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学校帮扶新疆伽师学校,演绎新时期“山海情”
详细内容

佛山学校帮扶新疆伽师学校,演绎新时期“山海情”

时间:2021-02-17     人气:4285     来源:南方+     作者:
概述:再过十天左右,陈浩棠、林璋等佛山教师又要离别家人,与170位广东援疆驻伽师县的支教老师们再次启程,共赴新疆。蓝天、瓜果、干燥的空气,尤其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澄净的眼神……......

  再过十天左右,陈浩棠、林璋等佛山教师又要离别家人,与170位广东援疆驻伽师县的支教老师们再次启程,共赴新疆。蓝天、瓜果、干燥的空气,尤其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澄净的眼神……都召唤着他们回去。


  这个春节假期,他们促成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培训。“在视频教室的大屏幕前接受培训的,都是我们90后年轻的面孔,第一次落地这样的培训,并且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我们数千名老师培训了一遍,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对我们帮助太大了!终于做成了我们一直想做、而又一直没有落地的事!”新疆伽师县教育局负责教师培训的杨秀辉主任,语出激动。



赶在新年到来前,新疆伽师的致谢锦旗到达佛山九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然还不只是作为牵头人和受助对象的老师们,一谈及这个项目,每位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都会谈到,自己的内心被一种空前的成就感与获得感所激荡。可以让人直观感受到的是,参与线上授课的佛山教师,规模空前,而他们与六千公里外、祖国南疆的年轻教师们在云端的此次相逢、相遇,是激动人心的。


  乘上“互联网+”的翅膀,直击当地教育领域的最大痛点,将广东名校、名师的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六千公里外,实现新时期的“有教无类”,经佛山教育战线走出去“帮扶骨干们”的牵线搭桥,经过数百名广东教师的接力聚力,佛山乃至整个广东教育界正演绎出的新时期的“山海情”。


  云端相见


  跨越六千多公里的帮扶 直击需求痛点


  时间回到今年2月9日,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八,一面来自新疆自治区伽师县的锦旗通过邮寄,直达佛山中心城区的佛山九小。刚刚结束了云端授课的九小骨干老师们,还在因为新校区建设的事情在校忙碌。


  “培训从12月底签订协议到实际高效落地,我们伽师县数千名教师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系统培训。赶在年前,我们用一面锦旗表达感谢,又深感这种感谢方式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面对记者的采访,杨秀辉主任在电话那端的语气有些激动。“这个寒假的互联网云端授课,终于第一次做成了我们想做、而一直没有落地的事!”


  师训联盟从启动到寒假的云端开课,留给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初级中学、佛山九小、河源市连平县第二小学、肇庆市地质中学等教师们准备的时间很有限。尤其是这场特殊的系列培训,面对全新的授课对象、授课方式以及必须重新梳理的授课内容,教师们的兴奋、喜悦和获得感、成就感,是空前的。


  老师们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演练、顺利直播。结束培训授课后,佛山的老师们立即用文字来记录了“云端”授课的感受。


  “几分紧张,几分激动,几分兴奋,这是我20多年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网上直播培训。”佛山九小教学骨干梁瑞英写道。“培训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自己学得好,才能教的好。”


  “钉钉课首秀终于顺利进行!”禅城名教师邓泳谊满怀喜悦。虽然她本身就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名师”,但邓老师坦言,“我其实是第一次使用这个APP网上授课。我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遍遍听取建议,并与同科组的老师试着上课,以防第一次使用新的APP影响上课节奏。”


  在邓老师、梁老师等参与培训的老师们看来,这个寒假的“云端”师训活动,不仅是为新疆当地教师培训“专业化”出一份力,更把这个系列的寒假授课体验作为全面检阅自己、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佛山九小骨干教师在做直播线上授课


  时间回溯到1月24日,师训联盟第二期着手线上培训,线上参加开班仪式的广东老师们,心潮澎湃。“我们的教育帮扶要帮扶什么?远程授课讲什么?”作为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后方的重要力量,佛山九小专门召开了动员会。


  校长罗秋霞讲述了她在2019年前往新疆伽师实地考察授课的经历。她首先对当地学校的硬件设备印象深刻。“一所学校占地可以达200亩,这在广东是根本不太可能。但他们最缺的就是在座各位的教学教研经验。”


  正如罗校长的感受一样,“的确,现在在新疆,一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办公室最先进的硬件设备也一定集中在校园里,学校的硬件和网络,可以比内地中等城市的教学条件都要好。”杨秀辉坦言:“但是我们的老教师不用会电脑,两三千位90后年轻教师没有上课经验。”


