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迎来首家上市国有控股企业
顺控发展在深交所上市。(顺德国资供图)
2020年,顺德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新增8家上市(含过会)企业,为历年之最。今年,顺德将实施企业上市“金凤凰”计划,新增3家上市企业,给予开展全球并购的上市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
顺德力争通过3年努力,培育十家平台型企业,推动百家企业挂牌上市,实现千亿直接融资,打造万亿市值“顺德板块”。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名润)昨日上午,伴随着响亮的敲钟声,顺德国有企业——广东顺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控发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这意味着顺德迎来首家上市国有控股企业。
据了解,顺控发展推进A股IPO工作是顺德国资国企在资本市场的一次历史性尝试,也是顺控发展近年来转型发展的阶段性成就,标志着顺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
顺德首家
上市国有控股企业登陆深交所
当天上午,顺控发展正式在深交所上市,其证券代码为“003039”。据深交所信息显示,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份总数为617518730股,其中6200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据了解,顺德区公资办于2010年成立顺德控股集团,强化顶层设计、开始了新一轮顺德国企的改革发展之路。顺控发展通过整合十个镇街水厂,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2016年9月,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控环投热电项目动工兴建,2018年底顺利投产。至此,顺控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单一供水企业向“供水+环保”的综合性现代企业的成功转型。
“2010年国企顺控发展开始朝着上市方向发力,今天在深交所举行上市仪式,十年磨一剑,迎得春风来。”顺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泳斌表示,国企顺控发展作为顺德区首家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坚持以“为环境、为民生、为未来”为理念,将民生责任扛肩上,将发展放在首位;将持续优化企业治理、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力争更多更好赋能“品质城市”建设。
统筹推进
做优国资国企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顺德区国资系统以“资本增效、国企增盈”为中心,按照“建设任务经营化,项目投资市场化、村改招商载体化”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项目招商、产业载体建设、市场化经营、监督管理等工作,国有资产持续保值增值,营业总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加32.39%,利润总额6.12亿元,净利润5.26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2.02%。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推动国企改制上市是重要任务之一。梁泳斌表示,在此背景下,顺控发展成功上市,既为顺德国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打响了“头炮”,也为顺德立足“十四五”时期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据了解,进入“十四五”时期,顺德区国资系统将深入实施投资招商、建工投资、公用事业以及支撑服务的“3+1”板块驱动方略,通过主业核定优化重点管理企业产业布局,统筹盘活国资系统内的存量资源,推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关注: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国资企业担当
顺德是制造业大区,民营经济活跃。如今,顺德迎来首家上市国有控股企业意义深远。据透露,顺德将积极谋划,未来将推动更多国资企业走上市之路。
顺德区区长王勇表示,2020年,顺德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新增8家上市(含过会)企业,为历年之最。今年,顺德将实施企业上市“金凤凰”计划,新增3家上市企业,给予开展全球并购的上市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顺德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一十百千万”工作目标,即建设一个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培育十家平台型企业,推动百家企业挂牌上市,实现千亿直接融资,打造万亿市值“顺德板块”。
当前,顺德正积极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在顺德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国资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自2018年顺德区委、区政府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列为“头号工程”以来,区属国资国企积极响应,坚持“全区规划、产业引领”一盘棋,全产业周期参与村改的建设运营和项目招商,为重塑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形态提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作出国资贡献。
2020年12月31日,陈村镇莱茵工业园一期8号、9号楼正式封顶,二期项目同步启动。该项目是全区以“区镇联动、国资主导、自主改造”模式推进的首个全国资成分“村改”项目,将建设为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等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基地。同时,区属国企与街道国企共同作为大良红岗科技城片区开发建设运营和产业招商实施主体,统筹各项资源推进片区整体开发。
这是顺德国资国企支持参与“村改”工作的缩影。据统计,顺德区属国企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村改项目覆盖10个镇(街道),对接的园区和项目共70个;参与的策划测算项目共57个,涉及改造面积35200亩。
区属国企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动镇(街道)国企与本土龙头企业共同出资组建顺银产融公司,整合联结本地金融和产业资源,为500亩以上连片“村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及开发运营服务,协助解决项目资本金注入问题,攻克了“村改”工作融资痛点和难点。截至目前,顺银产融公司先后参与村改项目建设8个,投入资金4.8亿元,成功为全区“村改”打造示范标杆。
"意外怀孕怎么办?""我还年轻,我不想这么早要孩子""我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无痛人流,能帮她们解决这些烦恼。那么,人流前要注意什么,人流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无痛人流后应该如何护理,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人流前要注意什么?
