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水,感受西江明珠的别样魅力!
地处西、北、绥三江汇流之滨的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这里绿水环绕、碧塘生辉、和邻睦族、乡贤文化淳朴,被誉为西江边上的一颗明珠。
人杰地灵
乡贤之光在亨堂
五顶岗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人在这聚族而居。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有着旧时的印记。
定居下来的村民,修建民居和祠堂。至今,五顶岗仍保留着较多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成为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亨堂村邓氏宗祠,目前正在重建。
历史上,五顶岗名人辈出,例如陆兰清、陆兰培、邓熙农等革命志士、烈士就出自五顶岗。村内不仅有保存完善的庙宇宗祠,还有革命烈士遗址和纪念碑。
清明节,五顶岗开展悼念先烈活动。
仙人嶺下的亨堂村,村口一座6米多高的石牌坊精致大气。沿着平整的道路往前走,一路上绿树环抱,水清鲤动,家家户户门前种花,老人小孩树下乘凉,怡然自得。
亨堂村牌坊和五显庙前的大榕树。
在五顶岗的建设发展中,乡贤们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摆渡者的角色,透过同乡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以“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村”的形式,带动家乡共同发展。
乡贤邓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学徒,摸爬滚打数十年,为女士的足上美丽立下汗马功劳,创立百丽集团,成就了自己的“鞋王”美誉。
百丽集团创始人邓耀(左)
如今环境优美的亨堂村离不开邓氏兄弟的大力支持:重建邓氏宗祠、重建五显庙、捐资铺设村前道路......
重建后的五显庙
亨堂村一角。
或许,你会说现在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在慢慢变淡,但来到五顶岗,你就会有改观。在五顶岗,你会亲切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这里宗族的力量。
浪遏飞舟
西江明珠的活力四射
今年“北帝诞”,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竹山村人潮涌动,彩旗飘飘,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竹山村“北帝诞”五人龙舟赛激烈上演!
每年北帝诞、龙母诞、四月初八、端午节等节日,五顶岗的一些自然村便会组织赛龙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就在端午假期之后的昨天,五顶岗上官员村再次迎来了龙舟赛~上百人的参赛选手在金本竞渡。
五顶岗是三水区群众龙舟活动的一块热土。当地的江河、水涌经常活跃着龙舟爱好者的身影。龙舟是文化之舟,亦是精神之舟,它承载着五顶岗儿女们的追求与理性,它贯穿于历史与未来。
魔水故里
产业振兴与水都小镇
从亨堂村牌坊走出来,你会发现“中国魔水”健力宝的新厂就在右手边,五顶岗因而也被称为“魔水故里”。
五顶岗是三水区闻名遐迩的饮料食品专业园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以下简称“水都基地”)的所在地,产业与村居相结合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园村共建不断走向深入。
纳税大户百威、红牛,西南名片——健力宝,深受欢迎的益力多......水都吸引了多个食品饮料巨头来此建厂。走进水都基地,车水马龙的主干道上,满载饮料的运输车辆在繁忙地运转着,从这里输出的饮料,销往全国各地。
近两年来,水都基地推进了多个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及人文宜居环境提升等工程,进一步打造以产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生态化智慧型特色小镇。
2017年,水都小镇被列入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西南街道计划2017-2020年投入112.6亿元升级水都基地。水都小镇市级湿地公园提升一期工程项目将投入450万元,围绕中心湖环道建设慢行道与单车道,提升水都小镇形象。
以后附近街坊到这环湖散步、骑车,好不惬意!五顶岗也会变得越来越宜居!
西江边上的五顶岗,用乡贤文化铸就了自己的灵魂,用龙舟文化打造了自己的筋骨,用水都小镇擦亮了自身的品牌......不久的将来,这颗明珠会越来越闪亮!
近日,佛山街头异木棉惊艳盛放,绚丽了深秋的佛山。美图带你看看这满城繁花!
