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发展蓝图首次公布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鸟瞰效果图
昨日,2019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城市发展研讨会暨城市设计深化成果发布会在南海举办。会上发布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智慧城市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会上还首次向社会展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的发展蓝图。
以佛山西站为中心 打造1公里黄金轴
本次活动首次向社会展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发展蓝图。
根据方案,未来这座新城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区、五芯”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佛山西站为中心,将长约1公里的中央轴线区域,打造成多景观、多功能的城市黄金中轴;“两带”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山”形水景带、兼具发展基础和潜能的“两业融合”创新产业带;“三区”是以佛山西站站场为核心,由内向外形成中央商务区、高端居住区、生态产业区三大圈层式城市空间形态;“五芯”则是以高铁综合体为中心的枢纽芯,拥有全新商务体验的商业芯,构筑文化艺术展示体验区和旅游集散中心一体的文旅芯,形成高水平发展的教育芯,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芯。
“未来这座城市将是绿色之城、智慧之城、活力之城和文化之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说,依托高铁、轻轨、地铁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枢纽,将加快佛山西站周边创新平台的集聚和城市形态建设,使其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未来城市“客厅”;通过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字城市平台,将带来智能便捷、高效创新的智慧社区;长远的眼光将推动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市出现;倡导生态文明和紧凑集约的理念,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生态肌理和优良文化传统,建设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样板。
商业街的建设凸显岭南特色
袁奇峰表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设计依托以地铁为骨干的公共交通来支持。据悉,佛山西站是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三辅”中的主站之一,站场规模为10台23线,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和西部沿海高铁三条高铁在此交会,还坐拥广佛肇、广佛环线两条城际铁路。此外,佛山地铁3号线(在建)、规划有4号线和8号,以及广州地铁28号线西延线也在佛山西站汇集,佛山西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7590万人次。
“这么多轨道交通使得佛山西站、狮山的区位从原来的高速公路、公路交通货运为主的地区转化成客流汇集的地区。”
另外,袁奇峰介绍,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空间设计在商业、保留原始风貌、缩小会展中心规模、谋划西站地下空间等处进行了优化提升。袁奇峰表示,商业载体的建设希望能够把一些岭南的特色放进来。“另外,在车站北部地区,小山也得以保留。”袁奇峰表示,旁边的小村庄拆迁以后希望能够改造成一个有风情的美食街,与保留的小山一起构筑一个漂亮的场景。
如何开发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导入智慧城理念 分阶段逐步开发
作为全新开发的区域,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高标准建设智慧引领的未来城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杨沛儒认为,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五个趋势包括:数据驱动、产业4.0、共享城市、净碳城市和情境城市,都可以在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得到应用。
按照计划,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按照“一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步骤安排,分阶段时序逐步开发。
“我们将通过‘东引、南借、西承、北撑’,构筑百万人口的佛山城市副中心。”佛山西站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新城将东引大浩湖的生态和休闲功能,南借罗村城区的消费力,西承“博爱新城”的城市配套,北撑则是为南海大学城提供优质服务。
袁奇峰认为,佛山的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城融合发展程度不够高,城市发展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作为全新开发的区域,依托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和广佛同城化前沿阵地的独特优势,有条件系统谋划、整体规划、系统推进、高标准建设,担负起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的佛山城市副中心功能,逐渐形成功能综合的新城区。”袁奇峰称。
新城未来发展 南海充满信心
在活动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对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定位发展充满信心。这个信心一是来自于优越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南海敢领改革风气之先。“枢纽新城地处佛山高新区,背靠佛山万亿经济总量和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及对会展、工业设计、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
顾耀辉表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南海高度重视城市品质提升,积极拥抱轨道交通时代,以组团思维推动市政公园、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大脑”项目,超前布局5G网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颜值。
