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佛山多项办案数据名列全省第一
昨日,佛山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佛山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情况。据悉,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184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132件,行政公益诉讼1052件;起诉案件48件,支持起诉案件1件,立案数、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数、起诉金额等多项办案核心数据均名列全省第一。
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超30亿元
日前,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以林某为首的涉黑案作出终审裁定。佛山市检察机关提起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获得支持,林某等9人被判连带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29.6亿余元,成为目前全国诉讼标的额最大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实际上,不仅仅上述公益诉讼案,佛山市检察机关去年聚焦生态环境,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超过30亿元。
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重点办理水资源、土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以及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公益诉讼案件,立案568件,占立案总数35.08%。通过办案,督促整改被污染河流2条,督促治理被非法占用农用地500余亩,督促清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约1.08万吨,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超过30亿元,增殖放流500余万尾鱼苗,让违法者必须为恢复受损公益“买单”,有效保护佛山的生态环境安全。
不仅如此,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聚焦食品药品保护,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部署专项行动,立案相关公益诉讼案件740件,占立案总数45.6%。对段某、佛山某饮品公司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民事公益诉讼案依法提起诉讼,诉请赔偿款约1.7亿元,是目前全国诉讼标的额最大的食药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据悉,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办案成效显著。为何会取得这样的成效,佛山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负责人表示,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将公益诉讼作为“一把手”工程来统筹谋划,主动加强向同级党委政府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去年,检察机关推动佛山市政府、高明区政府先后设立了全省首个市级、区级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目前已有600多万元的生态损害赔偿金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探索推进红色资源保护等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据介绍,佛山市检察机关接下来,将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探索推进红色资源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同时,提升与行政机关的配合实效,探索军地协作公益诉讼办案新模式。
据悉,佛山市检察机关将处理好保护公益与促进发展的关系,把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的过程,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规范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佛新城
广佛湾规划范围示意图
昨日,广佛新城建设迎来重大进展。为推进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从“市级共建”走向“区级共融”,让荔湾南海从“跨界”走向“无界”,广州市荔湾区和佛山市南海区两区政府共同选择面积共计23平方公里的广佛湾地区,组织开展“广佛湾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并将高站位、高品质、高标准地打造广佛新城标杆。此次国际咨询旨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征集具有丰富城市设计经验的境内外设计单位,结合广佛地区特色,为广佛湾提供具有国际视野、高水平、高标准的设计方案。
广佛湾地处广佛新城“核心之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同城建设背景下,广佛湾地区未来有望从广佛“两市的边缘”走向“同城的核心”,并成为未来“产、城、景、人、文”和谐共融的示范区。
权威发布
广佛共同规划23平方公里
从“跨界”走向“无界”
2019年5月,广佛两市政府签署《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备忘录》,共建“1+4”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总面积约629平方公里,并划定了1个先导区、4个试验区。其中“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广州荔湾海龙”先导区和“荔湾-南海”试验区地处广佛两市主城区之间,既是广佛同城建设的先行地区,也是未来广佛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区域。
2020年9月,广州荔湾和佛山南海两区共同举办“广佛新城·科创智谷——广佛融合示范区规划”研讨会,并签订合作备忘录,提出在广佛“1+4”高质量融合发展试验区基础上,积极开展深化合作,在两地接壤的边界咬合地区划定70平方公里范围共建广佛新城,构建“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格局。
为推进广佛高质量融合发展从“市级共建”走向“区级共融”,让荔湾南海从“跨界”走向“无界”,荔湾和南海两区政府共同组织开展本次广佛湾国际咨询。根据广佛湾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广佛湾的规划范围涉及荔湾海龙、南海盐步等地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范围:以佛山一环高速、贵广南广铁路、穗盐路、花地河、龙溪大道、西环高速、海中路、清风路等为界,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其中荔湾区约11平方公里,南海区约12平方公里。
规划愿景
广佛湾拟打造成广佛高质量融合示范区
公告显示,广佛湾位于广州荔湾和佛山南海交界地区,以广佛河为界,南侧为荔湾海龙围、北侧为南海大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同城建设背景下,广佛湾地区将有望从“两市的边缘”走向“同城的核心”,打造成为“产、城、景、人、文”和谐共融的示范区,充分实现地区的潜在价值,进而推动两区的协同发展。
为此,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工作将从区域宏观层面出发,加强区域衔接,发掘在地特色,对广佛湾地区的目标愿景、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公服配套、景观风貌、特色营造、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概念规划方案,并开展总体城市设计。
