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藏身小岛 画笔点靓乡村
“发现亚热带”个人艺术展在南海区里水镇贤鲁岛上拉开帷幕。
梁敬达在岛上开设了工作室。
“发现亚热带”个人艺术展上的作品
春三月,在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的贤鲁岛上,一场名为“发现亚热带”的个人艺术展拉开帷幕,它不仅让游客市民们大饱眼福,还引来了杭州等地的多位艺术大咖。亚热带地区茂盛的生命力在艺术展的每张作品中迸发,也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这是贤鲁岛本土艺术家梁敬达在岛上举办的首场个人艺术展。3年前,常年游走在外的梁敬达回乡设立工作室,成为一名“城市入乡引路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圈朋友走进贤鲁岛,这座鲜花盛开的网红小岛开始弥漫出浓郁的艺术气息。
“生于小岛画小岛”的梁敬达是里水探索乡村振兴与艺术美学相融合的一个缩影,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继续深挖其中的美学感知,则是里水在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探路征途中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朱嘉泳
艺术家重返家乡
老屋里建工作室
春分时节,走进里水镇贤鲁岛上的贤僚南洲村,碧树竹篱掩映着一个白墙红瓦的院子,如果不是门外摆放着色彩绚丽的海报,人们很难想象这里藏着一个艺术画展。
这是贤鲁岛本土艺术家梁敬达的个人艺术展,也是里水镇第一届花岛艺术季的重头戏,展览主题为“发现亚热带”。在艺术展的策展人崔邵翰看来,“亚热带一直是当代艺术语境中的陌生地域,然而这并不妨碍从这里生长的艺术家的独立和绽放。”
85后梁敬达成长于贤鲁岛,是地地道道的“岛民”,从小便对岛上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2006年,梁敬达考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后前往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深造。此后,梁敬达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及柏林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多家艺术馆收藏。
“岛民”梁敬达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的同时,他的家乡贤鲁岛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里水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陆续在贤鲁岛上修建了环岛自行车道、骑行驿站,种植了大片花田,贤鲁岛摇身一变为乡村振兴的新网红。
看到家乡的蜕变,思及对家人的牵恋,2017年底,常年游走在外的梁敬达毅然决定:将老家的老房子改造为自己的工作室。
“在外漂泊多年,如今回归这里,是一件幸福的事。”现在,梁敬达如同候鸟一般,每年会留在岛上创作大约半年时间。
艺术咖纷至沓来 小乡村艺术味浓
梁敬达要在贤鲁岛上办个人画展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纷纷从杭州等地赶来。一时间,这个位于江心岛上的小乡村聚集起一大波艺术咖。
“这个地方虽小,但给我的印象非常鲜活而不同寻常。”远道而来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生院教授吴杉认识梁敬达已有10年,其表示,这个艺术展的内涵和画面的内容全是这个村落里的,作品中的很多养料来自于艺术家的根和从小生长的印象。
艺术与乡村的交织既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也给乡村赋予了艺术气息。梁敬达回忆道:“我刚开始在这里画画时,村民们很好奇,常常跑来问我画的是什么,我跟村民的互动和碰撞也影响了我的想法。”梁敬达不时召集杭州、广州的艺术圈朋友一起了解贤鲁岛,有的朋友已经来过五六次,有的甚至也考虑在岛上设立工作室。
广州日报社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负责人邓柱峰与梁敬达在3年前的采访中结缘,此后一直关注其动态。邓柱峰认为,里水毗邻广州,环境基底好,有条件实现城乡快速切换,而在里水乡村振兴的探索中,梁敬达这样愿意回归乡村的人可以说是“城市入乡引路人”。
作为“引路人”,梁敬达憧憬着未来能吸引更多艺术家来到贤鲁岛,发现这里的乡村之美,搞创作、办展览,把艺术的种子播种在这片乡土之上。
■专家论道
深挖乡村振兴的美学感知
梁敬达的故事可以视为里水乡村振兴与艺术美学相融合的一个缩影。在艺术季活动之一的“乡村振兴与美学感知”主题研讨座谈会上,里水镇党委委员刘夏远表示,与梁敬达接触的初衷是希望他的作品能成为助推本地发展的力量。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搭建平台,引入更多资源帮助文艺工作者。“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乡村最有价值的就是人。”刘夏远表示,本次展览希望通过个体的视角,呈现出个体特质,带动整个贤鲁岛乃至里水乡村振兴与艺术相融。
“我是第一次来佛山,其他人可能已经来过几次了。”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聘表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地方的感知是不同的,要思考如何调动不同的人的美学感知,比如贤鲁岛花海就找到了人们美学感知的共同之处。她建议,乡村振兴的文旅项目应该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让游客能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抽离出来并感受到快乐。
从美学的实用功能出发,中国美术学院硕士、曾担任杭州市城建设计院建筑设计所所长的朱孔华建议,未来乡村振兴可以塑造乡愁、乡貌等方面的产品,让人感知到美,把人留下来。
今天,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佛山市清明祭扫预约系统正式上线。佛山市民政局提醒广大市民,今年清明期间(4月3日~18日),佛山各大殡葬服务单位将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有意于清明期间祭扫的市民需提前做好预约等相关准备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佛山各大预约系统明确一次预约最多不得超过15人。
佛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往年清明节祭扫人流量预测,今年清明预计有接近500万人次的群众到各殡葬服务单位开展祭扫活动,清明当天约有200万人次左右。
今年清明期间,市民在前往祭扫前必须完成实名预约,并在进入殡葬服务单位时出示预约码和身份证方才准予进入。
预约系统将于今日上午9时开放,市民通过“佛山通”“顺德通”APP和佛山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等即可进行预约。
此外,市民也可在清明节前到各殡葬服务单位现场办理预约登记。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清明期间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佛山各大预约系统明确一次预约最多不得超过15人。
佛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参加现场祭扫的市民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完成粤康码和体温检测等相关工作,若市民前往祭扫前存在体温异常(体温≥37.3℃)、咳嗽、乏力、胸闷、气促、腹泻、嗅觉和味觉出现异常等症状,请及时取消现场祭扫安排。
热点问答
预约祭祀分时段吗?每个时段有没有限定人数?有没有限定祭祀时长?