■佛山粤剧方阵参加秋色巡游。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11月2日,新时代粤剧电影艺术暨粤剧传播路径主题研讨会在佛山梁园举行。近20位粤剧专家学者围绕粤剧剧本和电影创作、粤剧电影艺术暨粤剧传播路径等主题进行深度探讨,为粤剧的传播与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是“岭南味佛山品”首届佛山文旅欢乐季之“佛山粤剧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近两年,粤剧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粤剧艺术正奋力走进新时代,粤剧电影为观众找到了粤剧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对于粤剧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有专家认为粤剧是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而电影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嫁接。“我也看过几部戏曲电影,包括粤剧《白蛇传情》《柳毅奇缘》等,观感跟舞台上是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有意思。电影表达传播戏曲是一种方向,虽说不可能完全替代戏曲舞台展示的模式,但是一种新的诠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唐国华说。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认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既要保持传统也要与时俱进,拍摄粤剧电影,是粤剧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些年粤剧电影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有一批粤剧电影通过现代电影的表现形式,拓展粤剧发展空间,激发传统活力。”
怎么样的剧目才适合搬上荧幕呢?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评论家、一级编剧张晋琼表示,新时代需要用现代观念诠释传统,在选择剧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观感和审美需求。“一是扩大观众群,二是传播艺术精品,这两点都是打造粤剧电影时剧目选择的标准。”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廖维康作品研讨会,省内外的戏剧大咖围绕戏剧名家廖维康作品进行探讨。国家一级编剧,原佛山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廖维康,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成就卓著。创作有《绿色的阳台》《青青草》《探花镇》等多部大型话剧。
专家学者纷纷认为,佛山涌现像廖维康这样的戏剧名家,这是城市文化的闪亮名片,更是城市文化的品牌。要大力弘扬廖维康的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发扬佛山的戏剧名家的匠心创作精神。
此外,佛山粤剧周期间,在全市五区开展包括粤剧经典剧目展演、粤剧电影沙龙以及华光诞庆典等数十场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把粤剧粤曲艺术推给广大市民并引导、鼓励市民参与进来。
货运量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的晴雨表。高明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明全区货运量实现快速提升,其中水路运输周转量及公路运输周转量均有明显增长,全区经济活力稳步提升。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12.09亿吨公里,增长50.6%,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一;公路运输周转量9.44亿吨公里,增长12.5%,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二。“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的快速增长,反映高明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再加上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增长,说明高明发展有货如轮转的现象。”在上周召开的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区长梁耀斌这样分析。
实际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明,是广佛地区辐射粤西的桥头堡,再加上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加快规划建设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区位优势已逐步显现,这也让不少运输业主增强了在高明发展的信心。
高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友谊表示,水路、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的背后,是高明整合资源,大力提升公水联运水平的体现。今年以来,高明多措并举,进一步整合全区17.5公里西江岸线和661公里公路资源,为高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在水路运输方面,高明利用西江航道高明段为3000吨级内河一级航道的优势资源,对岸线使用秉持着“深水深用”的原则,要求码头泊位需达到3000吨级,并具备靠泊5000吨级船舶的能力,为航运业发展预留了空间。全区共有水运企业3家(佛山市高明领渡船务有限公司、高明水运有限公司、金洋船务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领渡船务就新增了三艘大型货轮,拉动高明水路运输货运量增长31.45%。
在公路运输方面,目前高明共有货运企业506家,客运企业11家。今年区交通运输局新修订了《佛山市高明区公路货物运输新增运力奖励办法》。修订后的奖励办法,一是将补贴资金向新增挂车进行倾斜,奖励由原来每辆车1000元增加到1500元;二是增加20辆(含)以上30辆以下的补贴档次,从政策措施上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以今年新开业的佛山市金达物流有限公司为例,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新增63辆营运货车,按《佛山市促进货运业装备提升资金管理办法》和《佛山市高明区公路货物运输新增运力奖励办法》 扶持政策,下一年该公司可以申请购车价格的5%补贴和1500元每辆的奖励资金。金达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企业还计划将所有三轴车更换为四轴车,响应政府呼吁做好治理超限超载工作。
黄友谊表示,下一阶段,区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扶持货运企业发展,通过加强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效率、鼓励本地大型企业“本地货源本地运”等多种举措,进一步扶持本地规模运输企业发展,逐步提升本地货运企业的竞争能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