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这7个工业千亿大镇有什么“秘密”?
佛山工业哪家强?近日,佛山32个镇街陆续亮出2021年度经济发展成绩单,不少镇街表现抢眼。
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从规上工业总产值来看,去年,佛山已有北滘、狮山、荷城、乐平、里水、容桂、西南等7个镇街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张槎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921亿元,是全市最接近规上千亿水平线的大镇。
在上述千亿工业大镇中,北滘雄踞32镇街首位,力压狮山,高明荷城位居全市第三,三水西南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他镇街也各有精彩表现。
北滘超狮山
荷城居全市第三
不久前,顺德宣布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11421.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工业产值超万亿元的市辖区,再次惊艳全国。其背后的工业大镇在全市镇域经济中也是“笑傲江湖”。
统计数据显示,北滘以92平方公里的辖区,突破4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成为佛山镇街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在佛山镇街中,北滘也是唯一一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的镇。
南海狮山紧随其后。根据数据,2021年狮山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3805亿元,占南海一半;GDP也超过千亿,占南海超三成,是名副其实的千亿大镇。
从增速看,近两年北滘更快。2019年,北滘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3000亿大关,彼时的狮山已超3600亿元,在佛山各大镇街中独领风骚。600亿的差距看似很远,北滘却在2年内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1000亿元,反超狮山。
从规上工业总产值上看,北滘略胜狮山一筹;从经济体量上看,北滘仍需努力追赶。
去年,北滘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狮山预计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200亿元,约为北滘的1.7倍,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1月,中共北滘镇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透露,北滘将始终坚持制造立镇、科技强镇。
北滘孕育了美的、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创造性推出数字化改革系列扶持措施: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成为市内首个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碧桂园集团建筑机器人逐步投入实战应用,创新动能持续加码。
狮山也在做强优势:这里全新吸引了瑞普动力电池、信扬科技等多个百亿产业项目,并集聚了20个科创平台,以及超过12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狮山“小升规”工业企业数量在南海区排第一:新增“小升规”企业390家,占全区46%。
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可以视为佛山镇街工业第一梯队,目前这个梯队已有北滘和狮山两名成员。而在2000亿元-3000亿元的第二梯队,则只有高明荷城一个。2021年,荷城以2355.19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位居佛山全市第三位。这个成绩,足以颠覆很多人对高明的认识。
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2000亿元区间的大镇,则包括乐平、容桂、里水和西南街道。(据公开信息,南海里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1310.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但具体数据尚未公布。)
今年,三水西南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由此,三水已经拥有乐平、西南两个千亿级工业大镇。
在佛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冲击千亿大关的镇街中,禅城张槎最值得关注。根据数据,去年,禅城张槎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921亿元,占全区46.1%。事实上,在2015年张槎街道工业总产值就已突破千亿,是佛山老牌千亿大镇。不过,在此后的6年中,张槎的工业总产值没有出现大幅度增长,总体规模稳定。
张槎虽然地处禅城中心城区,却是典型的工业立镇。近几年来,如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力促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同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课题一直是张槎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为此,张槎致力于成为全区科创主战场,依托聚锦科创园、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创新药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蓄更多科创动能。
容桂、乐平增速最快
长板突出,短板明显
增速是观察工业大镇的一个重要维度。
去年,容桂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为1058.3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长速度较快;乐平镇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87.34亿元,增长14.5%。在前述七大镇街中,这两个镇街的增速最为突出。
容桂早在200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就已突破千亿大关,是佛山最早实现千亿的镇街之一。从近十年的时间轴上看,近年来容桂的工业规模总体增长并不算快。
不过,这两年,容桂的工业质量不断提升。过去一年,容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3家,诞生了顺德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量、通过量均居顺德区首位。
