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开展全区叉车违法上路行驶作业集中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南海区叉车安全管理,消除叉车安全监管盲区,严防较大以上交通事故发生,4月7日,南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开展全区首次集中统一整治行动,此行动共出动122名警力,查处叉车37台。
违法上路行驶的叉车停靠在路边。
交警对叉车驾驶人进行教育。
记者跟随交警大队来到狮山兴业路的一处流动执法点,现场已有几辆违法上路行驶的叉车被交警拦截,停靠在路边。
交警部门表示,对违法上路行驶的叉车,由交警对叉车进行拖移处理,对叉车驾驶人进行教育,要求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企业整改,签订承诺书,承诺以后叉车只能在“三区”(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范围行驶及作业不再上道路行驶。在查处过程中,如果发现叉车有其他违规行为,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处理。
交警拦截违法上路行驶的叉车,引导其停靠到路边。
据了解,根据《佛山市重点交通安全问题联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交警大队将从3月30日起至今年年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叉车违法上路行驶作业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一批“三区”以外没有登记备案或虽然登记备案但违法上路行驶作业的叉车,对各类违法上路行驶作业叉车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力净化辖区道路交通环境。
“喝好,长好!”14班同学华恩将标签插进花巢,花巢石斛新苗从此就属于她的,标签上有她的班级、名字和留言。
花巢嵌在架子上,300多个花巢成排、成片,组合成一片竖起来的石斛园。这片石斛园出现在大良成美中学,华恩是成美中学初一学生,在班上负责石斛花巢。
石斛是成美中学凉茶中草药园中的一种,其他还有11种。成美中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建成农艺劳动实践园、垂直智慧农场实践园,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出一条“联产承包责任制”新路径,如今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参观取经。
结缘垂直智慧农场
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怎么开展?成美中学校长卢锦波曾一度困惑,日常劳动难以成为课程,学农、学工离校远组织不方便,时间短效果不理想。
“最好在校园内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适逢成美中学全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卢锦波获悉“垂直农场”建设资讯,立即抓住这个机遇。
通过研讨,成美中学利用两个露天平台,同时建成两个实践园。一个是农艺劳动实践园,约400平方米,以传统农业为主,开设“大良水稻种植园”“桑基鱼塘种植园”“凉茶中草药园”,指导学生开展传统农耕种植、养殖。
另一个是垂直智慧农场实践园,约600平方米,主要建有无土栽培、雾培、鱼菜共生等劳动区域,指导学生使用金工、水工等工具,开展设备搭建、水培种植、鱼类养殖等生产劳动教育。
成美中学劳动实践园设在露天平台
目前,两个实践园均已投入使用,成排生菜蓬勃生长,金银花藤蔓攀爬,含苞待放,园内一片生机盎然。
分班分人联产承包
与基地建设同步,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项目组,培训劳动教育师资,构建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副校长梁筱莹介绍,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力求学科融通与全面培养、分段教学与连贯教育。
初一学生每周一节劳动课。3位教师分别负责水稻、蘑菇、中草药、石斛、水培蔬菜、雾培蔬菜等教学板块。
初二学生每周两节特色选修课。地理、历史、生物等课程老师不能承担日常劳动教育课,但可以开设地理与劳动教育、历史与劳动教育、生物与劳动教育等课程。
初一15个班,承包农艺劳动实践园,其中1个班种水稻,1个班种蘑菇,1个班负责桑基鱼塘,其他12个班各分管1味中草药。所有15个班分别管理一片石斛。
初二14个班,承包垂直智慧农场实践园,分别管理水培、雾培蔬菜。水培蔬菜和雾培蔬菜合计超过3000个孔,全校每个学生至少可以认领一个圆孔菜地。
承包者写上年级、班级、学号、姓名,有的还留下祝福语句。
学生填放菜苗
“我们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认领承包以后,要负责浇水、施肥,观察成长过程,以及今后的采摘处理。”詹炎老师负责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对学生分工了如指掌。
下课铃声响起,华恩和班上同学走出课室,来到农艺劳动实践园,总要看看她们领养的石斛,然后评头品足一番。
学生育培蔬菜
两个实践园位于教学楼之间,同学们课间休息都可以进来走走,看看自己名下的花菜长势,也放松一下心情。
四大模块创新体验
何谓垂直智慧农场实践园?原来这样的农场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为一体,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功能。
