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党建+慈善+N”模式引领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的党建工作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推动党建与慈善会业务融合发展,积极挖掘慈善“三链接”(资源、需求、服务)和“筹资聚力”潜力,通过“党建+慈善+N”模式,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加强协作,以“大慈善”格局推动经济、民生新发展,助力禅城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工作,为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推动佛山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强“根”固“魂”练内功,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慈善会党支部成立后,从支部领导、支部党员到会领导和工作人员,都高度认识到,要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高质量党建作保证。一直以来,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会建有机融合,坚持慈善会党建与慈善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不断强“根”固“魂”,练好内功。一是紧抓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优化组织配置,提升队伍建设。实行党支部书记、法人“同肩挑”,会领导皆党员,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慈善会的决策和执行效率。此外,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和协会领导班子到黄埔军校等红色教育基地和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引导他们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参与议事决策,引领慈善会发展。实行党支部参与协会议事决策制度,协会的重大工作决策事项都要首先征求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为此,党支部积极参与慈善会议事决策,为慈善会重大议事决策把好定向关。四是加强党建共建,促进优势互补,先后与社工机构党支部、行业协会党支部、金融机构党支部等多个党支部结成党建共建合作单位。
每年年初,慈善会将党建工作纳入该年度工作要点,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党建与业务的最佳结合点,每个月组织主题教育中,坚持联系慈善业务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着力在落实整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和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每年慈善会还安排一定经费支持党建活动开展和主题教育学习。全体党员在服务困难群众的过程中,当先锋、打头阵、解急难,党员王惠冰克服物资捐赠流程不够完善、管理办法较旧等问题,不断钻研解决方案,整合资源、努力筹划,年度筹集善款超500万元;基层调研中,党员刘瑞汾将难啃的“硬骨头”留给自己,协调民政部门和其他单位稽查大病家庭经济情况,及时惠及困难大病患者30多名;党支部书记周文清不断助推公益全民化,通过党建引领基层“善治”化繁为简,荣获了佛山市社会组织风尚人物称号。
二、“党建+慈善+N”促进党业融合,激发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慈善会党支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慈善项目实施紧密结合,找准慈善发力点,积极搭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困难群众的“连心桥”,坚持在融入上下功夫、在融合上求实效,扩宽慈善服务领域、提高慈善服务能力,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将党的关心关爱传递到困难群众心中。
聚焦“大慈善”,通过“党建+慈善+N”模式打通慈善服务“最后一公里”。慈善会党支部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支部高质量发展,赋能助跑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党建+慈善+教育”、“党建+慈善+运动”、“党建+慈善+志愿”、“党建+慈善+社工”、“党建+慈善+艺术”等多元服务领域,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树立为民服务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成立支部以来,以“慈善+”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慈善会新设立冠名超65个,冠名基金超2400万元。通过开展“党建+”公益活动,持续组织开展“我为困难老人办年货”、校园慈善一元捐、长者饭堂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活动,链接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活动200多场次,带动慈善志愿服务队深入困难家庭开展慈善募捐、探访慰问、困难普查,并带动企业组建团队以亮点服务、主题服务等方式,多维度参与社会协同善治,培育爱心志愿者 1000 多人。近三年来,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实践“大慈善”建设体系,促进慈善会募捐善款收入和慈善活动支出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合计收入善款超过5500万元,支出善款超过4500万元,受惠群众达到10万人次,充分彰显基层社会组织党(基层党组织)建在协同善治上的引领作用。
