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素解之怀道之人
第十五章怀道之人
1【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2【白话解】
上章教导世人如何寻找大道,如何入道,并给予了印证。这一章教导世人如何找到怀道之人,如何识别明师还是邪师,如何识别贵人。修行最好的办法就是遇见善知识。如果遇见好的老师点拨一下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师传,这样可以印证弟子是否有缘分接受师傅的绝传。古代讲究传道授业解惑,其中首要是要传道。
古代怀道的人似乎非常的微妙,可以通于玄,似乎深不可测。似乎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也不知道如何从人群中分辨出来。正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识别出来,在这里勉强形容和描述一下。得道的人犹豫不决的样子,如同冬天涉水过河一样,对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怀道之人不敢轻举妄动,犹如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被四周的邻居看到一样。世人往往在公开的情况下,不敢做什么过分的坏事。如果是别人不知道反倒敢在背后做些坏事。古人特别注重慎独。古人知道离地三尺有神灵,人在做天在看的。此部经书中也说到,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佛说颠倒众生,也许世人都要革新思维,换位思考。以前一直以为地球是中心,后来革新了地心说。其实最顽固的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妻子、亲戚、朋友、同乡、外地人和外国人,似乎是行星,围绕着自己转。各种物欲也是围绕着自己转的。需要彻底革新一下,也许这并不是实相。佛家说是我执。怀道之人的气度,暖气融融,可亲可爱,心开神悟,就像冰将要溶解一样。怀道的人内守精神,外无文采,似乎并不擅长辩论,并不会像一些作家那样文采奕奕,而只是朴实无华。怀道的人在世人看来,很敦厚朴实,没有任何的造作。怀道的人虽然外表看着比较敦厚质朴,可是内心却无比的宽阔,如同空旷的山谷。形容得道的人的行迹,泯然众人矣。怀道的人和大家看似没有什么分别,普普通通的样子。不自以为尊,并不标榜与众不同。怀道的人可能修行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了神通了,可是不轻易示现给别人。前面一句老子刚说完怀道的人在污浊的尘世,与世人混同了,似乎也跟尘世一样污浊了。这里怕世人误解了,接着进行解释了,而且教导世人入道的功夫了。圣人似浊非浊,并不是真的也跟着世人不断地造业了,而是出淤泥而不染。老子因而慈悲众生,问,谁能够在浊乱的尘世之中,恬退自养,静定持心,慢慢的让妄心像浑浊的水一样沉静下来呢。心念如同流水般绵绵不绝。如果心水浑浊,就当以静定治它,慢慢就变清了。正所谓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这在佛家称为初伏客尘烦恼。不能顿了,因此叫徐清。老子又问,孰能安以久之徐生。谁能长时间的安静自守,在内心静定之中,行住坐卧都是在静定中,这样能够慢慢的焕发新生。浑浊的水安静下来就会澄清一样,我们的心亦是如此。有哪位得道的君主能够让国家慢慢的安定下来,焕发出新生呢?春秋各诸侯国纷纷争夺城池,处于不断地战乱之中。可是又有哪个君主能够耐得住性子修养自身的德行,怀柔远方的诸侯和百姓呢?假如有怀道的君主若此,世人趋之若鹜,就会像众星拱月一般围绕在周围了。老子在这里也是教入道的方法。老子嗟叹至此,才教后世学人以守道的方法,保此道者不欲盈。心动如同前面说的风机,越鼓动妄念越多,绵绵不绝不断地攀缘。内心就不处于空虚状态,而是处于盈满的状态了。旧的物件叫作敝。凡是旧的物件,最为持久,能够奈风霜磨折。新的物件,虽然一时鲜明,不久便见损坏。这里也呼应了前面能知道古之始,就是道统和道纪所在了。传统的就是现代的,古代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也许就是古代的。也许古代的就是新的,现代才是旧的。世道人心如同生锈的铜镜。原来的铜镜是崭新的照天照地,不断地锈迹积累。如果时时勤拂拭,也许不会增加锈迹,或者还减少了锈迹。后来生锈的铜镜新,还是原来的铜镜新呢?