人流术前,做好术前检查很重要。一般来说,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凝血、B超检查,白带常规等,以此确认是否有生殖炎症、发热或者其他急性疾病。
其次,现在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无痛的人工流产手术,所以做手术前一定要注意禁食、水,一般术前8个小时不要吃任何食物,也不能喝水,为手术麻醉做准备。
另外,手术之前千万不要有性生活,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卫生,注意保暖等等。
人流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般怀孕10周之内都是可以人工流产手术的,而怀孕6到7周是比较合适的,这时候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对身体的损伤也小一些。因为如果孕周过大,胎儿的骨质部分形成,操作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而如果超过10周以后,胎儿的骨质部分就已经出现了,操作起来会困难很多,而且损伤也大一些。
所以提醒女性朋友,只要月经规律地出现了停经,又不能要孩子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就医,尽量在怀孕8周之内把手术做好。但是,也不是孕周越小越好,在胎囊还不到0.6厘米的时候做人流,可能会发生漏吸,所以人流的最佳时间是孕6到7周。
人流后要注意什么事项?
做完人流后,注意事项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要注意休息,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休养7-14天;
第二个,要注意饮食调整,不要去吃寒凉、生冷、辛辣的,尽量选择松软、容易消化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还有,做完人流之后,建议一个月内不要同房,不要进行盆浴、游泳、泡温泉等。因为做完人流以后,子宫内膜的创伤还没有完全修复,这些操作会引起外来的细菌感染;
最后,要知道,人流只是避孕失败之后的补救措施,所以做完手术以后,要学会正确避孕,尽量选择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宫内环等,防止重复流产。
做无痛人流,安全最重要
佛山都市妇产医院更专业、更放心
有些事情一辈子不用经历那叫幸运,必须经历的话也别畏惧,冷静下来,选择专业、正规、有资质的医院,做一个安全的无痛人流,将意外怀孕的伤害降到最低,保障自己的再孕能力才是关键。
一、正规有资质的妇产医院,让您更放心
佛山都市妇产医院是经卫生部门批准设立的二级妇产专科医院,是佛山市城镇职工/居民/生育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异地(跨省)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是广东省诚信医院建设单位,也是有《医疗机构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为妇婴提供产科、妇科、儿科及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等高品质医疗服务的专业妇产医院。
二、广佛三甲名医天天有,为您的健康护航
我院拥有一支来自当地“三甲”医院为主的专家队伍,还有一大批广佛主任级专家在我院多点执业,定期坐诊。
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医学技术精湛、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给予最专业的治疗方案,为每一位来院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3H”妇产服务体系,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我院推行“3H”妇产服务体系(Hospital:医院的安全保障,Hotel:酒店的品质服务,Home:家庭的温馨舒适),专注为妇婴提供更高、更好品质的医疗服务,让每一位来院患者都能全程享受到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温馨的家庭式环境,就诊更放松
一医一患一诊室,保护隐私更安心
医院地址:佛山火车站旁
乘车路线:佛山市内乘坐100、101、102、105、106、107、112、114、115、116、122、124、127、134、G12、G14等到佛山火车站即可到达。
佛山都市妇产医院节假日不休息,照常接诊。
医院健康预约热线:4000-138120
城市名片
坐标: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面积:10752平方公里
人口:常住人口1020.35万
GDP: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39亿元
荣誉: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高新区俯瞰。排名全国前列的西安高新区是拉动西安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当人们站在古城墙上感慨历史的兴衰之际时,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千年古都已昂首挺进“GDP万亿俱乐部”,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进阶城市。
在全国23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中,西安经济增速最快,2020年达到5.2%。拉动西安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就是西安高新区。长期以来,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2020年,西安高新区完成生产总值2410.08亿元,同比增长12.3%。
如果说佛山自古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西安则是一座长期被城墙包围着的城市。城墙对西安而言,既是灵魂的安所,又是某种深层隐喻——这座拥有超百万人才,高校、科研院所林立的城市,有形的、无形的墙横亘其中,墙内是一方实验室,墙外是广袤的市场。
如今,无数的围墙已被推倒,一个没有边界的创新产业城正扬帆远航:西安高新区立足本地人才、科技优势,鼓励高校院所的知识分子转化科技成果创办企业,最大限度释放出人才红利。目前园区内市场主体17.3万家,拥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四大集群支柱产业,专利授权量等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前列。
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高新区为什么能够在全国名列前茅?西安高新区的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能给千里之外正在努力争先进位的佛山高新区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一)
不沿边不靠海,西安高新区创业之初所能依靠的唯有人才。知识分子创业是西安高新区的一大亮点。
西安高新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不像是一个高新区,至少不像一个传统的产业园区。
这里几乎看不到我们在珠三角地区的高新区常见的工业厂区,高楼林立的西安高新区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令人耳目一新。1991年获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以来,西安高新区一直扮演着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创新引擎的重要角色。
在这座沉淀着中华民族最辉煌记忆的古城里,西安高新区曾被当地市民评选为“城市骄傲”的第一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安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一直排在30名之外,但西安高新区则长期位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早在2005年就被确定为5个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科技工业园区。
2015年GDP只有5810.03亿元的西安,在过去五年间能够连续跨越5个千亿大关,并在2020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俱乐部”,西安高新区居功至伟。
为什么是西安高新区?西安高新区靠的是什么?
