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禅城以绣花功夫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
详细内容

禅城以绣花功夫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

时间:2024-06-16     人气:730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老旧小区改造后,路面全部变成沥青道路,楼道重新做了粉刷,车位重新进行规划,小区出入口都安装了门禁,变化真的太大了。”家门口实现“逆生长”,让居民们享受到实打实的便利......

  夏日的阳光照耀在祖庙街道同华社区,微风轻轻吹过,清凉而舒适。居民在休闲广场上悠闲健身,声声笑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老旧小区改造后,路面全部变成沥青道路,楼道重新做了粉刷,车位重新进行规划,小区出入口都安装了门禁,变化真的太大了。”家门口实现“逆生长”,让居民们享受到实打实的便利。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更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

  近年来,禅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丰富优化功能,以绣花功夫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成为“最幸福”赛道上的亮点。

  据了解,2023年禅城启动1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约10000户居民,建筑面积约83.01万平方米。今年,禅城计划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约3000户居民,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美丽宜居温馨小区,持续打造安居禅城。

  浓浓文化味酝酿出满满幸福感

  “小路平整了,绿化带补种了,公园里新装了运动设施,空地划了车位,连空气都清新起来了。现在,我经常带着小孙子在社区的小公园散步。”居民陈阿姨对同华社区改造后的变化津津乐道。

  同华社区共有83栋居民楼,大部分楼龄超过30年。社区共有住户1455户,大部分都是居住多年的老居民。有居民表示,改造前,小区内老旧住宅楼外立面曾发生剥落,同时小区存在着三线杂乱、安防设施老旧、车辆乱停放等问题。

  2021年8月,在禅城区住建水务局、祖庙街道的支持下,同华西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经过一年时间的改造,年久失修的人行道、花基、路面都得到重新铺设;楼宇之间乱拉乱挂“三线”现象得到整治;小区楼房陈旧的墙面也进行翻新;停车位得到优化、供水管道得到更新。

  单看小区的新貌,很难将它和老旧小区进行关联。“小区真的漂亮很多。”在同华社区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街坊杨阿姨,指着小区公园内一座休闲凉亭说,凉亭所在地本来是堆满杂草的绿化荒地,孳生蚊虫,居民都绕着走。改造后,这里增设以木头原色为主色的凉亭,成为居民休闲交流的好去处。“老小区变成新小区,我们很多老街坊生活在这里,幸福感更强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祖庙街道永安社区,作为任围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小区不仅处处展新颜,还飘满了浓浓的文化味儿。有60年历史的大笨象公园(即永安公园),以颇具现代艺术风格的设计引起广泛关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体验。

  永安公园的另一边则结合佛山岭南文脉的概念,通过考究场地空间,用传统工艺打造30多米的法治宣传长廊,以及粤剧戏台。

  同时,在该片区为民街入口节点,改造工程还保留老树,扩大活动空间,突出岭南文化的人性化设计,把原来闲置的绿化用地改造成休憩空间,在展现街区文化特色的同时,为居民留住“乡愁”。

  以人为本让居民做改造的话事人

  改善家门口的环境,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禅城区委、区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禅城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全区重点民生实事来办,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从细节处着眼、细微处着手,以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效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老旧小区如何改,居民最有发言权。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禅城区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从项目启动之初就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将居民的合理诉求传达给设计人员。

  以同华社区为例,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多次组织同华西小区居民召开“榕树下智慧论坛”,从改造前对小区的改造工程建言献策,到改造后讨论引入物业、停车管理等问题,并依托“禅城智慧党建”小程序启动相关事项投票,小区居民始终是小区改造的话事人,也是受益者。

  在张槎街道纯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三期德兴花园项目中,禅城、张槎住建部门联合社区党委在改造前介入,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反复修改优化设计方案。社区党委更以党建为引领在项目小区探索推行楼长制,推选小区楼长带头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制定长效的运行与沟通机制。此外,推动建立居民议事会,提高居民的改造积极性。最终,政府与居民、产权单位共同出资的创新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实现新突破。

  “小区改造根据我们的想法落实。现在,我们上下楼有电梯,小区车位不再紧缺,日常休闲设施数量变多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也增加了,平时大家相约下楼跳舞、打太极,很幸福。”谈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家住纯阳社区的陈阿姨赞不绝口。

  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禅城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建设,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形成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有126个老旧小区蝶变升级,成为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绿色生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人居典范,树立一批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样本。

  不断探索做好改造的后半篇文章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在建、七分在管。除了硬件提升,运营上的软件升级也考验社区治理的可持续性。

  2022年9月,同华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后,由39栋住宅楼组成的同华西小区物业管理区域也备案成功。同华社区党委书记蔡奕芬很高兴,“这就意味着,居民们期盼的小区引入物业管理工作,已经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在这之后,同华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多次组织同华小区的居民,召开“榕树下智慧论坛”,讨论引入物业、停车管理、服务要求、收取物业费用等问题,并于同年10月,依托“禅城智慧党建”小程序,启动同华西小区事项投票。

  蔡奕芬表示,如今,小区居民通过投票达成共识,社区党委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小区居民做好小区治理的后续工作。

  目前,同华西小区正在探索自治管理模式,由每栋楼宇选出1~2名楼长组成自治小组,对小区的大小事务进行自治管理。为了更好管理小区,自治小组发动业主自筹小区公共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小区的公共事务开支、活动开支、维修小区设施等。

  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是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新课题,也是城市基层治理必须面对的课题。禅城区住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禅城区将根据居民意愿,在符合条件的小区引入物业,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物业管理新模式,提升居住品质。同时,进一步加强“一老一小”社区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禅城经验”。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