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向西佛山向东 如何唱响产业双城记
沿江高速飞虹跨海,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这里是“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难以想象,昔日的泥泞滩涂,如今蝶变成为了汇聚超过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近千家上市公司的未来新城。
横跨珠江口,前海和佛山两地产业协同、城市力量聚合的热潮奔涌向前——
前海向西拓展,深港合作创新的能量场辐射进入佛山广阔的市场;佛山向东延伸,举全市之力对接支持服务前海合作区建设,两地的合作蔚然成势。
前海扩区后,总面积扩大约8倍,导入了更多高科技、高端制造元素,产业结构更加丰富完备。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崛起,“大前海”时代的到来,给佛山带来哪些新启示、新机遇?
虎年开工首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召开,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进行部署。毋庸置疑的是,加快对接深港创新资源,将为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佛山被省委、省政府赋予新的重大使命,扩区后的前海释放出空前的战略效应,多重机遇叠加之下,唯有善谋实干,方能笃行。珠江东西两岸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双城记”,潮起扬帆正当时!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
在前海桂湾金融先导区一路走来,腾讯数码大厦、前海嘉里商务中心、前海华润金融中心、恒昌科技大厦、前海弘毅大厦等楼宇错落有致,构成了前海壮阔的城市天际线。
深圳前海人寿金融中心内,“互联网科技+金融企业+专业服务”企业占比超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上市公司、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庞大的名企矩阵。
这是前海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如今的前海,形成了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和专业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构建起“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
随着《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公布,前海的现代服务业链条不断延伸,着力布局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让现代服务业武装传统制造业,促进其与实体经济相得益彰。
无独有偶,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佛山将在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同时,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纵观世界发达经济体工业化演进历程,可以发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攀升的必由之路。佛山将制造业视为发展的“根”和“魂”,前海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始终不变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两地的产业合作,有着很高的互动性和匹配度。
2021年,佛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42.13亿元,居全省第2位,占比超过全省的1/7。一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大幕在全市拉开,成为产业能级跃升的关键。通过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行动,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不断涌现,推动佛山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作为新基建建设与数字化转型试验基地的前海,在数字化方面走在前列,依托前海嘉里中心、深国际颐都大厦等高品质载体空间,打造前海深港数字经济集聚区等产业创新平台,吸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加快形成“大前海”湾区数字化、智能化产业聚集。
更令外界瞩目的是,位于前海大铲湾港区的腾讯全球总部——“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正动土兴建,将形成以“互联网+未来科技”为核心的千亿级产值新区、万亿级市值新区。
腾讯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在互联网综合服务领域拥有技术、人才和产业资源优势,形成了庞大的腾讯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早已吸引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抢滩布局。
2021年8月,全国首个区级腾讯云启创新中心在佛山顺德开园,不仅引入了一批生态合作伙伴企业,还将为佛山企业提供“上云”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佛山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加快顺德数字产业布局。
同时,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腾龙湾区数据中心、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润泽(佛山)国际数据港等项目加快建设。在佛山数字产业发展迅猛的势头中,少不了深圳现代服务业的加持。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认为,数字化是前海和佛山两地产业合作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建议两地在数字产业方面结对,一方面,用前海数字化技术武装佛山制造业,为佛山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化翅膀;另一方面,佛山可以围绕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设备进行布局,比如数字化传送设备、工业机器人等”。