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调研组在西安高新区调研采访期间,感触最深的是人才的活跃度,以及人才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这一重要论断在西安高新区得到了充分体现。
最近几年,城市人才争夺战风起云涌,西安是最先的发起者之一。实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安高新区就已经早早瞄准了人才这一关键核心资源。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西安高新区创业之初所能依靠的唯有人才。知识分子创业是西安高新区的一大亮点。
与珠三角地区早期创业者多为洗脚上田的农民不同,西安高新区早期的创业者大部分是下海的知识分子,他们主要来自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如巨子生物、铂力特等,都堪称知识分子创业的典范。
2000年,西北大学有机化工专业教师严建亚与同校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工作的妻子,共同成立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是全球唯一的类人胶原蛋白生产厂家。
2011年,西北工业大学及成员股东共同出资组建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今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卫东出任董事长,这家“校办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国际知名的“金属3D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
拆除高校院所的“围墙”,填平产学研间的隐形鸿沟,让科技成果与市场接轨,这正是西安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最重要内生动力。
根深蒂固的创新基因让西安高新区从一开始就走上和其他很多高新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当珠三角很多制造企业为招工难苦恼的时候,西安却带着这座城市里的1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一起进入人才红利时代,释放更加强劲的竞争潜力。
2012年4月,韩国三星将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引进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三星最看重的正是西安的人才储备。
人才成为西安的最大优势。美光、英特尔、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一大批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在西安高新区布下重兵。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佛山传媒集团扬帆“十四五”调研组,西安已是中兴在全球最大的无线产品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终端研发基地。
(二)
按照“西部最佳、全国一流”的目标,西安高新区重点聚焦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出台一系列硬核措施,以良好营商环境作为留住人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抓手。
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中国西部地区一度面临人才严重流失的困局。
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西安已经一举扭转局势。在户籍准入门槛降低的背景下,近几年西安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人才新政吸纳的大量优质人才资源创造了人口数量新的增长极。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报告》 显示,西安在人才、研发及产业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其中,人才要素指标排名仅在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二。
这是在中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一座西部城市的历史性跃升,折射出这座千年古都内在的精气神之变。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西安出台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但是,对于那些希望在某一领域大展身手的高层次人才来说,让他们留在这里,更多并非因为政策的奖励,而是一个能够让他所创办的企业、科研成果实现价值的环境与平台。这也是西安高新区能够长期留住一大批人才的秘诀。
早在1993年,为了帮助当地知识分子创新创业,西安高新区成立了陕西省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成功转化出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磁光电流互感器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项目,培育出一批如海天天线、立邦制药等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西安高新区率先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梯度成长培育体系,构建起“基地管理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咨询”四级孵化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各种帮助。
针对科研创业人员在企业经营方面的短板,西安高新区又率先推出“技术经理人”模式,在帮助企业选择自身适用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家的同时,也帮助高校和研究院成果找到应用场景。这一模式已作为改革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
按照“西部最佳、全国一流”的目标,西安高新区近年来重点聚焦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出台一系列硬核措施,以良好营商环境作为留住人才、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抓手。
从“一站式服务”到“最多跑一次”,从“进知解”平台到“助企一把”平台,从“全网通办”到“秒批秒办”,西安高新区一次次攻坚、一次次突破,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向更高质量迈进。
派驻亲商助企专员,是西安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大创新。2019年9月,西安高新区从各部门抽调了300多名精兵强将作为亲商助企专员进驻企业,专门落实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2020年5月,西安高新区“助企一把”公共服务平台诞生,进一步深化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无缝对接,也让企业家感受到西安高新区的诚意与暖意。
企业和企业家在西安高新区永远是贵宾,永远唱主角,永远是主力军。在亲商助企工作中,这样的理念一次又一次被付诸实践。
(三)
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本质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在西安高新区2018年启动的“三次创业”浪潮中,这条清晰的脉络浮出水面。
良禽择木而栖。
