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前三季度货运量快速提升
货运量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的晴雨表。高明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明全区货运量实现快速提升,其中水路运输周转量及公路运输周转量均有明显增长,全区经济活力稳步提升。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12.09亿吨公里,增长50.6%,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一;公路运输周转量9.44亿吨公里,增长12.5%,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二。“高明水路运输周转量的快速增长,反映高明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再加上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增长,说明高明发展有货如轮转的现象。”在上周召开的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区长梁耀斌这样分析。
实际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明,是广佛地区辐射粤西的桥头堡,再加上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加快规划建设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区位优势已逐步显现,这也让不少运输业主增强了在高明发展的信心。
高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友谊表示,水路、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的背后,是高明整合资源,大力提升公水联运水平的体现。今年以来,高明多措并举,进一步整合全区17.5公里西江岸线和661公里公路资源,为高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在水路运输方面,高明利用西江航道高明段为3000吨级内河一级航道的优势资源,对岸线使用秉持着“深水深用”的原则,要求码头泊位需达到3000吨级,并具备靠泊5000吨级船舶的能力,为航运业发展预留了空间。全区共有水运企业3家(佛山市高明领渡船务有限公司、高明水运有限公司、金洋船务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领渡船务就新增了三艘大型货轮,拉动高明水路运输货运量增长31.45%。
在公路运输方面,目前高明共有货运企业506家,客运企业11家。今年区交通运输局新修订了《佛山市高明区公路货物运输新增运力奖励办法》。修订后的奖励办法,一是将补贴资金向新增挂车进行倾斜,奖励由原来每辆车1000元增加到1500元;二是增加20辆(含)以上30辆以下的补贴档次,从政策措施上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以今年新开业的佛山市金达物流有限公司为例,截至目前,该企业已新增63辆营运货车,按《佛山市促进货运业装备提升资金管理办法》和《佛山市高明区公路货物运输新增运力奖励办法》 扶持政策,下一年该公司可以申请购车价格的5%补贴和1500元每辆的奖励资金。金达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企业还计划将所有三轴车更换为四轴车,响应政府呼吁做好治理超限超载工作。
黄友谊表示,下一阶段,区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扶持货运企业发展,通过加强政策落实、提升服务效率、鼓励本地大型企业“本地货源本地运”等多种举措,进一步扶持本地规模运输企业发展,逐步提升本地货运企业的竞争能力。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佛山车厂大量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图为该工厂车间内的机械臂。/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在佛山一环西拓沿线,佛高区万亩产业园、北江科技创新园区、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创新型载体渐次崛起,是今年以来三水在产业发展领域的一大亮点。
昨日上午,三水区区长胡学骏在区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快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督办活动中直言,三水下狠决心、花大力气建设创新性载体,才能加紧补齐短板,推动建一流载体、引一流项目互促共进,不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沦为空话。
观察三水产业园区从1.0到3.0迭代史,特别是一批创新型、引领型载体串联起的三水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我们可以发现,新的发展机遇下,三水着力建一流载体、引一流项目,全区产业结构优化、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迎来了带动性的新变化。
舍与得
为高质量发展 做“加减法”
顺着269省道自南向北一路前行,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营、华南(三水)汽车智能电子集成创新产业园是三水汽车电子产业的集聚地。和过往不同的是,上下班高峰期间,这里原本熙熙攘攘、车流不息的场景不再出现。
自2017年,广东好帮手从行业龙头制造企业向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转型,带来了“一减一增”的变化。“常驻人员变少了,创新效率提高了。”负责园区运营的佛山好帮手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孟海飞说,园区重点吸引轻资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入驻。目前,入驻企业大部分处于孵化阶段,也不乏翼一批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快速提高的“冒尖者”。
