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今年立法工作未涉及房地产税,专家详解原因
2月27日,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立法工作安排,不过在20多部税收、财政法规中,并未涉及房地产税。这是否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草案今年不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告诉第一财经,财政部立法工作计划不涉及房地产税,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房地产税法并不是由财政部一家起草,它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所以财政部立法工作规划不会涉及房地产税。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也持相同看法。他告诉第一财经,与其他税收法律有所不同,房地产税法是由全国人大预算工委牵头起草负责,因此财政部立法不涉及,并不能说明这个法草案今年就不公开、提交人大审议。房地产税法比较敏感,估计本届人大在任期内,即2023年3月之前完成立法工作。
去年3月9日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表示,“房地产税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会同财政部组织起草,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等方面的工作,待条件成熟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房地产税由于涉及普通老百姓住房纳税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大家焦点。房地产税已经被纳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原则上在本届任期内拟提请审议,完成立法工作。
虽然财政部立法工作规划未涉及房地产税,但明确提出力争年内完成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法规的起草工作,及时上报国务院。
施正文表示,这三部税法是间接税三大税种,也是力争2020年完成税收法定任务中最难啃的骨头。此次财政部表态力争将三部税法上报国务院,按照税收立法程序,这三个税种真正提交人大审议完成立法,可能要到2022年左右。
目前我国现行18个税种税收立法进程明显加快,有些已经上升为法律。目前相对滞后的是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和房地产税法。去年底财政部对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税收立法程序,财政部一部税法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好后,提交司法部,司法部再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后提交到国务院审议。国务院通过后上报全国人大,全国人大预算工委会进行征求意见修改,成熟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一般经过几轮审议后修改,才能获得通过。税收立法应该更加注重质量,由此来看估计要到本届人大任期结束前,才能完成税收法定任务。”施正文说。
除此之外,今年财政部立法规划安排中,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是一大重点。
财政部称,今年力争完成政府采购法(修订)、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修订)的起草工作,及时上报国务院。力争年内完成政府采购框架协议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修订)、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修订)等规章项目。
施正文认为,政府采购法规修订十分重要,它有利于促进政府采购市场对外开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税收立法工作外,财政立法工作也提上研究日程。
财政部称,对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等领域开展立法研究。
施正文表示,目前财政立法领域短板也很多,这方面也需要加快补短板。比如财政基本法、政府债务法、政府间财政关系法等都还没有,财政立法工作任重道远。
疫情未了,春已经来了。
春馈万物,草长莺飞、复工复产、信心坚定……在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加倍努力,让好消息多起来!
佛山新闻网和佛山发布联合推出“这里是佛山·暖春”系列报道,敬请留意。
看,佛山的春天来了!
TA是满地黄
翰林湖
电视塔
同济路
季华地铁站附近
是漫天红
中山公园
南海九江
顺德伦教
是活力紫
魁奇路
是缤纷五彩!
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截至今日,佛山有过半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让我们坚定信心迎难上!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日后的明媚
加油,佛山!
随着当前各级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确诊人数增长拐点已出现,曙光近在眼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开工、销售以及最为关键的投资工作如何开展,战略战术层面如何理解政策、把握城市发展机遇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小型房地产企业。
2020年2月26日,在由G50董事长俱乐部、博志成研究院共同发起、G50商学院协办、于线上举行的G50投资专题研讨会上,任兴洲、秦虹、强真等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他们的判断。
任兴洲:2020注定是政策频出之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G50专家委员会专家任兴洲表示,目前,全国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曙光已现。疫情发生至今,各级政府出台了一揽子应急性政策:增(增加防疫、抗疫支持资金);免(免除增值税等); 减(减税、降费、降低用能成本等);缓(对企业社保缴费、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可缓缴);促(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纾解中小企业困难)。接下来将主要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分级防控),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使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有序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建立起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她表示,2020年我们国家有多重目标要完成,加上此次疫情的冲击,全年加大实施“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宏观政策取向更加清晰,今年注定是政策频出之年。
她建议企业,要及时关注、了解宏观政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当地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沟通和交流;明确政策内容、反映企业诉求;用好用足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秦虹:疫情后房地产大势与机遇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政策与战略研究院副主任、G50专家委员会专家秦虹指出,要“四看”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看销售、看开发、看土地、看资金。本次疫情对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长租公寓等第三产业影响较大且难以弥补;除了对销售型物业影响大之外,此次疫情对于持有经营性的商办地产影响不容忽视;短期看购物中心等商业影响大,但可能恢复较快,中长期看对写字楼的影响可能更大。
她说,要“五个不变”研判疫情后房地产政策:总体目标不变、战略定位不变、供给体系不变、调控机制不变、调控目标不变。因此,疫情后,投资方面建议顺应大势,把握机遇。长期来看,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核心逻辑不变,中国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短期抓机遇、融产业、善合作、防风险。
在她看来,这次疫情是房地产企业的一次大考,行业整合、兼并、合作的需求和机会增多,只有机体健壮有准备的企业才可以变危机为机遇。
强真:疫情后2020年土地政策方向、投资建议
G50专家委员会专家强真表示,疫情结束后,刺激性的投资、财政、金融政策,最终都要落到地面。传统房地产住宅业,所有地市会产生二元化划分,与此同时,疫情对住房需求产生的6-7方面的变化,会在后期政策上逐步体现——租转购、二居意愿、二三线城市改善需求的激发、产品升级换代与设计要求提升、低密度市场迎来新的发展窗口、住宅复合型配套引领过渡。
他建议房企要积极了解和参与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寻觅机会;做谋划,未来房地产不仅仅是住宅 、服务型地产,未来改革倾向增量用地,关注农村建设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要放宽视野,做好项目盘活,关注改造项目,兼顾传统地产与新兴地产,为中小企业博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先机。
刘玲琳:文旅地产的机会一直都在,疫情后尤为突出
博志成产业/文旅战略首席专家、G50专家委员会专家刘玲琳认为,文旅地产的机会一直都在,疫情后尤为突出。
她指出,从近期最新的政策变化来看:“刚需和改善型并重”,产品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选址(市场)的基本原则没有变化,且依然与住宅不同;文旅地产的名称并没变,但“康养文旅”变成“康养休闲”,文旅内容迅速重组、内涵更丰富,同时,“康”放在第一,“养”放在第二;市场信号强烈,周边需求抬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带来了新的机会,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近郊,但要具体判断项目安全距离。
在她看来,哪些企业能更容易把握机会?一定是本身现金流充沛的;有优秀的操盘能力或接盘能力的;有大量客户端的。
曾祥明:现金流是疫情后房企最核心的营销战略
博志成营销战略首席专家、G50专家委员会专家曾祥明认为,疫情下,各大开发商都在强调市场份额、开发商优惠和营销噱头。房企不管选哪一条路线,都要快速。最核心的还是疫情后的营销战略——现金流,其次是客群类别交叉。比如说,这次疫情下,受影响大的是年轻客群、租房的刚需客户,然后是首改客群,最后是老年客群,70%的客户出现了1.5居所的需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