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沥颜边村已有千年历史 村庆投花灯
行走在颜边村的旧街上,颜氏大宗祠、向亭颜公祠、颜边松隐家塾……一座座饱经风雨洗礼、砖墙斑驳的镬耳屋从你身边经过,古朴村风迎面拂来。你似乎能听到,这个面积只有0.5平方千米的小村落在向你轻声诉说着它的故事。
溯源
颜回之后
开村至今已有千年
大沥河西社区的颜边村,顾名思义,是颜姓人氏聚集生活的区域。关于颜边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年前,据《颜氏家谱》记载,颜边村的开村鼻祖颜光先乃颜氏始祖颜回之后,颜氏第四十四代,是书法家颜真卿的玄孙,其父乃江西永新县令颜翊。
在北宋宋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时任广东廉访使的颜光先,南下到南海郡开枝散叶。在其带领下,颜氏子孙们披荆斩棘、辟荒为里,颜边村由此形成。
助学
颜边小学
乡贤设立基金办学
颜边村的文化氛围浓厚,大沥镇蟾龙诗社正在颜边村。谈及对颜边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最功不可没之人,非颜绚之莫属。
颜绚之俗称颜老七,少孤贫,成年后在香港打工,后来经商。为人厚道,乐善好施,其深感缺少文化之苦,遂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捐出在港自置私产吉铺一间,连地三层,送与颜边村作为颜氏贫苦学童基金。
于是,颜边村有了自己的学校——颜边小学,这笔基金也成了学校的经济来源。数十年来,不但颜氏学子深得其益,且因学费颇廉而惠及邻村。直至1994年,颜边小学与新桂小学合并,成为如今的河西小学。
民俗
投灯会
明朝初期开始盛行
在颜边村,每年有两件大事:一是“投灯会”,二是“菊花会”。所谓“菊花会”,就是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书画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泼墨挥毫。颜氏族人作为颜真卿的后代,似乎在冥冥之中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而每逢正月初十,无论颜氏族人身在何方,都会回来参加一年一度的投灯会。据村民们介绍,投灯会从明初就已经盛行。当时,村里如果谁家在当年添了新丁,过年就要到祠堂里添上一盏灯,把新生命载入族谱。慢慢地,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投灯会——由村集体出资购买花灯,并在花灯上挂上“添丁发财”“身体健康”等祝福话语。族人出价竞投,价高者可以获得花灯和祝福。
文革期间,颜边村曾一度终止投灯会,该习俗转移到香港颜氏族人手中。直到1998年,颜边村重新修建了颜氏大宗祠,恢复投灯会,并引为颜边村村庆。
“我们把投灯会上竞拍得来的善款,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如资助村里无法上学的学生等。”颜边村村民小组组长颜志成告诉记者。
今天(6月23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命名30位“佛山·大城工匠”。这是自2016年命名首届“佛山·大城工匠”起,佛山市命名的第三批“佛山·大城工匠”。
2020年“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现场。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他们在技艺上精益求精
他们在术业上刻苦钻研
他们在创新之路上不懈努力
今天,让我们向“佛山·大城工匠”致敬!
未来佛山必将涌现更多工匠
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助力佛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南海西樵山有一个传说,某年大旱,老百姓断粮停炊。就在饥寒交迫之际,农历正月廿六日,西樵山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背着米袋和钱袋,逐家逐户派米派钱,救济百姓。米袋、钱袋不大,袋里的米和钱却源源不绝。
救济完百姓之后,已经是黄昏时分,女子向村民们挥手告别,眨眼间便消失在云海中。此时,天空现出彩霞万道,一道道灿烂的光束射向大地,女子变成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认定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化身。从此,西樵民间就有了观音大士每年的农历正月廿六都会在西樵山大开金库,任由信众领取,以助民致富。而民众尊敬观音大士,不敢轻言取用,便称之为“借库”。每年到了农历正月廿六,西樵百姓都会参拜观世音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渐渐地观音开库习俗就广泛地在岭南大地传播开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