在此背后,是三水企业和政府的“舍”与“得”。为抢抓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广东好帮手“急流勇退”,不再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但园区创新成效初显。2018年,在全国汽车电子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园区在2018年实现了近10亿元产值。
企业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唇齿相依。为探索创新效率更高的园区发展模式,加速推动优化结构、产业升级,三水将这一经济效益尚未充分显现的新型园区纳入当前重点打造的创新型载体——北江科技创新园区之中,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和必要引导。
以园区迭代引领产业经济升级,这是三水的发展自觉。
回溯过往,从统一规划、初具集聚效应的“园区1.0”,到开始注重产业专业性、配备基础创新、指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始探索更注重产城融合的“园区2.0”,到不再以亩产论英雄、探索创新效率更高的“园区3.0”,三水的产业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产业园区的成长史。
知不足,然后赶。每一个转型发展的关口,三水的发展必然面临着一种“加与减”“舍与得”的抉择,即如何“加”出经济增长点,“加”出发展新动力;如何“减”掉冗余包袱,“减”掉阻碍进阶发展的痛点难点。
把握“舍”与“得”的辩证法,如今手握载体空间优势的三水,没有为了“赚快钱”而选择科技含量不高的项目,毅然把增量空间用于建一流载体、引一流项目。
“我们要把最好的空间留给产业发展。”今年5月,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三水发展,动力在创新,资源在湾区。三水要打造三水新经济走廊,建设佛高区万亩产业园等一批高端载体,用一流产业载体对接湾区创新资源。
俯瞰三水,一条“黄金经济带”横跨乐平、云东海、西南、白坭4个佛山一环西拓沿线镇街,佛山高新区万亩产业园、北江科技创新园区、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创新型产业载体,成为三水链接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创新资源的新阵地。
破与立 跳出思维定势补载体短板
“舍”与“得”的工作方法论,背后是产业发展思维的破与立。
回溯来路,敢闯、敢试的三水人通过“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的创新路径,上演了一部产业从无到有、自低向高、由小变大的好戏。“后发有为”的发展成效,一直让三水人颇为自豪。
但最近两年,三水不少领导干部心里有点焦虑:佛山建设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为龙头的“一环创新圈”,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而三水未被直接纳入“圈”内;同为“高三班”的高明,则迎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重大发展利好,积极谋划临空经济……
对标新的发展要求,仅靠简单的“工业入园”,三水能创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吗?
黄福洪多次强调,三水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建一流载体,实现“湾区孵化、三水转化”。谈及招商引资和载体建设工作,胡学骏曾不止一次强调要转观念、调思路,用新法、促发展。
行走在三水,经常能听到干部群众思考:“从数据上看,三水产业基础扎实,但传统产业占大头,如何提高新兴产业的占比?”“三水招商引资不缺项目,什么项目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区内产业载体不少,但和一流载体相比,补短板、强优势的发力点在哪?”
冲破认知和思维上的枷锁,一场场“头脑风暴”在全区上下风起云涌,将干部群众思想“堵点”逐个找出、一一打通,带动了三水招商引资、载体建设的思维之变、招法之变。
——主动出击,只招辐射带动广、质量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
自2017年,三水破除了过去招商队伍的单一结构,整合政府、国资、中介机构等资源,组建起一支“精兵强将”招商队伍;瞄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招商触角向全球资本、人才、创新资源最为集聚的地区延伸。
——打造一流载体,对接全球产业创新资源。
“传统的”向新而行。随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水工业园区、大塘工业园等“老牌”园区悄然改变了发展招法:针对已落户企业的空置土地的二次招商,大塘工业园从产业方向、亩产税收、环保要求等方面大幅提高项目准入门槛; 三水工业园区携手全球顶级加速器 Plug and Play,结合园区企业的创新需求,定期举办创新项目对接活动,实现更高水平“引进来”。
“新兴的”越来越强。走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现代服务业等三水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齐头并进,三水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逐渐落地成景。
“一老一新”之间,三水着眼长远的新谋划、新目标呼之欲出:要在湾区协同中加速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不断加快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基础,形成更现代化、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
守与进 紧抓智造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不到两年时间,三水坚守实体经济的发展根基,建一流载体、引一流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强“新”项目、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成效初显。
——新载体引来了新项目。
三水关于招商引资的数据继续飘红:2019年前三季度,三水招商项目进一步向“新”加码,实体经济项目对全区招商引资总额的贡献率为95.1%,其中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制造业项目中的占比超过七成。
