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交通开展系列新春送暖活动
新春将至,岁寒情暖,近日,禅城区交通运输局为旅客、司机、车站工作人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春运一线参与者开展系列“赠春联、送温暖”活动。
在佛山汽车站,区春运办副主任、禅城交通执法支队支队长张万波带队为工作人员、候车旅客、驾驶员等派送春联,边派送边向大家讲解各种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倡导大家文明出行,并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通过赠春联送祝福活动,把交通安全宣传融入到民俗活动中,营造起平安、暖心春运氛围。
在另一边的禅南公交公司,禅城交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谭剑麟带领多位书法爱好者开展写春联送心意活动,各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不一会儿,一个个饱含真情的“福”字跃然纸上,一幅幅寓意吉祥和祝福的大红春联、横批呈现眼前,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收到新出炉、带满祝福的挥春,公交司机和维修师傅们喜笑颜开,为活动连连点赞。活动共书写“福”字及新春对联200多份,为禅南公交公司员工送上新春祝福。
此外,由禅城区快递物流业党委、禅城区民营医疗卫生健康党委联合举办的“情满禅城·关爱小哥”新春慰问活动也在全区四个镇街5个红色驿站同频开展,为辖区内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送上“新年大福袋”。
此次活动,通过开展新春送健康、福到大礼包、暖冬添新衣、暖“新”义剪和新春送对联等一系列“暖新”组合拳,进一步拉近行业党委与新就业群体的距离,在为小哥们送去关怀和温暖的同时,也向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经济大区要“真正挑起大梁”,“腰部力量”要拉动中部崛起。禅城区两会刚刚闭幕,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重大跨越,成为未来一年全区工作的主旋律。
地处中心城区,迈向城市中心,打造“佛山之心”,时代的机遇在向张槎招手。2023年,张槎加快建设都市制造中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禅城唯一工业千亿镇街。
以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做强禅西中心。2月2日,张槎街道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会,在禅西中心化征程上归零再出发,擘画“六个梦想”美丽蓝图,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今年,张槎街道将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统领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重点突出红色聚力、产业强链、科创驱动、空间提质、城市焕新、文化赋能“六大举措”,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镇域样板。
聚焦“城市中心”
以“六个突出”加速“向心发展”
面向2024,禅城“城市中心”战略一以贯之。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的六项重点工作中,处处可见“城市中心”字眼。
禅西中心化,是禅城“全域中心化”的核心。在迈向城市中心“全域中心化”的征程上,禅城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延续城市、产业、服务、人才、商业西进强劲态势,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张槎地处禅西,又是禅城唯一工业千亿镇街,在禅城“城市中心”战略中任重道远。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禅城要开展镇街“千里马”竞赛,张槎街道作为主力部队,要加快实施冲刺“千亿镇街”五年计划,夯实千亿镇街“腰部力量”。
禅城区区长盘石就指出,张槎街道是“禅西中心化”的核心,产业集聚程度较高、都市工业走在前列。“三年千万”行动首年,张槎街道完成接近130万平方米工业载体建设,在全市首创“集转国+居改工”土地整备模式,为高端产业发展腾挪空间,都市工业张槎走在全区前列。
星光不负赶路人,最是奋斗动人心。回首2023年,张槎铁军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深化锻造,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用地提质增效,累计完成土地整备602亩;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落实季华路、佛山大道等主要道路沿线综合整治提升,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挖掘“汾江源”文化底蕴,重点发展“一山一河五馆八园”文化格局,举办多场文化活动推动“师出张槎”城市IP走向全国。
潮起汾江,织梦张槎。总结会上,张槎顺势提出“六个梦想”,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画卷。在未来,全体张槎铁军将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奋力奔赴千亿镇街,再造新张槎;壮大集体经济,村村上亿元;做强湾区枢纽,路路通四方;擦亮文化名片,天天有节日;刷新城市颜值,处处皆风景;提升民生成色,人人都幸福。
“梦想能否成真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以龙的精神,狮的气魄,推动张槎‘六个梦想’实现更大突破。”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勉励全体“张槎铁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格局志向,要有“敢打冲锋头阵,干就干到最好”的奋斗姿态,以“六大举措”全力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2024年奋斗方向已指明,目标已明确。”现场,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玉军具体阐述“六大举措”,表示张槎将重点突出红色聚力、产业强链、科创驱动、空间提质、城市焕新、文化赋能,为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努力奋进。
发力“产业强链”
建设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
产业兴,则城市兴。经济发展将带来人口、财富集聚,为城市进步吸纳新鲜血液。今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发展是第一要务”,用三个“越是”,重点强调2024年禅城要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在禅城坚持“制造业当家”“禅西中心化”新征程中,张槎街道一直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创下了规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的辉煌成绩,为加快打造都市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夯实基础。
