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地名个个有段古,你了解多少?
日前,由佛山南海区民政局主办、九江镇文化站承办、佛山市南海区地名文化协会承办的“儒鱼德水‘最’九江”展览在吴家大院如意楼展出,展示多组九江地名之最。
最古老的观音庙
朗星观音堂
位于朗星大老村前,始建于宋绍熙元年(1190年),庆元五年(1199年)落成,原名为“崇胜寺”,得名于对联:“崇山春日暖,胜地雨花香”,原为沙头八景之一。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崇胜寺(今观音堂)”几拆几建,直至1994年,以梁沛容老居士为首的护法居士在旧址附近重建,当时广州光孝寺的释宏满大和尚将该寺改名为观音堂。2011年4月,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名种原因导致观音堂再度被拆。2011年中旬,传耀法师带领广大护法居士,用新的建筑风格,再度将观音堂建起来,面积比原来大两倍,令其庄严堂皇,生机再现。
最有学识的探花桥
位于九江镇下西村委会翘南村新龙路探花公园北侧。该桥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修建的,相传是陈子壮中探花后,回九江下西探望其外祖父朱让时修建的,清代重修,1994年镇政府及旅港乡人潘新安集资重修。桥为平铺花岗石板桥,西北东南走向,筑有护栏,桥栏中间刻有“探花桥”三字,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子壮(1596—1647),字集生,号秋涛,谥文忠,史称“明末三忠”之一。据九江乡志记载,陈子壮生于明朝万历年间,长于九江的外祖母家,博学多才,16岁时参加乡试举人,24岁高中探花。
最古老的桥
石埠桥
石埠桥位于九江涌,邻近硕埠里口。始建年代不详,明代万历年间重修,石砌桥墩,木板桥面。民国21年改建为钢混结构梯级平面行人桥,长14米,宽2.6米。1978年重建为钢混结构拱型行人桥,长26米,宽3.5米。近几年又再重修。
最古老的地名
破排角
破排角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江镇下东群星自然村,是宋代遗址,有宋代关氏“南雄处士”古墓一座,新建凉亭,竖有破排角石碑。1996年,经过考古清理发掘,该遗址出土一对骨罈,属宋末元初陶器。
宋咸淳十年(1274),关贞、关俊兄弟携父母骨殖从南雄珠玑巷南迁时,乘竹筏顺浈江、北江转入西江下行至
九江大洋湾,筏破登岸,在九江相地而居,破排角因此而得名。《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记载:“初祖南雄公,配室梁氏,合葬本乡大洋桴排骨蒲鱼山。始祖贞,号赤岗,宋咸淳间偕弟俊由南雄珠玑巷移居于广州府南海县九江乡”。
最美古村落
烟桥古村
烟桥古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于明朝的正统十四年开村,“开村鼻祖”为何氏“孝廉公”。因其布局如一只展翅飞燕,故旧称“燕桥村”,又因终年水汽蒸腾,雾气缭绕,故名“烟桥村”。古村规划严整,肌理尚存,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村外河涌交错,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村中现有何氏六世祖祠、旌表节孝牌坊、兰桂坊、烟桥正道门楼等和大量古民居。村中以《周易》内容命名的元、亨、利、贞四巷道及烟桥正道静穆古朴。历史名人有号“七十二峰山人”、“烟桥老人”的何翀(1807——1883)和清嘉庆进士、兵部主事、员外郎何文绮(1879--1855)等。
最有趣地名
一树成林
位于烟桥村,大树覆盖面积有几百平方米。因一棵榕树连长出9棵大树延绵成林的自然奇观而得名,更因每一棵树都纪念着一件国家大事,因此被誉为“国事榕”。
