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如何铸就城市文化硬支撑
详细内容

佛山如何铸就城市文化硬支撑

时间:2022-02-27     人气:2118     来源:佛山新闻网     作者:
概述:前海要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审慎监管和完善风险防控前提下,支持前海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开发......

前海要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审慎监管和完善风险防控前提下,支持前海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开发、创作、发行和集散基地。同时,要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稳妥有序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建设多种文化开放共荣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打造文化软实力基地。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站在前海金融中心16楼,透过玻璃,窗外宁静壮阔的海景风光尽收眼底,“湾区之光”摩天轮安静伫立。这是前海首家本土“独角兽”——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来画)所在地。


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来画)内展示的前海手绘墙。/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张弘弢摄


两公里外,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盛港文创孵化器内,一场剧组选角活动正在进行。在这个孵化器内,已孵化30余个文创企业和众多影视IP项目。


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作为深圳面向世界的第一窗口,前海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不遗余力,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起到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创园区基地。


作为湾区极点城市,佛山提出“务必成为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虎年开工首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吹响“开年即开工、开工即开干”的奋进号角,提出坚持扩大佛山文化影响力不动摇。佛山如何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前海经验和前海做法,将对佛山带来哪些启发和机遇?


01、首家本土“独角兽”文创企业如何炼成?


点开APP、选择模块、对素材拖拽编辑,短短几分钟内,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画短视频完成。这是来画动画软件功能之一,用户可像做PPT一样,制作出精美的动画视频。


2015年诞生于前海的来画,是一家“科技+内容创意”公司,成立五年多以来累计融资10亿元,并在全国19个城市布局分公司,成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最新估值约130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估值从0到4亿元人民币,来画用了5年时间;而从4亿到130亿元人民币,却只用了去年一年,而且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来画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并非偶然。


2019年,这家年轻的公司完成数轮融资后实现快速扩张,成为行业内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前海本土“独角兽”企业,来画直到2019年底才正式回归前海。


“恰逢前海发布企业‘归巢’政策,向来画发出邀请,我们也愿意回归前海。” 来画联合创始人、董事全倖慧说,但在政策申请上面临尴尬的境遇,彼时前海的政策主要针对金融和硬科技类企业,来画作为一家“文创+科技”跨界融合企业,能符合条件的政策并不多。


“虽然公司每年也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但研发成本始终比不上硬科技类企业。如果按照文创类企业划分,能得到的政策扶持较少,但按照科技类企业划分,又不完全符合条件。”全倖慧说。


彼时的来画,一年纳税甚至比不上一家大型餐饮公司。但正是看中来画属于数字创意领域代表性企业,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前景广阔,能够带动前海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愿意为来画争取政策支持。


办公租金补贴,落地资金扶持,人才房配备,推荐投资机构……这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为来画准备的归巢大礼包,为这家企业的腾飞提供支撑。


2020年初,疫情来势汹汹,线上数字创意办公快速发展,来画抓住机会得以实现飞跃。同时归巢前海后,前海的大力扶持政策,使得来画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来画的用户数据呈高速增长态势,营收翻了一番,并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3轮过亿元融资,目前是新华社、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的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军企业。


政策扶持补贴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企业留不留得住,关键看服务。


“前海部门走访企业,往往不是只解决自身‘分内事’”。 例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招商处来到企业调研时,得知企业有人才需求或其他问题需要解决,这虽不属于他们处室的权责范围,但该部门主动找到专业服务处、改革创新处、综合办公室等其他职能部门联动解决,同步开座谈会,为企业一对一解决问题。


来画能在前海做强做大,并非偶然。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拥有美的、海天、格兰仕等行业龙头,但在文创领域内鲜有带动性强或有影响力的企业。龙头企业往往能有效带动产业链运转,引领行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稳定运行“定海神针”。


如何培育引进文创类的“独角兽”,来画对佛山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样本。


在全倖慧看来,对比佛山,前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真正有代表性的企业是金融和科技类企业,但前海却把来画打造成了标杆,以“千金买骨”之态吸引集聚文创企业。如今,来画也成为前海的招商大使。


在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过程中,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也邀请来画等文创类企业提供意见建议。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我认为不能仅仅以税收和经济贡献度来衡量,而要衡量其软实力。”全倖慧认为,以税收标准衡量对文创企业而言并不公平,衡量一家文创企业的标准,应该是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创新作用以及未来的战略价值。