得益于“产业升级行动”,过去一年,不断有新的企业、载体、项目在张槎遍地开花。据统计,2023年张槎新增都市型工业载体1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625万平方米。宽普电子信息产业园、科伺智能科技基地等14个超亿元的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126.7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项目7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9家。蓝箭电子挂牌上市,成为禅城首家半导体芯片领域上市公司。成立全国首个“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荣获全国首个“针织时尚创新示范区”。
“2023年张槎在制造业发展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使得我们成功实现了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的目标。”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张槎将以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新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工业千亿镇街的基础上,张槎将发力“产业强链”,加大国有土地招商,推动产业载体招商,瞄准龙头“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链式招商、靶向招商,推动战新产业集聚成势;积极探索“总部+基地”模式,整理季华路沿线7个总部地块,推进季华路泛家居总部落户,构建季华总部经济聚集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一批龙头“互联网+针织”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上下游资源,助力纺织企业在各环节降本增效,在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推动与祖庙联袂打造针织服装千亿产业新集群,塑造都市制造新形态,新老并举打造年轻态现代化制造业体系。
为打造都市工业新动能,张槎将突出“科创驱动”,聚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精品产业,探索建立“研发+制造”模式,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开普勒华南数据综合产业园等主题产业园建设投产进度,培育、引入高端数字经济项目,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联合华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服务商,加快推动辖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全力开展高企培育工作,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加强火炬园、高新总部园、新媒体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辐射能力,做强做大禅西大道科创智造产业带,打造佛山张槎都市工业示范区。
推进“头号工程”
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新的一年,如何推动城市中心向纵深发展?禅城提出,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推动全域中心化,先把自己做强。城市发展需要空间,今年张槎将突出“空间提质”,打造禅西中心新形态。
首先,加快土地整备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旧厂房旧物业的拆除工作,加强探索可持续、可借鉴的改造模式,提高土地整备效率,促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着眼重点项目规划调整工作,加快谋划推进TOD开发,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抓手,构建城市新格局。
其次,统筹推进载体项目建设。提高准入门槛,明确新建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大力开展“选商择资”,加速高端都市型制造业和高品质现代服务业聚集,推动园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强化亩均增加值、税收和投资等质量指标管理考核,完善项目的准入、评估、决策、考核、退出等机制,以优质载体支撑制造业当家。
张槎街道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表示,利用“集转国”“工改工”“居改工”等土地开发模式,张槎在季华路总部经济带打造连片产业用地,为后续引入大批优质企业产业打下良好基础,不断做实做厚该片区制造业。
随着更多产业、人才、资金要素集聚,张槎将顺势布局高端的商业综合体,做强禅西商业氛围,扎实打造商业消费中心,激发片区经济活力。
未来,张槎将以佛山创意产业园为核心,打造禅城第二商业中心。积极探索新经济模式,深入挖掘帝欧总部产业园电商企业,多维度扶持电商企业升规入库,积极培育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壮大零售业基本盘。加快打造佛山第三座环宇城,力争2024年年底开业,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打造“城市中心”,还需重塑城市形象,由外而内涵养城市文化软实力。新的一年,张槎将系统实施“城市焕新”行动,进而突出“文化赋能”,打造岭南文化中心。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深厚特点,张槎将深挖“汾江源”文化底蕴,着力构建“一山一河五馆八园”文化发展格局,全力推动“文商旅产”融合发展。目前,五馆方面,三圣狮博物馆、南海十三郎粤剧体验馆、太史家宴馆、糖艺术馆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八园方面,佛山童装织梦基地已正式启用,智慧新城网红直播基地、帝欧大厦泛家居创意产业园招商进驻率都超过了90%,岭南文化雕塑园计划春节后启动雕塑作品的征稿,力争在今年佛山秋色节正式开园,其他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
全域中心化,不仅要发展自身,更要服务全市。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东部结盟、西部造城,加强区域协同。早在去年年底,张槎街道主动到狮山镇、西樵镇开展禅南合作对接调研工作,推动张槎与狮山、西樵在产业、文化等方面资源互补。
未来,张槎将推动与兄弟镇街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产业格局,促进禅南合作项目顺利落地,推动禅南区域深度合作成为佛山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的生动实践,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2023年高明更合开创治水兴水新局面,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高明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高明河(又称沧江河)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源头位于西部的更合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佛山市实施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明区坚决做好治水工作,在水环境治理工作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效。更合镇位于高明河的上游,毫无疑问成为高明治水的源头与重点。
治水的仗要怎么打?