最老的一棵古榕已有百年的历史。另外八棵树是在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000年、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大纪念日子而引种。村民称老榕树为“树祖公”,其中一棵榕树的枝丫搭下来正好覆盖了一座焚字塔,形成大树抱塔的奇观。
最多脚的桥
风水百足桥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璜矶村委会风水村,因其长度和桥墩数目多,形似“百足”爬行,故称之为“百足桥”。该桥为砖墩石板桥,桥长80米,桥宽1.6米,南北走向。桥面原为两块条石构成,现被修改为4块(其中有些桥板是水泥预制制件),现有桥墩40个。风水百足桥是反映水乡交通特色的建筑之一,为岭南水乡和桥梁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现为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
最有趣地名
担担沙
位于南海区九江镇沙口社区的南边,沙口水闸对出西江河段的江中岛屿,因岛上的小山像是担来的沙堆积起来一样而得名。“担担沙”还有一个古名叫做“偶山”,《南海九江乡志》记载:“偶山:一名海目,一名担峡。又称海偶。”,明朝的时候,偶山因其人杰地灵而闻名。隆庆年间,陈万言曾在偶山设有哨所,扼西江水道之险要,守护一方。“偶山夜月”是明代九江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据《名胜志》载:偶山“其麓多奇石,有芳秀亭。龟石、钓台,景类金山。”偶山内也有八景:双顶松风、中亭夜色、龟漱湍流、龙湾云气、石壁朝暾、浦田秋稼、庐洲鱼艇和竹洞人家。
最古老的道路
太平路
太平路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清末,划分为显步街、云衢街、汇源街、正埠街、太平街、钱行街、谷行街、洲埠西街、潭汇街、永胜街、永丰街、竹桥街;东起番薯萝卜行(今壁堂桥左侧),西至长头(今新桥右侧),石板路,两边均建有店户。民国年间,街道扩宽为6米水泥路,并改今名;显步桥(今璧堂桥)至石马街口称太平东路,石马街口至丝行口(今丝行街)称太平中路,丝行口至竹桥(今称铁桥)称太平西路。
最长的对联
九江上西大道联
上联:气挹西山爽,康宁自养长龄,崇仁德尚贤和,和睦交邻,无旱无灾,洪圣安澜咸庇泽。
下联:地据上游洪,形势显成扼要,沙落岸水廻龙,龙潭起卧,宜文宜武,先锋相府尽贮财。
这副对联将上西十一约的名称:西山、长龄、仁德、贤和、和睦、洪圣、上游、廻龙、龙潭、先锋、相府等嵌在句中,趣味盎然!
最古老的墟市
九江大墟
明正德元年(1506年)乡人利用水运优势,沿圩步涌(又名石马涌)、里海,先后兴建天妃庙前圩、开边圩。明末清初,形成里海、良村、岳湾三圩鼎立,清代中叶,三圩统称九江大圩。光绪九年(1883年)《九江儒林乡志》载,大圩“上自长砌头,下至显步街。逾桥,迤南东福里,迤北船栏街。东西两岸为街巷二十六,为行市七,为铺肆千五百有奇,万货丛集,百工填委,洵邑中圩市之大者”。清末民初,乡村富户、侨户为避土匪勒索迫害,纷纷在大圩外沿置地兴建楼房,形成连片住宅区。大圩逐渐成为商住城镇。20世纪20~30年代,九江一度有“小广州”之称。
最弯曲的河涌
九曲涌
九曲涌是镇内西东流向的主要河涌。铁滘至三合海水道多曲弯,故称“九曲十三湾”。清代中叶统称“大涌”,其中“九曲十三湾”又称“九曲大涌”。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九曲涌”。自寿母桥起,流经城区以及长兴、奇山、岳湾、西川、古滘、铁滘、东岸、腾滘、沙溪、上东沙、东谷、三约、普济、南中、南华等自然村,进人顺德,经里海水闸、英雄水闸、东海水闸等汇入甘竹河和西江、北江。从前因九曲涌沿岸多住显贵人家,因此九江有俗语“九曲十三湾,湾湾有个大财主”。
最老窦
下东双涌窦闸、下北石塘闸
水乡九江何以能够成为鱼米之乡?当然少不了大量的水利设施,“窦闸”就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水利设施。窦闸是控制围内外水流进出的咽喉,承担疏通潮汐、预防旱潦、方便船艇通行等功能。“窦”就是洞,在涌通往江河的关卡处修筑。九江的窦闸数量多,留存下来的也多,因为文献记载不全或是收集的材料有限,我们也无法一一核实它们的始建年份,因此只