安居乐业是引才留才的标配。但安居并不简单等同于户籍与住房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民生问题,是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大命题。
同为国家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在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探索上,已经走在佛山高新区前面。三十年沧桑巨变,这里早已不是昔日西安城西南角荒凉偏僻的工业园区,而是一个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的高品质现代化宜居城区。夜幕降临,当城市被灯影霓虹点亮,唐延路的街头,行色匆匆的身影背后,或许正奔腾着一个伟大的创业梦想。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一个孤悬于城市之外的开发区,单调而乏味的厂房,很难让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找到身心的归属。当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褪去,传统的开发区模式与新兴产业的内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必须同频共振。”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曾昭宁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变了,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改变,“产”与“城”必须两条腿同时走路。
产城融合发展的核心,本质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在西安高新区2018年启动的“三次创业”浪潮中,这条清晰的脉络浮出水面。
2018年,正式托管雁塔、长安、鄠邑、周至十二个镇街之后,西安高新区辖区面积增至1079平方公里,三次创业的大幕由此拉开。除了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西安高新区还花了很大力气去做一件事情——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西安高新区的魄力:
2019年7月,西安高新区启动50所新建和87所提升改造学校项目,其中新建总投资约135亿元。随后一年间,西安高新区就选最好的位置、配最好的硬件、聘最好的校长、用最好的老师,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项目,有效提供7万多个优质学位。
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始终将教育作为西安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理念是:只有大力发展普惠、均衡、社会各界满意的优质教育,才能撑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梦想。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西安高新区2020年启动全球招才引智计划,要在3年引进上千名高层次人才。“高新教育”就是西安高新区引才留才的金字招牌。基础教育在陕西甚至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的西安高新区,从优保障人才子女就学,足以让无数英才“竞折腰”。
争当教育强市先行示范区,已成为西安高新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的重要一环。除教育之外,西安高新区在金融、科创培育、交通、住房等多个方面也推进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结合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以此助力产城融合。
“干就干最好、干就干第一。”这是西安高新区奋进路上的豪迈姿态。昂首挺进“十四五”,西安高新区的创业故事仍在继续。对于正在努力争先进位的佛山高新区来说,西安高新区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观照的视角。
佛山观察
像拥抱春天一样拥抱人才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古都西安,我们深深感觉到,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人才工作,依靠人才增添发展后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高新区在过去三十年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国家高新区,靠的就是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做支撑。西安高新区的故事,讲的就是人才的故事。
当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佛山作为一座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更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像重视发展一样重视人才,像拥抱春天一样拥抱人才,在城市的人才大战之中,积极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人才发展增长极,打造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激发新一轮的“孔雀东南飞”风潮。
早在2017年,佛山就以“三个舍得”的力度抓人才工作,出台了人才新政23条。各区也积极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南海区的“鲲鹏计划”、顺德区的“顺峰人才计划”等,持续激发佛山对人才的吸引力。
但与北上广深,与杭州、西安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佛山对人才的吸引力仍显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能够让更多的人才乐在其中的生活环境。
安居才能乐业。但是佛山的产业发展载体、产业空间主要在镇街、村居,这样的环境很难适应新时代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需求。
产业与城市的发展,必须两条腿同时走路。可喜的是,佛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全面发起村改总攻坚,加速产城融合的步伐。期待在“十四五”新征程中,佛山能够以实干擦亮“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这张新名片,把佛山建设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宝地、优秀人才向往的乐土。
佛山行动
完善科创平台战略支撑体系。进一步发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国家高新区、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的引领作用,积极谋划争取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研发平台落户,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战略支撑。
——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报告 持续优化佛山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开展全国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打造“一区五园”六大核心产业地标。
制定实施高端人才及团队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优粤佛山卡”服务,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创业、有发展。
——2021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