成美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吸引外校参观
梁筱莹多次接待外来参观,她介绍,垂直智慧农场创新劳动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生物、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四大模块。
生物模块,让学生学习选种育苗,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动手调配无土裁培营养液,制作生物有机肥料,扩充学生农业生产知识。
环境模块,让学生了解温度、湿度、光照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影响,学习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掌握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基本方法。
技术模块,让学生体验金工、木工、陶艺等传统工具的制作与使用,尝试智能电子设备的简单安装、修理,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
经济模块,让学生学习农作物采摘,通过实践掌握农作物的包装、储存、运输、宣传、销售等。
从选种到收获,成美中学劳动教育实践贯穿智慧农场种植全过程。
成美中学水培蔬菜即将迎来收获季节,梁筱莹先送样品到相关机构检测,发现各项指标合乎安全卫生要求,下一步有计划组织学生义卖,从而让学生收获劳动成果和幸福。
自古以来,祖辈们便逐水而居,财富、人气和文化,亦因水而聚,成百上千年的演变,终于形成了一座座城市。然而,对于水,对于生态最原始也最传统的敬畏,却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发展中,逐渐被淡忘。
时至今日,对于城市而言,生态是一种财富,回归生态更是转型方向。
了解南海的人都很清楚,近年来其一直坚持走回归生态之路,千灯湖的生态回归便是如此,造湖带来的城市和产业发展机遇,至今仍影响深远——这片原本遍布旧厂房的土地,随着千灯湖的建成,已成为南海市民休闲的最佳去处。
千灯湖的甜头,引来其他镇街模仿学习。博爱湖、听音湖、孝德湖、映月湖、文翰湖、仙湖、青年湖……“造湖”经验不断在南海复制。
这些经验和尝试,是南海生态回归城市的缩影。实际上,从以往围绕工业项目建城,到围绕生态兴城,南海以湖造城的思路,铺排着生态城市的新格局。
盛夏的映月湖畔,市民沿着栈道漫步赏花,黑天鹅不时穿梭湖中。
以水为媒
回归人的生活感受
一个湖,能改变一座城市。这说法不夸张。以湖为媒的造城思路,是敬畏生态,尊重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再造扩充城市环境容量,让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青睐有加,一座城市的资源,也就有了全面盘活的机遇。
湖,成为南海规划发展的一个核心元素。在南海规划的城乡融合发展十大示范片区中,有5个以湖命名,这些环湖片区将成为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三生融合”的示范片区。
家住千灯湖畔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千灯湖所在的区域还是一片废旧的厂房,既没有高端产业,也缺少中高档住宅,更谈不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造湖效应”已然显现。千灯湖向北延伸为沥桂轴线,向南与虫雷岗山、佛山涌、东平水道、怡海公园、半月岛构建绿化新轴心,东往桂澜路商业带、映月湖和三龙湾南海片区,西接叠滘水乡,成为佛山城市中轴的延伸。
在南海的中部,依托博爱湖,狮山也精心打造了“城市客厅”博爱新城。
“作为一名工作、生活在此的狮山人,看着博爱湖从无到有,从热火朝天的建设到目前成为狮山人漫步的美景地和外地游客的打卡点,我心里充满着欢喜、自豪之情。”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内三科主任曾俊感慨道。
博爱湖片区除了有优美的人居环境,还有和信广场、奥园广场、长华国际等多个大型综合体,为市民提供了便利的休闲、购物、美食环境,“向左一步是美景,向右一步是美食,这样优越、便利的人居环境,与千灯湖板块相比也不遑多让。”诚如曾俊的真切感受,博爱湖的带动效应正在不断加强。
对此,狮山镇镇长黄伟明深有同感。他谈到,如今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延续原来的工业园区的思路,而是融入生态效应的新城区,这既是对土地高效利用,也让人的居住感受更贴近自然。
以水为媒,以湖为核的造城思路,实际上是通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再造扩充城市环境容量,将环境竞争力转化为高端人才集聚的吸引力,这是南海这座工业城市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的一个“杀手锏”。
沿桥拾级而下,夕阳下的博爱湖迎来一批跑者,用脚步丈量城市客厅的质感。
以湖为带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始于仙湖,自北向南蜿蜒8公里长的有为水道,千百年来穿丹灶而过、奔流不息。它流过仙岗、西城、银河、良登、塱心5个村居,孕育了方献夫、康有为、陈澹浦、黄花岗烈士等历史名人,凝聚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维新思想、忠义精神、工匠精神、爱国情怀,涵养着“有为精神”的内核。
有为水道是南海打造连片示范区的一个缩影,更是其在工业先发地如何振兴乡村这一命题下努力作出的回答。
