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增1万个普高学位 助更多考生圆梦中考
在今年2月召开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陈爽表示,今年广州将努力办好更加公平的人民教育,为广州“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夯实“稳”的根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学位供给,实施普通高中学位攻坚行动,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7万个,建成普通高中学位1万个以上。日前,广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公布,数据显示,今年普通高中计划8万多个,预计超出2023年普高计划过万个。
优质普高学位数量显著增加
今年,广州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约5.1万个,名额分配计划约2.7万个,对比去年分别增加了3000个,各所示范性高中纷纷“上新”。
新校区首次招收高一新生。省实白云校区、华附知识城校区、六中从化校区、广州市艺术中学黄埔校区今年首次招收高一新生。其中,省实荔湾校区与去年招生计划相当,计划招生805人,白云校区计划招生约500人,总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超过400人。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计划招生人数为400人,加上海珠校区650人,总体招生规模比去年新增300人。广州市艺术中学首次两校区招生,黄埔校区预计招收美术类学生300人,音乐类60人,舞蹈40人,播音主持30人,书法25人。除了新校区“迎新”之外,还有一些近年新开办的学校首次招生高一新生,其中就包括了广州实验中学和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实验中学招生计划为240人,设置两个特色班,分别是理科创新班和人文博雅班。苏元学校计划新高一招收200人以内,共4个班。
示范性高中班型“上新”。例如,广州外国语学校新设翔宇学院,将聘请院士担任翔宇学院院长,由知名教授担任课程专家,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重点探索“高中-高校”双高课程衔接。学院下设翔宇实验班、外交实验班、博雅实验班三类特色班级。广州市培英中学首设“钱学森班”,拟选拔50名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精神、学习能力强、科研兴趣浓厚、具备创新潜力和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进入该班学习,通过与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综合实践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除了上述新校区、新班型之外,多所示范性高中也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实现新高一扩招。执信中学执信路校区、天河校区和二沙岛国际校区新高一共计划招生1350人,是今年招生人数最多的省市属学校。广雅中学荔湾校区和花都校区均增加招生计划,荔湾校区计划招生600人,花都校区计划招生500人,两校区较2023年共扩招74人,招生人数为近年最多。广铁一中越秀、番禺、白云3个校区均招收高一新生,三校区总人数比去年增加近100人。
从扩招的分布来看,今年省市属学校的扩招基本分布在天河东部、白云、黄埔、番禺、花都、从化等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所省市属示范性高中的新校区的设计和建造都是高标准、高规格,对标国内一流学校,生均面积大,各项设施设备也非常先进和完善。
这一系列举措,使优质高中学位的分布更趋向合理,推进广州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满足老百姓就近“上好学”的愿望。
上普高途径更个性和多元
日前,广州市招考办发布了广州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的招生简章,自主招生学校和计划数均有增加。在原30所自主招生学校继续保留自主招生资格的基础上,新增华附知识城校区、省实白云校区、六中从化校区、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天省实验学校、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学校、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六十五中学江高校区、六十五中学同德校区和广州市增城应元学校等12所学校(校区),2068个招生计划相比去年的1804个增加了264个。对于有某项学科特长、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言,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优质普高的机会将有所提高。
广州实验中学、广州市玉岩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科学城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广州市从化区流溪中学、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中学、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等15所学校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此举对于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天河区考生而言是一大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疏解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和天河区的学位压力,尤其是中考成绩在第二和第三梯度附近的中分段考生有望受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其他区域吸纳良好生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今年,全市共26031个名额分配计划通过电脑派位随机分配到471所初中学校,计划数为历年最高。广州外国语学校首年纳入名额分配,共有300个名额。考生以更“优惠”的分数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大大增加。
备受关注的随迁子女升学方面,今年的一大变化是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也就是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投档录取从不同赛道的“双通道”调整为并轨同步,遵循“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基本原则。此举有利于维护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解决录取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各区各校适度扩大招收随迁子女计划比例,更符合填报志愿和录取普遍预期,有效保障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权益。除此以外,华侨中学、培英中学、邝维煜中学雅正校区等三所公办学校共有600个公办港澳子弟班招生计划。
今年还有多所民办学校开设公费班,包括广州市为明学校、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广州市海华高级中学、广州市爱莎文华高中、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广州思源学校、广州市源雅学校、广州市庆丰实验学校、广州市珠江高级中学、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广州市华万高中、广州市南外实验学校、广州龙涛外国语学校、广州市黄广附属学校、广州市华商外语实验高级中学有限公司、广州理工实验学校等16所民办学校,民办公费班招生计划共有816个。
一系列“组合拳”,让考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更多元的途径升入普高学校,尤其是优质普高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普高,将极大提高他们的升学满意度。
举办综合高中 推动职普融通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及推进高中阶段育人方式改革,今年广州秉持“试点推动、分批建设、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建设主体开展综合高中试点,以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经各区教育局申请、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审核等环节,最终确定在越秀、海珠、天河、花都、番禺等5个区的区属公办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工作,分别是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计划约1100人。
