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文化名街
详细内容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文化名街

时间:2021-10-10     人气:13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概述:祖庙街道随佛山肇迹于晋,因佛山得名于唐而为“佛山初地”,再因宋祖庙而得现名,后于明清时期与武汉、北京、苏州并称于“四大聚”,与汉口镇......
祖庙街道随佛山肇迹于晋,因佛山得名于唐而为“佛山初地”,再因宋祖庙而得现名,后于明清时期与武汉、北京、苏州并称于“四大聚”,与汉口镇、朱仙镇、景德镇齐名,并以“四大聚”、“四大名镇”名扬华夏。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粤曲粤剧之乡、龙狮运动之乡和著名的侨乡等。象李小龙、黄飞鸿等成名于本地的历史名人更是名震海外,可谓人杰地灵。在该街辖区范围内,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3个,还有60多处有价值的古建筑。狮舞、粤剧、木版年画、剪纸等佛山“非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狮头、佛山木雕、佛山彩灯、佛山秋色、祖庙北帝诞、行通济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和民俗入选第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既是佛山起源与发展的踪迹,也是佛山的文化名片和神韵所在。

 

近年来,街道积极推动文化建设,精心组织举办的“人文祖庙 古镇新晖”文化艺术之旅,狮王争霸赛、申报龙狮运动之乡,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等等,都在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建设文化大街上不断取得进步。与此同时,街道积极配合区政府做好称之为禅城区“世纪工程”的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作,未来几年,将再现彰现岭南建筑风格、传统与现代神韵相融、商贸繁荣的新景观。

 

今年,祖庙街道将以成立祖庙艺术团为主要抓手,整合活动在辖区内近80多支各类艺术团队,充分发挥文体社团群众性、广泛性作用,活跃与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前言

 

一千年前,这里诞生了岭南文明的先辈;

 

一百年前,这里绽放了中国近代文明的蓓蕾;

 

一年多前,这里展开了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画卷。

 

这里,就是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一个承继着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敢为人先的地方;一个继往开来、日新月异、生机勃发的地方;一个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民风纯朴的地方。

20066月,狮舞、粤剧、龙舟说唱、木版年画、剪纸、石湾公仔等6项佛山“非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佛山狮头、佛山木雕、佛山彩灯、佛山秋色、祖庙北帝诞、行通济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和民俗入选第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值得欣喜和鼓舞的是,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在昔日佛山古镇——祖庙街道找到其起源及发展踪迹,它们是佛山文化的名片也是神韵所在,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祭奠得到传承和繁衍。时至今日,这一颗颗瑰宝在历尽千年风雨的洗礼之后,依然光彩不减,灿烂隽永。

本展览旨在展现起始发源于我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佛山初地,人文祖庙的深厚内涵,为市民了解地方文化提供一个鲜活的基地,给文化大街的建设添上精彩的一笔!

 

佛山初地

 

祖庙溯源——塔坡庙

 

塔坡庙在市区京果街1号。该处为东晋蹋宾国僧人达毗耶舍“结茆讲经”的塔坡岗“经堂"旧址,相传此山岗因唐贞观二年(628)曾出土经堂的铜佛三尊,遂得名“佛山”,故此地与佛山得名有关。唐以后建有经堂寺,至明初洪武间大毁寺观时被拆,明天启七年(1627)拟重建时,塔坡岗已开辟为普君墟,不宜建寺,遂迁址万寿坊重建“塔坡禅寺”(经堂古寺)。而该旧址则建为东岳庙,又称塔坡庙,于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规模极小,通面宽仅4.58米,建筑面积不足42平方米,竟分为头门和正殿两进,马鞍式风火山墙,梁架为硬山搁檩。庙前原有一口水井,相传是唐代始建时所凿,井泉清冽,永不枯竭,至今附近居民仍在使用。在井台旁的屋墙上,原镶嵌有唐贞观二年的“佛山”石榜及“佛山初地”、“牧唱遗风”石匾等遗物。古镇佛山曾以庙宇众多驰名于世,弹丸之地竞有大小神庙148座之多,由于工商业城镇寸金尺土之故,比该庙还小的庙所在多有,塔坡庙虽小,却是佛山得名的重要物证,民间向来就有“未有佛山,先有塔坡,不去塔坡,未到佛山”具一定的历史价值。

 

粤剧文化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民谣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明末清初,佛山粤剧活动相当兴盛,并建有“琼花会馆”。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祖庙街道承袭了粤剧文化的优秀传统,粤剧团、曲艺团队众多。区域里除了有一支闻名中外的专业剧团——佛山青年粤剧团外,还有30多支长期活跃在祖庙辖区的民间曲艺社团,包括佛山市粤乐研究社、佳韵曲艺剧团、祖庙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曲艺社、普君粤剧社以及没有团队名称的“私伙局”等。在这里,粤剧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粤剧,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传统民间艺术,将会在祖庙街道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