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旅游】顺德龙江贞女桥(老女桥)
贞女桥又名“老女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世埠居委会长路村。宋嘉定四年至八年(1211—1215)贞女吴妙静捐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广东督学张希举于贞女桥上建“贞女遗芳”牌坊。桥梁东西走向,跨越白鹤滩。宽3.5米,长49.6米。原为五孔石梁桥,现存一个桥孔、三段桥面和部分引桥。桥墩由红砂岩石砌筑。桥面杂有青石、咸水石、麻石等石料。牌坊坐东向西,两柱单间冲天式。宽2.5米,高5.2米,鸭屎石质,额枋阳刻“贞女遗芳”行隶大字。石柱由高大、素面的抱鼓石夹护,柱上有明代学者湛甘泉题字,柱头雕有云纹。是顺德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五孔石梁桥,有重要价值。
2002年7月17日,贞女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报功祠,又称乡主黎公报功祠、黎公乡主报功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北滘镇桃村桃源大道22号。为宋末黎梦周及其聘妻莫氏而建。始建于宋末,明天顺四年(1460)、清康熙四十年(1701)、道光十九年(1839)、光绪八年(1883)仲夏、民国三十六年(1947)季冬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带后厨。面阔13.2米,进深37.2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瓦面坡度平缓,有弧度。“报功祠”石门额有光绪年款。中堂脊檩上刻有“大清光绪捌年岁次壬午三月十六壬寅日合乡重建”字样。最有价值的是后堂。后堂梁架雄浑,三架梁、五架梁、双步架呈月梁形式,瓦面坡度平缓,有弧度,脊檩刻有“大明天顺四年岁次庚辰十月二十九辛未日合乡重建”。 木柱及柱础有重修时接驳过的痕迹,柱櫍古旧。该祠有清晰的历史沿革,并存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具有很高的工艺、历史价值。
2008年7月,报功祠被列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雾茶是西樵山特产之一,叶成卷状,颜色乌黑,茶色青淡,品入口中,先苦后甘,清香袭人心肺,若用山中清泉泡茶,更是锦上添花。1961年,郭沫若到西樵山揽胜,在其游记《西樵山白云洞》一文中提到:“……饮了西樵的特产云雾茶,入口有涩味,颇苦,而回味清适,如嚼西藏橄榄”。
西樵山林木藏茂,景色清幽。从明代起,这里就有许多学者浏览、讲学,留下许多古迹和摩崖题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西樵山,在历史上还曾是名噪一时的茶山。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西樵山在东经112°58,北纬22°55,山体如莲峰簇瓣,山周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山峰高度多在海拔300米上下,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山麓遍布扇形堆积。西樵山的岩峰胜迹很多,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8处瀑布,组成西樵山的诸多峰峦。西樵山的海拔高度虽不算高,但是由于它屹立在广阔的珠江冲积平原之上而显得格外峻险、挺拔。整个山体,外陡内平,奇崖险壑,貌若千削芙蓉。西樵山自古以来就是山青水碧、遍山绿透、郁郁葱葱的天然乐园。山上生长着杜鹃花、玉兰花、丹桂、古榕、苍松及遍山的冬菊翠竹等四时花木,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美誉。
西樵山在北回归线南,全年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山体多肥沃的水山灰酸性土,并贮有大量泉水,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旧志载:茶经唐末诗人曹松自浙江顾渚山移来,山人即以茶为业,因有茶山之称。西樵山种茶始于唐代,开拓者是晚唐诗人曹松。曹松,字梦,晚唐安徽舒城人,为诗师法贾岛。早年屡考不中,流落荆楚巴蜀间。后南游到广州,隐居在西樵山黄旗峰黄龙洞中。筑翠微石室耕田赋诗。因见西樵山泉清土腴,甚宜种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从友人陆龟蒙处取得被列为贡品的顾渚茶种赠给山民,教他们栽植采制之法,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从此,西樵山成为了岭南最早的产茶区。
此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又名“苦登茶”,其叶比普通茶叶大,颜色乌黑发亮,一经开水冲泡,全叶张开,色淡青,清香袭人心肺,入口涩味,但回味清适。多在日出之前采摘,因而得名。游西樵山,用无叶井水泡茶,更添风韵。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