在试点校举行的校园开放日上,大量考生和家长到场咨询,问题多数集中在招生、课程、出路等内容。据悉,5所试点校办学水平较高、试点建设基础较好,将依托不同专业实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其中,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聚焦电子商务、艺术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方向,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聚焦绘画、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方向,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聚焦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事务等专业方向,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聚焦工艺美术、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方向,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聚焦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等专业方向。
综合高中试点校安排在第四批次面向本区招生,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视作同一招生区域。综合高中招收学生的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补录办法与普通高中一致。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学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综合高中,不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不可报考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学籍纳入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范畴。
综合高中统筹开设普通高中课程和专业课程,探索职普课程融合、学分互认。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开设“基础文化课程模块+职业认知课程模块”。综合高中的基础文化课程模块管理纳入普通高中课程管理范畴同步管理,鼓励综合高中和优质普通高中携手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综合高中政策上有特别的设计: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开始前,综合高中的学生可按意愿以及学籍管理规定,申请转入中职学校学籍并撤销综合高中学籍,同时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可参加“3+证书”考试。通过广州市中招录取到试点校的中职学生,达到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如综合高中学籍有空余,可提出申请,经测试后择优转入综合高中班。
目前,各试点区正积极统筹教育资源和管理力量,强化综合高中师资配备、设施设备、资金投入等保障,加强对综合高中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与广州市南武中学,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与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等形成两两结对,为综合高中的师资培训、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文化共建、活动开设、教研交流等提供有力支持。
广州加快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
5月16日,《广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在市政府官网发布,从四个方面提出了100条改革任务,以加快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全国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高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围绕“三优化一提升”提出100条改革任务
瞄准产业发展方向 优化制度供给
《工作要点》首先提出,要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制度供给。围绕优化产业发展总体制度设计、高水平产业空间标准制度、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产业链大招商机制等方面,提出35条任务,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建立具有广州特色、具体服务各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立法保障。
在总体制度设计方面,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筛选广州需重点配置资源的产业清单,引导各区错位发展。研究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
在建立健全空间保障制度方面,制定高水平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指引,出台优化产业空间载体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推动形成“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的产业空间新优势。
同时,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机制,开展科技成果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研究,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从研发端向企业端转化的相关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技术经理人、行业协会等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全面系统梳理全市招商引资政策,研究提出新时期完善广州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的有关工作意见。
《工作要点》还提出,通过“数”“碳”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活”起来,政策协同推动新兴产业“强”起来,前瞻布局推动未来产业“立”起来。例如,率先在低空经济领域探索突破,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制定低空空域改革方案,出台精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推出企业引培、人才引进、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及平台打造、运行保障及管理等方面措施。
紧盯企业实际需求 优化服务供给
《工作要点》明确,要紧盯企业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瞄准政府服务和治理模式创新,提出项目筹建服务、数字政府服务、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电水气网服务、“产业链+法律服务”、信用服务等26条任务,进一步推动政府服务理念、流程创新和治理模式变革。
产业优先,项目为王,如何为项目推进提质增效?《工作要点》提出优化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最大限度提升项目引进、拿地开工、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筹建服务效能。
项目引进阶段,根据选址区位、产业需求、规划指标等因素,研判潜在风险瓶颈,提前拿出解决方案,为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筹建报批流程,建立项目开工要素保障清单,安排专人“全程领办”,做到“引进即筹建”。
项目拿地阶段,全面实现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工程报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证联发”,做到“拿地即开工”。
项目竣工阶段,研究推广增城区“关键项验收”经验做法,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可控的前提下,做到“竣工即投产”。
同时,持续打造公用基础设施等服务标杆。电力服务方面,按照不同行业、产业链、链主企业需求,梳理全流程服务接触点,制定个性化用电报装办理指引,区别时间节点和用电负荷特性,提供差异化服务策略。网络建设方面,大力推动5G新基建,深入挖掘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汽车、5G+智慧能源等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互联网极速先锋城市。
此外,引导法律服务资源更多融入实体经济领域,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法律服务”。深化“信易贷”平台与银行金融机构务实合作,促成融资额突破2500亿元。