相比容桂,乐平是一个后起之秀,但增长稳健。2017年,乐平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成为三水首个破千亿的镇街。去年以来,乐平新引进邦普电动汽车用正极材料、华南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等优质项目40个,总投资超16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6个,占总投资比重近八成,在大项目和产业升级上取得了新突破。
在千亿镇街中,增速较快的镇街共同特点是大招商、大项目多,产业升级快、创新发展动能强。在此背景下,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也成为各个镇街的重点。
狮山330.6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开发强度已经高达56%,大量土地被低效的村级工业园占据,空间拓展热火朝天;在西南街道,2022年度计划改造任务1112.11亩,为血液涌入腾挪空间;容桂力争年内盘活工业厂房面积100万平方米……
工业大镇也是人口大镇
荷城人口密度排名第二
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人口、服务业、城市配套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人口数据也是解析千亿工业大镇发展的有效指标之一。
从全市看,狮山不仅GDP稳居佛山第一,也是最“聚人”的工业大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狮山镇常住人口超95万人,位居佛山32镇街之首,超过三水、高明的人口总量。其以镇的层级,集聚了佛山9%的市场主体,承载了全市10%的人口。
千亿工业大镇中排名第二的是容桂,人口达57.35万。过去十年间,狮山新增人口超50万,容桂新增人口超10万,均在佛山排名前列。
千亿大镇中,里水以常住人口41万排名第三。北滘、西南、荷城分别以37.75万、32.75万、31.93万人口位居中游。张槎街道和乐平镇则以29.68万人、17.90万人位居最末。
从人口密度看,张槎街道最为“拥挤”,每平方公里拥有1.12万人,荷城街道每平方公里1.06万人。千亿镇街中,这两个镇街人口密度最大,区域面积也最小。容桂每平方公里拥有0.71万人,人口密度位居第三。其余镇街中,北滘和西南街道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0.4万人左右,狮山、里水、乐平人口密度较低。
如今,佛山不少镇街意识不仅产业要旺,也要人丁兴旺。在千亿工业大镇的工作部署中,提升城市品质成为一大关键词。
荷城希冀走出一条绿色转型超越的突围之路,以城市建设“新品质”工程,全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空间格局重塑;里水则全力以赴推动城市升级,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北滘提出坚持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探索治水治产治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城市更新、产城共促、生态联动、都市融合,在绘就绿色生态美丽画卷上争当标杆示范……
未来,佛山越来越多工业大镇将走上产业、城市发展更加均衡的道路。
2月28日晚,佛山数字化工厂建设与发展论坛暨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2021年度会员大会召开。会上透露,2021年佛山向全球销售机器人约3.1万台,约占全国的9%。而随着“佛山制造”加快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本土机器人产业集群迎来发展新机遇,机器人行业发展向好。
论坛上,政府机构代表、机器人企业代表、制造业企业代表、公共服务机构代表和项目代表共同启动了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工作组组长、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秘书长高辉介绍,监测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收集佛山机器人行业发展信息、打造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梳理总结决策参考报告等。
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2021年佛山出台的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政策中,佛山的制造业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例如正在实施的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监测项目(下称“监测项目”)。
据悉,本次监测项目的监测对象包括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凌王电梯有限公司、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工业机器人整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领域的企业,南海占比约30%。监测项目一方面旨在摸清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家底、打造佛山机器人品牌,增强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旨在找出发展差距,推动本土机器人产业更好满足全市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需求。
数字化的市场有多大,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华南(广东)国际数据交易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负责人胡晓楼介绍,2020年,全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比38.58%,比2016年增长了72.69%。未来企业收益的效率、产值、利润要实现N倍增长,必定来源于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就是让数据缩短一切时空距离,提升效率!这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选之路。”
在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2021年度会员大会上,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院长、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会长杨海东透露,去年佛山机器人行业向全球销售机器人约3.1万台,约占全国的9%。而在提到2022如何布局机器人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产业协同中获得更多机会,佛山机器人企业纷纷表示应各展所长,抱团发展。