02、结合三地优势打造大湾区影视精品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不少港青内地创业“第一站”,也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开园后,越来越多创新创业青年受前海人才政策吸引而聚集于此。目前园区有多达18个孵化器,盛港文创孵化器是园区里为数不多的文创类孵化器。


1月18日,盛港文创迎来新客人——数位香港知名演员和导演到此拜访。当天,一场前海&香港影视代表座谈会在这里举行,前海管理部门和梦工场向香港演艺圈的爱国爱港人士发出邀请,欢迎更多影视行业人才来梦工场、来前海发展。


盛港文创是由香港艺术文化青年会、华盛影业共同打造的深港文创类孵化器,致力于深港两地文创类项目投资,是促进内地与香港及国外华人交流合作的平台。该孵化器孵化的30多个项目,80%来自港澳文创团队。


盛港文创孵化器是由香港艺术文化青年会、华盛影业共同打造的深港文创类孵化器。/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张弘弢摄


与一般孵化器孵化企业不同,盛港文创以孵化项目为主。


“对文创孵化器的概念,我们起初有些混乱,如今思路慢慢清晰。我们更倾向于孵化一个项目、一个IP,打造一个行业爆点。”华盛影业董事长王戈说,影视行业产业链条较长,导演、编剧、演员、发行等环节环环相扣,并非注册一个公司就能解决,而盛港文创主要为合适的IP或项目链接资源、搭建班子。


以电影《惊门》为例,盛港文创前后为该项目引入1500万元资金,从编剧、拍摄,到院线发行、上线网络平台,全程参与其中,前后共花费3年时间。


在起步阶段,迫于项目数量不足,盛港文创孵化的企业并不全是文创类项目,也包含不少涉及影视行业的科技类企业,例如研发机器视觉系统的百迈技术等。如今,盛港文创几乎实现满载荷运营,这得益于前海每年定期举行的创投大赛,筛选出合适的项目供园区的孵化器进行匹配。


“选择来前海创业,正是看中这里是与香港深度对接的窗口。”王戈说,影视行业作为香港的支柱型产业,曾经领跑亚洲,但目前却面临从业人员、教育储备等方面的断层,而内地影视行业处于上升通道,“两地因为制度等原因,需要有效过渡的结合,前海正好是最合适的地方”。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佛山要加强南方影视中心建设,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佛山与前海在影视产业方面有哪些可以碰撞出火花的地方?又如何借助前海深度对接香港?


在王戈看来,佛山文化底蕴深厚,又有南海影视城、国艺影视城等硬件,其影视产业发展基础相比前海有过之而无不及,发展影视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但缺乏有影响力的IP和亮点。


“一位香港著名导演曾说过,几乎每一次华语电影飙升,都有一个武打明星出现,例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吴京等。”王戈说,对于佛山而言,不妨结合咏春等武术根源打造武打明星,以此打响影视产业品牌知名度。


他建议,佛山可将南海影视城、国艺影视城的“窗口”搬来前海,发挥产业和影视硬件的优势,以孵化项目的形式,吸引港深的影视项目、资本落地佛山,结合佛山本地IP,打造属于大湾区的爆款产品。


“不久前上映的《雄狮少年》就是很好的题材,有不少和佛山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点。”王戈说,佛山发展影视产业应具备发散思维,不仅仅聚集影视作品本身,还要针对市场开发衍生的周边产品。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鹏林认为,以前海为平台,可充分发挥佛深港三地优势,利用香港的影视产业链条,借助深圳资本和人才的支持,同时发挥佛山文化的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湾区影视精品。


03、文化产业发展需以市场为导向


去年9月,第十七届文博会移师位于前海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也是前海扩区后迎来的首个国家级重大展会。在这场文创盛会中,佛山馆秀出了伦教珠宝和伦教香云纱两张“软硬黄金”文化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决定城市发展的前景与后劲。深谙此道,深圳在40余年发展历程中,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还实现文化的崛起。


早在建市之初,深圳在地方财政异常紧张情况下仍着手规划建设深圳大剧院、体育馆等“八大文化设施”,不仅展示深圳极强的文化发展意识和超前的文化发展理念,更奠定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底蕴。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文化立市”发展战略,2012年,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新走上快车道,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和“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文化理念,明确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主流城市文化”“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国际创客中心”。