点燃“红色引擎”,助力禅城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工作。近三年通过党建引领,动员政府和社会力量筹集扶贫专项资金超过2000万元,支出超过1500万元,主要用于贵州省黔东南黎屏、锦屏、天柱三县东西部协作和省内罗定、四会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工作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禅城区慈善会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单位”。2024年,慈善会党支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慈善力量踊跃参与“绿美佛山1人1天1元”慈善基金行动,累计超80位爱心企业代表和个人进行大额捐赠,大额捐赠金额200多万元,推进了“禅城区海心沙生态修复建设示范岛项目”、“妇儿友好林”、“禅城区青年林”等建设。
(三)党建引领化繁为简,共解基层治理“多元方程”有实效。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慈善会党支部致力社会树立“大慈善”理念,不单靠大企业、大基金,还重视动员社区、社会组织、个人等“微慈善”共同参与,实现“善治善循环”。在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和区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把禅城区“乐善村社互助基金”打造成了社区通往“最幸福”生活的新秘钥。即区内各村(社区)自筹善款5千元起,即可在区慈善会以村、社区命名设立互助基金,区慈善会再根据基金款项按1:2的比例进行配捐,最高限配3万元。截至2024年5月,禅城区已成立“乐善村社互助基金”61个,撬动善款超100万元,超2.5万名群众参与,受益人数超1.5万人次。与申请大基金救助相比,社区互助基金能大大减少供需对接、资料审批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互助基金全部设立管理委员会行使基金审核权,村(社区)书记任基金管委会第一责任人,且区慈善会直接指导村、社区,村、社区直接向区慈善会申请资金使用,真正做到“响应快、流程简、措施准”。2023 年 5 月,《中国社会工作》杂志报道该项目的经验做法。
三、发力打造“慈爱禅城”品牌,创新禅城慈善建设体系
2023-2024年,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在推进单位、行业共建共治,探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先行“党建+慈善+N”治理效能正在逐步释放。通过探索“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全民参与”的慈善帮扶新模式,以“高效服务、阳光慈善”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载体,让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公益慈善工作当中,提高党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2023年9月,禅城区隆重举办2023 年公益慈善文化交流大会,首次提出了打造“慈爱禅城”品牌,要构建“1+N”禅城慈善工作体系,其中“1”指1个禅城公益慈善联盟,以区、镇慈善会为枢纽,引导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各社会组织共同推动禅城慈善“春满园”;而“N”则是禅城慈善事业不断扩充的内涵和外延,包括N个共建领域,不断创新“慈善+”服务模式。2024年初,禅城区慈善会重点策划开展“通济禅城”慈善月系列活动,助力我区打响慈善工作“开门红”,系列活动以“慈善+岭南民俗”联动发展模式,陆续推出了慈善音乐会、“一小一老”行通济、节日慰问活动、慈善文化打卡点、慈善文化户外传播、线上众筹互动、禅城方阵巡游和慈善义卖等八项活动,系列活动共筹得善款总额超44万元,线上线下参与捐赠人数超1.8万人次。期间联合了本土音乐人、电台主持人创作演唱禅城慈善主题曲《小爱大爱》,通过“全民传唱”,引导形成全区乃至全市的公益慈善宣传合力。组织公益小大使拍摄慈善公益宣传短片《慈善是什么?》和公益宣传口号,于春节至元宵期间,在季华、祖庙路主要商圈、楼宇LED大屏循环播放,扬善文化点亮城市上空。
为了加强慈善党建阵地建设,在禅城区张槎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慈善会党支部在张槎街道世纪锦园打造一个集“党建文化展示、慈善项目展示、慈善项目咨询、慈善资源对接、慈善培训交流、非遗慈善体验、慈善志愿服务” 为一体的众享公益空间,将党建成果、慈善项目、慈善文化、 慈善成效、慈善资源、慈善体验等进行融合,打造一个慈善服务共享空间,众享空间联动禅城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禅城区社会联合会等资源,联合双百社工尤其党员社工、党员志愿者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实现慈善资源、社会党员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和党员志愿者的人力优势有机结合,同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扶危济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便民服务,打造“最幸福”禅城。
这些年,佛山市禅城区慈善会党支部踔厉奋发、赓续前行,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进党业融合,使慈善服务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区民政局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先后被相关党政职能部门授予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佛山市品牌社会组织、佛山市先进民间组织等称号。(转载:佛山社会组织动态)
6月13日下午,顺德区深化提升“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现场会暨平安村(社区)建设推进会在伦教街道召开,传达学习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实地参观伦教街道综治中心,学习交流先进经验,立足顺德实际,不断夯实基层平安稳定基石,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省委、市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顺德因地制宜,紧盯社会治理末梢,不断建强综治中心、下沉政法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在推动“一站式”吸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就地化解矛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伦教街道“三线融合”建强工作体系,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典型创建经验。