此外,本次规划和城市设计还将在重点地区范围内自行选定不少于3个重要节点开展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范围:西至佛山一环高速,东至花地河、西环高速,北至盐秀路、穗盐路,南至宝石西路、龙溪大道,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荔湾区约7平方公里,南海区约6平方公里。
区域观察
多个利好集聚广佛湾 区位优势将更凸显
从地理位置上看,广佛湾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部、佛山市南海区东南部,广州市荔湾区和佛山市南海区交界处,毗邻广州白鹅潭商务区、佛山南海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南距广州南站约10公里,北距广州火车站9公里,西离佛山西站约14公里。该片区依托多条高快速路与轨道交通,可实现与广佛两市中心城区、深圳与香港等湾区中心城市便捷联系。
据记者观察,目前的广佛湾地区,区域交通方面已实现了基本交通同城。广佛湾地区内有佛山一环高速、龙溪大道、西环高速、穗盐路等广佛重要道路通道。在轨道交通方面,该地区已有一条正在运营的广佛线。此前公布的相关规划显示,未来佛山地铁5号线(规划中)、广州28号线等多条轨道线也将途经该地区。
今年1月,广佛两市携手完成的《广佛两市道路衔接规划修编》透露,未来将重点加密“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内部交通对接,并一共规划60条道路衔接,而广佛湾地区所处的“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规划道路数量增幅较大。此外,针对荔湾(芳村)、南海(大沥)片区的交通出行现状,规划还提出将结合交界地区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广佛新干线改造、龙溪大道快速化改造、鹅潭路-大沥北环路等建设。
独家揭秘:广佛湾是广佛最早实现同城牵手之地
广佛湾地区历史上就是广佛联系的桥梁,也是广佛同城的先行区域,多个广佛重点交通项目便诞生于此。始建于明末的三眼桥,在20世纪60年代是佛山人前往广州的主要桥梁。1995年建成通车的五丫口大桥,至今仍是连接广佛两地最主要的道路通道之一。2010年,国内第一条地下城际轨道广佛线(魁奇路-西塱段)建成通车,广佛湾地区率先进入广佛同城化,并进入地铁与城市道路并重对接时代。
顺德粤剧在传承中发展。
从高校学术殿堂到粤剧名家故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中国曲艺之乡,顺德一日新添多个粤剧文化“招牌”。
前日,顺德粤剧曲艺学院、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顺德千里驹粤剧文化中心等揭牌成立。此外,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同时成立,永春拳文化传承也被提上日程。顺德希望培养更多传统文化传承人,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
粤剧精英导师将来讲课
顺德作为粤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粤剧名伶辈出,被誉为“广东梅兰芳”的一代名伶千里驹,更是顺德粤剧文化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如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粤剧曲艺学院、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同时成立。
在顺德的高校设置粤剧曲艺学院,还有专门的粤剧考级基地,这意味着,顺德对粤剧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值得注意的是,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是广东粤剧院首个外延考级点,后续将为粤剧爱好者提供艺术培训和考级认证服务。
“顺德是广东远近闻名的粤剧之乡,具有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选择顺德作为首个粤剧社会化考级基地,广东粤剧院将派出精英导师团队,开展粤剧普及讲座及针对考级的系统专业化培训课程,并拟定于今年11月开展第一批粤剧社会化考级。”
培育青少年粤剧发展沃土
记者注意到,除了在高校设置学院、基地外,顺德还将粤剧传承的“触角”延伸至镇街、村居,打通粤剧接班人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粤剧名伶千里驹,素有“广东梅兰芳”之称,顺德伦教街道以千里驹故居为“起点”,围绕678文化街至千里驹故居连片线路打造千里驹粵剧品牌文化片区,擦亮伦教文化名片。前天,顺德千里驹粤剧文化中心在伦教街道乌洲人民礼堂成立,青少年粤剧培训同时启动;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实践基地、顺德文化艺术基地均落户伦教。
伦教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善楷表示,近年来,伦教在传承和发扬粤剧文化,特别是青少年粤剧培训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接下来,伦教将与广东粤剧院、省粤剧学校、顺德区文联、顺德区戏曲协会等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校园粤剧培训发展,为培养传承粤剧人才打稳基础。
“顺德是中国曲艺之乡,目前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粤剧名城’这一称号。”顺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表示,从学术殿堂到粤剧名家故乡,从高职院校到镇街、村居,顺德粤剧人才培训体系日益成熟。她表示,要充分发挥千里驹故居等名伶故里的品牌效应,打造粤剧培训基地,同时加大年轻人才培训力度,培养未来的粤剧名伶,把粤剧曲艺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以粤剧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现在对粤剧发展有非常好的环境,粤剧发展必须代代相传,无论是对粤剧接班人的培养还是粤剧观众素养的培养,都是非常迫切的。”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希望在粤剧氛围浓郁的顺德,打通粤剧传承发展的通道。
助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不仅仅是粤剧,永春拳等顺德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也迈出重要一步。前天,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8位永春拳师傅被聘为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客座教授。顺德永春拳第五代传人、大良永春拳武术协会会长罗德志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将永春拳这一传统武术文化发扬光大,把永春拳武术文化带进校园,推广到全国以及全世界。
一日之内,粤剧曲艺和永春拳武术,在高校找到了“归宿”。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夏伟表示,顺德粤剧曲艺学院、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挂牌成立是政校合作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平台,将齐心协力办好两个学院,助推顺德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
关注
发展传统文化 顺德“文武兼修”
顺德私伙局在当地随处可见,成为不少市民日常消遣的一部分;杏坛马东村通过建设永春文化公园、木人桩练武场,特别是当地学校将永春拳作为体育课重要内容,培养一批武术传人——传统粤剧、武术人才培养延伸到镇街、村居“最后一公里”。
“在顺职院设立顺德粤剧曲艺学院,‘初心’ 就是在顺德培养一批一批的年轻人,热爱粤剧、学习粤剧,成为未来粤剧名家。”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希望广东粤剧院各位名家支持帮助顺德,完成共同的“初心”。
武术文化一样是顺德优秀的传统文化。郭文海表示,顺德是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故乡,他希望随着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的开设,永春拳以及更多武术门类的师傅们能走进校园,培训更多年轻武术人才,传承好、弘扬好顺德的武术文化,助力顺德文化高质量发展。
“粤剧和武术,一文一武。顺德是一个崇文尚武的地方。”郭文海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