第十四章是谓道纪
1【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白话解】
前面的章节说如果要见道,不为物欲污染就要关注自己的七窍。大道是无名相的,正如第一章所说无名相。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抓也抓不到。需要有慧眼才能看得见。世人看得见东西不一定就不是盲了,如果被物欲蒙蔽了,心也就盲了,如何能够见得实相呢?大道不能通过说话和文字来完全说清楚,也不能像件东西一样传下来就可以了。只能是以静求道,入定求道,而不是不停地歇斯底里的追问,这是很难得道的。这三个问题不要继续纠缠了,其实不是三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都说大道难寻难觅,可是后世学人如何才能找到修行的方法呢?大道的上面也不会太洁白光明,大道的下面也不会太暗昧。大道犹如天地未分,黑暗和光明未分之时的状态。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超越了名相的是大道,有名相的是万物。大道难道就没有任何的形迹,连个尾巴都抓不住吗?大道似乎又绵绵不绝,正如之前所说怎么也用不完。可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这种感觉。第一章也说可以在万物之中观察到大道的形迹。庄子说大道在屎尿中。如果有慧眼在日用之中也能见道。大道绵绵密密,犹如不可见的丝线一样,如果想抓住它,却还是没有一物可得。也难怪慧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子在这里描述自己对大道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道大象无象,正如大音希声,大方无隅,大美无言。真正大到一定的程度就超乎世人想象了。也不能够着相的来看这个大字。大道也大的超乎了世人的想象了。大道没有具体的形象,却为万物设了形象。大道没有具体的形象,可是似乎又有一定的形象。恍惚之中,而似有物在。世人离家日子已经久远了,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了。可能自己的家在大海的对岸,平时烟雾缭绕的看不到,可是突然来了一阵风,把雾气吹淡了一些,恍惚之间似乎看到了家乡的影子了。大道似乎没有什么形状,似乎没有什么形象,可是恍惚之间似乎又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还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前面圣人说大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形象,不明亮也不黑暗。这里说没有头也没有尾,大道如此的难以琢磨。圣人知晓这点,不敢为天下先。其实世人以为的先,正是圣人以为的后。世人以为的后,正是圣人以为的先。世人看到的可能都是颠倒的。圣人以远古的妙道来御世。其实大道并不分古今,古代的大道并不就是旧了过时了,现在的大道并不是就先进了。大道就是大道,在今不增在古不减。在今不明不暗,在古也是不明不暗。并不是古代的月亮就比现在的亮多少,也并不是现在月亮就比古代的亮。此道亘古不变,不生不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古渡津,可以比喻有一个机关,只是人们未曾察觉而已。只要人们发现了一丝真理的亮光,就能够沿着这一丝亮光,走向光明。
如果能够知道古的道,对今就有大的妙用了。大道越流越下,就有了道德仁义理智信。大道分出枝枝叶叶来了。大道犹如河流的源头。传统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也许就是旧的。古代的就是现代的,现代的就是旧的。是不是很矛盾不可理解呢?比如说有一面铜镜,上面不断地产生新的锈迹。那么锈迹是新还是旧呢?如果以世人观点来看,锈迹肯定是新的,比如不断地产生世人的知见,这就是心的锈迹。可是如果能够把锈迹不断地磨掉,就能恢复到原来那么新。那新旧又如何评判了呢?假如有人能知道此古始之道,那么就是道统所系了。这里老子给后世学人给予印证。如果能够与老子圣人心心相印,契入妙道,就是找到道统所在了。也就可以成为老子的学生了。
河口被称为“小广州”几百年前,荷兰使团到此记录见闻并出版成书三水首次登上了世界舞台。
