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古法酱油 地道佛山风味
酿造师傅将沉淀在缸底的酱油抽出来,再淋到酱醪 表面,让上层和底层的酱油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照射。
古法酿造的酱油味道醇厚、浓香。
在制曲房内,师傅不时翻曲防止温度过高烧曲。
酿造师傅在晒场翻松豆酱。
将发酵成熟的大豆倒入瓦缸继续发酵。
酿造师傅在淋油。
浓香酱油为食材提鲜。
在佛山三水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街边小店,还是酒楼茶肆,都能看到店家在饭桌上准备的一瓶瓶小酱油。粤菜以清淡为主,尽可能地保持食物原味,而一碟酱油,则能为食材提鲜,为食客奉献上地道的佛山滋味。
慢工出细活,在工业化生产的今天,需要时间沉淀和细心工艺的古法酱油更显珍贵。
近日,佛山古法酿造酱油的故事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9年第5期。该杂志探访了位于西南街道的广东风行三和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位于芦苞镇的佛山市广古调味品有限公司的古法酱园。在《佛山古法酱油——阳光、夜露与大豆调和的人间滋味》一文中,详尽讲述了佛山古法酱油的前世今生、酿造工艺与当代传承。
一滴酱油,是从一粒大豆开始的。佛山凭借优越地理位置,汇聚了全国各地品质上乘的大豆。
大豆浸泡充分后开始蒸煮。蒸煮时间需要根据大豆的品质来判断,蒸煮之后要根据不同的蒸煮程度来配置面粉。
与面粉成功搅拌的大豆被送入制曲房发酵。佛山市广古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莫荣峰告诉记者,制曲的工序极其重要,如果温度过高会造成“烧曲”,师傅要时刻看着制曲房。
制曲过后,将大豆与水、盐以一定的比例,倒入一个个瓦缸之中。当瓦缸盖上玻璃之后,大豆与水、盐就在阳光与夜露的作用之下,慢慢地发酵出醇厚的咸香。在晒场,酿造师傅需要将陶瓷缸中最上面的豆酱翻松,让豆酱更均匀地接受日晒。
当大豆吸满阳光热量,酱油沉淀缸底后,紧接着就到了淋油的工序。酿造师傅抽出沉淀在缸底的酱油,再淋到上层的酱醪表面,让上层和底层的油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的照射。到了夜晚,当蒸汽遇冷就会凝结在玻璃盖上,或滴在酱醪表面,又或顺着斜斜的玻璃板流淌在瓦缸之上。
一粒普通的大豆,经过浸煮酿晒,变为醇厚、浓香的酱油,时间的沉淀和酿造师傅日复一日的照料,成就了古法酱油的地道风味。
地处西、北、绥三江汇流之滨的三水区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这里绿水环绕、碧塘生辉、和邻睦族、乡贤文化淳朴,被誉为西江边上的一颗明珠。
人杰地灵
乡贤之光在亨堂
五顶岗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人在这聚族而居。这里的一砖一瓦,皆有着旧时的印记。
定居下来的村民,修建民居和祠堂。至今,五顶岗仍保留着较多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成为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亨堂村邓氏宗祠,目前正在重建。
历史上,五顶岗名人辈出,例如陆兰清、陆兰培、邓熙农等革命志士、烈士就出自五顶岗。村内不仅有保存完善的庙宇宗祠,还有革命烈士遗址和纪念碑。
清明节,五顶岗开展悼念先烈活动。
仙人嶺下的亨堂村,村口一座6米多高的石牌坊精致大气。沿着平整的道路往前走,一路上绿树环抱,水清鲤动,家家户户门前种花,老人小孩树下乘凉,怡然自得。
亨堂村牌坊和五显庙前的大榕树。
在五顶岗的建设发展中,乡贤们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摆渡者的角色,透过同乡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以“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村”的形式,带动家乡共同发展。
乡贤邓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学徒,摸爬滚打数十年,为女士的足上美丽立下汗马功劳,创立百丽集团,成就了自己的“鞋王”美誉。
百丽集团创始人邓耀(左)
如今环境优美的亨堂村离不开邓氏兄弟的大力支持:重建邓氏宗祠、重建五显庙、捐资铺设村前道路......
重建后的五显庙
亨堂村一角。
或许,你会说现在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在慢慢变淡,但来到五顶岗,你就会有改观。在五顶岗,你会亲切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这里宗族的力量。
浪遏飞舟
西江明珠的活力四射
今年“北帝诞”,西南街道五顶岗村委会竹山村人潮涌动,彩旗飘飘,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竹山村“北帝诞”五人龙舟赛激烈上演!