2023年初,更合镇印发实施《更合镇2023年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聚全镇之力抓好水环境治理工作。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执政为民之基、未来长久发展之本、子孙后代幸福之源,扎实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
2023年以来,更合镇围绕市考断面达标等具体目标,推进更合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实施高明河(更合段)全流域综合整治,全力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在落实溯源、治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下,更合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为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夯实水基础。
水质溯源 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方案》里,水质监测溯源工作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溯源能够为更合水环境治理提供更有效的支撑,下达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我们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每月对高明河(更合段)及其沿线入河排污口进行分布式采样检测,调查水质状况,摸清污染源头,进行数据分析。”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高明分局更合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更合镇2023年持续开展对重点支流河涌的精细化摸查,结合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基础数据台账、加强日常巡查等工作的开展,将污染源具体确定到村庄、养殖场、鱼塘及每一个排水口。
例如针对监测数据中沿河农庄直排污水水质较差的情况,更合镇积极制定沿河农庄排污整治联合执法行动方案,执法检查47家次沿河餐馆。同时,通过污水排放整治,全镇47家餐馆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解决沿河农庄餐饮污水直排问题;密切监视河涌自动监测站实时异常数据,及时溯源,迅速处置,将河涌污染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并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
2023年,更合镇已经形成针对重点河涌监测数据的“一日一研判”,一旦发现水质数据异常随即安排人员进行溯源排查,形成全天监视、快速响应、主动排查的工作格局,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跟进处理。
由于更合镇不少排水涵管为地下管道,走向不明,且全镇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养殖场数量多,给溯源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更合镇将在2023年溯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镇内各条河涌的精细化摸排,找准污染源头开展治理;不断完善“一河一策”修编工作,绘制各河涌流域范围图,标绘建成区、村庄、工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山塘水库等各类污染点,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水质改善目标。
多源共治 打好全域治水攻坚战
溯源排查结果显示,农业面源、工业源、生活源等污染源对更合的水质影响较大。更合精准施策,推进多源共治,打好全域治水攻坚战。
在更合镇珠塘村的一处连片鱼塘,养殖户养殖的一批高产值鱼类正在安然过冬。这片鱼塘有着统一的名称:高明丰裕珠塘苏村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作为2023年更合镇重点推进的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重点项目,该片鱼塘改造面积约338.51亩,投入资金超过150万元,对原有养殖池塘进行清淤固基和安装进排水分离排灌设施、尾水实时监测系统和尾水处理设施。养殖尾水排放不再对周边河涌水质造成影响。
更合镇是农业大镇,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和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是当地水污染农业面源的主要来源。在市、区相关工作的部署要求下,更合镇有序推进一系列工作。2022年全镇有超过3400亩鱼塘通过改造验收,完成上级下达的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任务。
2023年,全镇完成立项的养殖池塘达到6042.18亩,改造完成后水产养殖尾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方面,全镇于2023年6月完成了畜禽养殖专项整治任务,共整治完成210家生猪、水禽养殖场,持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另一方面,更合镇紧抓工业、生活污染源的整治。针对污水管网运维存在的短板,更合镇2023年出动巡检人员100人次、50车次,排查清疏管网7000多米,并对全镇1054个雨污井内部堵塞问题进行检查,完成其中106个雨污井的堵塞清理工作。
去年上半年,更楼河西坊段水环境改造工程、水环境提升工程先后完工。去年9月,更合镇小洞污水处理厂正式建成运行,则进一步补齐了更合水环境治理的短板,加快各类污染源治理的步伐。
治污的成果逐步显现。作为高明河的重要上游,2023年1月~11月份,更楼河、歌乐涌等断面年度水质考核达标。
成立专班 确保河湖长制贯彻到位
