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都有哪些吗?
2022新年伊始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
共同梳理出
“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具体内容详见下图
你是不是在
掰着手指头等放假?
挺住!
再摸几天鱼工作几天就要过年啦~
根据《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
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除夕)
至2月6日(星期日,初六)
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加班费计算基数
关于加班费计算基数,各省规定略有不同。广东省内按照《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执行,劳动者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劳动合同必填项)。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结合《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对于实行标准计算工时的企业,加班费计算标准如下:
休息日加班费:月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正常工作时间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注明:此为另行支付3倍)
此外,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劳动者完成计件定额后,企业安排加班的,按照上述标准计算加班费。
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2月1日、2日、3日支付不低于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其他时间上班,要看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的总的上班时间是否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出的部分,支付不低于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对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适用加班费相关规定。
2022年2月1日、2日、3日三天加班:
8000÷21.75×300%×3≈3310元
2022年1月31日,2月4日、5日、6日四天加班:
8000÷21.75×200%×4≈2943元
合计6253元。
依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2月1日、2日、3日(法定节假日)一般不能安排补休,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支付加班费。
1月31日,2月4日、5日、6日(休息日)加班的,可以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加班费。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强制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要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的工作可以在网上进行,不少人会在春节期间为单位工作。但春节在家上班算不算加班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劳动者需要主张加班费的,就应该举证自己节假日存在加班的事实。春节在家工作,劳动者除了需要举证证明存在工作的事实外,还需要证明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必须在春节期间完成工作。劳动者也应当保留好加班证据,比如用人单位主张加班时的录音、qq聊天记录等等。
如果用人单位只是安排了一项工作任务,并未明确要求必须在春节期间完成,劳动者自行在春节期间进行工作,这种情况不属于加班。
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既不是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没有用人单位认可的加班记录,而只是自愿加班的情况,则不属于加班,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加班费。
“感情深,一口闷”
春节临近
饭桌上总免不了有些人
要将“饭桌”变成“酒桌”
传言有一句话: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是真的吗?
市场君很严肃地说一句:是的!
假如一个人吃了某些药后又喝了酒
很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
重则会危及生命!
今天,市场君跟大家一起来
了解哪几类药物和酒精反应很“要命”!
1、头孢+酒=毒药
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甲硫四氮唑基团,若在服药前后饮酒,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本身是是一种戒酒药物,乙醇+双硫仑,会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继续分解氧化,反而积聚起来,使身体产生恶心、呕吐等难受的感觉。
☞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般在饮酒后5-10分钟(划重点:反应速度非常快)。
☞反应持续多久?
30分钟到几个小时。
☞会出现什么症状?
会出现面部潮红、视物模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性心衰等,严重会导致死亡(划重点:后果很严重,可致死)。
特别提醒,在饮酒后3天内不宜应用头孢类药物。用药7天内不能饮酒,同时禁用含有酒精的药品及食品,例如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使用辅料含有乙醇的注射剂,以及使用酒精处理皮肤。
此外,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与乙醇也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分开使用。
2、感冒药+酒=肝衰竭
对乙酰氨基酚是大多数感冒药中用来退烧的成分,也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等)的常用药。研究表明,饮酒有增加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可能。
3、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果饮酒前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压骤降,容易出现低血压或晕厥。
4、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能抑制酒精代谢过程中酶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减慢酒精代谢,从而更易发生酒精中毒。同时饮酒可增加胃黏膜及肝脏损伤的风险,增加阿司匹林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5、镇静催眠药+酒=致命组合
镇静催眠类药物与乙醇合用后,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与药物的种类、用药量、饮酒量有关,表现为嗜睡加重,反应灵敏度降低,注意力分散,协调能力差,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6、抗癫痫药
乙醇可影响某些抗癫痫药物的代谢,从而影响疗效。
另外,饮酒本身也可能造成癫痫发作。
7、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期间,空腹饮酒的话,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血糖症状与醉酒的反应相似,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因此即使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患者往往以为是醉酒,可能导致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总之,乙醇可以改变许多药物的反应,大量饮酒会影响许多药物的生物转化。服药期间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就诊时及时告知医生近期的饮酒史。在上述药物的用药期间,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严格意义上讲
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合饮酒
特别是一两天内最好禁酒
记住一句话:
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造福身边亲朋好友
转发给他们了解真相!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