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公交车化身“救护车”,火速送突发疾病老人就医
在三水,公交车上的暖心场景可谓随处可见。继7月30日公交司机送一名女童就医后,8月3日上午,三水粤运公司一辆K626线公交车上化身救护车,热心司机及时将车上晕倒的老人送往医院救治,成功避免了悲剧发生。
当天上午,三水粤运K626线公交驾驶员钟武从三水汽车站发车开往南山镇。10点32分,当车辆到达大塘公交站,坐在后车厢右侧靠窗前后座位的一对70多岁老夫妇准备在此下车。
突然,钟武通过后视镜看到,老夫妇中的老婆婆慢慢地往外侧的座椅挪动身体,然后抓住座椅和前排的椅背起身走动。但刚往车门的方向迈出脚步,就整个人瘫跪在后车厢的过道上,双手紧紧地抓住身旁的栏杆。她身旁的一名小伙子见状帮忙扶了一下,最后扶起她坐在了过道的阶梯位置。
见此,钟武连忙松开安全带起身走到老婆婆的身旁,问道:“老婆婆,您怎么了,需不需要我们帮忙?”“我的脚很痛,我的脚很痛,走不了……”老婆婆回答说。这时,老伯尝试扶起老婆婆,钟武也上前搭把手,但扶了几下都未能扶起来,只能让她就地休息。
三水粤运K626线公交上,一名老人下车时突然发病。/通讯员供图
眼看着老婆婆的脸色越来越差,意识也变得迷糊起来,钟武意识到情况不妙,赶紧按住老婆婆的人中穴位进行施救,但老婆婆的情况未见好转。“当时那个老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如果送医时间晚一点的话后果真不堪设想……”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钟武至今仍感到后怕。没有多想,他决定马上将老婆婆送到最近的医院救治。
跟车上的其他乘客说明情况后,钟武迅速回到驾驶位启动车辆往附近的大塘医院驶去。一路上,钟武反复提醒老伯要扶稳老婆婆,让她呼吸好,别让她睡下,并安慰他“不用太担心,马上就到医院了!”
5分钟后,车辆到达医院,钟武把车停稳后,马上下车跑到急诊室,很快带着几个医护人员返回车上。看着医护人员合力把老婆婆转移到担架上并送进了急诊室,钟武才松了一口气,这才拿起手机打电话给车队长报告情况并继续当天的营运任务。
医护人员将患病老人送入医院治疗。/通讯员供图
对于此次义举,当记者联系钟武时,他谦虚道,“真的不求什么回报,就是尽自己能力能帮就帮,也是自己的一份本心。”
三水粤运公司也提醒各位广大市民,出门前要注意身体情况,如在乘坐公交时遇到突发情况,请及时与驾驶员联系。
“我所在的位置是横村村改项目现场,该项目将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厂房,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预计实现产值约9亿元。”在8月6日召开的佛山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推进会现场连线环节,三水区白坭镇党委委员何健生向主会场介绍道。
8月6日,白坭镇横村村改项目现场。/佛山日报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截至目前,三水村改累计完成拆除面积1245亩,其中今年以来已拆除940亩,占全年任务的72%,综合整治1453亩,并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三水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军在会议现场表态,三水计划力争在今年第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村改任务,并在第四季度提前铺开明年的计划任务。
拆除整治成效显现
将打造一批特色示范项目
自今年全市吹响村改总攻坚的冲锋号,在市下达3年7700亩任务的基础上,三水自我加压,梳理了96个项目共9750亩改造目标,其中拆除面积3767亩、综合整治面积5983亩,“工改工”面积2469亩,占比77%。
今年以来,三水村改累计已完成拆除面积940亩、占全年任务的72%,综合整治面积1453亩,且超额完成了“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目标任务。
6月29日,在上九片区村级工业园内两台大型机械正在拆除旧的楼宇与厂房。/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在“建”方面,云东海街道碧云路南侧地块一项目已动工,改造提升面积60亩。
在推进村改过程中,三水边学习借鉴顺德南海的经验、边分析总结,提炼出挂账收储、政府统租、自主改造、协议出让等四种改造模式,并出台了针对搬迁补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厂房建设等领域的17份系列指导性文件,为纵深推进村改工作保驾护航。
面对接下来的村改工作,三水也有清晰的目标——在今年第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村改任务,并在第四季度提前铺开明年的计划任务。
8月6日,白坭镇横村村改项目现场。/佛山日报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接下来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实施‘一园一策’,因地制宜,促进各镇街比学赶超,打造一批特色示范项目。”李军提出,三水将发挥后发优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把村级工业园区改造与打造连片产业园区“相统筹”,与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相结合”,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衔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城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空间、生态空间、品质空间”。
具体而言,西南街道通过“统租自管、连片征收”,将打造800亩产城融合区;云东海街道“以点带面”,将打造1500亩连片示范区;乐平镇将通过市场招商运营,把碎布市场打造成为一个先进制造业园区项目,预计带来15亿元新增年产值、2千多万年税收以及1200多个高级技术岗位的经济、社会效益。
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
亩产税收最高可达20万元