位于狮山镇的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介绍:“汇博大到几千万元、小到几百万元的项目,都不是单打独斗。在为客户提供了整体方案后,在不擅长的板块会寻找当地的企业一起干,一起做大做强。”
杨海东表示,2022年协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整理不同行业数字化的共性、个性需求,与会员企业对接。面对市场需求,要当好资源组织者,组织机器人本体商、集成商、人才、金融、科技等资源。协会还要成为能为政府提供支撑的单位,制定机器人行业标准和规范,打造标杆案例。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品质量升级行动,大力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完善提升“佛山标准”产品评价体系,加大区域品牌培育、推介力度。
“制造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品牌和质量标准工作作为我们的首要工作。”南海区区长王勇表态掷地有声。3月1日,南海召开2022年质量强区推进工作大会,以树立先进典型,发放支持“大礼包”的方式,引领和鼓舞南海上下齐发力,推动品质南海向未来。
质量是发展之基、兴业之道、强国之策。未来,南海将着力打造高品质南海制造、构建南海制造先进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现到2025年,南海区的标准引领作用更加显著,品牌经济效应日益凸显,知识产权建设上新台阶,企业质量意识大幅提升,全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的总体目标。
树起标杆
115个“质量军团”受表扬
“今天受到表扬,非常激动,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大会上,佛山市南方包装有限公司产品标准&法规中心经理刘长来在接过牌匾后,心情非常激动。
此次南海对过去一年在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领域共取得115个奖项的相关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其中佛山市南方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包装”)因被评为“2021年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先进单位”和“2021年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所以受到表扬。
“2021年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先进单位”这一称号对南方包装来说分量颇重,因为该公司主导的这一项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在15年的时间里经过多次修改才落地。
事实上,此次受表扬的企业都跟南方包装一样,对品质有着执着的追求,是南海制造业的品质标杆。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娜丽莎”)继2018年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填补了陶瓷行业在这一领域奖项的空白后,2021年又成功摘下2021年佛山标准先进单位、第八届广东专利优秀奖、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第八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等奖项。
在2021年获得第八届广东专利银奖的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仿生吸能材料与冲击防护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应用研究。该公司董事长王博伟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专利预警机制和专利保险机制,从顶层设计到技术研发再到一线工人全面覆盖。
企业自主驱动之下,再加上政府高位推动、部门合力联动、商会服务促动、社会参与互动,使得南海在推动质量强区的道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以及多项“全市第一”。去年,南海共有3家企业获得佛山市政府质量奖,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数量排名全市第一,而利泰集团更是成为南海首个获得服务业类质量奖的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专利授权的增长率48.81%,发明专利授权增长率83.45%,五区最高;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数量176个,位居五区第一,约占全市半壁江山;41家企业获得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数量排名全市第一。
政策加码
有力推动企业质量标准工作
作为制造业大区、民营经济大区,南海具有追求质量、标准,重视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优良传统。过去三年,南海累计投入奖励扶持资金约1.6亿元,全力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
“制造业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把品牌和质量标准工作作为首要工作。”王勇表示,南海下一步将认真实施《南海区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同时落实已经出台和刚刚发布的各个工作方案,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资源投入,使质量标准工作成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政策更有力地推动企业质量标准工作。
不久前,南海发布了《佛山市南海区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会上,南海区质量强区办主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炬昆向与会人员解读了《方案》,也透露了即将出台的《扶持办法》的主要内容。
据了解,《方案》从5个方面明确了13项工作举措,包括挖掘细分行业“单打冠军”;以“标准领跑”带动“产业领跑”,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领跑产品、领跑企业、领跑行业;打造一批“百年老店”等。
《扶持办法》作为《工作方案》的重要支撑,涵盖了质量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三大类53个事项。“《扶持办法》有四大特点,分别是扶持范围‘广’、扶持事项‘新’、提升幅度‘高’、扶持项目‘实’。”李炬昆介绍说,此次扶持内容包含各级政府质量奖、各级标准制修订、各级专利奖、驰名商标、版权等53方面内容,扶持范围由组织拓展至个人,填补了在个人奖项方面的空白。同时,新增了对获得省以上的质量提名奖、“一带一路”区域标准、湾区标准、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等奖项的扶持,新增扶持事项占总事项的25%。