围绕降低综合成本 优化要素供给
《工作要点》还强调,要围绕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要素供给。聚焦企业拿地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成果转化成本、转型升级成本,从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方面提出26条任务,着力破解工业“熟地”不足、产业人才紧缺、资金供给不力、技术成果转化难、数据赋能效果不显著等瓶颈。
例如,为降低企业拿地成本,《工作要点》提出整合土地资源,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在供地模式上,采取分层供地,将较大面积连片土地出让给“链主”、优质企业,对产业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将一定比例物业产权分割转让给产业链合作伙伴企业。强化“净地出让”,加强供应土地权利清晰、规划条件明确、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具备动工开发必需基本条件的“净地”。此外,广州将选定一批“产业保障房”项目试点地块,加快推进只租不售的标准厂房建设。
为加强劳动力要素综合服务保障,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工作要点》提出建立用工保障专员与重点企业“一对一”对口联系制度,以及重点企业(项目)用工保障首席服务专员制度。健全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分类保障机制,符合保障性条件的入读公办学校, 引导其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积分入学申请和报读民办学校。各区结合实际扩大辖区保障性入学范围,探索仅凭有效期内《广东省居住证》即可参加当地积分入学申请。
为降低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工作要点》提出,发挥年度总额度最高10亿元的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对合作银行发放符合条件的普惠贷款风险损失按规定给予补偿,进一步鼓励银行加大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各区出台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与市级普惠机制形成政策联动或补充。
聚焦南沙和广州开发区 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重要平台能级
《工作要点》明确,要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重要平台能级。以开展全省首批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提出13条任务,推动南沙区打造面向世界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营商环境先导区。
南沙方面,《工作要点》提出聚焦“大招商、强筹建、优服务”,持续优化南沙“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强化招商引资体系建设,定制以“芯晨大海”产业集群为特色的“产业版”营商环境。具体包括,加快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开展国际人才职称评价试点等。
广州开发区方面,《工作要点》提出,聚焦生物技术、集成电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持续推进招商筹建“123 行动”,进一步强化“三城一岛”空间互融、产业互联、发展互动,打造广州产业营商环境示范标杆。具体包括,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综改试验等。
三个关键词
在解读文件中,市发展改革委归纳出《工作要点》三个关键词:“降本增效”“三个重构”和“三业友好”。
1 “降本增效”贯穿始终
从100项任务中可看到,《工作要点》将“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增强产业发展效能”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始终,提出“产业版”营商环境具体改革举措,力争形成面向不同行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区别化营商环境优势,推动实现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三最目标”。
降本方面,围绕拿地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成果转化成本、数字化转型升级成本等企业关切,拿出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力争在资源要素普遍偏紧的约束下,形成综合成本优势。增效方面,提出聚焦项目招引做好“加法”,聚焦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减法”,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乘法”,聚焦转型升级做好“除法”等系列改革举措。
2 突出“三个重构”导向
《工作要点》突出“三个重构”导向,重构基础设施新优势、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和重构科教人才新优势。
重构基础设施新优势方面,重点聚焦产业空间保障,提出制定高水平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指引,推动形成“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的产业空间优势;聚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大力推动5G新基建,深入挖掘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能源等融合应用场景。
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方面,提出筛选重点产业清单,完善重点产业图谱,做好产业赛道和产业领域选择,引导各区错位发展,“数”“碳”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活”起来,政策协同推动新兴产业“强”起来,前瞻布局推动未来产业“立”起来等改革举措。
重构科教人才新优势方面,提出完善“产业出题、科技答题、市场阅卷”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引领+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资本赋能”的成果转化制度;建设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新模式。
3 彰显“三业友好”理念
迎来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的广州,以“三业友好”作为关键词: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工作要点》瞄准产业发展、企业经营重要关键环节,特别是市场准入、项目筹建等市场主体关切领域,拿出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改革举措,突出“三业友好”理念。
比如,市场准入方面,依托南沙区积极推进国家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争取落地一批首创标志性成果,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项目筹建方面,创新提出优化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改革举措,通过“全程领办”“五证联发”“关键项验收”等服务举措,最大限度提升项目筹建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为方便旅客周末出行,5月17日至20日,广铁集团科学调配运力,优化列车“周末图”开行方案,加开管内京广、南广、张吉怀、黔常、渝厦等线路高铁37趟,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铁路部门将密切关注客流变化,动态优化客运组织方案,列车开行的具体车次、停靠站、时刻等信息均以中国铁路12306网站(12306手机APP)或各大车站公告为准。
具体开行方案为:
5月17日加开:广州南至怀化南G9636次、广州南至潮汕G9679次、广州南至潮汕G9679次、潮汕至广州南G9677次、广州南至汕头G6175次、汕头至广州南G5678次。
5月18日加开:怀化南至广州南G9635次、广州南至柳州D4786次、柳州至广州南D4788次、百色至邵阳D4128次、邵阳至百色D4127次、长沙至龙山北G9770次、龙山北至长沙G9769次、长沙至张家界西G9772次、张家界西至长沙G9771次。
5月19日加开:长沙南至汕头G6007、汕头至长沙南G6084次、广州南至汕头G6175次、汕头至广州南G5678次、广州南至潮汕G9679次、潮汕至广州南G9677次、武汉至咸丰G4571次、咸丰至武汉G4573次、广州南至柳州D4786次、柳州至广州南D4788次、百色至邵阳D4128次、邵阳至百色D4127次、南昌西至长沙南G4203次、长沙南至南昌西G4204次、长沙至龙山北G9770次、龙山北至长沙G9769次、长沙至张家界西G9772次、张家界西至长沙G9771次、长沙至常德C9122次、常德至长沙C9121次。
5月20日加开:湛江西至汕头G6086次、汕头至湛江西G6008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