选取了下面的几个历史较为悠久的窦闸作为代表。
下东双涌窦闸:位于九江镇下东村委会南华村双涌红星大道观音堂对面,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道光年间重修。
下北石塘闸:始建年份不详,清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坐西北向东南,方形花岗岩石窦闸,长8米,内空4米,阔4米,高3.5米。木门已经破烂,可见双闸闸槽,窦闸侧面石刻“石塘闸”及“光绪十五年重建”。
九江儒林之乡,800多年的岭南商贸重镇。“九市十三墟”的繁华仍在,双蒸酒香从历史深处飘出,桑基鱼塘奏出渔耕粤韵,古村古牌坊记录名士风流,烈士气节,古道蜿蜒连接九江的历史与今天……而地名则以一种最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些老城故事,村落印记。循着地名去寻找其背后的故事,形成了此次展览的二十多组“九江之最”。
一座城,总有那么一两条街巷,张罗着平常百姓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盆瓢碗锅布衣鞋。
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对里水人来说,通津街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
△里水通津街现貌
史载|里水圩市的前世今生
与广州一河之隔的里水,因其水运便利,早于明末清初已形成市集。据《里水镇志》记载,里水地区有里水、麻奢等7个圩市,最早的是西华圩,最旺的则是里水圩、麻奢圩。
其中里水圩,位于里水河(郁水)北岸,即今里水城镇内,圩街由通津、中隅、西闸、灰埗、汇隆、磨栏、新宁、富寿等八街和谷地组成,八街按行业区分自成一体。
△ 里水沿江河畔旧貌(里水镇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里水圩成为区行政机构所在地,其凝聚力更大,加上周边传统圩市如冈头、大成、宏岗、西华、横马等圩基本收缩,里水圩更显繁荣兴旺。
而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通津街都是里水圩的商业中心。
往昔|这里曾承载里水圩的岁月荣光
里水通津街,身处里水中心,连着里水现在最热闹的两个地方:向南上斜坡,是富寿桥;向北转左,走过文化街100米不到,是新兴路。
△ 穿过通津街往右转,便是车水马龙的富寿桥
很难想象吧,这条160多米长、窄得只能容一辆轿车慢慢驶过的小巷,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却曾经像个百宝箱一样,塞下了满满当当80多家商铺,几乎什么都有——天然、畅心、香茗等茶楼,咸杂、鸡鹅鸭鱼蔬菜档、飞发铺、车衣店、布衣铺、饼铺、毛巾厂等,还有信用社、保健站等,功能齐全,让里水人过得有滋有味。
△ 里水画家黄伟英曾把上世纪60年代的富寿旧景记录下来,这幅《里水旧富寿印记》便是那时候的真实场景。在富寿桥的一侧,那些灰白的老房子,便是通津街的商铺。
那时候,它也是里水最旺的集市街,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旧圩。每当每月的二五八圩日,窄窄的一条通津街,除了原有的数十家商铺,还有前来赶集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现状|街头巷尾连接繁华,街心归于沉寂
时代变,世界转,通津街昔日的繁华热闹已给了新的路口新的楼,归于沉寂。这里的街头巷尾连接繁华,街心却有着谜一样的老定。只需一个拐角,你就远离了镇中心的喧嚣。
△ 现在的通津街早已从圩市变回住所,不少里水人、新市民仍居住在这
对住在通津街的老人们来说,那时候被圩市叫卖声、熙熙攘攘的人声、茶楼香甜的点心叫醒,是最幸福的事情:“那时候好旺啊,家家户户都是在自己门口做生意的,从丰岗去麻奢都要经过这里。”
