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产业援疆推动特色农产品变身“致富宝”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7月31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第七期走进新疆伽师县,对伽师瓜丰收采摘现场进行直播,展现伽师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的特色产业,了解佛山援疆新举措,感受伽师乡村新变化。
伽师瓜的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远近闻名的“伽师瓜小镇”卧里托格拉克镇的阿亚格阿克达里亚村田间,大片的瓜叶下藏着“珍宝”。镜头下,央视记者体验伽师瓜采摘,据其介绍,“在距离瓜腚五六厘米的地方进行采摘,一方面可以保鲜,另一方面不破坏瓜藤。”
今年伽师县伽师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量超过50万吨。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伽师瓜品种有28个,央视记者在屏幕前介绍了其中4种,分别是八六王、伽师二号、卡拉库塞、比谢可沁,这些品种网纹均匀,重量在2~4千克不等。
十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伽师瓜。当地正在探索更多路径让伽师瓜走得更远——在田间地头年轻人在直播带货,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伽师瓜;在运输环节,冷链运输帮助伽师瓜走向全国各地,到佛山市场仅需4天。在伽师县伽师瓜交易中心,每天伽师瓜销售量达到2000多吨。
“在广东佛山对口支援伽师的11年里,通过引入援疆项目、结对帮扶、消费扶贫等方式,助力伽师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央视记者介绍,去年11月,在广东援疆助力下,伽师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从脱贫到乡村振兴,当地积极探索如何引入企业在这里实现种植、生产、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央视频道节目结束后,央视频APP对伽师瓜丰收现场还进行近一小时直播,介绍伽师瓜种植过程、产品特色。
“当地有的种植户30个瓜就卖了2100元。”新疆农垦科学院长期派驻伽师的技术员文有忠介绍,南海区桂城街道结合受援地卧里托格拉克镇的产业现状,投入资金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开展“伽师瓜科学种植等科技服务项目”,通过示范田种植、手把手教当地农民各项生产技能,提升伽师瓜价值。
佛山援疆干部,卧里托格拉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邱安邦介绍,经过技术服务项目,伽师瓜成品率提升达85%,每亩农民增收500~800元。2020年,佛山援疆工作队促成伽师瓜销售额超2亿元。接下来,佛山援疆工作队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进驻伽师,延伸伽师瓜全产业链,同时依托后方力量,将伽师瓜推向更广阔市场。
8月1日,禅城区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三防工作检查,坚决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要求,区委书记黄少文、区长区柱明分别带队检查,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并督促整改,确保全区平安有序。
当天上午,黄少文一行来到魁奇路地铁站,听取地铁站消防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检查组认真检查了地铁的消防系统运营情况和防洪应急预案、防洪应对措施等管理台账。
“如果有一个出口达到一定等级,我们就立刻关闭此出口。”地铁站消防负责人介绍,目前魁奇路地铁站设有3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车站内配置了足够的防洪物资,并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同时,车站与街道、城管、公安、水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应急联络机制,并有效开展应急联动工作。
黄少文表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三防工作,做好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面对突发特大暴雨应对处置工作、严格细化落实各项措施,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随后,黄少文一行来到屈龙角涌,现场检查了水位和水质等情况。近年来,石湾镇街道大力治理该河涌,经过疏导清淤等改造工程,打造了水清岸绿的良好生态格局。黄少文强调,根据近期天气情况,各级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压实责任及时传达,加强数据动态分析,提高预判能力和应急能力,彻底排除各种隐患,做好防汛和防城市内涝工作。
当天,区柱明带队来到镇安地铁站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工程状况,并检查了工地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叮嘱施工方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分工,合理规划应急物资的存放位置,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真管用。
镇安地铁站近期将开展一项深基坑开挖工程,由于工程临近河涌,项目方已进行前期的风险评估以及施工方案,相关部门也将对河涌进行截流,以降低水位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区柱明强调,安全监管部门和镇街要紧密配合,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施工方宁可放缓施工速度,也要确保施工安全,并要由有资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
区柱明一行还到佛山涌检查防汛工作,并到丰收街疫苗接种点检查疫苗接种情况。当天天气炎热,检查组一行对疫苗接种点场地进行重新完善布置,方便前来接种疫苗的群众在阴凉处等候,更加安全有序进入接种点。
禅城区开展“渔业增殖放流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7月30日上午,禅城区开展“渔业增殖放流 助力乡村振兴”暨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活动。
不少市民主动参与放流活动。
青鱼、草鱼、鲢鱼……一批批小鱼苗顺着水流投入了东平河的怀抱。7月30日上午9:30,禅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禅城区人民检察院,在渔村文化公园举办“渔业增殖放流 助力乡村振兴”暨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活动,120万尾鱼苗放流到东平河。
“妈妈!小鱼坐滑滑梯回家喽,一定要好好长大哟!”当天上午9:30,在简单的启动仪式后,增殖放流活动正式开始。在放流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积极参与,市民马小姐和女儿领取鱼苗后,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将鱼苗放流到江河中。
一批批小鱼通过放流板投入江河怀抱。“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放流活动,刚刚经过看到这个活动,立马就带孩子过来参加了,目的就是从小培养她的环保意识。”马小姐说。
本次放流活动,共有120万尾鱼苗游进东平河水域,鱼苗品种为“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鳙鱼、鲢鱼。活动希望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的方式,丰富禅城区渔业水资源,改善和优化东平河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这些鱼类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快的特点,投放下水后,预计经过半年将生长到一斤。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大队长申忠红表示,今年是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的第8个年头,累计对禅城区的江河段投放各类鱼苗700多万尾,让禅城区的江河资源得以补充,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渔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幸福禅城作出积极贡献。”申忠红说。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投放点附近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益诉讼的宣传,普及放生常识,提升市民的水生生物养护及栖息地的维护意识。
禅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郭晓燕说,此次活动是禅城区检察院首次将非法捕捞当事人缴纳的“环境损害赔偿金”,用于购买鱼苗增殖放流活动,这是实现公益诉讼专款专用的一次有益探索,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禅城区检察院将继续依法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环境犯罪行为,积极履行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职责,为打造宜居美丽禅城、助推乡村振兴贡献新的、更大的检察力量。”郭晓燕说。
◎链 接
不是所有鱼类品种都适合放生
禅城区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大队长申忠红提醒,并不是所有鱼类品种都适合放生,有部分物种如巴西龟、罗非鱼、食人鲳、牛蛙等,会与本地土著鱼种竞争食物与空间,摧毁水生态平衡。他建议,市民放生鱼类前可先向区渔政部门咨询了解,并进行报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