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醒狮见得多,逗趣猫狮见过没?
逢年过节,南山镇乐屋村都会锣鼓喧天,狮舞欢腾。不过村民舞的不是醒狮,而是猫狮。
猫狮,是将猫的动作和狮的性格融合起来,既有狮子的雄壮威武,又有猫的活泼可爱,非常盏鬼。接下来,我们就去睇下三水猫狮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
发祥于鹤山,流传于三水
猫狮是在广东醒狮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表演形式,由鹤山的一代宗师冯庚长所创新。在清末民初,三水六和乐屋村的父老出钱请三水有名的洪拳师傅周世昌、周荣华来村传授猫狮,从此猫狮文化就在三水流传。
乐伯忠、乐新强两兄弟是村里有名的“黄金组合”,一人奏鼓,一人舞狮,默契十足。每年过年,乐氏兄弟就会跟其他村的师傅们聚在一起,派出三棚狮舞狮拜年,其中猫狮以其谐趣、逗乐的特点得到大家的钟爱。
猫狮
“猫的动作,狮的性格”
狮头四角分明,左右对称,嘴作椭圆形,形神兼备,不怒而威。着色方面,多用黑色猛料,使狮子表现凶猛、粗犷,狮尾也改短一些,舞动起来更加威猛灵活。狮被造成七彩缤纷,和谐夺目。再配上额头上的“王”字,显示不怒自威之态。
“见物必疑、见柱则咬、见水则戏,见台阶则探步试足,探首凝望,反复闪缩”的性格与“捕鼠、戏洒、捕鸟、高窜、低伏、跳跃、翻滚”等步型,让人在凶猛的狮身上又感受到猫的灵活应变!绝妙~
三水猫狮非遗传承人 乐新强:
猫狮柔和当中又有较高的灵敏度,因为猫的灵敏度很高,是很聪明的动物,一遇到什么事情,突然间就来一个变化,以防别人袭击它。
或许你知道,人有七情六欲,但你知道猫狮可有“八情”吗?“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情又创造出特色鲜明的鹤山狮步型,动静分明、惟妙惟肖,猫狮节目深受群众欢迎,被狮艺各门派所争相摹习。
猫狮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狮形猫态,更在于它变化莫测的鼓点。与醒狮由鼓带狮的特点不同,猫狮是由狮带鼓,采用节奏感强的“七星鼓”法伴舞,鼓点随着狮子的动作而变化,并无固定的套路,奏鼓者要有足够的功底和反应能力。
猫狮文化,传承非遗
2014年,猫狮入选三水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乐新强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学习猫狮,让猫狮文化在村里得到传承,继而在三水打响知名度,再向外推广。
8月12日,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佛山冯氏木版年画第三代传人冯炳棠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冯炳棠13岁时开始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坚持到生命最后时光。他通过对专业各工序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成为广东省全面掌握佛山传统木版年画工艺的唯一传人。他曾荣获“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荣誉。十多年来,他积极推广佛山木版年画、培养传承人,将原本式微的佛山木版年画事业,逐渐发展成为佛山非遗事业一大名片。
冯炳棠正在精心雕刻大型木版年画《军魂》。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病中不忘木版年画的传承
清至民国时期,普君南路(旧名细巷)是远近闻名的“佛山年画一条街”,而今只剩下冯氏木版年画。
童年时的冯炳棠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制作木版年画。1998年,冯氏父子建立了佛山民间艺术社木版年画作坊,再度恢复了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他原来只从事木版年画的开纸、套印技艺,为了传承佛山木版年画,他刻苦学习和钻研各个工序,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木版年画开纸、雕版、套印、描金、开相、写花、填丹等整套制作工艺,成为了广东全面掌握传统佛山木版年画工艺的唯一传人。
冯炳棠正在进行木版年画制作。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冯炳棠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佛山木版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此后,冯炳棠被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还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
冯炳棠正在印制木版年画。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为了将这门手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自2007年起,冯氏父子开设传承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佛山木版年画,甚至接下传承的接力棒,刘钟萍和郑太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4年,“85后”刘钟萍与佛山木版年画结缘,随后师承冯炳棠。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她和郑太昌已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遗中心副主任关宏与冯炳棠相识十多年。几天前关宏还专程看望冯炳棠,“当时他身体很虚弱,仍然不忘木版年画的传承,嘱咐他的儿子、弟子一定要珍爱木版年画并传承下去;十年多来,冯老先生在非遗传承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木版年画的传承人群从儿子扩展到社会群体。”
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守艺人
去年8月,冯炳棠被发现患有胆管癌,经过多次住院治疗,最终还是于8月12日早上离开了人世。
他的儿子冯锦强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父子这辈子的缘分就定格在七点四十五分”,不少文化界人士纷纷留言:“冯大师,一路走好”“棠叔一路走好”……
大师驾鹤西去的消息让业界不少人扼腕叹息,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梁诗裕表示,冯老先生的离去是佛山工艺美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佛山文艺界的损失。
“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传承人是最为重要的力量。”清华大学原博教授曾两次调研佛山木版年画,他说,冯老先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守艺人。
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听闻消息,致电道:“数月前曾去佛山看望先生,一切恍如眼前,冯炳棠是佛山年画杰出传人,其技艺高超、画法精湛,中国木版年画正在申报世界非遗,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与发展也是重要的申报材料之一,他为佛山年画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堪称‘民间国宝’;他的辞世,为民间工艺界一大损失,希望传承好冯老的技艺以纪念先人。”
2019年4月,冯骥才与冯炳棠在交流探讨木版年画的技艺。
冯炳棠先生的作品
冯炳棠在展示其木版年画作品。(资料图)
冯炳棠在展示其木版年画作品。(资料图)
木版年画作品《佛山醒狮》。(资料图)
《福字持刀将军》。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鲤鱼童子》《梅花童子》。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冯大师,一路走好!