美景在路上,季华路。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植亮应摄
东平新城异木棉盛放。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丁建芳摄
11月15日,汾江路与季华路交汇处。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霍广良摄
寒风已至,人们早已添衣防寒
而异木棉傲寒盛开于佛山街头
每年10-12月是异木棉盛开的季节
她孤傲非凡,迎寒绽放,冬季便是盛花期
花下舞,地点:佛山新城。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植亮应摄
佛山新城异木棉。曹欣仪/摄
丹灶翰林湖异木棉。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李惠清摄
陈村花卉世界多种颜色的美丽异木棉竞相开放。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李少文摄
晨练,南海九江儒林广场。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梁兆林摄
佛山文华公园异木棉花盛开艳映电视塔。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陈玲玲摄
影弱还如舞,花姣欲有言
公园里异木棉在古典建筑的映衬下
似穿越了三生三世,恍然如梦
南浦公园 。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徐懿君摄
松岗异木棉绽放。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罗超摄
异木棉星芒佛山新城。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何文莉摄
匆匆赶路的时候
也别忘记抬头看看迷人花色
骑一辆单车,赏半晌繁花
盛放的异木棉。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梁秉坤摄
匆匆赶路的时候
也别忘记抬头看看迷人花色
秋日诗语。千灯湖美丽异木棉美丽绽放,如诗如画迷醉游人。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容铸华摄
南海里水镇河村公园,绽放的异木棉。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黄国恩摄
南海里水镇河村公园,静赏异木棉。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黄国恩摄
顺峰山公园,异木棉花开正艳。曹欣仪/摄
中山公园的美丽异木棉与古建筑交相辉映.。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容铸华摄
醉美秋色 。古色古香的中山公园群英阁与旁边的美丽异木棉交相辉映。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 容铸华摄
春看百花艳,冬赏繁花盛佛山满城皆绿,四季飞花趁凛冬未至,花也盛开不如一起来佛山赴一场美丽异木棉之约吧
8月12日,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佛山冯氏木版年画第三代传人冯炳棠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冯炳棠13岁时开始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坚持到生命最后时光。他通过对专业各工序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成为广东省全面掌握佛山传统木版年画工艺的唯一传人。他曾荣获“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荣誉。十多年来,他积极推广佛山木版年画、培养传承人,将原本式微的佛山木版年画事业,逐渐发展成为佛山非遗事业一大名片。
冯炳棠正在精心雕刻大型木版年画《军魂》。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病中不忘木版年画的传承
清至民国时期,普君南路(旧名细巷)是远近闻名的“佛山年画一条街”,而今只剩下冯氏木版年画。
童年时的冯炳棠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制作木版年画。1998年,冯氏父子建立了佛山民间艺术社木版年画作坊,再度恢复了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他原来只从事木版年画的开纸、套印技艺,为了传承佛山木版年画,他刻苦学习和钻研各个工序,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木版年画开纸、雕版、套印、描金、开相、写花、填丹等整套制作工艺,成为了广东全面掌握传统佛山木版年画工艺的唯一传人。
冯炳棠正在进行木版年画制作。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冯炳棠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佛山木版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此后,冯炳棠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还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
冯炳棠正在印制木版年画。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为了将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自2007年起,冯氏父子开设传承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佛山木版年画,甚至接下传承的接力棒,刘钟萍和郑太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4年,“85后”刘钟萍与佛山木版年画结缘,随后师承冯炳棠。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她和郑太昌已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遗中心副主任关宏与冯炳棠相识十多年。几天前关宏还专程看望冯炳棠,“当时他身体很虚弱,仍然不忘木版年画的传承,嘱咐他的儿子、弟子一定要珍爱木版年画并传承下去;十年多来,冯老先生在非遗传承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木版年画的传承人群从儿子扩展到社会群体。”
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守艺人
去年8月,冯炳棠被发现患有胆管癌,经过多次住院治疗,最终还是于8月12日早上离开了人世。
他的儿子冯锦强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父子这辈子的缘分就定格在七点四十五分”,不少文化界人士纷纷留言:“冯大师,一路走好”“棠叔一路走好”……
大师驾鹤西去的消息让业界不少人扼腕叹息,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梁诗裕表示,冯老先生的离去是佛山工艺美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佛山文艺界的损失。
“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传承人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清华大学原博教授曾两次调研佛山木版年画,他说,冯老先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守艺人。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听闻消息,致电道:“数月前曾去佛山看望先生,一切恍如眼前,冯炳棠是佛山年画杰出传人,其技艺高超、画法精湛,中国木版年画正在申报世界非遗,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与发展也是重要的申报材料之一,他为佛山年画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堪称‘民间国宝’;他的辞世,为民间工艺界一大损失,希望传承好冯老的技艺以纪念先人。”
2019年4月,冯骥才与冯炳棠在交流探讨木版年画的技艺。
冯炳棠先生的作品
冯炳棠在展示其木版年画作品。(资料图)
冯炳棠在展示其木版年画作品。(资料图)
木版年画作品《佛山醒狮》。(资料图)
《福字持刀将军》。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鲤鱼童子》《梅花童子》。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冯大师,一路走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