前海数字贸易科技服务公司创始人李良也从中看到了新机遇,认为前海和佛山在外贸数字化新业态方面的合作大有可为。“数字贸易是外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方向,我们期望通过对前海创新经验的提炼,在其他城市进行复制,以此形成前海和国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李良说,该公司将以数字化方式在大湾区落地产业园区,为外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大前海”时代的佛山新机遇
扩区后,前海面积从原来的14.92平方公里扩大至120.56平方公里,尤其是大小南山和宝安片区的加入,使得整个合作区产业结构得到极大的丰富,导入了更多高科技、高端制造、机场、港口等元素,“四上”企业数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扩展8.4倍和2.9倍。
从近期国家新批复的前海企业所得税产业目录来看,增加了区块链、AR和VR、人工智能、智能穿戴等前沿产业。落户前海的思谋科技就是受益者之一。这家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公司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不久前已完成2亿美元的B轮融资。
目前,思谋科技已和上百家制造业头部企业合作,研发并量产了超过30款智能制造软硬一体化产品,应用于飞机、汽车、新能源电池、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芯片、精密光学和新一代显示技术等生产制造场景。
对于这类手握尖端算法的AI企业来说,可以赋能的产业范围确实很广。国家级战略利好不断,将有越来越多的“思谋科技”来到前海,为佛深两地的产业合作打开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得不说,扩容后的前海,更加奠定了湾区引擎的地位,具备了辐射珠江西岸的澎湃新动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深港合作经历了1.0的制造业合作,2.0的服务业合作,将迈进3.0版本的创新类合作,扩区后的前海通过区域整合集中各产业链元素,全链条合作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香港受空间限制难以大规模布局智能制造,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前海合作对接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香港再次经济腾飞。”曲建说,扩区后的前海,既有制造元素,也有服务元素,更有创新元素,产业合作的新前景全面打开。
对此,袁易明颇为认同。在他看来,未来前海将成为产业策源地,这里的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和现代服务业技术的创新结合,将催生很多新业态、新产业。
“前海此次扩容的范围有近八成属于宝安。深圳有160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宝安占了几十家,聚集度很高。”袁易明认为,佛山与前海产业对接的过程中,既要用好前海的平台和香港优势,也要抓大不放小,重点筛选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开展产业链协作。
深圳市贝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压缩空气干燥净化设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它之于大型工业而言,相当人的心脏,既能升级工业用气技术,还能降低大量能耗。”贝腾科技董事长郭应辉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绿色生产成为大势所趋。贝腾科技经过十几年的技术沉淀,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目前正谋划以“研发+基地”的形式扩张。
“我们的上游供应链几乎全部在佛山,从营商环境、产业配套以及应用市场等诸多方面来看,佛山都是我们下一站布局不错的选择。”郭应辉说。
珠江西岸,嗅觉灵敏的佛山企业早已深入前海创新腹地开疆拓土。佛山企业盈峰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盈峰资本在前海风头正劲,通过产业并购促进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昇辉控股有限公司到前海设立研发中心,专攻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研发,提升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科技实力……
昇辉控股研发中心系统部总监吴涛认为,创新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很大,前海是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佛山企业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不仅能够“筑巢引凤”破解人才问题,还能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从佛山到前海,从前海到佛山,两地企业的联系渐成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态势,完美地诠释了大湾区时代佛山与前海的协同、融合发展。
前海创新与佛山工匠精神的联手
行走在前海,浓浓的“港味”扑面而来。
作为探索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前海紧扣深港合作核心任务。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新兴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海已累计吸引注册港资企业超过1.18万家,截至2021年10月,实际利用港资39.9亿美元,增长20.7%,占深圳市近50%。
“佛山与前海的产业合作,必须牢牢抓住深港合作这一主线,深度对接服务‘香港所需’。”深圳市企业服务集团副总经理张军认为,港澳资本通过前海进入内地市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且首选的是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产业,这也是佛山未来要重点谋划的方向。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积极融入大湾区产业分工,逐渐形成功能突出和特色明显的产业链跨区域分布的新格局。在区域竞合中,佛山凭何赢得前海的芳心?