11月23日,三水第一个村级吉祥物在云东海街道福田村诞生啦!200亩稻浪起起伏伏,禾雀花等珍稀鸟类起舞纷飞,闪耀着水珠的花田即将开出美丽花朵……美丽乡村迎蝶变,乡村振兴有新貌!记者带你直击云东海“采福”文化节现场!
割稻谷“聚福运”、放生鱼“送福源”、观鹭鸟“品福相”……好不热闹!11月23日,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福田村举办“采福”文化节,集中展示乡村振兴阶段性成果。
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均恒,街道办事处主任曾法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旭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海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邱龙海上台,为雄狮开光点睛。
三水第一个村级吉祥物诞生
活动现场,福田村吉祥物“福仔”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标志着三水第一个村级吉祥物的诞生。
“福仔”头戴黄色斗笠,身挂绿色福包,憨态可掬,作为福田村的形象代言人,不仅传承了福田村“种福得福”的生活理念,也都蕴含着福气吉祥的美好寓意。
其实,“福田村”原本被称作“隔田村”,因被深巷、李局、巷口、岗北村落包围,同周边村落隔田相邻而命名,后因一段与六祖慧能相关的传说才改名为“福田村”。据闻,六祖慧能在三水、四会布道期间曾经经过此地,只见到湖水碧波荡漾,绵延万里,乃福泽之地,就折下岸边芦苇,在云东海北湖畔画格为田,此后稻谷丰收,人丁兴旺,福田村因此得名。
据说,村里还有石头留有六祖的脚印,并有“来福田,观褔石,得福运”的讲法。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稻香阵阵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野生稻田区就在福田村。活动当天,200亩稻田闪烁着金光,街坊们手拿镰刀割下一束束稻谷,再到旁边的容器用力甩出谷粒,虽然动作不甚熟练,但脸上都是喜悦的笑容。
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均恒表示,“福”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如今的福田村,“福”的内涵更多是互助与共享。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正稳步推进建设,野生稻田区禾香饱满、候鸟低飞,成为风光宜人纳福地。随着北湖传统岭南风貌美丽乡村的连片打造,与环湖绿道全线贯通,云东海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将成为云东海街道“山湖岛城江”城市形态构建的关键,将成为云东海街道城市格局的一大亮点。
云东海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绘就
辐射农村面积约1860亩,覆盖12条自然村,约3100农村人口,投入约2.5亿元,涉及建设项目13个……这串数据是云东海街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身份信息”。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去年以来,三水启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云东海街道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云东海北湖生态开发为主线,高品质推进伏户核心片区、欧南村及石湖洲三大示范区建设。
云东海巩固优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调动村民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力争每个行政村各打造一条标杆示范村。
同时,深化示范片区建设成效。完成伏户核心片区小明星纪念馆、欧南村美丽乡村、邓关村红色基因工程等特色项目建设,同时推动示范片区聚人气、生效益,凸现示范效应和成效,让村民共享振兴成果。
此外,云东海还正谋划推动接续发展。持续完善项目库,依托云东海北湖优质生态优势,开展沿湖重点村庄规划设计,推进杨梅福田村、上九沙头村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示范片区串珠成链,绘就乡村振兴图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