今年是佛山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深圳的文化战略以及对文化创新的探索,可为佛山提供借鉴。


近年来,佛山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但从文化产业角度来看,并没有给这座城市带来较理想的经济效应,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链乃至产业群。尤其是文创设计对于佛山制造业的赋能提升效应并不明显。


在胡鹏林看来,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先找准目标市场,紧跟市场需求。他以家装为例,20年前深圳生产传统风格的古玩类工艺摆件的企业众多,迎合了“50后”“60后”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


“‘50后’‘60后’陆续退休,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70后’‘80后’成为消费主力,迎合他们需求的现当代的家居风格和家具市场随之兴起。” 胡鹏林说,如今“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未来文化产业也必定是紧跟这些群体的需求而发展。


“文化是设计的基础,市场是设计的归宿。”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主任韩望喜说,“深圳设计”的特点是面向市场、产业结合度比较高,工业设计、工业生产与知识创新齐头并进。


佛山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邱代伦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逻辑与制造业不同,这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的人才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经营的无形资产,靠借力,主要生产‘精神消费品’;制造业主要生产的是物质产品,靠给力。” 邱代伦说,佛山发展文化产业,要拿出当年重视制造业的魄力与力度,重视以文化产业为重要内容之一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系统谋划、单点突破。


“单点突破的思路,可借鉴前海发展文创产业以及佛山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验。”邱代伦说,一方面是培育或引进龙头,如当年南海引进一汽-大众,直接引进行业龙头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或是培育扶持本地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是挖掘佛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寻找可产业化的文化资源,扶持发展综合性服务业园区,加快构建纵向、横向文化产业链条,培育文化产业生态。


岭南文化是大湾区最鲜明的文化DNA,佛山与深圳同属岭南文化圈,在文化、语言、风俗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这为佛山与前海的文化创新合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表示,佛山与深圳应重视挖掘并传承各自的岭南文化,并协同建设岭南文化旅游发展高地、大湾区电竞文创中心、大湾区影视动漫基地等,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调研手记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竞争优势


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除了拼经济,最终拼的还是文化,这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战场。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在深圳40多载发展历程中,文化与这座城市共同崛起。文化深圳何以越来越耀眼?这背后文化发展的密码是什么?对佛山又有哪些借鉴参考?从前海这个标本,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一是融合产业发力。前海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能形成“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集聚腾讯动漫、腾讯音乐娱乐、雷鸟数字娱乐科技、前海手绘科技等知名文创企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新增长点。


二是龙头企业引领。龙头企业能有效带动产业链运转,引领行业发展,前海支持来画等龙头品牌企业发展,不仅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带头人,也抢占了行业发展先机。


三是集聚效应彰显。建设引进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文创小镇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能起到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孵化器,推动园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园区迭代发展,使园区实现从“聚合”到“聚变”。


在采访过程中,企业、园区、孵化器的负责人和行业专家,不约而同谈到,相比前海,佛山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更足,优势也更明显。


但不可否认,当前佛山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产业层次整体不高、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文化产业人才不足、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


尤其是文化人才不足的问题,导致佛山对文创企业吸引力不强,进而导致氛围不浓厚,反过来又影响人才引入。如何打破这一死循环困局?行业培育是关键。只有广阔的市场,才能吸引大量的人才。


采访中,邱代伦也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依赖人才的行业,同时也是吸引、留住人才的行业。一方面,佛山可挖掘的文化资源很多,但都深埋“地下”,把它们挖掘出来,做成产品,需要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成集群的人才。另一方面,佛山泛家居产业发达,需要以文化作为“稀土矿”助力泛家居产业升级。因此,建议佛山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因地制宜,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两手抓,从“产业文化化”入手。


不同于制造业,文化产业前期规模小、产出慢,甚至需要政府出手扶持,但文化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却是最足。正如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设计与艺术联盟主席任克雷所说,一个城市或城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有文化支持。经济与文化结合得好,才能有后劲、聚人气,可持续发展。


随着深圳高房价所带来的高成本,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部分产业和人才自然会外溢到周边地区。佛山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地理位置上毗邻深港澳,在吸纳深圳溢出文化产业和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