“我们坚持拆、建、招同步。”李军表示,经过大力招商,三水目前“工改工”项目已成功签约4家企业,占地326亩,计划投资额达24.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税收超5000万元。
相比已拆除项目改造前794万元/年的总税收,有了极大的提升。
根据三水区村改办提供的最新数据,全区现有工业用地面积共10.6万亩,其中村级工业园区面积1.63万亩,占15.5%;202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3517.38亿元,其中村级工业园区产出约193.97亿元,占5.5%;全区工业项目税收60.94亿元,其中村级工业园区产生税收2.92亿元,占4.8%,平均亩产税收仅1.8万元。
白坭镇横村片区村改项目清拆现场,两台大型机械正在对该区域内的厂房进行清拆。/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此次纳入全区升级改造范围的村级工业园区面积9750亩,产业类型主要包括物流仓储、金属回收、五金加工、晒板厂等,普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两违”问题突出、安全隐患大、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预计完成改造并重新招商投产后,亩产税收将提高至15-20万元。
因此,高质量做好招商引资、打赢村改攻坚战,是三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
记者从区层面负责村改招商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近期区招商人员每周都奔波于各个镇街及其村改项目现场,摸查收集招商载体情况、镇街产业定位和招商导向等信息并发给镇街确认,以便为镇街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将有意向的客商资源推荐给镇街。
李军表示,三水将强化产业导入,坚持“工改工”为主不动摇。倍加珍惜村改盘活的空间,实施项目评估制度,从行业类型、税收投资强度、环保准入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把好产业导入关口;以系统思维,促进“改、引、建”三位一体同步谋划,着力引进符合产业规划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师范基地进展如何,设施农业、无人化农场、农业旅游、智慧渔业如何规划?省农科院专家学者齐聚三水区南山镇,为其提“金点子”,给出技术、科研服务支持!
8月6日下午,广东省农科院书记、研究员廖森泰率队对三水乡村振兴及农业产业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为南山镇这一万亩智慧农业园区的规划发展提出“金点子”,并将在土壤增肥、水质改善、设施农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三方联动协作,助力项目快速推进。
实地走访项目。魏英 摄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项目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东洲围,总规划面积近万亩。项目主要为四大功能区,分别为无人化农场实验区、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区、生态智慧渔业区、农耕文化旅游游览区。2021年4月8日,三水区人民政府与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目前,项目已经成功申报广东省现代数字农业功能产业园。
在无人化实验农场,通过无人农机播种的晚稻正在生长。碧桂园佛肇区域副总裁兼三水农场项目总经理刘伟介绍,无人化实验农场占地2000余亩,将重点进行水稻种植。截至目前,完成大豆播种100亩,晚稻播种247亩,早稻收割12亩。
此外,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区包括设施农业示范区、加工仓储保鲜中心、百果园、百菜园、百种园等。数字化生态智慧渔业区包括数字化生态智慧渔业养殖区、渔业加工基地、桑基鱼塘、渔光互补。研学及农耕文化旅游区包括中小学研学营地、农耕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机器人餐厅、农产品展销、开心体验农场、水果长廊、小木屋、儿童拓展基地、小动物乐园、小火车等。
座谈会上,省农科院各个研究所就水稻种植品种,智慧渔业养殖新技术,土壤、水质改良技术等与项目方进行对接,将通过科研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规划落地。廖森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的规划有着明确的单元格,规划与实际建设要紧密结合确保达到目标。在农业生产领域,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将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帮助,在种苗、技术、肥料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真正打造农业生产的标杆。尤其是在土壤增肥、水质改善领域,省农科所已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能够为水稻种植、渔业养殖打好基础。
三水区委常委林建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作为省市区重点项目,必须高标准进行规划,并确保规划能够落地建设,为三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区、乡村旅游全域示范区贡献重要力量,接下来将推动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三方协作,以区镇联动推动项目加快推进。
据悉,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接下来还将实地调研三水各个镇街农业企业、农业项目与产业园区,为三水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科研帮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