每年北帝诞、龙母诞、四月初八、端午节等节日,五顶岗的一些自然村便会组织赛龙舟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就在端午假期之后的昨天,五顶岗上官员村再次迎来了龙舟赛~上百人的参赛选手在金本竞渡。
五顶岗是三水区群众龙舟活动的一块热土。当地的江河、水涌经常活跃着龙舟爱好者的身影。龙舟是文化之舟,亦是精神之舟,它承载着五顶岗儿女们的追求与理性,它贯穿于历史与未来。
魔水故里
产业振兴与水都小镇
从亨堂村牌坊走出来,你会发现“中国魔水”健力宝的新厂就在右手边,五顶岗因而也被称为“魔水故里”。
五顶岗是三水区闻名遐迩的饮料食品专业园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以下简称“水都基地”)的所在地,产业与村居相结合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园村共建不断走向深入。
纳税大户百威、红牛,西南名片——健力宝,深受欢迎的益力多......水都吸引了多个食品饮料巨头来此建厂。走进水都基地,车水马龙的主干道上,满载饮料的运输车辆在繁忙地运转着,从这里输出的饮料,销往全国各地。
近两年来,水都基地推进了多个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及人文宜居环境提升等工程,进一步打造以产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生态化智慧型特色小镇。
2017年,水都小镇被列入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西南街道计划2017-2020年投入112.6亿元升级水都基地。水都小镇市级湿地公园提升一期工程项目将投入450万元,围绕中心湖环道建设慢行道与单车道,提升水都小镇形象。
以后附近街坊到这环湖散步、骑车,好不惬意!五顶岗也会变得越来越宜居!
西江边上的五顶岗,用乡贤文化铸就了自己的灵魂,用龙舟文化打造了自己的筋骨,用水都小镇擦亮了自身的品牌......不久的将来,这颗明珠会越来越闪亮!
逢年过节,南山镇乐屋村都会锣鼓喧天,狮舞欢腾。不过村民舞的不是醒狮,而是猫狮。
猫狮,是将猫的动作和狮的性格融合起来,既有狮子的雄壮威武,又有猫的活泼可爱,非常盏鬼。接下来,我们就去睇下三水猫狮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发祥于鹤山,流传于三水
猫狮是在广东醒狮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表演形式,由鹤山的一代宗师冯庚长所创新。在清末民初,三水六和乐屋村的父老出钱请三水有名的洪拳师傅周世昌、周荣华来村传授猫狮,从此猫狮文化就在三水流传。
乐伯忠、乐新强两兄弟是村里有名的“黄金组合”,一人奏鼓,一人舞狮,默契十足。每年过年,乐氏兄弟就会跟其他村的师傅们聚在一起,派出三棚狮舞狮拜年,其中猫狮以其谐趣、逗乐的特点得到大家的钟爱。
猫狮
“猫的动作,狮的性格”
狮头四角分明,左右对称,嘴作椭圆形,形神兼备,不怒而威。着色方面,多用黑色猛料,使狮子表现凶猛、粗犷,狮尾也改短一些,舞动起来更加威猛灵活。狮被造成七彩缤纷,和谐夺目。再配上额头上的“王”字,显示不怒自威之态。
“见物必疑、见柱则咬、见水则戏,见台阶则探步试足,探首凝望,反复闪缩”的性格与“捕鼠、戏洒、捕鸟、高窜、低伏、跳跃、翻滚”等步型,让人在凶猛的狮身上又感受到猫的灵活应变!绝妙~
三水猫狮非遗传承人 乐新强:
猫狮柔和当中又有较高的灵敏度,因为猫的灵敏度很高,是很聪明的动物,一遇到什么事情,突然间就来一个变化,以防别人袭击它。
或许你知道,人有七情六欲,但你知道猫狮可有“八情”吗?“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情又创造出特色鲜明的鹤山狮步型,动静分明、惟妙惟肖,猫狮节目深受群众欢迎,被狮艺各门派所争相摹习。
猫狮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狮形猫态,更在于它变化莫测的鼓点。与醒狮由鼓带狮的特点不同,猫狮是由狮带鼓,采用节奏感强的“七星鼓”法伴舞,鼓点随着狮子的动作而变化,并无固定的套路,奏鼓者要有足够的功底和反应能力。
猫狮文化,传承非遗
2014年,猫狮入选三水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乐新强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学习猫狮,让猫狮文化在村里得到传承,继而在三水打响知名度,再向外推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