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212个社(组)完成经营性资产改革
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安排,从2018年开始,高明区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的社(组)的股份制改革。记者昨日获悉,全区212个社(组)经营性资产改革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此外,还推进了其他类型的社(组)完成改革,全区已有517个社(组)完成成员身份确认。
今年经营性资产改革任务完成
一张张打满红色指模的表决确认书,一场场顺利通过的表决会……记者从区农林渔业局获悉,由部分试点到全面铺开,高明区今年212个有经营性资产社(组)的股份制改革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通过改革,这些经济社的集体资产得到明晰,股东身份得以确认,村中的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也随之得到完善。
事实上,高明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具体分为经营性资产、土地集体统筹经营、土地承包到户和“两田制”4种类型,全区共有742个社(组)要实施改革。今年212个完成股份制改革的社(组),为经营性资产改革。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高明选取了13个试点社(组)进行改革,已经包含了上述4种类型的情况,试点的成功为2019年该项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今年,全区将今年经营性资产改革212个社(组)的工作任务落实到4个镇街,其中荷城街道138个,杨和镇25个,明城镇28个,更合镇21个。目前,除今年经营性资产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外,其他类型的社(组)改革已完成158个。
在去年实施试点前,高明已有少部分村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杨和镇新安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村民小组长梁志雄表示,由于新安村利用股份制改革,多次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发展农旅,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10月,新安村民宿正式对外营业,成为高明坚持落实股份制改革的最好注脚。
“完成股份制改革以后,股份社有了完整规范的章程,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整个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下阶段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罗汝明说,今年股份制改革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高明加快探索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规范管理”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合农村资源。
“1+3”方案护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罗汝明说,此前佛山五区只剩下高明未能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由于自身改革情况复杂,改革经验不足。股份制改革在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等工作上花了不少功夫。
“外嫁女、户籍迁移等情况如何处理?”冼建明是荷城街道月明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的多次改革调研会上,他与其他村(居)委会的负责人,均反映股份社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最为棘手。另外,农村到底有多少经营性资产,改革完成后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改革之初也急需政策引导。
在充分收集基层意见,并多次前往改革先进地区学习借鉴经验后,针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资产交易规范等难点工作,高明区先后印发《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案》《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选举办法(试行)》 《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实施意见》《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也就是“1+3”文件。该系列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汝明表示,其中《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实施意见》,就先后三次征求意见建议,并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廉洁风险评估及公平竞争审查。“实施意见”解决成员身份边界不清的问题,遵循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协调平衡各方利益,促使更多的村认可并开展确认工作。至今年11月初,全区已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工作的社(组)有517个。
持续改革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高明区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下一步要做好省、市对高明区产权制度改革的验收工作。另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其他类型的村(社)还将继续落实改革工作。
据了解,目前改革工作往深推进主要面临几个困难:一是部分村(社)对成员身份确认仍有异议;二是股权静态管理模式的宣传推广需要加大力度;此外,个别村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影响到其自身实施改革。
对此,区农业农村局方面回应,下阶段仍然会按照中央、省和市的改革要求,集中人力物力精力将改革推向深入,力争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余下的非经营性资产类型的社(组)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对已完成改革的社(组)进行完善提升。
对于村民(社员)对部分政策不理解的情况,高明区将组织进行沟通学习,并成立专门工作组对改革难的村进行重点攻坚,利用改革契机将村中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一并化解。同时,罗汝明指出,各村可根据实际,在不违反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各自的实际问题。
当前,不少高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较低。区农业农村局会加强研究,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全区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今日(11月21日),工业互联网助力智能安全工厂建设现场会在大沥举行。会上,华南工业互联网(南海)集成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并与大沥镇内一批合作意向项目签约。