  这个寒假,在罗秋霞校长的带领和组织下,该校语数英老师、党员、特支工程名师等骨干教育力量,从如何备课、写好教案,到如何讲好,听课听什么,再到如何评课,每个学科的整个教学教研的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的分解,最终该校确定由12位教师进行主题培训。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正如其中一位老师在PPT中的感言。每天晚上9点到10点,通过网络直播开展线上讲座,毫无保留地向伽师县新入职教师输出满满干货,老师们为了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直播环境,很多人选择晚上回到学校进行直播,深夜回到家中。


  “围绕着如何评语文课这个主题,我们语文教研组在一起进行研究。就是希望将自己的教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带给他们,帮助他们少走弯路。”语文课题组魏莉蓉老师告诉记者,考虑到这次的培训对象大都是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老师,在培训内容、难度和节奏上,12位老师和同事们进行了精心设计。


  他们不但提前准备好插入自己平时上课的公开课视频,更要考虑云端上怎么与当地老师进行沟通,并带着互联网另一端的新疆老师们进行当场点评,帮助当地的老师们获得具体而感性的认知。


  首次落地


  为近3千名90后年轻教师打开“一扇窗”


  来看看新疆伽师县的这组数据,6600多平方公里的新疆伽师县,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广东省,这里分布着465所学校、16万幼儿园在园幼儿和高中小学学生。


  “学生比例之高,也是广东目前的人口结构所不能比的。在伽师县,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这几年,当地对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是空前的。”陈浩棠表示。他在2018年8月,以广东援疆驻伽师县支教团团长的身份进入当地支教。


  而当地教育局师训工作负责人杨秀辉告诉记者,这样的学生和学校规模下,全县只有一万名零一百名老师。其中,可以国语授课的老师有3000人左右,而且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刚刚走出高校不久的大学毕业生。


  当地教育战线人才稀缺的背后,近年来,当地每年都会前往内地高校招聘两千左右的教师,但人才流失率较高。事实上,每一位刚刚来到新疆的年轻人,面对新疆当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当地人的单纯,年轻人都会为之深受感动。这些年轻老师们几乎都是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买书包、买纸笔。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人很快就会感觉到各个方面的掣肘。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乡镇小学,很多老师要“包班制”上课——语文、数学、各个学科全包,一位老师一周要上三十多节课。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国语教育后,老教师自身面临语言障碍,教育人才断层严重,新老师亟需培训帮扶,而传统的“传帮带”教师培训根本衔接不上。


  “包班制上课,缺乏系统性能力提升支撑的年轻人,很多甚至做了半年就要走,这种情况对于学生们心理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近年招聘的年轻人中,现在留下的3000多人,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占到2000人。”杨秀辉告诉记者,教师培训是当地特别想做的事,大量的年轻教师距离一名合格老师还有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教研能力亟待进行系统性的提升。


  时间来到2020年年底,师训联盟协议的达成和培训推进落地速度之快,有点超出杨秀辉的想象。


  作为南海本地人的陈浩棠,在人生前四十年的工作生活,基本都没有离开佛山。作为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2000年,陈浩棠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由于较早接触互联网,又有丰富的网站制作经验,在里水高级中学任教期间,他就是学校的“电脑高手”,从2004年开始负责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工作。


  但在援疆期间,他又深感,互联网+教育帮扶这个热词要真正落地,更多的并不是技术本身的壁垒,相反,善用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和凝聚各方积极性,探索可以实践的路径,更为现实和重要。


  “可能是缘分到了吧!你想做、我想做,大家的力量就拧成了一股绳。”林浩棠说:“我们广东援疆支教团的力量空前凝聚起来,在我们大后方的广东九个城市,各地教育部门、各校的支持空前给力。”


  在怎样推进培训落地上,陈浩棠他们充分协调和调动了大家的智慧。“我们作为第二批的援疆支教团,广东九个地市170人的援疆老师,170位老师几乎对应了广东170所学校。要做成这件事,首先要不断强化与九个地市领队的沟通,依托和凝聚兄弟地市的力量。”最终,他们选择从支教团13位管理骨干对应的广东学校先行先试,有点有面,广东支教团后方的教育力量大范围联合、凝聚起来,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各校快速响应。