袁易明认为,佛山邻近广深,在人才、市场、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具备独特的优势;同时也要认清两座城市各自的特长。“佛山要找准自己最优势、最特长的地方,在大湾区中形成最独特的差别定位,工匠精神无疑是佛山制造最闪耀的特质。”袁易明说,佛山制造业既要再创业,更要转型升级,要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与前海的产业创新文化交融,最终实现双赢。
工匠精神是佛山制造的内涵和气质。在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技术专家黄兵17年如一日研究如何煮好一锅饭,为了一个指标重复数千次实验、为了研究电饭锅煮了几吨米饭……
“佛山有千千万万像黄兵这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要进一步挖掘提炼,让佛山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广泛传播,让外界都知道工匠精神是佛山制造的核心,一提到佛山制造就想到精细化、很靠谱!”张军认为,工匠精神的广度决定佛山制造的高度,也是佛山在区域竞合中突围的法宝之一。
近年来,佛山拥抱、对接深圳的脚步一往无前,带有“佛深合作”元素的产业园遍地开花,比如深圳产业园佛山科创园、顺深产业城项目等。
2022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深圳科创+佛山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深圳产业园佛山科创园和深佛产业合作专区。加强与港澳经贸合作,做实做强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平台。
在张军看来,佛山要全面对接前海、最大限度用好香港资源,加速高端要素的流动,接下来要重点在产城人融合方面下足功夫。“必须要有与前海相匹配的城市形象,打造一批产城融合主题标杆园区,提升佛山对前海产业的承接力。”张军说。
袁易明认为,佛山要打造与前海合作的引领性平台,把前海的产业、经验、模式引进来,使之成为前海的辐射平台。“深圳之所以能够在不同阶段勇立潮头,在于让市场走在前面、政府在背后,擅于发现市场需求,解决企业需求,这也是最聪明、最优的做法。”袁易明说,在佛山和前海的产业对接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营商环境方面的借鉴,营造公平公正的创新创业环境,塑造一个让市场能够找到自己方向的营商环境。
调研手记
把两地产业合作提高到战略层级
来到前海,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和一个个醒目的公司标识,总是令人忍不住抬头仰望天空。
这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在前海,有一种内在的精气神,让人强烈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有着向上的渴望。
珠江西岸的佛山同样动能澎湃,一直在奔跑。从众多维度来看,两座城市有着相同的基因和气质。
跨越珠江口,佛山企业到前海去,设立研发中心、开展产业并购,推动企业二次腾飞;前海企业到佛山来,以“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的方式,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寻找创新溢出的下一站。地处珠江东西两岸的两座城市,在频频互动中找到了“双向奔赴”的结合点。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袁易明直言,市场是开放的,要像鼓励深圳企业走出去一样,鼓励佛山企业走进深圳,把两座城市产业合作内化成为企业内部、政府部门之间的常态,这也是真正实现产业融合最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他看来,佛山与前海的产业合作,要抓住两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要素流动、营商环境,都要实现一体化;二是要认清前海扩区后被赋予的使命和内涵,从顶层设计上把佛山与前海两地之间的合作,提升到重要战略的层级,系统制定“十四五”期间的合作计划。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型的城市关系正在重构。佛山不仅要与前海合作,更要拓宽视野,以前海作为纽带,展开与深圳的全面对接。张军认为,要借助前海加强和港澳联系;面向南山区、宝安区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协作;承接光明区科技创新的辐射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大湾区建设中,商协会逐渐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比如,前海尤其重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与近20家香港知名商协会、专业学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基本实现港澳主要工商协会对接联通全覆盖,推动香港工商界全面参与前海开发建设。
无论是香港还是前海,商协会对政策、资本、产业都有很强的敏感度,不少产业协作正是在商协会内部达成。张军建议,佛山要加强商协会治理改革,增强商协会的活跃度和社会治理承接能力,推动佛山商协会与前海、香港商协会建立常态化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商协会资源,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深圳科创+佛山产业”的全新故事,值得期待!