河湖长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解决了治水“没人管、管不住、多头管”的问题,做到“水有人治,责有人担。”2023年第三季度,在佛山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中,更合镇位列全市32个镇(街道)第一名。治水工作再取得阶段性成效。
更合镇城建和水利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提升河湖管理水平,该镇在去年第三季度特意出台河长制湖长制考核攻坚方案,针对存在不足成立了攻坚专班,主攻治水的薄弱环节。
攻坚专班下设4个工作专班,分别是河道保洁专班、清四乱专班、水质专班、污水治理专班。这些专班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应开展相关工作。例如河道保洁专班,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每天都前往包干河段开展巡查,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并上报河道巡查情况,交由河长办统筹解决。
针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更合镇利用工作专班的力量,在河道保洁、岸线管理、污水收集、水质改善、跨界执法和河长履职等多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河长制湖长制落实到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4年,高明区提出要强力推进碧水行动,深入实施高明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当前,更合镇正依托多个大型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打造成为佛山西部经济新中心。更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殿勇指出,治水兴水是民生所需,更是发展所需。更合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来增进民生福祉,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生态支撑。
接下来,更合镇将继续从溯源、治理、提升等方面发力,巩固提升全镇水环境治理成效,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
典型 案例1
更合镇小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投用
2023年9月,更合镇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配套迎来了重大利好:高明区更合镇小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式投入使用,对提升周边水环境质量有显著作用。
据了解,高明区更合镇小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是高明区排水公司以BOT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总投资接近2000万元。项目位于佛山市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小洞工业园)东北侧,总占地面积约5316平方米。
过去,小洞村周边并未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村庄和周边企业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直排河涌,对水环境治理造成一定影响。小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后主要收集佛山市新材料产业示范园的污水,服务面积约653公顷,远期规划服务人口约1万人。
更合镇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小洞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采用“AAO生化处理+二级沉淀+除磷沉淀+自流型转鼓微过滤器”作为主体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排放执行一级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类污染物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值,最终排入小洞涌。该项目投入使用让周边的人居环境将得到明显提升,改善小洞村、高明河的整体水质。
目前,佛山市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小洞工业园)排水现状管网总长度21.17千米,污水管10千米,雨水管11.17千米。其中7.3千米污水管,5.11千米雨水管是2018年后新建而成。
典型 案例2
更楼河水环境改造工程显成效
更楼河是高明河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更合镇平塘村西南部,集雨面积114平方公里,河长9.5千米。由于更楼河流域地势开阔,坡度较缓,耕地集中,纳污面积大,沿线因水产、畜禽、耕作等农业生产排出的污水较多。
保障市考更楼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考核Ⅳ类水标准是更合镇2023年水环境治理的工作目标之一。为此,更合镇先后在更楼河实施水环境治理一期工程以及更楼河(西坊段)水环境改造工程。
记者了解到,更楼河水环境治理一期工程主要采用“三池两坝”净化技术。具体是在支涌设置截流坝,用水泵将支涌的水抽到沉淀池,经过沉淀与水生植物吸附后流入曝气池。随后通过底部增氧曝气方式使水体有机物实现充分氧化,加强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最后进入净化池重新排入河涌。在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之间,设置火山石对水体进行过滤与吸附。该项目于2022年年底完工,在2023年6月完成了提升改造。
更楼河(西坊段)水环境改造工程主要对平塘西坊桥河段进行清淤疏浚,在河道两岸进行生态驳岸,栽种绿化树木、河道内设置调蓄节制闸和生态浮床,调控原水净化,恢复水生态功能。据了解,项目总投资约50万元,治理后更楼河水质有明显改善提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