第一期线下培训后,部分参加师训联盟的老师与当地老师们合影


  渡人渡己


  云端扶智全方位演绎新时期“山海情”


  2020年12月底各方就师训联盟达成协议并举行启动仪式,一期进行了几场线下培训后,第二期培训旋即依托互联网在寒假期间展开,广东更大范围的后方教育力量支持范围和力度空前。佛山、汕头、河源、惠州、汕尾、中山、湛江、肇庆、云浮等九个地市13所学校的骨干教师们纷纷参与进来。


  此次参加师训联盟培训的佛山九小老师李莉,刚生完孩子的她一接到任务,就毫不犹豫地参与进来。


  她说:“这是学校给年轻老师的锻炼机会,我们年轻老师在准备课程的过程,既是帮扶,又是提升自己的过程。”


  更有资深老师写下了长长的反思:“线上直播时,我觉得内容理论显得过多了,理论有点多于实际。这着实给自己上了生动地反思课。一堂课要上的好,必须要精心准备,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


  像佛山九小一样,在积累了远程授课培训经验后,该校还参加了文明佛山云端扶智项目,优秀教师们将公开课就录制好后就放在云端,这些课程将面对全国所有贫困地区进行播出。


  除了通过师训活动构建“互联网+教研”服务平台,如何全方位提升受援地区教育软实力,达成帮扶共识、探索落地的路径,成为支教老师在这个寒假里与后方联动探讨的重点。


  佛山九小骨干教师林璋,2020年2月前往新疆伽师县帮扶助教。回到佛山过年的这个寒假,他还一直在为两地的资源链接和未来发展而奔走。他在当地担任的是伽师县三小校长,这所新办学校成立只有一年半时间,占地120亩地、有学生2000人,43个班。


  “其实援疆资金注入后,当地的学校在硬件设备已经是比较好的,而最薄弱其实是师资力量,教师流动大、年轻老师多。在一张白纸上怎么搭建基础框架,做扎实奠定教研的基础,关键在人。”这是林璋的判断。


  事实上,像伽师县三小一样,随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帮扶地区的教育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漂亮的学校”背后,却是师资匮乏、管理薄弱、生源流失的尴尬与无奈。如何走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立体式”教育帮扶新路,佛山教育骨干们有自己的思考。


  “互联网+教研不能是噱头,打开伽师县当地每个学校的结对名册,每个学校基本都有十个八个内地学校,但在一次性的图书等资源捐赠后就没有后续了。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持续性的帮扶。”陈浩棠说:“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伍,是我们的使命。在有限的支教时间里,把我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留在伽师,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帮助当地实现教师培训的专业化、个性化,以及教师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综合化发展。”


  而罗秋霞说:“现在的情况,相当于要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未来新的图景,将佛山九小这个老牌名校的学校管理的理念传输出去,并且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变通,这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


  考虑到当地新学校众多,各学科普遍缺少教研经验、缺少学科带头人,罗秋霞和林璋他们,积极把佛山推广名师工作室的经验输出过去。由广东老师带着本地老师成立“广东援疆石榴籽名师工作室”,以创新传帮带的方式,建立双主持人制,既由广东老师和本地老师一起做科研、申报立项课题等一系列探索,正在展开。


  另一方面,“有骨干教师驻扎在凉山、伽师等学校点对点的帮扶,佛山九小与罗定、布拖、伽师、墨脱等地结下深厚的‘山海情’,其实更是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过程,是一段渡人渡己的历炼。”在罗秋霞的眼中,佛山九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积累起来的科研教研优势。正是在教育帮扶的舞台上,学校重新激发出自身教师们的新活力,为年轻老师提供了学习、绽放的机会,提振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精气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教育帮扶的良性循环至此形成。



广东省“九市13校对口伽师县师训联盟”培训在去年年底启动,高效推进


  第一次师训联盟成功开展的冲击波还在持续。杨秀辉告诉记者:“如果开学后能够有第三期、第四期,能继续扩大范围,我们真的是非常需要、非常需要。”


  “我们也在思考,要帮助当地破解有想法、没办法的难题,把广东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教研模式,学校内部以老带新等成熟的机制输出出去。”面对未来,陈浩棠他们信心满满:“我们留在新疆支教的时间有限,但希望九市13校项目应该是一个品牌,它可以延伸成14所、15所乃至更多,希望有教学教研特色、有援疆情怀的广东学校都可以加入进来,能够形成一种长期的、常态的合作机制,踏踏实实的帮助这些地区的教师队伍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