在陆路交通和航空都不发达的年代,先民们循着海洋河流与外界实现了商品交换和文明碰撞。中国的开放也首先从东南沿海地区拉开序幕。地处珠江三角洲之源的三水,便是其中的弄潮儿。几百年前或许更早以前,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便开始穿过汪洋大海,沿着珠江进入中国。这些往来穿梭的船队中,便有当时的海上霸主——“海上马车夫”荷兰。
三江汇流通天下的三水。
350年前,一队荷兰使团从珠江逆流而上,经过三水时,在河口登岸并画下了目前发现的三水在世界舞台上的最早影像。今天,淼城君便给大家讲讲荷兰人与百年河口的渊源。
远道而来的荷兰人
1656年,一队荷兰使团从广州经水路前往北京觐见清朝皇帝,他们此行目的是想叩开大清朝的贸易大门。这个使团中有个书记官叫约翰·尼霍夫,他的主要职责是详实记录使团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正是这个人,在三水对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约翰·尼霍夫画的350年前三水河口古城影像。
使团离开广州后,从珠江流域进入北江。有一天,约翰·尼霍夫站在甲板上极目远眺欣赏沿岸风光,远远地,几座高耸的门楼映入眼帘,十分宏伟气派,由远而近,只见一座小城被整齐的城墙环绕着,城外的小径上人来人往,江中鸭子游弋,疍民们撑着小船在捕鱼,一派欣欣向荣。约翰·尼霍夫连忙叫来其他人一同看这新奇的中国小城一景,被繁荣城镇景象吸引的荷兰使团当即决定靠岸。
1910年代河口城池。
这座把荷兰使团留住的滨江小城,正是当年有“小广州”之称的河口。500年前,三水把县城设在了河口,并在这里修城墙建学宫,这里一跃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那以后的几百年里,河口成为了珠三角的商贸集散地,内地的物资从这里远销海外,世界各国的商贾政客也沿着珠江逆流而上在这里靠岸,“小广州”名不虚传。
百年邮局。
在还没有照相机的年代,如果没有约翰·尼霍夫,后人也许只能靠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去遥想当年的繁华河口了。
幸好,约翰·尼霍夫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并发挥了作为一个书记官的重要作用。他尽职尽责地绘下了三水古城版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真实性和可信度都极高的珍贵影像资料,更把河口带到了世界舞台上。
百年河口登上世界舞台
中国之行结束后,约翰·尼霍夫回到荷兰,把三水河口古城版画连同使团的访华见闻整理出版成了《荷使初访中国记》(中文简译本)一书。
这本写实绘本巨著一经出版,轰动欧洲,对神秘东方国度好奇已久的西方人终于从书中直观地看到了中国,而书中他所手绘的三水古版画也成为了目前发现的三水在世界舞台上的最早影像。
后来,这本书跟随“海上马车夫”的征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际上风靡了两百余年,为日后三水开埠埋下了伏笔。
百年海关。
作为繁荣数百年的商贸集散地,往来河口的各地商旅并不止约翰·尼霍夫。19世纪末英国人在河口设立了领事馆,清政府的海关、邮局、水文站也随之设置。
到了20世纪,广三铁路也开进河口,掀起了粤西人乘船到河口再换乘火车去广州的潮流。那时候的河口,江面上百舸争流,车站里人来人往,繁荣景象如滔滔江水般一路高歌。
河口古镇焕新光
后来,河口接连经历水患和战争的洗礼,昔日繁华逐渐消失在风雨中,但是岁月留痕,河口的历史荣光刻进了百年古建筑中。
百年火车站。
今年年初,西南街道提出“三江汇流·一山一岛一古镇”生态示范片区规划,当中的“一古镇”便是河口古镇。根据规划,河口古镇将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利用“四个百年”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百年火车站改造项目为突破口,建设河鲜美食街,打造文旅产业。
半江桥。
随着“三江汇流·一山一岛一古镇”生态示范片区规划的落实推进,河口不会只有“走出去”的历史,定会成为三水闯天下新征程的跳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