△ 70多岁的郭伯伯,偶尔还会回来通津街的老房子住一阵子
如今的通津街,还是很多人在住的,老人家都是本地人,年轻人则是新里水人。连着的文化街就有小市场,老人家买完菜就喜欢在这说说话,到时间再回家煮饭。
△ 买菜卖菜的,都是住在通津街的老街坊
老人家喜欢住这里,是因为住久了,习惯了。也是,门前就有小庭院,晒柴、种花、晾衣都在这了,有自己的小天地,舒坦。
新里水人喜欢住这里,为什么不呢?这里房租便宜,每个月200-300元有成交,离里水中心近,但又清静得可爱。
故事|那些老里水才知道的老街秘密
走进通津街,一种怀旧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藏着许多老里水才知道的秘密。
比如通津街尾的基督教堂。据《南海县志》记载,它建于民国23年(1934年),1984年才重新开放。30多年前的每一个礼拜天,这里都会吟唱和煦的诗歌。而现在,这里已经不再唱诗了,而是以医务室的身份,继续守护着老街。唯有门口两棵白玉兰,知道它如何成为一个谜。
△ 昔日的基督教堂,如今化身卫生服务站
这里,是全里水第一间正式意义上的医院——保健站,曾住着里水第一西医,第一牙医,第一护士……那时候,里水人有什么头晕身热,都知道要来通津街。看病找李子屏,生仔找邱姑娘,就妥了。
这里的房子,以前多是郑姓地主盖的,再出租给大家。这个立碑存证的地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时至今日,不得而知了。
△ 上面刻着“陈康厚堂,自墙地界”字样
别看通津街巷窄,其实内有乾坤,一个路口拐角,里面就住着十户八户人家。这个门楼,就是给人躲雨用的。那么窄的巷口也要弄避雨的地方,现在看来有几分滑稽,但在它还是旧圩的时候却实用得很呐——这里旺啊,下起雨来人可往哪躲啊?嗱,不就这一个个门楼咯!
如果你在通津街的里巷看到这座公厕,不必惊讶。事关通津街的房子在早期建设时都是没厕所的,住在这里的人要上厕所,都得来这。已经“40多岁”的它还在服役,尽忠职守得很。
这一口三眼井,也曾见证着通津街坊的用水历史。以前里水人都是直接在里水河取水饮食。20世纪50年代挖了这口三眼井,周边的人就都来这里取水了。
△ 住在附近的阿姨说,直到有了自来水,这口井才渐渐静了下来。现在来打水的,也只有当地的老人家了
这里曾是通津街以前最大的一家飞发铺,肩负着里水人的形象大任!这个飞发铺犀利之处,就在它的设计。以前没有电,天热要飞发,在店里面坐热得慌,咋整?在屋外面挂个大幕布,找两个人在外面上举下落,风就进去了,还可以遮阳。可惜,现在只能靠想象才能重温那时的热闹了。
在通津街,只能听上了年纪的伯伯、婆婆描述那过去的叫卖繁华,却找不到一个年轻的面孔说起与它的半点联系。老街的繁华,早已留在了数十年前了。
但愿今天这份口述史,能替老街记录星星点点的存在,让里水人,不要忘记他们。因为,他们曾担当了里水的繁华,包容了里水人的爱恨,值得被里水人记住。
△ 图左二三为梁氏夫妇,曾是通津街的原住民。本文记录内容,部分为以上人员口述史。
在南海各镇街的主城区周边,往往有着一条时光似乎在此停留数十年的老街老巷。
这些老街的前身,大多是繁华的圩市。时代变迁,他们让位于新一轮城市建设,于是成为回望历史的一扇窗。在这些老街里,总是充满着熟悉的乡音与街坊邻里的烟火气。
汽车驶过已经建成超过30年的民乐大桥,暂别西樵新城区的喧嚣,过桥后不远处,你会发觉自己宛如置身于老电影的某个场景。
1986年建成的西樵镇民乐大桥
泛黄陈旧的招牌中间掉了个字,花俏艳丽的成衣店只有老板娘在捧着手机煲剧,低矮的楼房、斑驳的灰砖……一切都仿佛是十八线小县城的模样。
民乐圩一角
只有翻开史书,才知道这个被称为“民乐圩”的地方,曾经独领广东丝织业风骚,是一个被称为“一艇生丝去,一艇白银归”的繁华之地。
一艇生丝去 一艇白银归
历史上,西樵镇丝织业一直颇为有名。据《南海县志》记载,缫丝工艺在南海至少有300年历史,清代中叶,南海县已经成为省内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民乐的林村、藻美、云滘三乡及华夏、吉赞等地则被认为是南海县内近代丝织业的发祥地。
△西樵桑基鱼塘,图源/南海西樵
民乐的丝织业究竟有多厉害?
