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南庄镇堤田村步步有景点 处处有乡愁
南庄镇堤田村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乡规民约,发力乡村建设
沿着堤田涌打造的“一河两岸”工程,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建成后,实现了生活垃圾收运的密闭化、压缩化、减量化。
步入南庄镇堤田村,村委会前的堤田涌,古色古香的石栏与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这个沿河而建的亲水景观休闲带,唤醒了许多村民记忆中的“岭南水乡”印象。堤田村党委书记刘乃真介绍,堤田村正围绕这个“一河两岸”景观,着手打造村级乡村振兴示范路线。
除了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今年以来,在全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中,堤田村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主动对标对表身边先进典型,成立了村级综合管理队伍,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赢得居民纷纷点赞。
发力乡村建设 重现水乡风貌
沿着堤田涌展开的“一河两岸”工程,全长约3.5公里,总投资达3500多万元,在结合水乡特色元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空间,打造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点。堤田村还投入超过3000万元用于环境提升,让全村环境迅速实现蝶变。
刘乃真介绍,以“一河两岸”为重点的特色水乡景观带,不仅融入本地水乡文化,还利用艺术彩绘等形式,将党建元素贯穿始终,步步有景点,处处有乡愁,淋漓尽致地展示以党建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下堤田村的新生活、新气象、新风貌。
同时,堤田村在村内原有垃圾站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建成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占地面积达1178平方米,设有2个处理仓位。完成改造提升后,堤田村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的密闭化、压缩化、减量化。
为了提高农用地的使用价值,此前,堤田村投入约400万元,将村内453亩农田升级改造为高标农地,目前已有40个高标准鱼塘完成投包耕作。改造后,每年发包收入从20多万元提升到164万元,实现了经济收益和人居环境双提升。
“堤田村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也十分出色。”完成对堤田村的全面考察后,佛科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教师甘沛表示,堤田村从人居环境和乡村建设两方面着手,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值得肯定,实实在在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问题为导向 向制度要成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作为典型的“人口倒挂”村,户籍人口5600多人的堤田村,外来人口超过1万人,人居环境整治压力可想而知。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区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选中,整治成效欠佳的堤田村排名并不如意。
暂时的落后,成了堤田村前进的动力。
“以问题为导向,向制度要成效。”刘乃真介绍,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堤田村党委针对短板精准发力,成立了村级综合管理队伍,对全村人居环境开展日常巡查,切实做好监管工作,同时,压实各村民小组责任,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打造长效管理机制。
据统计,今年以来,堤田村已累计出动1800多人次,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房前屋后、闲置地、工业区、农田窝棚等垃圾杂物800多吨。针对企业众多的村级工业园区,也已从卫生死角、黑臭沟渠等处清走垃圾杂物500多吨。
出租屋数量众多,乱搭乱接的“三线”成了不少珠三角城中村的共同难题。在村党委的领导下,堤田村迎难而上,联动各方管理单位,投入10多万元对村中9000米“三线”进行全面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长度超过5000米。
为了巩固整治成效,堤田村将长效管理责任压实到各村小组,由各村民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私人住宅建设规划管理规定》和《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压实村民、厂企、商铺等各方责任,从制度上巩固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7月12日上午,陈卓恒来到容桂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登记办理窗口,为位于杏坛镇的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增加注册资本变更申请,并现场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这意味着顺德行政审批“全区通办”“跨城通办”改革正式落地实施,市民可选择通过网上,或到就近的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所办理业务,节约办证时间。
