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竹笋
罗村竹笋以沙口出产的为最佳,其外表金黄,内如玉琢,香滑可口。沙口竹笋没有粗纤维,外表有皱纹,至今在罗村仍不失为一种人人爱吃的佳肴,竹笋分文笋、毛竹笋和大头典几种。其中,大头典肉厚味鲜,最是难得。
竹笋分文笋、毛竹笋和大头典几种。其中,大头典肉厚味鲜,最是难得。在罗村的朗沙和沙口交界处,有一大片沙地,青山绿水间有大片竹林。这里出产的竹笋具有大头典的明显特征,头大尾小,中间弯曲,成烟斗状。新鲜的竹笋从地里挖出来,剥去粘着些许湿润泥土的外壳,金黄色的笋肉便出现在你的眼前。朗沙竹笋个头既大,肉质也好,据说产量还挺高,一亩地可以出产两三千斤竹笋。
笋的部位也是很有讲究的。你可知笋的美味是"见光死"的?最好的笋是那种完全埋在地下的。而一棵笋破土而出的笋,只能要地面以下的部分。冒出地面的那部分含苦味,是吃不得的。新鲜的笋肉要用滚水煮过,去其涩味,并且最好在当天就下锅,到第二天,便要“老”了,虽然没变质,可是就再也吃不出口感来了。因而远程运输的竹笋都需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笋肉罐头。据说这种装在密封罐头里的笋肉还远涉东洋,在日本非大受欢迎呢。
此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又名“苦登茶”,其叶比普通茶叶大,颜色乌黑发亮,一经开水冲泡,全叶张开,色淡青,清香袭人心肺,入口涩味,但回味清适。多在日出之前采摘,因而得名。游西樵山,用无叶井水泡茶,更添风韵。
西樵山泉清土腴,甚宜种茶,便千里迢迢跑到浙江,从友人陆龟蒙处取得被列为贡品的顾渚茶种赠洽山民,教他们栽植采制之法,这是西樵山植茶之始。从此,西樵山成为了岭南最早的产茶区。
第五十二章复归其明
1【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2【白话解】
前面两章,一章谈生死问题,另一张谈生长整个过程。这一章又接着谈母子事情。这里的母是指大道,子是指天地万物。天下有个开始,这个开始也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所在,世人以为是天下之母。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就是天下之母了。前面的章节也说了,有名,万物之母。人们既要知其母,也要知其子。这一句教导世人,不可偏执一端。陆九渊和朱熹各执母子一端,争执不休。陆九渊应当是知母也知子,而朱熹仅知子不知母。世人在唯物和唯心之间争论不休。如果知母,必定知子,因为子多少会长的像母的。但是如果单单知道子,由于子孙众多,未必知母。如此可见,治学的人,需要寻找学问之母,再遍观子孙,自然一望便知。如果一个母亲生了许多的子孙,每个人都在拿着一个子孙在争论不休,也无从知道这是谁的后代。经为学问之母。如果认识了学问的母亲,那么久能够一通百通了。既然知晓万物从道而生出来,那么就不会只盯着物了。心不为物所困,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守着母就会得到保护,不会受到伤害,不会被名利伤害自性,不会因为名利而丢失了性命了。这里圣人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守母的方法,如何守道。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塞住口,闭其门(眼耳),管好门户,六根清净方为道。终身精进修行从不停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样自然就少受了许多干扰,内心更容易安静。这也是返还先天的方法,是寻母守道的方法。如果仅仅用两片树叶,就能够把双眼遮住,即使泰山在前也看不到。如果用两颗豆子塞住耳朵。即使打雷了都听不到多大动静。如果用辣椒把舌头辣的麻木,也很难一下口舌利索,变得木讷了。如果管不好九窍,就会看到不好的,听到不好的,想到不好的,也会做不好的。世事纷纭复杂,会扰乱人心,就没有得救了。如果能够见小知微就称之为明。自心光明才能够看到幽暗之处,也才能看到微小之处。如果世人能够安守内心的柔弱,就会逐渐的变得强大。柔弱符合大道。刚强违背大道。树木在柔弱的时候,世人就会扶持。树木在刚强长大的时候,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守着极柔顺的母亲,守着大道。看似柔弱,但是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强。用这散出来的微小光明,点燃众生的心灯,恢复世人本有的光明。其实点燃得越多,圣人自身的光亮并不会减少。一烛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如果能够安守柔弱,不炫耀刚强,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如果能够恢复自性,就远离了危险了。如果众生心灯被点亮了,发明了本心,就会自觉远离物欲,远离是非。如果能够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心灯不断地传承,薪火相传,就不会中间断灭了。叙利亚有一个小灯教堂,历经千年灯火不断。佛家有传灯录,心灯不断的传承。自性具足一切,世人骑驴找驴,怀有宝珠而不自知。每个人都能获得上天的眷顾,都有传家宝,只是世人不知道而已。只是世人不能承袭而自绝明德罢了。假使能如此做工夫,就会绵绵而不绝。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