始于仙湖,自北向南蜿蜒8公里的有为水道,流经5个村居,是南海打造连片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40多年前,在南海星罗棋布的一个个村镇中,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40多年来,南海依靠强大的乡镇经济孕育出了现代化的工业化体系和城镇化体系,成为中国乡镇工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过去粗放的工业发展模式,让南海在资本快速积累的同时,也留下了城市化严重滞后的硬伤。相对于过去数十年粗放式和破坏式的建城模式,如今摆在南海面前的新课题是,如何寻求生态和文化的回归?其意在形成南海独有的魂。
事实上,魂的核心,在于乡村。时至今日,南海这座工业大区仍然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岭南乡愁。在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大命题下,南海以湖为带,串联起一道道乡村芳华,也找回了南海人浓浓的“乡愁”。
在西樵简村,穿梭在花岗岩石板铺筑的长街深巷中,波光粼粼的丁字涌穿村而过,这样依水而建的古村,风韵依存,静美如斯。可曾想到,在数年前,这里不仅有大量低矮的厂房,而且村居环境不容乐观。
随着政府提升改造听音湖片区,简村内的低矮厂房被推倒,环境卫生在美丽文明村居工作的开展中得到很大的改善。宜居宜游的环境让简村有底气,接受听音湖片区的辐射带动,西樵文旅的发展也让简村明确了发展特色文旅等第三产业的方向,“这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村内产业结构布局。”简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以说,一条湖的带动,让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南海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打造了人水和谐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湖为核
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
从古至今,南海人对水都有着一种执着,这是根植于南海基因中的水乡情怀。由东江、西江、北江冲积而成的珠三角平原上,在南海这片1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1182条河涌纵横交错,38个湖库如珍珠落玉盘点缀其中,从桑基鱼塘到工业大区,哺育了一座制造业城市。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区,改革开放之初,南海走的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路线,“马路经济”“乡镇经济”模式下,专业镇强势崛起。
南海区一位规划人士曾经谈到,南海以前的城市化,是在专业镇基础上的城市化,整体规划滞后,以镇为单元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得南海的城市格局和层次并不清晰,甚至曾陷入“哪里有工业园,就围绕哪里发展”的尴尬。
正因为这样的滞后城乡发展规划,形成了南海“城不城、乡不乡”的城市面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是制约南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南海也决心通过重新规划,全面打造城乡融合的新格局。
2019年7月31日,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要求南海率先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面对省委出的这道考题,南海给出的破题思路是,以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简称“南海地改”)为总揽式突破口,撬动了城乡空间格局的重塑再造,实现了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全面升级、生态全面复苏。
事实上,经过千灯湖、博爱湖、听音湖等实践,有力证明了“造湖”是推动“南海地改”的有效路径。
与千灯湖和博爱湖不同的是,南海西部是岭南特色保存最为集中也最为完整的片区,西樵山等岭南文化旅游资源,更是南海的宝贵财富。因而,听音湖便定位为“最岭南”的水体景观。
近年来,借助西樵山自然优势,依托听音湖,西樵镇打造听音湖片区,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听音湖片区飞鸿馆、樵山文化中心陆续对外开放,宋城演艺项目正在落子布局,听音湖岭南文旅RBD雏形已现。听音湖片区围绕保护绿色家底、发扬红色精神、集聚金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南海城乡融合发展助力。
西樵镇也围绕“文旅融合城市,产城共融提质”发展主轴,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追求生态GDP,实现从专业小镇向特色小镇华丽转身。
由此可见,南海以湖为核的造城思路,体现了城、产、人融合发展的理念。正如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所说:“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
如今,南海正全力打造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通过“南海地改”,下一个“千灯湖传奇”会是怎样?一切皆可想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