此次纳入“全区通办”的商事登记业务涉及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个人独资、普通合伙、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共9大类51项,纳入“全区通办”的一照通业务涉及食品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业务等共15大类74项。改革还涉及顺德区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江门市蓬江区跨城通办业务7大类18项。通办业务范围全覆盖,将惠及顺德全区超30万户市场主体。
陈卓恒尝到顺德行政审批“全区通办”的“头啖汤”。位于杏坛镇的佛山市恒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所需,要变更注册资本。陈卓恒来到容桂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商事登记办理窗口,提交变更的申请资料。容桂市场监管所窗口工作人员认真审查资料,当场受理、核准后,发出新的营业执照。“以前办证需要回到企业所在地办理,来回耗时一个小时,现在家门口仅需10多分钟就能搞定,方便不少。”陈卓恒说。
行政审批效能大幅度提升,陈卓恒称赞政府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提高企业开办的便利度。此次改革除了在实体窗口实行通办外,市民也可通过广东省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管理系统、佛山市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自助终端、微信端、电脑端等线上途径实现全区、跨市通办,满足“就近、便利、高效”的办事需求。
今年佛山市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此次行政审批“全区通办”“跨城通办”改革,是顺德落实“一号改革工程”的又一创新举措,着力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一直以来,顺德在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聚焦“企业开办一件事”,压缩办事流程和时间,实现开办企业0成本、1环节办理、0.5天内办结,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监管系统一照通”改革,总审批用时由原来的3.5天压缩到0.5天内,惠及市场主体达19类。接下来,顺德将在企业开办便利度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继续改革创新,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壁垒,加快政务服务优势资源整合共享,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在任围老街巷,按照“修旧如旧”方式,一座座清末民初岭南风格的老民居建筑,重焕光彩。
改造后的任围街巷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进驻。
新建的“竹坡古道”景观节点。左边墙上展示了古地图。
趁着周末,市民阿耀和朋友特意前来寻访禅城燎原路任围老街。短短的街巷,他在此待上了半天,置身其中,享受静好闲情,他形容这里让人感到“很治愈”。
任围舍人前街一间老屋里,住着禅城老字号照相馆“龙凤阁”上一任掌舵人岑姨。他们一家对任围祖屋有着深深的情感,之前哪怕遇上水浸街、停断电,都未曾想过迁出。“更何况,街巷,老屋,现在都有人来维护修缮,环境越来越好,让居民舒心多了。”岑姨说。
这些变化,源自去年禅城在任围片区启动施工的内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
目前,任围老街内,回字形的300米示范段已率先完成改造提升。几百米长的街巷,匆匆走过不过数分钟步程,历史却在此流淌数百年。老街老屋重新焕发光彩,默默述说着关于岁月的故事。
寻幽怀古 任围老街“威水史”多多
上周末,在任围老街巷,翻新的麻石路面上,迎来了一拨拨游人。隐于闹市中的景致画卷,自巷道入口便徐徐拉开。古朴的青砖墙,白色麻石石脚,屋面黄色陶瓦,精致门窗灰塑,多彩的木雕花板……按照“修旧如旧”方式,一座座清末民初岭南风格的老民居建筑,重焕光彩。古风美景,在游人心间泛起阵阵涟漪。
不仅如此,在舍人前街的巷口位置,还重新修建起古色古香的门楼景观,重现了一幅古地图。“我们通过翻查地方志资料,发现这条街巷的前身,乃是‘竹坡古道’。于是,我们在入口处还原了一些古老遗址。”项目负责人林铖锋表示,老街中,除了寻幽,更具怀古价值。
古地图上,记录着不少连本地人都未必听说过的古老地名:福德铺、竹坡古道、惺台公街……正是在这些历史旧地,上演着任围众多的传奇故事。
明清时期,佛山发展为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城中形成“三圩六市九头八尾十三沙二十八铺”的基本格局。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当时本地纺织业“原料既备且精工作,则佛山纺织足以有声世界也。”任围位于“二十八铺”中的福德铺,这里濒临佛山涌,运输方便,可从汾江墟获得生丝原料,成为了当时佛山纺织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繁盛景象可见一斑。
如今燎原路华安市场附近,在明代初年,原是福德铺竹坡古道内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僧伽庙,内有铁铸的韦驮、关帝等像。历史上的佛山铸造产品,以铁镬为大宗,以人物为题材的铁铸件则较少。如此庙中铁像般,年代如此之早、体形如此之大、工艺如此之精美的人物铸件,存世罕见。
虽然,目前这座僧伽庙和石碑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佛山铸铁业的珍贵遗产,该庙内的铁铸韦驮像被移到佛山祖庙博物馆保存了下来,生动展现着明代佛山铸铁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
要数老街过去的辉煌历史,也不得不提佛山巨富任氏兄弟的发家故事。
清朝时候,纺织业在佛山开枝散叶。任伟和任应兄弟分别开办纱线商号,经营得风生水起,于是在此盖起了镬耳屋和祠堂,光耀门楣。其中,任应的庄园,就是现存的任映坊街区。任伟的宅邸,则位于一巷之隔的乐安里。
融洽团结 铸就老街人情味底色
追溯一条老街得名的历史,可以还原老街最初的品格。
任围片区人口稠密,除了任围庄园外,还包含平阳里、集贤坊等连片的古民居群。《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历史上,这里曾有新街、上街等舍人十三街,还建有舍人庙。取名“舍人”有何缘故?原来,是为了纪念孝德之人梁舍人。