此外,《扶持办法》对含金量高、申报门槛高、获奖难度大、获奖影响力广、引领作用显著的国家级、省级获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奖励,最高奖项提升到2000万元,普遍增幅30%以上。
此外,南海今年将继续进行政府质量奖评选。2月15日,南海区已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奖及一线班组奖制造业类)》,报名时间至2022年3月4日截止,材料递交时间至2022年3月30日截止。首次获得南海区政府质量奖组织奖、组织奖提名奖和一线班组奖的,区政府将分别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100万元、50万元和30万元。
金融服务
为企业融资打开又一通道
在南海制造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南海积极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有效拓宽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途径,帮助一批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成功实现融资。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共有34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总金额超26亿元;其中2021年全区新增49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扶持审核,扶持总金额达862万元。
为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会上,南海区人民政府与中行佛山分行、建行佛山分行、农行南海分行、南海农商行四家银行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据了解,本次四家银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计划在2022年~2024年期间为南海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额度各50亿元,扶持力度大,知识产权将为企业融资打开又一通道。
南海农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裁周梓达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落实有关知识产权金融的政策,支持南海知识产权领域金融需求,支持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为南海区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南海将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源、资本,深化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优化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扶持政策,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扶持政策,推动更多企业通过证券化产品融资,通过金融服务支持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知识产权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特写
蒙娜丽莎:坚持质量立企把每一片瓷砖打造成艺术精品
南海这片土地上,活跃着47万市场主体,蒙娜丽莎为何能够屡屡斩获大奖?其在质量管理上有何独门秘籍?“公司坚持科技赋能、标准领先、质量立企,把每一片瓷砖打造成艺术精品。”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现场分享打造质量标准经验。
张旗康提到,公司成功的背后自有一套独特的“秘籍”。集团每年投入专利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作为研发经费,促进技术创新和专利产出,组建专利保护池,实施专利群狼战术,针对核心技术形成专利保护。近五年,还投入约2000万元进行商标维护。
蒙娜丽莎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创意设计、专业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陶瓷企业。“蒙娜丽莎以标准为抓手,助力品质稳定提升和行业话语权提升。”张旗康介绍,蒙娜丽莎致力引进先进体系,拥有18项认证管理体系,完善1153项内控标准。
在构建知识产权体系上,公司还创建蒙娜丽莎研究院,搭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中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14个科研创新平台,助力蒙娜丽莎领跑行业技术创新,同时凝聚了400多位研发创新人员和3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
张旗康认为,企业经营不仅要立足高远、脚踏实地,还要不断地迭代精进,打造自己的质量品牌创新体系和特色文化,持之以恒便能够取得顾客和社会的肯定。
华兴玻璃:打造数字化最优工厂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作为南海本土民营企业,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玻璃”)同样是各种品质相关奖项的“常客”。2021年,该公司就获得2021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同时被评为“2021年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先进单位”。
何以成为品质标杆的“长青树”?打造最优工厂、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是华兴玻璃的“秘密武器”。
华兴玻璃副总裁曾雪琴现场分享时介绍,华兴玻璃最优工厂的构建,以精益管理模式为基础,通过导入工厂最优化管理,将精益管理模式进一步升华,最终通过数字化科学精准完善每一道工序,建立一套最优生产运营标准即华兴最优工厂。
“运用高铁运营模式,我们把每一张订单比喻成一列列高铁,将每个生产环节从始至终都生产服务于每一辆高铁准点安全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每个生产环节都是为每一张订单准时交付而运行服务的。”曾雪琴说,公司导入数字化项目和VPO工厂最优管理,实现生产制造精准管控体系,各经营环境紧密配合共同助力产品交付给客户。
曾雪琴表示,依据华兴最优工厂构建路线图,公司今年在推进数字化项目的同时,已全面导入VPO>SSA最优工厂管理模式,对标数字智能化,全面深入改革运营和管理的基础性存在问题,科学精准完善自始至终的生产流程及各个具体程序,并建立一整套最优生产运营标准体系,厘清各职能层级、部门环节、岗位职责和作业标准体系,形成华兴最优工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