上世纪20年代,仅官山、民乐两地就拥有丝织机1.2万台左右,约占珠三角机台总数的三分之一,年产丝绸过百万匹。民乐市每圩成交丝绸七八千匹至一万匹。
民乐一带从业人数以万计。民乐林村程家一族600多人,除一人务农外,均以织纱为业。
西樵镇老人在缫丝,曾昭弘摄
而在民乐窦内外,轮船密集,交易繁忙,“一艇丝绸出,一艇白银归”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民谚,《南海县志》称,民乐有三艘由武装护航的纱绸艇,穿梭往返西樵-佛山或西樵-广州。丝业兴旺时,窦闸旁的码头曾被誉为“银船码头”。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又逢时局动荡,南海丝业开始走下坡路。
近数十年来,在老一辈的西樵人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第一三厂,第二香港。可见当年在西樵人民心中的“三厂”,更胜香港。
三厂,是指南海丝织三厂,是由1956年在民乐成立的西樵丝织第一生产合作社发展变更而来。据说,80年代,在三厂最辉煌的几年,工人每月工资可以达300多元,而当时西樵政府部门的员工,工资每月大约才100多元。
老街老铺,情怀依旧
如今的民乐墟,已不复百年前的荣光。“这里什么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这是街坊们的共鸣。
民乐墟老建筑
2000年前后,这里电器、服装、布艺等商铺林立,不少西樵人都喜欢来这里买布趁墟。丝织厂、CD铺、叮当店,提起这些字眼,西樵人都会心照不宣,间间店铺是街坊的“老地方”,也是购物首选之地。
》》民乐理发铺
民乐墟里的明星理发铺“民乐理发”,开了40多年的它,有着宛如老电影般的店面。“以前剪个头小朋友1角5分、大人就2角。现在剪个发脚都只是5元而已,民乐一直都很便宜啊。”一位正在染发的阿叔说。
△“民乐理发”至今仍使用手动推子、剃刀、水扫刷等的老式工具
》》老旧电器维修铺
这间无招牌的老旧电器维修铺,老板是一对已年过七十的老夫妻。维修电器、配匙……这里甚至连衣车都可以修!
谈到维修的手艺,店主冼伯伯很自豪,“我什么电器都可以修的,都没有人教过我的,全部手艺都是无师自通,摸索着就学回来啦。”
》》民乐市场
在电器维修档口的对面,就是昔日门庭若市的“民乐市场”。
“以前民乐市场一开市,短短20米的街道,40分钟都走不完啊,”电器维修铺老板冼伯伯感叹道。但随着民乐市场的关闭,现在的下北老街不再人头涌涌,最热闹的时分,只剩下附近西樵镇第三小学放学的时候。
》》老式店铺
△民乐圩内成衣店,卖一些奶奶辈的衣服
△超过60载的老店,已从卖布匹转型成日用百货店
△遇到一个来民乐墟帮外甥买婚庆礼品的阿叔,30年前,他的婚礼用品也在此购置,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依旧是我趁墟首选。”
现已回归宁静的民乐墟,在一条条古老寂静的巷道,通往的是一家家炊烟袅袅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朴素宁静。
唯有岸边、青阶、红砖上的一抹绿,仿佛在提示我们,历久弥新,才是民乐圩应有的样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