该中心是由时代中国控股集团在大沥镇政府支持下成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成创新平台,目前拥有运营管理咨询和数字化工厂设计与集成的核心能力,可实现车间到管理层的集成,产品研发、供应链以及生产现场的协同,设计并指导建设自动化生产线,信息系统集成整合。
据了解,未来该中心将整合各方资源,与西门子、SAP、中科类脑、科睿唯安、灿态科技等优质企业联手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推动大沥镇两业融合。同时也获得红十字会、欧姆龙电力、尚百年全铝家居、永锢壳体等多家企业的认可,达成合作意向。
“我们以大幅改善企业生产效率为目标,通过应用精益运营、知识管理、系统集成、模拟仿真等管理方法和技术,做到设计、优化企业生产运营系统。”中心负责人周云强介绍,中心立足大沥、辐射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安全产业技术及产品推介会主题展馆内,该中心的展位上也展示了和西门子合作的数字孪生技术,可帮助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在产线转型升级、产品研发和人才孵化三方面上进行整体赋能。
“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让企业孤单上路,政府有责任搭平台、给资源和进行扶持。”大沥镇镇长游剑锋表示,将借助华南工业互联网(南海)集成创新中心的力量,把西门子工业4.0技术引入大沥,服务大沥乃至南海企业的转型升级。他还提到,目前镇内5家企业与该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政府以大力度推广平台的同时,也会持续关注已开展柔性生产服务企业的推进情况。
据悉,大沥还将积极响应南海区“腾云计划”发展行动纲要,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金融科技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搭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平台,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大沥将打造“智能电网配用融合创新示范区”
现场还进行了广佛国际商贸城配用融合智能电网项目签约仪式,意味着大沥正式迈出打造“智能电网配用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步伐,这在支撑大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有巨大推动作用。
此前,大沥提出将打造智慧安全小镇,广佛国际商贸城正位于小镇规划范围内。游剑锋表示,目前,工厂、家居的用电是隐患存在最大的区域,大沥将通过该项目与南海供电局进行智能化用电安全合作,率先在广佛国际商贸城进行包括路灯、居民用电的智能化安全建设,关注载体研发和生产单位的智能化安全。
该项目将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10kV供电线路故障自愈为目标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优化大沥原有电网结构,加强广佛国际商贸城片区配电网建设,推广配电设备智能运维,将极大提高片区的供电可靠性,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供电网。
大沥为出租屋用电安全“上保险”
截至2019年2月底,大沥镇登记在册的出租屋共4.7万栋/套,外来人口约43万人。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在为大沥经济高速发展做出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工作增加了巨大压力。
为持续推进“平安大沥”建设,会上进行了出租屋安全风险智能管控项目签约仪式。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制度,探索大沥“保险+科技+服务”出租屋安全社会化治理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游剑锋表示,此前大沥已在重点社区(凤池、河东、沥东等)的近千栋出租屋试点投保“出租屋责任保险",聘请专业电力安装公司会上门做好家居电力安全检测和服务,目前超过八成已接受了首次服务。下一步还将推广至全镇范围的出租屋,推动形成社会的安全氛围。
11月21日下午,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挂牌暨佛山仙湖实验室成立大会召开。
为强化先进能源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佛山启动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分中心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主依托单位,拟在广东武汉理工大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筹建市属事业单位“佛山仙湖实验室”,全面整合全市氢能研究与产业资源,推动全市氢能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佛山仙湖实验室将选址南海区丹灶镇仙湖氢谷内,占地面积37622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40289平方米,未来建设遵从“聚焦战略目标、统筹十年规划、分步高效实施”方针,聚焦国家对氢能核心技术和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一阶段总投资初步预算11.6亿元,计划每年安排30个重大和重点开放项目,第一期将建设2个研发中心 (含10个专业实验室)、1个测试与分析中心(含3个分中心),入驻研究人员近10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
市长朱伟表示,通过十年规划和十年奋斗,要将实验室打造成 “五个中心”:世界氢能与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氢能与新材料技术转移与辐射中心、氢能与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汇集与国际交流中心、国家氢能与新材料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氢能与新材料领域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同时形成面向全球吸引和汇聚高端人才的集结地、氢能核心技术与新材料的发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性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南海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率先出台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更围绕丹灶仙湖,规划47.3平方公里建设“仙湖氢谷”,打造以氢能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力争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此外,南海还推动一批氢能产业链核心重点项目落地丹灶,产业核心项目计划投资超200亿元,通过打造一批氢能产业研发、标准化平台,举办全国氢能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推进加氢站建设等,抢占氢能产业风口。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