放眼全区,三水工业园区、水都基地等全区基础最厚实的优势园区,更串联起佛山高新区万亩产业园、北江科技创新园区、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创新型载体,它们迎来一个个优质项目,不断充实发展内涵。
——新项目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精准选商、载体招商给这个工业强区带来的乘法效应正在显现。
佛高区万亩产业园,恒洁二期、恒洁三期、恒力泰装备制造、瑞洲科技、埃菲尔生物科技等15个项目纷至沓来,协议投资总额151.42亿元,其中恒洁二期、天粤科技产业园、邦普新材料、蓝城本味文旅项目已落地。由卢秉恒院士领衔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揭牌成立,为园区、三水乃至佛山探索“高端制造业+3D打印”提供路径。
北江科技创新园区,随着广东好帮手运营的第二个园区、华南(三水)智能网联集成园8月奠基启航,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该园区将继续以“政府搭台、企业担纲”的创新模式运作,在十年内建成超百亿专业园区,助力三水汽车电子产业抢抓新机遇,加速进阶发展。
在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今年初签约、投资20亿元的Auto Space智车港项目最近完成了首期用地摘牌。该项目将重点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轻量化等汽车创新领域,引进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联的产业项目,进一步丰富三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内涵。
——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
该“守”则“守”,该“进”则“进”。“守”“进”得宜,三水以创新促发展的姿态没有变,力争上游的追求没有变。今天的三水步履铿锵,紧扣高质量载体、高质量项目,加速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11月3日起,新一期“新时代南海家书”开始陆续派送至街坊手中。本期“家书”策划报道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国际范,南海味”“双十一”防“坑”攻略等内容,引发市民热烈讨论。
市民为利民举措点赞
星期日早上8点多,丹灶镇退休人员张美霞来到丹灶文化广场志愿V站值班,和伙伴们讨论刚收到的“家书”。她对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内容印象特别深刻,对接下来推出的一系列利民措施很是期待。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职工彭宗学看到南海区各部门关于主题教育的内容后,对新市民子女入读的政策点赞,认为南海增加学位供给,保障教育公平,可以让更多新市民更有动力在南海奋斗、扎根。
“村民身边无小事,面对村民的诉求,我们要重视并全心全意去做。”作为九江镇水南社区党委书记,崔永成一直把这句话放在心里,还组织村委、经济社干部以及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服务村民的意识在村干部心里更加坚定,同时还通过党员户联系等活动,了解村民需求,及时协调解决。
国际范助南企走向全球
这期“家书”用大量篇幅对近期落地南海的多个国际性赛事和活动进行解读,包括首次走进中国的定向世界杯(决赛)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氢能产业大会、欧巡赛佛山公开赛等,让读者了解到“国际范,南海味”的城市价值。
“定向世界杯决赛与氢能产业大会都在西樵举行,作为西樵企业家,感觉很骄傲。”佛山瑞纺染整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树东表示,盛会让以工业强区驰名的南海亮出了“国际范”,更助推西樵走向国际,让更多人关注这个文旅与工业和谐发展的小镇。
“这个方向、思路非常符合南海区当前的发展要求,在打造南海国际名片时,将带动一批本土企业往好的方向发展,甚至走向国际。”在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制造部部长王宏博看来,打造南海“国际范”,将有利于帮助企业撬开国际市场大门。
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余娟娟也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科技、文化、体育领域的国际盛会来南海举行,让市民不出“家门”也可以享受更高端的生活体验。
征集好点子获市民回信
为更好地征集市民及网友对南海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南海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借助“新时代南海家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言献策活动,面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活动自开展以来,收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回信。
市民陈燕珊建议,由区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目前,“好点子”征集活动仍在继续。11月的征集主题是“南海高质量发展”。市民可围绕如何抢抓机遇,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如何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让民营经济在南海再续辉煌等方向建言献策。
链接:自前日起,第十七期“新时代南海家书”陆续派往全区七个镇街,免费投放至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家庭住户、外来人口和各行各业经营主体,并配套线上“南海家书”微信小程序,依托南海政务新媒体矩阵同步推送,没有收到纸质版“家书”的读者,还可以通过“南海家书”小程序、珠江时报数字报等途径阅读。
“新时代南海家书”的互动平台仍将持续开通,零距离倾听“家人”的诉求。如市民对“家书”刊登的政策有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南海”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到244643999@qq.com。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