国家战略
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建立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监管创新,为消费、投资、贸易、科技创新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受强冷空气影响,佛山连日来出现明显降温、降雨天气。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防寒保暖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我市各级政府部门接连开展探访慰问工作,为有需要的市民和一线从业者送去温暖。
慰问一线 助力防寒保暖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寒风冷雨中,佛山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和环卫工人每天坚守岗位,维持城市公共秩序和市容市貌环境。
为助力一线从业者御寒保暖,2月21日,顺德区均安镇综合行政执法办联同部分镇人大代表开展探访慰问工作,为他们送上御寒姜茶,感谢他们的付出。
“天气这么冷,这杯姜茶太暖心了,谢谢!”接过热腾腾的姜茶,环卫工人陈阿姨直言“很温暖”。
随后,慰问人员来到保洁公司项目部送上暖心姜茶,叮嘱保洁公司为环卫工人做好保暖防寒措施,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2月21日,禅城区园林部门组织开展为一线人员派护膝、送姜茶的关爱活动,共向全区900多名园林工人发放防寒护膝用品,为他们驱寒送暖。
“护膝很实用,可以有效改善工作条件。”收到保暖用品后,文华公园园林工人温北良当即进行试穿。
禅城区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园林工人是城市美化的重要力量,寒潮天气下他们仍然需要持续作业,确保及时处理树木倒伏、公园养护保洁等各项工作,而提供相应的保暖设备可以帮助御寒并更好开展工作。下一步园林部门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加强户外作业职工防寒保暖工作。
探望孤寡 走访困难群体
市内困难群体如何度过寒冷天气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连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主动加大入户走访慰问力度,排查走访困难群体,为他们及时送去御寒物资。
2月22日9时许,佛山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分别带队前往五区,探访辖区内独居孤寡长者。
“衣服、棉被够不够?”“家里取暖设施效果可以吗?”……在禅城区祖庙街道特困人员李元(化名)家中,市民政局局长赖洪健拉着老人的手连连询问,并送上慰问金和御寒物资。
在得知区、镇(街道)民政部门在寒潮来临前后已连续上门慰问,并送来油米和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后,赖洪健表示,老人有何困难需求,特别是御寒诉求时,可及时联系民政部门,“我们一定在工作范围内,尽力确保你们的基本生活诉求得到满足”。
此外,连日来,全市近五百名“双百”社工冒着寒冷天气,通过联动村(居)干部、党员先锋及志愿者等社会资源,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体送上帮扶服务。
其中,高明区“双百”社工对辖区内孤寡老人、特殊困难家庭、残疾人等不同民政兜底对象,在寒潮来临前便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了解其御寒物资情况及生活所需,并建立“双百社工+村(居)民政干部+家属+邻里”等联动服务网,把降温信息和御寒小知识宣传到户,确保防寒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双百”社工已累计入户探访近1000户困难群众,并协助村居派发一批防寒物资,用实际行动把温暖送给每一位有需要的人。
2月22日,记者从佛山海关获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首月,佛山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75份,1304万美元出口货物享受关税优惠。
RCEP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主体最多元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运转,区域内货物贸易或立即或逐步降税到零,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
RCEP实施后,中国与日本首次达成关税减让安排,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将分别达到25%和57%。最终,86%的日本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同时中国出口至日本88%的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据佛山海关统计,RCEP实施对促进佛山对日出口效果明显。2022年1月,佛山海关共为佛山出口日本货物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63份,占总签证份数95.6%。
在搭乘RCEP快车的出口产品中,瓷砖、纺织服装、家电等佛山优势产业占比较大,一批企业因此受惠。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报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出口日本的瓷砖也乘上了RCEP的东风,抛光砖税率由1.7%降至1.5%,1月共获签发RCEP证书17份,货值28.37万美元,后续将进一步享受政策红利,开拓日本市场。
不少佛山制造企业表示,将用足用好RCEP政策红利,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今年1月份恒力泰机械海外订单同比增长明显,公司排产已经到5月份。”力泰品牌总监吴俊良说,RCEP生效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今年春节前恒力泰在越南、日本市场都有比较好的表现,签订了新的订单。
佛山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海关将继续大力推动佛山出口企业充分用好RCEP政策,依托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平台,围绕原产地规则、区域累积、关税减让等措施开展宣贯,进一步完善关企协调机制,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