争2023年6月如期建成投产。
记者了解到,早在建设初期,高荷港码头项目各参建方通过科学分析项目特征,结合当地水文、气候特征,一起构建了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并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动态控制。
去年开工以来,各参建方定期召开工地例会,一方面检查进度完成情况,比较目标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另一方面商讨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在加快现场施工进度的同时,佛山高荷港码头有限公司在2021年与广州港技工学校制定了共同培养计划,在高明区及周边地区招收了一批优秀学生,打造“高荷港订单班”,提前为码头投产做好人才储备。
据介绍,高荷港码头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之一,将在珠西地区打造一个智能、绿色、高效的综合性公共码头,推动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助力佛山水陆空铁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圈,更好地满足周边区域进出口货物的绿色低碳运输需求,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