佛山各大殡葬服务单位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划定了不同的预约时段,市民可自由选择合适时段进行预约。由于清明期间各大殡葬服务单位人员密集,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广大市民在预约时段内完成祭扫后快速离场。
如果家族祭祀人员众多,超过单次预约人数上限,可否分开两次预约,然后一同前往祭祀?
可以由家族内两名不同的成员分开预约,但是并不建议家族大规模集体祭祀,祭扫重在心敬意诚,缅怀只在情萦意系,建议市民选择在家祭祀、网络祭祀、远程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寄托哀思,减少大规模聚集。
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是否有开通祭扫预约绿色通道?
目前佛山市内祭扫预约系统支持添加随行人员,市民在预约时可以添加随行父母和子女,并按照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同时,佛山各大殡葬服务机构在清明祭扫期间还有增加现场临时预约安排,市民可提前电话联系对应殡葬服务机构了解详情。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旨在倡导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落实传染病防控“四方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强大合力,为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共同努力。
区慢性病防治站副站长、主任医师温文峰表示,肺结核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关医疗数据显示,目前肺结核病治愈率已大幅提升,近九成患者通过定期治疗可治愈。肺结核病患者必须按医嘱定时复诊,按时吃药方可治愈。
吸入带菌飞沫不一定会感染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新发患者数约83.3万,约占全球8.4%,居全球第三位。在我国疾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肺结核报告发病和死亡数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是全球3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结核病常见的全身中毒症状为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等。而肺结核的局部症状主要是咳嗽、胸痛、气短、咯血。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个别病人无任何症状、体检时才发现。
温文峰表示,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被感染。
是不是只要吸入含结核菌的飞沫,就会成为肺结核病患者?“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温文峰说,结核杆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才会使人患病。
增强自身抵抗力可有效预防
目前,高明区肺结核病患者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超过90%。“肺结核病可防可治,市民不必闻风丧胆。”温文峰表示,预防肺结核病在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一周运动两次到三次,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的目的;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打喷嚏或大声说话;在室内活动时,应经常保持室内通风。
健康义诊活动中,高明区家庭医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更合镇小洞村为当地老人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陈嘉懿摄
市民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肺结核?温文峰介绍,肺结核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就是连续咳嗽、咳痰达两周以上,如果痰中带有血丝,就极有可能得了肺结核。其他常见症状还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烧、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出现这些问题之后要及时到结核定点医院就诊。
温文峰提醒,如今高明区已实行相关医疗优惠政策。从2019年1月1日起,普通肺结核病已纳入佛山市门诊特定病种。据悉,普通肺结核病一年支付限额标准是2400元,患者需指定专科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符合具备肺结核影像学表现,且需门诊治疗,才能向医院申请门诊特定病种待遇。
欲申请待遇的肺结核医保病患,首先需向主诊医师提出申请门诊特定病种待遇,然后提供本人或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在主诊医师处填写《门特待遇申请表》并签名;按医师医嘱完善相关检查检验,将检查结果交与主诊医师,待院内审核通过后,次月便可享受相关待遇。
2016年,高明区结核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乡镇医疗机构及卫生服务中心对病人实行督导管理治疗,如上门访视、门诊、电话随访,保证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督促患者按时完成疗程。
高明区对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初治)和8个月(复治涂阳),免费治疗药物为国家规定的化疗方案中指定的抗结核药物、注射器、注射用水,由高明区慢病站为患者免费提供。
高明区慢病站医生到社区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资料图片)/区慢病站供图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适症状会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这时有些人会以为已完全康复,就停止用药。”温文峰说,这样不仅不利于治疗疾病,严重的还会加重病情。
曾有市民告诉医生,自己已经接受了三个月的肺结核治疗,但效果一直不好。医生告诉他,他的肺结核产生了耐药性。“治疗过程中,需要多种药物一起服用,患者需要遵从医嘱准时服药,不能轻易停药或自行调换药物,否则容易产生耐药性。”温文峰提醒,常规的肺结核治疗周期约为6~8个月,有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不适症状会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不咳嗽也不咳痰,这时如果患者以为痊愈便停止用药,就有可能导致已经被抑制的结核杆菌重新大量繁殖,甚至导致多部位并发症,或是身体产生耐药性。
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预防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全社会重视并加大投入,实现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无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其实是可以控制和治愈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