在伦教街道综治中心,与会人员详细了解“三线融合”工作体系,即通过做强“1”主线、充实“6”支线、丰富“N”环线,深化丰富“1+6+N”工作体系建设,从而促进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会上,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顺德分局、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围绕下阶段与基层综治中心加强联动协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大良街道综治委、伦教街道综治委则围绕发挥“1”的龙头作用、与“6”发挥体系式作战作用、发挥“N”力量加强群防群治等分别作经验交流,容桂街道华口社区、乐从镇乐从社区就如何通过社区营造创新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治理发展,以及大型城市社区治理、弱信号排查化解、调动新业态从业群体参与共治等进行了交流。
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顺德区不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坚持中心下移、资源下沉,创新性地制定了《关于构建“五个一”多元解纷工作体系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意见》,即搭建一个指挥平台、织密一张矛盾纠纷排查网、链接一系列调解资源、组建一支多元调解队伍、健全一套工作机制。该工作体系既是“1+6+N”工作体系的延伸和细化,也是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顺德平安顺德的重要一环。
会议还为获得顺德区2023年度“社区营造之星”荣誉的村(社区)进行了授牌,并介绍顺德区自主研发嵌入OA系统的“矛盾共治平台”应用情况。
顺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顺辉表示,要深刻认识“1+6+N”工作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挑战,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升思想认识;要多点发力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共治“大联调”格局,强化综治中心指挥“中枢”、推动政法力量下沉“末梢”、打通部门协同作战“路径”、激活社会多元调解“细胞”。
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检验“1+6+N”工作体系落地成效的重要标尺。
谢顺辉提出,下阶段,要继续稳打稳扎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强化组织领导、落地执行和宣传发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平安创建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实乡村振兴重要基石。
近日,高明区发布引进紧缺医学人才专业目录,目录包括精神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急诊科4大类。有志投身高明区医疗领域建设的各类人才,可在高明区卫生健康局官方网站下载表格填报申请。
目前,高明区正在实施东部公立医疗资源大整合提质发展,优化调整东部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引进高端医疗人才极为重要。今年5月,高明区发布《佛山市高明区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对外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和实用型人才。其中,紧缺专业医学人才是指高明区医疗领域迫切需要但相对匮乏的专业人才,紧缺医学人才专业目录由区卫生健康局结合高明区医学人才情况制定,并根据实际定期调整及公示。
本次高明区引进紧缺医学人才专业目录,包括精神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急诊科4类人才。
根据《办法》,该类人才需具有医学类专业学历及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全职新引进人才男性年龄不超过50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45周岁。工作特殊需要的,经高明区卫生健康局批准后可适当放宽。全职新引进人才须与高明区用人单位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经高明区人才部门办理区外调动(引进)手续,首次在高明区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且高明区是参加社会保险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缴纳唯一地,参保单位、扣缴义务人和用人单位一致。
对全职新引进的紧缺专业医学人才给予人才补助,其中正高职称补助30万元,副高职称补助25万元,中级职称(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并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补助15万元,初级职称并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补助10万元。
另外,区外全职新引进人才,需提供高明区人才部门办理区外调动(引进)手续证明、社保关系卡、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为期3年及以上的劳动或聘用合同;用人单位负责对申请人的资格、申请待遇类别和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区卫生健康局审核确认后进行公示,方可报区委人才办备案,启动发放程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