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今晚,油价要调→
11月10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受到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小幅上涨。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10月25日—11月7日)国际油价窄幅波动。
从11月1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125和12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10元。

11月10日,中通快递集团以38142万元成功竞得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畅兴工业园三期纬二路南侧地块,标志着中通集团大湾区(佛山)空地一体智慧运营中心项目正式落户顺德。该地块将用于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打造集“物流制造+智慧结算+低空经济”于一体的智慧运营中枢。
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中通快递集团以快递业务为核心,构建了涵盖国际物流、快运、商业、云仓、航空、金融、智能科技等多元生态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并成为首家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两地上市的中国快递企业。中通快递集团此次落子顺德,不仅是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也进一步彰显了顺德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与低空经济融合赛道上的吸引力与承载力。
根据规划,项目将分阶段推进,首期投资3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无人物流装备总装中心、空地一体智慧运营及结算中心、工业仓储服务中心、智慧快递分拣及应用场景中心等。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收不低于30亿元,将有力提升顺德在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产业能级,加速区域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当前,低空经济正以破竹之势跃升为万亿级新赛道。顺德提前谋划、靠前服务,陆续签约伦教智荟港低空经济产业园等项目,积极引进中通、九识智能等在无人车、低空经济领域具备资源与技术优势的优质企业,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应用开拓为双引擎,为低空经济发展铺路。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在不久前召开的企业家大会上强调:“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企业、力量源泉在企业家。”中通快递的强势加盟,将助力顺德拓展低空物流、无人物流配送等前沿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低空+”产业新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该项目的稳步推进,顺德正逐步构筑起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版图中占据重要支点。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从严格规范发文审核、清单管理督查检查、优化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严控借调借用教师、精简数据填报、完善课后服务保障、健全监测核查及强化部门工作协同等方面提出8条措施,为各地推进教师减负工作提供明确指引,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要点如下↓
建立严格涉校涉师发文审核机制
教育部实行发文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机制,将是否布置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作为重要评估内容,除专门文件外,一般不得对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创建示范评比、“一票否决”、追责问责等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涉校涉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管理
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年度清单管理制度,每年年初报教育部备案,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一律不得开展。
不得随意设置创建示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等事项,严禁以调研、评估、指导、监测等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不得以发文开会、留痕资料、台账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不得开展以学校为对象的各类达标活动,对现有的达标活动进行清理,已经开展的期满后自行取消。
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
教育部对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进行审核把关,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完成备案。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总量一般控制在10项以内,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未列入“白名单”事项原则上不得进入,每所学校每学期各类进校园活动不超过6次。
严禁强制要求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严禁以打卡留痕、填报总结等方式验收活动,不得将参与情况与考核评优挂钩。
严格中小学教师借调借用管理
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借调中小学教师,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确因工作需要的,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学校和本人同意。
严格规范管理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和教师监考任务,每校每年承担社会考试次数不超过5次。
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使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管理责任制度,按照“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规范教育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对面向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政务应用程序每年开展1次集中清理,形成省级选用清单。
应用程序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非必要不得强制要求教师上传工作照片、视频和轨迹等。
健全教师课后服务保障机制
课后服务应当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做好衔接,严禁随意扩大范围。
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合理待遇,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不得将课后服务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硬性挂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完善教师减负监测核查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负担问题监测,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畅通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邮箱、二维码等问题反映渠道。加强接诉即办工作保障,强化典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对问题频发的地区下发提示函、督办单,对整改不到位的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约谈通报,对造成严重后果、出现重大舆情的严肃追责问责。
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推动发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减负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学习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纳入教育系统干部考核评价范围,严禁盲目打造政绩亮点、为排名靠前而弄虚作假,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