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常小吃之一:萝卜糕
萝卜在粤语方言中被称作“菜头”,过年过节吃萝卜糕,是取“菜”与“财”的谐音,寓意招财进宝,新年步步高。所以每逢新春佳节佛山的家家户户都会做萝卜糕应节。年廿八洗邋遢之后,就是办年货做萝卜糕的时候了。
佛山的萝卜糕偏向咸味,制作功夫极为考究,需要备好粘米粉、白萝卜、腊肉、腊肠、珧柱、虾米、猪肉、盐、胡椒粉等等材料经过层层工序,最后才能制成一盘质地细致、晶莹美味的萝卜糕。并且因为白萝卜与许多食材都能搭配,除了以上提及的普遍使用的材料之外,也有制作者会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的食材来进行制作。现在为了方便,大多数人家都不在家中自行制作萝卜糕,而是逢年过节向各大酒家、作坊订购。而萝卜糕与后文提到的马蹄糕、松糕一样,成为佛山日常小吃之一,酒家、食店、茶楼、小吃店,甚至是菜市场上都能买到吃到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古时建窑习俗,凡新窑启用,需择吉日良时,传说该灶首窑点火之日,正是明正德间澜石黎涌状元伦文叙宗祠落成“入伙”之时,果然此后烧窑不仅十分顺畅,还时有“宝物”烧出,相传曾烧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八仙”,为世人所称颂,是故世代窑工遂将其原因与此吉日联系起来。
其始建之时为避常年水患,择址于山坡偏高处,又因此地紧靠东平河畔之高庙后,具大利于建窑之形胜,故窑尾不惜筑以高高的石坎。依古时建窑传统,窑面多以泥砖结拱,每年需更换一次;而且民国以前,石湾所有龙窑均无烟囱,而仅以皮面,在窑尾处作迁当之阻拦;此外,原来的窑面建筑,亦仅有葵棚以挡日晒和风雨;加上建国后又将窑口向上移位约3米,故目前所见,乃是历明清至今不断改革修葺后的面貌。窑内结构大体上旧貌依然,窑腔似隧道,以小型砂砖结砌而成,顶部为券顶。
窑内平面呈船底形,头、尾略窄而中部稍宽,总长32.6米,宽2—2.4米,通高1.8—2米,亦以窑中段最高。窑膛头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窑头一段为最大,全窑平均倾斜度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侧设窑门四,一般宽0.7米、高1.4米,作各段出入窑之用。东侧原有窑门二,现已封堵不用。窑顶厚约0.25米,从窑头至窑尾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窑口一排为三个外,余均五个火眼,间距0.35-9.4米。该窑属古代制陶业大行“水巷大盆行”的专业窑,历来以煅烧日用大盆产品为主,一窑可容产品约360担,煅烧时间为12小时,烧窑周期3至4天。
清代时该窑为当地镇岗社头霍氏祖尝产业,至民初则分为60股份所有,使用时六截窑位(一截为六排火眼范围)每股一次可占一截,十次一回头,但窑位则轮流倒换。该窑之所以能历尽沧桑而至今尚存,是历代龙窑不断沿用和改革的结果。其对研究明清时期制陶业的专业化生产、龙窑型制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等一系列问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在清末民初之陶业鼎盛时期,石湾的龙窑达一百条以上,其时陶业发展及其庞大规模为石湾成为南国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绝大部分的古龙窑已为现代化煅烧手段所取代的今天,南风灶却有如她窑身石块上的大榕树一样巍然屹立在现代化的新陶都之中,作为闻名海内外的“石湾窑”形成发展的历史见证,南国陶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遗产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晋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市南风古灶旅游区位于著名的南国陶都石湾,以五千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占地约400亩,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旅游区内下辖南风古灶、陶塑公园、绿舟孔雀园三个景区。
南风古灶景区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古灶榕风、仿古寮场等景点。
陶塑公园是以陶塑为主题的公园,园内绿树成荫、水波荡漾,处处散落着世界知名陶艺家的陶塑精品,更可观看到目前世界最大的陶瓷人物雕塑《陶女》、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之光》陶柱群等。
绿舟孔雀园占地四十亩,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天网式孔雀生态观赏园,放养有绿、蓝、白、花孔雀1500多只,与孔雀零距离的接触,幸运的游客可看到数百只孔雀竞相开屏的壮观场面。
石湾公仔专卖场内各式各样的陶艺品琳琅满目,令您目不瑕及,浏览其中,必能选购到一件合您心意的旅游纪念品。游客观光游览之余,还可以参与玩陶、烧陶。石湾的陶艺自明清至今兴盛发达,卓有成就、富有艺术才华的陶艺家也不断涌现。如今,玩陶已成为都市的一种新时尚,到南风古灶参观,由陶艺师傅亲自教授陶艺制作,有助于陶艺爱好者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和掌握制作技巧,亦有助于少年儿童发挥其艺术潜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要了解石湾历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风古灶旅游区将是一大遗憾,走近它将使你真正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2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以有效支撑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为重要目标,研究制定、部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吕玉刚说,计划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并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同时,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出生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布局普惠性幼儿园,并大力发展公办园,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
“这两年来,我们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上下了很大气力,回收了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了416万个学位。”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同时积极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为减轻生育难题背后的教育负担,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系列措施。除了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持续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以外,全面开展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也是降低教育成本着力的重点。
吕玉刚介绍,截至2021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有6500万名学生参加。近期教育部再作部署,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做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此外,教育部要求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鼓励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决定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确保决定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