相传,明代有一位在佛山卖杉木的商人名为梁舍人,为人乐善好施、孝敬家长,深得街坊爱戴。不料,在一次意外中,他舍身救人牺牲。大家为了纪念梁舍人,便把他经商地方的所有街巷都改名“舍人”。
旧时,这里舍人庙前辟有空地、搭起戏台,每逢农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就有粤剧折子戏在此演出,老少观众通通围坐在空地上观看,此情此景也成为了不少老街坊印象最深的儿时记忆。
街区历经多次扩充整合,街道取直合并,十三条街名称变化颇大,人们对于十三条街原貌的记忆也逐渐依稀,但这种友爱温暖的人情味,早在居民心中生根。后来,舍人后街等统称“光明巷”,舍人直街改称“勤俭街”,这都深深反映出佛山人对美德的崇尚之风。
“七八岁前,我就在任围乐安里长大。”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市民任中泰,是任围始建者任伟的后人。在她的印象里,有关任围的记忆都闪耀着美好色彩。
“很怀念小时候,很开心,很温暖。”任中泰说,当年随着燎原路建设扩充,祖屋早已拆除不见,但她还清晰记得,四合院式的院落冬暖夏凉,院子里种满果树,老房附近,就是祠堂、花园、大池塘。家门前有个小渠,清澈见底,常见鸭子、鱼虾活动。夏天雨后,祠堂外虽经常积成一个小水潭,但很干净,小孩们最爱在此踢水玩水。
任中泰还记得,街坊之间非常融洽团结。“一家人煮了好吃的,打开门,整条街的小孩都跑过来品尝。谁家有麻烦,大家群策群力帮忙解决。虽然当时大部分人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街巷里的卫生、治安情况都相当好。就算搬来外姓人家,都能相处得很好。”任中泰认为,这种和睦共处、互助互爱的精神,铸就了任围社区文化里的人情味底色。
提升改造 环境美了商机来了
美化老城老街,对施工人员的审美眼光和作业功力提出不少考验。任围项目刚一启动施工,禅城区城管部门就遇到两大难题。
其中,面对横街窄巷的空间限制,几乎所有施工机械无法入内。“机械设备一旦进入,地下比较薄弱的管壁就破损了。”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办公室主任王国雄表示,为了实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施工队伍不断攻克难题,在对街道路面、基础设施、建筑立面及景观开展提升改造时,全部通过人工用铁锹铲、肩挑、手捧、小推车装载的方式,一点点清除掉旧石板和砂石。
另外,老屋私自违章搭建等杂乱状况原先十分严重,一间三进式老房,常塞进了几家住户,任映坊的9座镬耳屋也不例外。拥挤逼仄的房屋结构,发霉剥落的墙体,堆放着各类杂物的公共区域,像极了电影里头演的“七十二家房客”模样。禅城城管部门人员表示,为此,施工队伍下足绣花功夫,对旧时街道里巷、古迹遗址等作仔细考究,对老屋逐一施策改造。
例如在对任映坊文保建筑进行改造提升时,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岭南特色风格,施工人员把瓦件一件件拆卸下来清洗,修复桁桷后,按传统方式重新安装铺设;照着历史保存下来的传统模式,制作辘筒,恢复窗扇麻石窗框和木窗扇,部分加上灰塑窗楣,恢复荔枝核色的趟栊门及木门;按照传统材料和样式,修复屋脊、垂脊、灰塑。
对于平阳里12号的古老大宅,除了通过修复青砖墙、灰雕,让楼房的“外衣”重新恢复整洁光亮,施工人员还用专门造旧处理的青砖,为民宅修建了围墙。如此一来,既完善了老宅建筑,也为街巷增添了一幅景墙,“扮靓”了周边环境。
历史街区,往往是城市传统风貌、地域特色的最佳展示场所。经过改造后,任围街巷不仅环境和门面得到提升,还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创业者进驻经营有文创特色的餐饮店和网红打卡小店:紧邻舍人前街牌坊位置,有老屋业主正筹备开一家精酿啤酒屋;几个本地年轻创业者,租下了舍人前街的几间老房,准备启动餐饮生意,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任围美了,商机来了,让不少心牵窄巷老屋的居民和来客,都盼想连连。
对于美化后如何更深入活化老街的问题,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正着力联合有关部门,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将重点通过绿化和景观提升等方面,持续提升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让市民共享发展改造成果,持续提升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满意度。
知多D
任围历史文化街区是佛山历史文化遗产保存最为集中的片区之一,集中反映明清以来佛山由岭南水乡聚落向工商城市转变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过程。
清代,丝织业已是佛山经济重要支柱。清嘉庆、道光年间,佛山出现了两位巨富——任伟和任应兄弟,兄弟二人做丝绸生意,发家后兴建了大型庄园。
任氏兄弟的庄园宅邸,包括作为任应庄宅的任映坊,以及位于乐安里的任伟庄宅。两座建筑群原建时都有高大围墙,故称为“任围”,是佛山市区较典型聚族而居的古代建筑群。1989年,任围被定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链接
任围片区300米示范段游赏攻略
内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连心路”。由平阳里、任映坊、舍人大街和妈庙下街等组成回字形的相连街巷,加起来300多米,却分布着多个历史古建筑和纵横交错的小窄巷。经过改造提升,这里不仅延伸城市升级成果,还有望成为新晋的游赏胜地。
1.燎原路云香小食店一侧入口进入,向北行:开店四十载的老字号云香小食店,重修的“竹坡古道”景观节点与古地图,街巷古树,文物保护单位任映坊,文艺风“网红”花店,平阳里沿街岭南传统建筑,众多元素可逐一“打卡”。
2. 行至舍人前街门楼、转入右侧的舍人大街,向南行:妈庙下街43号、45号、47号,妈庙下街4号,红砖黄墙式的民国建筑风格,是吸睛的拍照取景点;任映坊一侧,可近距离观看了解文物保护建筑修复工作;在街区主入口,可欣赏新建的“半边亭”和雕塑景观。
3.老街周边:这里紧邻华安市场,旁边就是汇聚一众小店的燎原路,充满生活气息;前往祖庙商圈、东方广场商圈也相当便捷。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